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4922U -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4922U
CN219534922U CN202320672512.7U CN202320672512U CN219534922U CN 219534922 U CN219534922 U CN 219534922U CN 202320672512 U CN202320672512 U CN 202320672512U CN 219534922 U CN219534922 U CN 219534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uter conductor
shell
radio frequenc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25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波
陈玉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yang Tiand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yang Tiand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yang Tiand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yang Tiand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25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4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4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4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固定装配有内导体,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设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沿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通过设置的第一外导体、马达、推杆、第一滑块、支撑杆装置,使得该射频同轴插针连接器能够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者可利用马达带动第二滑块进行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外导体移动至外壳的外部,而此时使用者即可打开第一外导体以及第二外导体来对插针进行安装,从而实现精准而快速安装的效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者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缆以及电路设备中,通常会运用到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以此起到桥梁连接的作用,而同轴连接器是由内导体和介质以及外导体三部分组成,同时还包含结构件与密封件等结构,这些配件能够保障射频同轴连接器能够正常运转以及在日常使用中会受到保护。
现有的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1351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超小型快速盲插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设有定位插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柱形插杆的下方,所述柱形插杆与第一绝缘子的连接处设有倒刺,所述插头包括接触头、第二外壳、第二绝缘子和插针,所述第二绝缘子和接触头依次放置在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绝缘子和接触头均通过收铆工艺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插针位于接触头的内腔,所述第二外壳内侧的插针焊线部分为具有自动定位作用的凸台结构。该超小型快速盲插射频同轴连接器,简单可行的装配工艺减少了组装成本,减少了不合格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设备在使用时,由于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观察到装置内部情况,因此在对插杆进行固定时会伴随有位置不精确的可能性,导致装置与插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不足,从而增加了线路运转过程中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稳定性好,且方便使用者观察安装结构,提高使用者安装精确度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固定装配有内导体,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设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沿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沿固定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外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的外壁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销,所述内腔的内壁还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外壳的内壁还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支撑杆,所述第一外导体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外导体的外沿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的顶部开设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导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外导体皆沿外壳的内壁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块与第一外导体的外沿固定装配,所述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通过固定块和卡槽的配合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的内壁开设有卡孔,且卡孔的内壁与卡销的外沿滑动套接,所述外壳的内壁还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内壁与第二滑块的外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销位于内腔内壁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径与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的直径之和相等,所述外壳的外壁贯穿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内壁与马达的外沿固定套接,且保护罩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第一外导体的外沿固定装配,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外导体的底部固定装配。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外导体、马达、推杆、第一滑块、支撑杆装置,使得该射频同轴插针连接器能够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者可利用马达带动第二滑块进行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外导体移动至外壳的外部,而此时使用者即可打开第一外导体以及第二外导体来对插针进行安装,从而实现精准而快速安装的效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者的安装效率。
2、该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卡销、内腔、弹簧、卡槽装置,使用者在安装插针后,可通过第一外导体以及第二外导体对插针的限位,同时利用固定块和卡销的配合来将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锁死,从而实现对安装后插针进行固定的效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对插针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块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推杆;3、通孔;4、连接杆;5、内导体;6、第一外导体;7、第一滑块;8、支撑杆;9、第二滑块;10、丝杆;11、马达;12、固定块;13、卡销;14、安装槽;15、内腔;16、弹簧;17、卡槽;18、第二外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两侧皆开设有通孔3,外壳1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末端固定装配有内导体5,外壳1的内壁固定设有马达11,马达11的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10,丝杆10的外沿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的外沿固定设有推杆2,推杆2远离第二滑块9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外导体6,第一外导体6的外壁固定设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中部开设有内腔15,内腔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销13,内腔15的内壁还固定设有弹簧16,外壳1的内壁还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支