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6462U -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6462U
CN219536462U CN202223097010.0U CN202223097010U CN219536462U CN 219536462 U CN219536462 U CN 219536462U CN 202223097010 U CN202223097010 U CN 202223097010U CN 219536462 U CN219536462 U CN 219536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ox body
dissipation space
ventilation opening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70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同
周杰
杨叶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70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6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6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6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箱体包括箱本体、防护件及风机,箱本体具有向阳侧,防护件连接箱本体,并至少遮盖向阳侧,防护件与箱本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防护件设有通风口,通风口连通散热空间,且散热空间和通风口均与外界连通;风机设于通风口处,以使气流在散热空间和通风口流通。其中,防护件避免了阳光直射箱本体,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在箱体的通风口、散热空间及外界间不断循环流通,热空气难以聚集,从而减免户外太阳辐射对箱体内温度的影响。本申请所提出的箱体结构简单可靠,换热面积较大,在具有明显的散热效果的同时,无需将设备安装在背阳处,也无需增加遮阳棚,环境适应性强,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为满足防尘防水需求,户外电气设备的箱体常被设计为密闭结构,箱体内器件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散热器和箱体传导至外界。对于户外产品,太阳辐射是不能忽略的影响因素,箱体吸收太阳辐射能,使箱体内的温度升高,易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主要通过增加遮阳棚或将设备安装在背阳处的方法减少太阳辐射对箱体温度的影响,而上述方式受安装场地限制较大,产品竞争力低;还可在设备上设置气气换热器,通过气气换热器和内外的气体循环,将热量传导至外界中,然此方式受到到箱体内部空间与器件布局限制,气气换热器换热面积较小,换热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旨在提高户外电气设备的散热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体包括:
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具有向阳侧;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连接所述箱本体,并至少遮盖所述向阳侧,所述防护件与所述箱本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所述防护件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散热空间,且所述散热空间和所述通风口均与外界连通;及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通风口处,以使气流在所述散热空间和所述通风口流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箱本体的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散热空间,所述防护板设有所述通风口;和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并连接所述防护板和所述箱本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多个所述防护板,多个所述防护板围绕所述箱本体设置,以与所述箱本体的多个表面之间形成多个所述散热空间;
其中,至少一所述防护板设有所述通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散热空间的所述防护板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防护板的侧边相连,以使多个所述散热空间相互连通,其中一所述散热空间的所述防护板设有所述通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本体朝向所述防护件的表面设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沿着远离所述通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导风槽连通所述散热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处还形成有风腔,所述风腔连通所述通风口和所述散热空间,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腔内,所述导风槽的两端分别连通外界和所述风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并朝向所述通风口设置,所述通风口设有防护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与所述箱本体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箱本体的板厚为h,所述防护件与所述箱本体之间的距离为H,满足条件:h<H≤5h。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户外电气设备,所述户外电气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箱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密闭的箱本体外设置防护件,防护件与箱本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防护件避免了阳光直射箱本体,当箱体温度升高时,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在箱体的通风口、散热空间及外界间不断循环流通,热空气难以聚集,从而减免户外太阳辐射对箱体内温度的影响。本申请所提出的箱体结构简单可靠,换热面积较大,通过在箱本体周侧形成散热空间,以供气流循环,在针对密闭的箱本体具有显著的散热效果的同时,无需将设备安装在背阳处,也无需增加遮阳棚,环境适应性强,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空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空间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一些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箱本体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实现提高户外电气设备的散热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箱体100。
参照图1至图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箱体100应用于户外电气设备,包括箱本体10、防护件30及风机50,箱本体10具有向阳侧,防护件30连接箱本体10,并至少遮盖向阳侧,防护件30与箱本体10之间形成散热空间100a,防护件30设有通风口31a,通风口31a连通散热空间100a,且散热空间100a和通风口31a均与外界连通;风机50设于通风口31a处,以使气流在散热空间100a和通风口31a流通。
