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4611U -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4611U
CN219534611U CN202320161405.8U CN202320161405U CN219534611U CN 219534611 U CN219534611 U CN 219534611U CN 202320161405 U CN202320161405 U CN 202320161405U CN 219534611 U CN219534611 U CN 219534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ore
piece
support
height direction
uni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14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贡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14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4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4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4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其中,单体电池内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连接件和抵持件。连接件连接固定于卷芯的主表面,抵持件和连接件连接且凸出于卷芯的侧表面。当单体电池侧放,也即靠近抵持件的一侧朝向地面摆放时,抵持件和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内表面抵接,使得卷芯的侧表面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以供卷芯的侧表面膨胀。由此,降低了单体电池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的底部拐角处被挤压的程度,进而降低了析锂风险,提高了电芯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单体电池包括壳体以及容置于壳体中的卷芯。在单体电池正放时,卷芯在壳体内大体上居中,且卷芯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以供卷芯在循环过程(充放电过程)中膨胀。
在一些电池包中,单体电池侧放于电池包的箱体中。这样一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卷芯在壳体当中处于倾斜状态,卷芯的底部拐角处(侧表面和底面连接处)接触到壳体。随着循环过程的进行,卷芯发生膨胀,当卷芯在厚度方向上接触壳体时,壳体将限制卷芯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由于卷芯的底部拐角与壳体直接接触在一起,卷芯的底部拐角处容易被挤压,随着膨胀力持续增大,会导致卷芯的底部拐角处优先析锂,最终使卷芯提前失效,寿命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降低单体电池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的底部拐角处被挤压的程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置,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厚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卷芯,卷芯容置于容置腔内,卷芯包括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侧表面和位于厚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主表面,两个侧表面和两个主表面连接;以及支撑件,支撑件包括连接件和抵持件,连接件固定于主表面,抵持件和连接件连接且凸出于侧表面;抵持件和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抵接;或者抵持件与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间隔设置,当单体电池侧放时,抵持件能够与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抵接。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抵持件与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侧表面和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0<D/L≤0.95。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间隔距离D的数值范围为:0.2-10mm。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壳体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敞口,单体电池还包括顶盖及设置于顶盖的极柱,卷芯包括与敞口对应的顶面和设置在顶面的极耳,极耳和极柱电性连接。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抵持件连接在连接件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抵持件凸出于两个侧表面。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支撑件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卷芯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5,且卷芯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和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两者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5mm。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支撑件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卷芯在高度方向上具有相对顶盖的第一端以及背离顶盖的第二端,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卷芯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支撑件在高度方向具有中心位置,中心位置至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中心位置至第一端的距离。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尺寸,支撑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尺寸,高度尺寸和厚度尺寸呈反比例关系。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卷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卷芯在厚度方向排列设置,支撑件夹设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卷芯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卷芯粘贴。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抵持件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流通孔,和/或支撑件具有导热绝缘性能。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以及箱体。各单体电池为上述任一项单体电池。箱体包括底面,多个单体电池设置在箱体内,多个单体电池的侧面相对箱体底面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连接件连接固定于卷芯的主表面,抵持件和连接件连接且凸出于卷芯的侧表面。当单体电池侧放,也即靠近抵持件的一侧朝向地面摆放时,抵持件和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内表面抵接,使得卷芯的侧表面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以供卷芯的侧表面膨胀。由此,降低了单体电池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的底部拐角处被挤压的程度,甚至避免了底部拐角处被挤压,进而降低了析锂风险,提高了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相关(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单体电池正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单体电池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正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单体电池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正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单体电池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正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地面,200单体电池,300电池包,101壳体,1011侧面,102容置腔,103极柱,105极柱,106顶盖,107卷芯,121主表面,123侧表面,127顶面,129底面,P1第一端,P2第二端,P0底部拐角,L1中心位置,L2中心位置,131极耳,133极耳,139支撑件,141流通孔,143连接件,145抵持件,X长度方向,Y厚度方向,Z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申请,并不是为了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相关(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2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单体电池200正放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单体电池200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在相关(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200包括壳体101、顶盖106、极柱103、105以及卷芯107。