撑杆8,第一外导体6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4,第一外导体6的外沿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导体18,第二外导体18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7,通过设置的卡销13、内腔15、弹簧16装置,使用者在打开第一外导体6后,可直接通过按压卡销13来实现快速组装第一外导体6和第二外导体18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作业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插针在安装后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和3,第一外导体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外导体6皆沿外壳1的内壁对称分布,固定块12与第一外导体6的外沿固定装配,第一外导体6和第二外导体18通过固定块12和卡槽17的配合固定连接,通过两个第一外导体6朝向不同方向的运动,使得作业人员在安装插针时,能够分别对不同的插针进行安装作业,以此实现互不干扰的效果,而固定块12能够方便使用者在进行固定时进行快速安装,进而提高了使用者的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1和6,卡槽17的内壁开设有卡孔,且卡孔的内壁与卡销13的外沿滑动套接,外壳1的内壁还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内壁与第二滑块9的外壁滑动连接,利用条形槽对第二滑块9的限位效果,使得马达11在作业时第二滑块9会沿条形槽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将第一外导体6推出至外壳1外部的效果,进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安装作业,以此提高了使用者的安装精确度。
请参阅图6,卡销13位于内腔15内壁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弹簧16的直径,利用限位块对卡销13以及弹簧16的限位效果,不仅能够保障卡销13不会脱离内腔15的内壁,同时还能够在使用者按压卡销13而松手后,利用弹簧16的弹性推动卡销13与卡孔的内壁卡接,以此提高了使用者的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3和4,通孔3的直径与第一外导体6和第二外导体18的直径之和相等,外壳1的外壁贯穿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内壁与马达11的外沿固定套接,且保护罩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孔,利用保护罩对马达11的防护作用,能够延长马达11的使用寿命,而散热孔能够将马达11作业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从而保障该装置的散热效果,通孔3能够使得第二滑块9以及推杆2在推动第一外导体6进行移动时移出至外壳1的外部,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安装作业。
请参阅图4,推杆2远离第二滑块9的一端与第一外导体6的外沿固定装配,支撑杆8的顶端与第一外导体6的底部固定装配,利用推杆2与支撑杆8对第一外导体6的支撑以及固定效果来推动第一外导体6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该装置中各配件之间连接结构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将马达11通电,此时在第二滑块9以及推杆2的带动下会推动第一外导体6进行移动,随后第一滑块7也会在外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以此保障第一外导体6的稳定性,当第一外导体6移动至外壳1的外部时,使用者按压卡销13,使得卡销13脱离卡孔,此时使用者可打开第二外导体18,将插针安装在第二外导体18和第一外导体6之间,随后再次按压卡销13将固定块12重新与卡槽17的内壁进行卡接,此时插针会稳固的固定在该连接器中,最后将马达11反向通电,而电缆接头会在第一外导体6的带动下移动且与通孔3的内壁滑动套接,此时在两个第一外导体6以及内导体5的配合下实现电路通电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皆开设有通孔(3),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末端固定装配有内导体(5),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设有马达(11),所述马达(11)的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的外沿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的外沿固定设有推杆(2),所述推杆(2)远离第二滑块(9)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外导体(6),所述第一外导体(6)的外壁固定设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中部开设有内腔(15),所述内腔(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销(13),所述内腔(15)的内壁还固定设有弹簧(16),所述外壳(1)的内壁还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支撑杆(8),所述第一外导体(6)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第一外导体(6)的外沿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导体(18),所述第二外导体(18)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外导体(6)皆沿外壳(1)的内壁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块(12)与第一外导体(6)的外沿固定装配,所述第一外导体(6)和第二外导体(18)通过固定块(12)和卡槽(17)的配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7)的内壁开设有卡孔,且卡孔的内壁与卡销(13)的外沿滑动套接,所述外壳(1)的内壁还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内壁与第二滑块(9)的外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13)位于内腔(15)内壁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弹簧(16)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直径与第一外导体(6)和第二外导体(18)的直径之和相等,所述外壳(1)的外壁贯穿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内壁与马达(11)的外沿固定套接,且保护罩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远离第二滑块(9)的一端与第一外导体(6)的外沿固定装配,所述支撑杆(8)的顶端与第一外导体(6)的底部固定装配。
CN202320672512.7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534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512.7U CN219534922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512.7U CN219534922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4922U true CN219534922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0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2512.7U Active CN219534922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4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43991U (zh) 一种具有集成导向结构的连接器
CN219534922U (zh) 一种射频同轴插针连接结构
CN219371540U (zh) 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组件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CN113991364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快速连接器
CN114039252B (zh) 一种组合式检修电源接线适配装置
CN214754335U (zh) 转接头
CN219998544U (zh) 一种组装式连接器引脚
CN210327232U (zh) 外置电刷盒
CN219677721U (zh) 一种阻燃型电缆端接装置
CN21363354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精密复杂电流测试探针装置
CN110556758A (zh) 一种共用线槽的通用连接设备
CN110824290A (zh) 一种速插测试装置
CN211519890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悬臂装配工装
CN218731912U (zh) 一种接线器壳体
CN220272809U (zh) 一种插座壳体结构
CN220021773U (zh) 电连接装置
CN221006603U (zh) 一种车辆温敏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220672916U (zh) 一种航空插头安装结构
CN220253621U (zh) 一种区块链服务器用接头组件
CN219017956U (zh) 铆接插头连接器
CN219140643U (zh) 一种vr设备的红外灯
CN214849189U (zh) 一种长绝缘距离的电器连接接插件
CN218828266U (zh) 一种线束
CN217062817U (zh)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隔离器与激光器耦合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