在一实施例中,箱体100被配置在户外,一般而言,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箱体100的上表面和朝南一侧会经常暴露在阳光下,因而本实施例中,向阳侧所指的是箱本体10的上侧或箱本体10的上侧和朝南的一侧。实际上,向阳侧的定义依地区时间等因素而定,并且人们可轻易地推知该定义的含义,在此不多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防护件30遮盖箱本体10的向阳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阳光直射箱本体10,防护件30与箱本体10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即为散热空间100a。可以理解地,防护件30的边缘与箱本体10之间是开放的,散热空间100a于该处与外界进行连通,且防护件30设有通风口31a,散热空间100a也可通过通风口31a与外界连通。由此,空气可在散热空间100a与外界不断循环流通,比如,空气可由通风口31a进入散热空间100a,再进入外界;或者外界的空气可自防护件30的四周进入散热空间100a,再经由通风口31a回到外界。
为实现对电气设备内部器件的高度防护,箱本体10为一密闭结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箱本体10内的器件发热,通过箱本体10内的空气对流,将热量传导至箱本体10的表面,与散热空间100a内的空气换热,再通过空气自然对流将热量散入外界。
当太阳直射箱体100时,防护件30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升温,自然对流带走的热量不满足散热要求时,风机50开启。在风机50的作用下,外界冷空气由通风口31a进入散热空间100a,进行充分热交换后,自箱本体10的周侧排出,或外界冷空气自防护件30的四周进入散热空间100a,换热后由通风口31a排至外界。由此,热空气难以聚集,从而减免户外太阳辐射对箱体100内温度的影响。本申请所提出的箱体100结构简单可靠,换热面积较大,在具有明显的散热效果的同时,无需将设备安装在背阳处,也无需增加遮阳棚,环境适应性强,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箱本体10内形成密闭的腔体,散热空间100a是形成于箱本体10的表面,散热空间100a与箱本体10内的腔体之间并无空气的对流关系,箱本体10内的热量传导至箱本体10外后,由外界与散热空间100a之间的气流循环进行换热,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因而,针对密闭的箱本体10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本体10周侧形成供气流循环的风道结构,有着较为显著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地,箱本体10可以包括多个部分,比如,箱本体10包括下壳和顶盖,在将相应的器件于下壳内组装完毕后,使顶盖封堵下壳的开口,并在顶盖的周侧设置密封圈或涂设密封胶层等方式实现二者的密封连接,保证其内部形成的腔体的密闭性。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箱本体1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箱本体10内的环境温度超过允许值时,控制风机50开启,并在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时,控制风机50关闭,如此智能地控制风扇启停,节约能源。
在一实施例中,防护件30包括防护板31和连接件33,防护板31与箱本体10的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散热空间100a,防护板31设有通风口31a,连接件33设于散热空间100a内,并连接防护板31和箱本体10。
参照图8,可以理解地,防护板31与箱本体10的表面形状相适应,比如,箱本体10的表面为平面时,防护板31为一平板,箱本体10的表面为弧面时,防护板31为一弧形板,以使得防护板31与箱本体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均匀,以使气流稳定,散热均匀;再比如,箱本体10的上侧呈圆形或多边形时,防护板31亦是相应地呈圆形或多边形,以达到较好的覆盖效果。
可选地,防护板31背离箱本体10的表面设有防晒涂层和防水涂层,以提高防水和防晒效果,提高防护板31的耐久度,延长箱体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防护板31的背离箱本体10的表面还可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导引面,以导引水流,进一步避免水流聚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件30与箱本体10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防护板31与连接件33连接,连接件33与箱本体1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箱本体10设有供连接件33连接的安装孔,连接件33可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为保证箱本体10内部空间的密闭性,连接件33与箱本体10的表面之间垫设有密封圈。
参照图7,连接件33可以为圆筒、棒材或冲压凸台等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地,防护板31通过连接件33与箱本体10可拆卸地连接,使用者可依据箱体100向阳侧的变化,对防护件30作适应性调整,进一步提高箱体100的环境适用性。
其中,当箱体100有多个向阳侧或者需要对箱本体10作较为全面的防护时,往往需要设置防护件30对箱本体10进行多侧的覆盖。
参照图2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防护件30包括多个防护板31,多个防护板31围绕箱本体10设置,以与箱本体10的多个表面之间形成多个散热空间100a;其中,至少一防护板31设有通风口31a。
本实施例中,箱本体10大致呈长方体状,对应箱本体10的上侧和周侧各设有一个防护板31,防护板31大致呈长方形,其尺寸与箱本体10的侧面大致相当,每一防护板31与箱本体10的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散热空间100a。
当然,可以理解地是,与箱本体10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多个防护板31,多个防护板31拼接所形成的遮挡结构与箱本体10的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散热空间100a。
在其他实施例中,箱本体10大致呈圆柱状,对应箱本体10顶面的防护板31为圆形,对应箱本体10侧面的防护板31呈圆筒形,二者分别与箱本体10的顶面和侧面形成散热空间100a。
可选地,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在箱本体10各表面的相交处设有缺口,散热空间100a通过该缺口与外界连通,每一散热空间100a的防护板31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31a。
本实施例中,各散热空间100a的通风口31a是独立的,外界空气可自缺口处流入散热空间100a,换热后经通风口31a排出,或经通风口31a进入散热空间100a,换热后由缺口排出。
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多个风机50,多个风机50与多个通风口31a一一对应设置,以提高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地是,对应每一散热空间100a,防护板31上可设多个通风口31a与散热空间100a连通,进一步加速空气对流,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3和图4,在另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多个防护板31的侧边相连,以使多个散热空间100a相互连通,其中一散热空间100a的防护板31设有通风口31a。
本实施例中,多个防护板31相连形成一个整体,防护件30大致呈一个罩体,与箱本体10形成围绕箱本体10的散热空间100a,可在顶部的防护板31开设通风口31a,外界空气可自底部处流入散热空间100a,换热后经通风口31a排出,或经通风口31a进入散热空间100a,换热后由底部排出。
如此,在箱本体10的周围形成统一的散热风道结构,不仅节约风机50个数和能源,还保证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箱本体10朝向防护件30的表面设有导风槽11a,导风槽11a沿着远离通风口31a的方向延伸设置,且导风槽11a连通散热空间100a。
可选地,箱本体10的表面设有肋条11,相邻两肋条11与箱本体10的表面形成一导风槽11a,因此,导风槽11a远离箱本体10的一侧是开放式的,其与散热空间100a相连通。导风槽11a起到对空气的导流作用,使其均匀地流过箱本体10的表面,保证散热过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其中,导风槽11a可以以通风口31a处为中心,沿着远离通风口31a的方向呈放射状延伸,以使得气流可沿导风槽11a经通风口31a进入散热空间100a后,可沿导风槽11a排至外界,或沿导风槽11a汇集至通风口31a排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风口还可以呈螺旋中心在通风口31a处的螺旋状设置,进一步使得换热更为充分,提高散热效果。
