CN219538023U - 电加热锅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8023U
CN219538023U CN202320147188.7U CN202320147188U CN219538023U CN 219538023 U CN219538023 U CN 219538023U CN 202320147188 U CN202320147188 U CN 202320147188U CN 219538023 U CN219538023 U CN 219538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ositive temperature
pan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7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景浓
罗世发
王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il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il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il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il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7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8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8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8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加热锅(100)。电加热锅包括:内锅(10),限定适于盛放待烹饪食材的腔体(12);以及加热装置(20),被配置为与内锅(10)热耦合并且接收电力以加热内锅(10),其中加热装置(20)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PTC加热器被配置为:在电加热锅(100)操作时基于PTC加热器的正温度系数特性而使内锅(10)保持一个或多个预定温度。PTC加热器作为温度控制装置具有温度控制敏感性高且实时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加热锅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用于电烹饪器具,特别涉及电加热锅。
背景技术
除了燃气灶具以外,考虑到取电的便利性,使用电力来烹饪和/或加热食品的电烹饪设备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电加热锅是常用的电烹饪器具,电加热锅包括具有敞开开口的锅体和安装在锅体上的加热器。用户可以将食材布置在锅体中并且向加热器通电。电加热器利用电力发热而为锅体提供用于烹饪食材所需的热量。
为了实现电加热锅的温度控制,传统的电加热锅还设置有温控电路和测温传感器。温控电路基于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来实施加热温度的控制。传统这种电加热锅的温控比较复杂且使用的部件较多,期望能够进一步改进电加热锅的温控措施。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锅,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加热锅。电加热锅包括:内锅,限定适于盛放待烹饪食材的腔体;以及加热装置,被配置为与所述内锅热耦合并且接收电力以加热所述内锅,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正温度系数加热器,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加热锅操作时基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的正温度系数特性而使所述内锅保持一个或多个预定温度。根据本公开,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同时用作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避免了设置附加的温控设备。此外,正温度系数加热器作为温度控制装置具有温度控制敏感性高且实时性好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包括多个正温度系数发热体并且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发热体被分组以连接成具有不同电阻值的多个加热电路,每个加热电路被配置为在导通时提供不同的预定温度。由此,可提供多个档位的恒定温度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内锅的底部被固定至所述内锅的导热盘,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被安装在所述导热盘上。由此,可通过导热盘实现针对内锅的加热区域覆盖,确保传递至内锅的热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盘包括并排延伸的多个安装槽,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发热体被分别布置在所述安装槽中。由此,可以方便地安装正温度系数发热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被配置为与所述安装槽紧密接触以确保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能够被传递至所述导热盘。由此,可以确保正温度系数发热体向导热盘的热传导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被形成为片状,并且每个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包括并联的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包括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层,包括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并且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中的每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端子,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中的每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端子;第一电极片,被层叠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将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相应第一端子连接在一起并且包括第一供电端子;以及第二电极片,被层叠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以将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相应第二端子连接在一起并且包括第二供电端子。由此,可以方便地实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的多个热敏电阻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层状结构还包括分别层叠在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上的绝缘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在室温下的电阻在1K~8.5K欧姆的范围内。由此,可以防止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的电流过冲并且同时允许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可靠地实现加热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加热锅还包括用户接口,所述用户接口能够被操作以从所述多个加热电路中选择导通用于加热的所述加热电路。由此,可以方便地操作电加热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加热锅还包括外锅和安装在所述外锅上的把手,所述外锅与所述内锅热隔离并且被布置在所述内锅的外侧,所述用户接口被安装在所述把手上。由此,可以提高电加热锅的安全性和操纵便宜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锅不设置附加的温度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锅体和加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PTC发热体的爆炸示意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放置或者位置关系的词汇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确保电加热锅以设定温度进行烹饪,传统的电加热锅设置有温控电路和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感测锅体的温度,温控电路通常包括反馈电路并且配置成基于所感测的温度来控制加热器的功率,以使得锅体保持所设定的温度。这种传统温控装置需要采用多个复杂的电气部件,增加电加热锅故障的风险。此外,基于反馈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存在锅体的温度变化幅度大的缺陷。