壳体101具有两两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X、厚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
壳体101具有容置腔102。壳体101在高度方向Z上设置有敞口108。壳体101的材质例如为铝合金。壳体101大体上呈长方体状。壳体101的外表面具有在长度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1011。
顶盖106盖合在壳体101的敞口108处,使得容置腔102封闭。容置腔102内盛装有电解液(图未示),电解液用来浸润卷芯107。
极柱103、105设置于顶盖106。极柱103、105分别为单体电池200的正极和负极。极柱103、105沿着长度方向X在顶盖106间隔设置。
卷芯107容置于容置腔10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芯107为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卷绕而成,并被挤压成平板状。在其中的一个实例中,卷芯107为类似长方体状的扁平结构。
卷芯107包括顶面127、底面129、两个主表面121以及两个侧表面123。顶面127和底面129位于高度方向Z的两侧。顶面127与敞口108对应设置,或者说,顶面127与顶盖106相对设置。两个主表面121位于厚度方向Y的两侧。两个侧表面123位于长度方向X的两侧。顶面127、底面129、两个主表面121以及两个侧表面123大体上围设形成长方体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芯107在长度方向X的尺寸大于卷芯107在厚度方向Y的尺寸。也就是说,主表面121的面积大于侧表面123。主表面121大体上呈平面状,侧表面123大体上呈弧面状。侧表面123可看作两个主表面121的弧形过渡连接面。
卷芯107还包括极耳131、133。极耳131、133设置于卷芯107的顶面127。极耳131、133和极柱103、105电性连接。具体地,极耳131与极柱103电性连接,极耳133与极柱105电性连接。
单体电池200正放时,高度方向Z平行于重力方向。单体电池200侧放时,长度方向X平行于重力方向。
单体电池200正放时,卷芯107通过极耳133、131悬吊于顶盖106。卷芯107在壳体101内大体上居中,即卷芯107在长度方向X、厚度方向Y、高度方向Z均与壳体101内表面存有间隙,以供卷芯107充放电过程中膨胀。
单体电池200侧放时,即壳体101在长度方向X的一个侧面1011朝向地面100放置。由于极耳133、131与极柱103、105柔性连接,并且极耳131具有一定的长度,给极耳131提供了一定的形变空间,卷芯10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壳体101中处于倾斜状态,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侧表面123和底面129连接处)接触到壳体101。随着循环过程(充放电过程)的进行,卷芯107产气导致体积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当卷芯107在厚度方向Y上接触壳体101时,壳体101将会限制卷芯107在长度方向X上移动。由于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与壳体101直接接触在一起,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容易被挤压,随着膨胀力持续增大,会导致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优先析锂,最终使卷芯107提前失效,寿命减短。
为了降低单体电池200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被挤压的程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200,增设了支撑件,在单体电池200在侧放使用过程中,支撑件支撑卷芯107,使得卷芯107的侧表面123和壳体101之间形成间隙,以供卷芯107的侧表面123膨胀。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200正放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单体电池200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单体电池200包括壳体101、顶盖106、极柱103、105、卷芯107以及支撑件139。
壳体101具有两两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X、厚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壳体101设置有容置腔102。壳体101在高度方向Z上设置有敞口108。
顶盖106盖合在壳体101的敞口108处,使得容置腔102封闭。
卷芯107容置于容置腔102内。
卷芯107包括与敞口108对应的顶面127和设置在顶面127的极耳133、131。极耳133、131和极柱103、105电性连接。
卷芯107包括位于长度方向X两侧的两个侧表面123和位于厚度方向Y两侧的两个主表面121。两个侧表面123和两个主表面121连接。
壳体101、顶盖106、极柱103、105以及卷芯107未介绍的部分可以参照上述图1所示单体电池200中的相关介绍,此次不再赘述。
支撑件139包括连接件143和抵持件145。图中虚线表示抵持件145所在区域。连接件143连接固定于其中一个主表面1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43粘接于主表面121。
抵持件145和连接件143连接且凸出于侧表面123。具体地,抵持件145在长度方向X延伸。
抵持件145和壳体101的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抵接。当单体电池200在侧放使用过程中,支撑件139支撑卷芯107,使得卷芯107的侧表面123和壳体101之间形成间隙,以供卷芯107的侧表面123膨胀。也就是说,在支撑件139支撑作用下,侧表面123的任意位置均不接触壳体101。抵持件145的强度被配置为能够克服卷芯107的重力以支撑卷芯107。具体地,抵持件145可以具有刚性,抵持件145也可以具有柔性。抵持件145具有柔性的情况下,其最起码能够支撑起卷芯107,避免卷芯107的侧表面123接触壳体101的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
在抵持件145的支撑作用下,卷芯107底部拐角P0处不会接触壳体101在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且具有间隙。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由此,降低了单体电池200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被挤压的程度。当然,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与壳体101在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的间隙足够大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单体电池200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107底部拐角P0处被挤压。
作为一种选择,连接件143连接固定于两个主表面121上。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200正放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单体电池200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单体电池200正放状态下,抵持件145也不一定要始终和壳体101的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件145和壳体101的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距,当单体电池200靠近抵持件145的一侧朝向地面100摆放时,在卷芯107的重力作用下,抵持件145和壳体101的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抵接。抵持件145在长度方向X的长度被配置为,能够使得卷芯107的侧表面123与壳体101之间形成间隙。相比于图4所示实施例,图6所示实施例中,虽然在单体电池200侧放时,卷芯107的侧表面123和壳体101之间形成的间隙减小了,但仍然能够保证卷芯107的侧表面123的任意位置均不接触壳体101。本实施例降低了单体电池200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被挤压的程度。另外,由于单体电池200在正放时,抵持件145和壳体101的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距,在装配时,将卷芯107塞入壳体101的过程中,抵持件145不会干涉,因此,比较容易地将卷芯107塞入壳体101中。