当然,导风槽11a还可以是箱本体10的表面部分下沉设置而成,在此不多作展开。
在一实施例中,风机50设于散热空间100a内,并朝向通风口31a设置,通风口31a设有防护网311,通过防护网311防止灰尘等异物自通风口31a进入到风机50内或散热空间100a内,从而影响风机50的运行或造成异物的堆积,保证散热效果,延长箱体10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地,通风口31a的形状、大小与风机50相适应,风机50也可设于散热空间100a外或嵌入通风口31a内。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箱本体10的板厚为h,防护件30与箱本体10之间的距离为H,满足条件:h<H≤5h。
若H小于h,那么散热空间100a过于狭窄,不能保证散热效果;若H大于5h,那么防护件30与箱本体10不够贴合,箱体100的尺寸改变太大,不利于箱体100的适用性和生产安装。
可选地,通风口31a处还形成有风腔100b,风腔100b连通通风口31a和散热空间100a,风机50设于风腔100b内,导风槽11a的两端分别连通外界和风腔100b。
参照图1至图4,为保证结构的紧凑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10的表面中间部分凹陷,此部分与防护板31的通风口31a正对,并形成上述风腔100b,使得气流流动有良好的对称性,散热也较为均匀。
参照图5和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腔100b设于箱本体10的一侧,从而不对箱本体10的本身加工作出要求,风机50可朝下或朝向四周,不多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户外电气设备,户外电气设备包括箱体100,该箱体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户外电气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户外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组串逆变器等单体产品,电源柜、变流器等箱体100式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箱体,应用于户外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
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具有向阳侧;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连接所述箱本体,并至少遮盖所述向阳侧,所述防护件与所述箱本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所述防护件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散热空间,且所述散热空间和所述通风口均与外界连通;及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通风口处,以使气流在所述散热空间和所述通风口流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箱本体的表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散热空间,所述防护板设有所述通风口;和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并连接所述防护板和所述箱本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多个所述防护板,多个所述防护板围绕所述箱本体设置,以与所述箱本体的多个表面之间形成多个所述散热空间;
其中,至少一所述防护板设有所述通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散热空间的所述防护板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风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护板的侧边相连,以使多个所述散热空间相互连通,其中一所述散热空间的所述防护板设有所述通风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朝向所述防护件的表面设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沿着远离所述通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导风槽连通所述散热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还形成有风腔,所述风腔连通所述通风口和所述散热空间,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腔内,所述导风槽的两端分别连通外界和所述风腔。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并朝向所述通风口设置,所述通风口设有防护网。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与所述箱本体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箱本体的板厚为h,所述防护件与所述箱本体之间的距离为H,满足条件:h<H≤5h。
10.一种户外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电气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箱体。
CN202223097010.0U 2022-11-21 2022-11-21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Active CN219536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7010.0U CN219536462U (zh) 2022-11-21 2022-11-21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7010.0U CN219536462U (zh) 2022-11-21 2022-11-21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6462U true CN219536462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7010.0U Active CN219536462U (zh) 2022-11-21 2022-11-21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6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4129U (zh) 一种pcb电路板机箱散热装置
CN219536462U (zh) 箱体和户外电气设备
CN114760810A (zh) 储能电源
CN209897539U (zh) 无油压缩机节电器
CN211011646U (zh) 空调室外机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09994676U (zh) 一种壳体及水泵
CN219389921U (zh) 电器盒、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4481916U (zh) 一种电柜降温散热结构及精密机床电柜
CN219042183U (zh) 一种新型电源箱
CN216017370U (zh) 一种电气设备箱体
EP4333583A1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device
CN220087770U (zh) 电控箱组件及空调器
CN219346648U (zh) 空调器
CN213126873U (zh) 一种对igbt功率模块风冷散热的散热装置和电源
CN210669094U (zh) 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配电柜
CN210610130U (zh) 一种带有散热处理的户外电控箱
CN215576452U (zh) Vpx散热机箱
CN218072258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19459597U (zh) 一种独立风道的大功率储能逆变器整机
CN217790150U (zh) 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散热组件结构
CN217217261U (zh) 一种散热型电源适配器
CN215528365U (zh) 一种高防护电气柜
CN211792352U (zh) 智能组件柜装置
KR100915094B1 (ko) 태양광 발전용 전력변환장치의 냉각장치
CN21733000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