根据本公开,通过在电加热锅中设置正温度系数(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加热器(后文简称为PTC加热器),解决了电加热锅容易故障且温度变化幅度大的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技术问题。在本公开的电加热锅中,PTC加热器不仅用作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装置,而且还用作用于锅体的恒温控制装置。由此,避免了在电加热锅中设置附加的温度控制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
图1和图2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100的整体示意图和爆炸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加热锅100包括内锅10和加热装置20。内锅10也被称为第一锅体。内锅10限定适于盛放待烹饪食材的腔体12。加热装置20被配置为与内锅10热耦合。加热装置20被电连接至电源并且从电源接收电力以加热内锅10。内锅10可以包括开放开口,食材可以通过开放开口放置在内锅10内。当需要烹饪时,可打开加热装置20的开关,以向加热装置20通电,加热装置20发热并且将热量传递至内锅10。内锅10进而将热量传递至内锅内的食材以实现食材的烹饪。
加热装置20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PTC加热器被配置为在电加热锅100操作时对内锅10进行加热。另一方面,PTC加热器还被配置为基于PTC加热器的正温度系数特性而使内锅10保持预定温度。换言之,PTC加热器本身除了用作加热器之后外还被用作温度控制装置。这是因为,PTC加热器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具体而言,PTC加热器的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具有正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当PTC加热器的温度超过一定的温度(也被称为居里温度)时,PTC加热器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也就说是,PTC加热器的温度变化的同时,阻值也随着变化,继而功率相应的变化。因此,PTC加热器具有保持恒定温度的自调节能力。根据本公开,通过利用PTC加热器的保持恒温温度的能力来实现电加热锅的恒定温度控制。
根据本公开,电加热锅采用PTC加热器,可以即时地实现控温,即能够及时地实现恒定温度,而不像传统电子控温装置那样温度变化范围大。因此,比传统的电子控温装置相比更快捷、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加热锅100还包括外锅40。外锅40也被称为第二锅体,外锅40被布置在内锅10的外侧,并且容易被用户接触到。通过将外锅与内锅10热隔离可以提高安全性,防止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灼烧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锅40内锅10和外锅40之间可以选择性地布置隔热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锅10还可包括从内锅主体突出的凸缘14。凸缘14可与外锅40接合在一起,例如可通过隔热垫与外锅接合,以能够支撑内锅。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内锅和外锅可采用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接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加热锅100还包括锅盖50。锅盖50可用于封闭电加热锅100的内锅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加热锅100还包括把手30。把手30可供用户抓握以便移动电加热锅100。把手30可包括用于操控电加热锅100的用户接口32、34。通过用户接口32、34,用户可以控制加热装置20的操作。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用户接口可包括电源开关32和/或模式开关34。用户可通过操作模式开关34来选择电加热锅的烹饪模式,这些烹饪模式可以与加热装置20的操作温度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开关可以设置高温、中温或低温模式。用户接口32、34可以被实现为各种方式,例如按键、显示屏、旋钮等。
应当理解,尽管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加热锅被实现为电炒锅的形式,这仅仅是示例性的。电加热锅也可以实现为任何能够实现物体的电加热的其他形式的电加热设备。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锅体和加热器的结构细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PTC加热器包括多个PTC发热体22。通过设置多个PTC发热体22可以提供多个档位的恒定温度。多个PTC发热体22被分组以连接成具有不同电阻值的多个加热电路,每个加热电路被配置为在导通时提供不同的预定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20还包括在内锅10的底部被固定至内锅10的导热盘24,PTC加热器被安装在导热盘24上。导热盘24可以各种方式被附接至内锅,例如可通过焊接。作为示例,导热盘24与内锅通过高温过炉的方式钎焊到一起。导热盘24例如可以是由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材等。导热盘24可被配置用于支撑PTC发热体22,并且用于将PTC发热体2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盘24,再经由导热盘24传递至内锅。
导热盘24可以被形成为任何适当的形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热盘24被形成为盘形并且被安装至内锅10的底表面。导热盘24的面积可与内锅10的加热表面对应,由此可实现内锅的整个加热表面的均匀加热,防止内锅的局部过热。应当理解,导热盘24也可以形成为其他适当的形状,例如矩形、圆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热盘24包括并排延伸的多个安装槽26,多个PTC发热体22被分别布置在安装槽26中。由此,可通过将多个PTC发热体22插入安装槽26来安装PTC发热体2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PTC发热体22和导热盘24之间的热传导效率,PTC发热体22被配置为与安装槽26紧密接触以确保PTC发热体22产生的热量能够被传递至导热盘24。这里的术语“紧密接触”是指PTC发热体22与安装槽26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PTC发热体22插入安装槽26之后,可以施加压力(例如冲压)使PTC发热体22和导热盘24紧密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PTC发热体22被形成为片状,并且每个PTC发热体22包括并联的多个PTC热敏电阻。
图4示出了PTC发热体的爆炸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PTC发热体22包括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包括:PTC热敏电阻层222、第一电极片224和第二电极片226。PTC热敏电阻层222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并且包括第一表面2222和与第一表面2222相反的第二表面2224。每个PTC热敏电阻的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可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2222上。每个PTC热敏电阻的用于电连接的第二端子设置在第二表面2224。第一电极片224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被层叠在第一表面2222。第一电极片224将多个PTC热敏电阻的相应第一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一电极片224还可包括适于与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端子225。类似地,第二电极片226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被层叠在第二表面2224。第二电极片226将多个PTC热敏电阻的相应第二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二电极片226还可包括适于与电源连接的第二供电端子2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端子225和第二供电端子223可例如通过耐热导线被连接至设置在把手30上的电源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层状结构还包括分别层叠在第一电极片224和第二电极片226上的绝缘层228。通过绝缘层,可以确保PTC发热体22自身的绝缘性。
根据本公开,电加热锅使用PTC加热器作为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PTC加热器加热时(即PTC处于高温状态下)电阻很小,例如为十几欧~几十欧。当PTC加热器初始地连接至电源(包括直流或交流电)时,PTC加热器初始地处于室温状态。发明人在电热锅产品的产品测试阶段,在家庭用电的场景下,发现PTC加热器存在电路跳闸的风险。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PTC加热器的室温下的初始电阻的大小对于电加热锅的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PTC的室温下的电阻如果过小的情况下,存在电路电流过大而导致断路器跳闸或熔断器熔断的情形。