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的位置可以具有多种选择。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且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的中心位置L1和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中心位置L2基本重合。本文中所使用的大致/基本/近似/重合(一致)是指完全重合(一致)或几乎完全重合(一致),例如,在完全重合(一致)10%~15%的尺寸范围内。
请参阅图6和图8,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200正放状态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和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5,使得卷芯107和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基本一致。且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的中心位置L1和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中心位置L2两者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5mm,使得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的中心位置L1和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中心位置L2基本重合。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具有相对顶盖106的第一端P1以及背离顶盖106的第二端P2。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卷芯107在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具有中心位置L1,中心位置L1至第二端P2的距离H2小于或者等于中心位置L1至第一端P1的距离H1。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距离H2小于距离H1。也就是说,支撑件139的中心位置L1相比于卷芯107的中心位置L2,更靠近卷芯107的第二端P2。
支撑件139的中心位置L1越靠近卷芯107的第二端P2,支撑件139对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的支撑效果越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上具有高度尺寸,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上具有厚度尺寸,高度尺寸和厚度尺寸呈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在支撑件139能够支撑卷芯107的前提下,支撑件139的高度尺寸比较大的时候,支撑件139的面积较大的时候,支撑件139的厚度尺寸可以设置地小一些,以减小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占用的空间。支撑件139的高度尺寸比较小的时候,支撑件139的厚度尺寸可以设置地大一些,以增强支撑件139的强度。
具体地,以图4和图8所示实施例相比较,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支撑件139仅覆盖主表面121的局部区域,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的尺寸相对较小,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的尺寸相对较大。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支撑件139覆盖主表面121的全部区域,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的尺寸相对较大,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的尺寸相对较小。例如,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的尺寸为50mm,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的尺寸为0.5mm。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支撑件139在高度方向Z的尺寸为100mm,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的尺寸为0.1mm。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200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芯107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卷芯107在厚度方向Y排列设置,支撑件139夹设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卷芯107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卷芯107粘贴。
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卷芯107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的一侧表面123与一个卷芯107的主表面121粘贴。支撑件139在厚度方向Y的另一侧表面123与另一个卷芯107的主表面121粘贴。
在其它实施例中,卷芯107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或3个以上。多个卷芯107之间粘贴连接。
通过一个支撑件139,同时支撑至少两个卷芯107,减少了支撑件139的数量,同时,减少了支撑件139占用的空间。
请参阅图4和图8。
单体电池200侧放时,抵持件145与壳体101的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抵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解液流动。为解决该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件145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Y贯穿的流通孔141。
电解液可以通过流通孔141流过抵持件145,由此,降低了对电解液流动的阻碍。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通孔141位于抵持件145在长度方向X的边缘,并形成缺口。
具体地,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流通孔141呈矩形状缺口。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流通孔141形呈三角状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通孔141也可以位于抵持件145的非边缘区域。
本申请对流通孔141的形状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具有导热绝缘性能。由于支撑件139具有导热性,支撑件139与壳体101的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相抵接状态下,能够将单体电池200内部的热量(特别是卷芯107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01,由此,提高了单体电池200的散热性能。由于支撑件139具有绝缘性,支撑件139与壳体101相抵接状态下,避免了卷芯107与壳体101通过支撑件139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的材质为聚丙烯。
由于壳体101具有两个侧面1011,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将两个侧面1011中的任意一个侧面1011朝向地面100摆放。为保证在这一使用场景下,均能够降低卷芯107的底部拐角P0处被挤压的程度,本申请还作如下改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件145连接在连接件143沿着长度方向X的两端,抵持件145凸出于两个侧表面123。在单体电池200正放状态时,抵持件145可以抵接壳体101的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也可以不抵接壳体101的长度方向X的内表面。
具体地,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包括一个连接件143以及两个抵持件145。连接件143固定设置于主表面121,两个抵持件145分别连接固定于连接件143的沿长度方向X的两端。一个抵持件145沿长度方向X凸出于一个侧表面123。另一个抵持件145沿长度方向X凸出于另一个侧表面123。更具体地,支撑件139为一体结构,且为平板状。支撑件139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壳体101的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尺寸,以在装配时,比较容易地将支撑件139和卷芯107装入容置腔102内。可选地,抵持件145与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侧表面123和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0<D/L≤0.95。可选地,0.2<D/L≤0.8、0.3<D/L≤0.7或者0.4<D/L≤0.5。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抵持件145与容置腔102在长度方向X的内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间隔距离D的数值范围为:0.2-10mm。可选地,间隔距离D的数值范围还可以为:0.3-8mm、0.5-5mm或者1-4mm。