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PTC加热器在室温下的电阻设置为1k欧姆以上,可防止在PTC初始操作时电路过流。此外,PTC加热器的室温下的电阻也不应过大,过大的话将会导致PTC加热器无法正常工作,例如对于美国、日本等交流电压为110V的场景下,PTC加热器的电阻可以设置为小于9k欧姆,例如为8.5k欧姆(包括该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PTC加热器的电阻可以设置在3k-8k欧姆的范围内,3k-6k欧姆的范围内。由此,可以防止电加热锅初始启动时电流过冲同时防止电加热锅无法正常加热。应当理解,上述数值范围仅仅是示例性的。可以根据PTC加热器的供电电压和线路的耐受电流情况来选择PTC加热器的适当的室温阻值。
上面以电加热锅作为示例性应用场景说明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应用示例。应当理解,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加热装置也可以应用于电热炉、热水器、电烤箱、电烤炉、电烤盘等需要电加热的电气设备。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10),限定适于盛放待烹饪食材的腔体(12);以及
加热装置(20),被配置为与所述内锅(10)热耦合并且接收电力以加热所述内锅(10),其中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正温度系数加热器,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加热锅(100)操作时基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的正温度系数特性而使所述内锅(10)保持一个或多个预定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包括多个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并且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被分组以连接成具有不同电阻值的多个加热电路,每个加热电路被配置为在导通时提供不同的预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0)还包括在所述内锅(10)的底部被固定至所述内锅(10)的导热盘(24),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被安装在所述导热盘(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24)包括并排延伸的多个安装槽(26),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被分别布置在所述安装槽(2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被配置为与所述安装槽(26)紧密接触以确保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产生的热量能够被传递至所述导热盘(24)。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被形成为片状,并且每个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包括并联的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温度系数发热体(22)包括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包括: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层(222),包括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并且包括第一表面(2222)和与所述第一表面(2222)相反的第二表面(2224),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中的每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2222)上的第一端子,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中的每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2224)上的第二端子;
第一电极片(224),被层叠在所述第一表面(2222)上以将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相应第一端子连接在一起并且包括第一供电端子(225);以及
第二电极片(226),被层叠在所述第二表面(2224)上以将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相应第二端子连接在一起并且包括第二供电端子(2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结构还包括分别层叠在所述第一电极片(224)和第二电极片(226)上的绝缘层(228)。
9.根据权利要求2-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在室温下的电阻在1K~8.5K欧姆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接口(32,34),所述用户接口能够被操作以从所述多个加热电路中选择导通用于加热的所述加热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锅(40)和安装在所述外锅(40)上的把手(30),所述外锅(40)与所述内锅(10)热隔离并且被布置在所述内锅(10)的外侧,所述用户接口被安装在所述把手(3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5、8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锅(100)不设置附加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2320147188.7U 2023-02-03 2023-02-03 电加热锅 Active CN219538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7188.7U CN219538023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电加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7188.7U CN219538023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电加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8023U true CN21953802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2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7188.7U Active CN219538023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电加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8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882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EP0481162B1 (en) Domestic cooking apparatus
KR900002781B1 (ko) 가열 조리기
NL2001806C2 (en) He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heating element.
US20200253409A1 (en) Cooking device having a cooking vessel and a ceramic heater
JPH05347177A (ja) ガラスセラミックもしくは類似の材料から作製された加熱面における出力の制御及び制限方法並びに装置
JPH03176987A (ja) 輻射電気ヒータ
US20230300951A1 (en) Cooking device having a modular ceramic heater
US20170325293A1 (en) Appliance Heating Element with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ing
TW200414789A (en) Sheathed heating element with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N219538023U (zh) 电加热锅
AU2011236088A1 (en) Cordless connection between heating vessel and base
US108162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cooktop fires
JP3243155B2 (ja) 過電流防止装置
CN214949239U (zh) 一种过温保护装置及炉灶
CN218550212U (zh) 发热组件及电炉
CN211408719U (zh) 煎烤设备
US11998133B2 (en) Cooking device having a cooking vessel and a ceramic heater
US20210321812A1 (en) Heater assembly for a cooking device lid
US11402104B2 (en) Coil heating element with a heat transfer disk
AU2012265567B2 (en) Temperature sensing for an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JP423180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GB848452A (en) Remotely controlled electric heating and cooking vessels
JPH07307204A (ja) 突入電流抑制型ptc発熱装置
UA53753C2 (uk) Електрична конфор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