具体地,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200侧放状态的剖视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9包括两个连接件143以及两个抵持件145。两个连接件143沿长度方向X间隔设置。一个抵持件145连接固定于一个连接件143,并沿长度方向X凸出于一个侧表面123。另一个抵持件145连接固定于另一个连接件143,并沿长度方向X凸出于另一个侧表面123。
由于抵持件145均凸出于两个侧表面123,壳体101的任一侧面1011朝向地面100摆放,支撑件139均能够支撑卷芯107,以使得卷芯107的侧面1011与壳体101间形成间隙。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包4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电池包400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00以及箱体300。各单体电池2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200。多个单体电池200设置在箱体3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单体电池200在厚度方向Y排列。各单体电池200中的壳体101的侧面1011相对箱体300的底面301设置。底面301大体上平行于地面100。也就是说,单体电池200侧放于箱体300内。
由于电池包400包括单体电池200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电池包400也包括单体电池200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单体电池及电池包,能够降低单体电池在侧放使用过程中,卷芯底部拐角处被挤压的程度,进而降低了析锂风险,提高了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步骤所提供的介绍,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结构及核心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同样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括:
壳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厚度方向和高度方向,
卷芯,所述卷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卷芯包括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侧表面和位于所述厚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主表面,所述两个侧表面和所述两个主表面连接;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件和抵持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主表面,所述抵持件和所述连接件连接且凸出于所述侧表面;
所述抵持件和所述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抵接;或者
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间隔设置,当所述单体电池侧放时,所述抵持件能够与所述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容置腔在长度方向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0<D/L≤0.9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间隔距离D的数值范围为:0.2-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所述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敞口,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顶盖及设置于所述顶盖的极柱,所述卷芯包括与所述敞口对应的顶面和设置在所述顶面的极耳,所述极耳和所述极柱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件连接在所述连接件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抵持件凸出于所述两个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所述卷芯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5,且所述卷芯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和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两者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5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一体设置为板状结构,所述卷芯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具有相对所述顶盖的第一端以及背离所述顶盖的第二端,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卷芯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高度方向具有中心位置,所述中心位置至所述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中心位置至所述第一端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尺寸,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尺寸,所述高度尺寸和所述厚度尺寸呈反比例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卷芯在所述厚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支撑件夹设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卷芯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粘贴。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件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流通孔,和/或
所述支撑件具有导热绝缘性能。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各所述单体电池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单体电池;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面,所述多个单体电池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侧面相对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
CN202320161405.8U 2023-01-16 2023-01-16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Active CN219534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1405.8U CN219534611U (zh) 2023-01-16 2023-01-16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1405.8U CN219534611U (zh) 2023-01-16 2023-01-16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4611U true CN219534611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4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1405.8U Active CN219534611U (zh) 2023-01-16 2023-01-16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4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2068B2 (en) Battery pack
EP2816632B1 (en) Casing for a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partitioning
JP5889418B2 (ja) 信頼性が向上した電池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含む中大型電池パック
WO2020207230A1 (zh) 一种电池模组
KR100919390B1 (ko) 수직 적층 구조의 중대형 전지모듈
JP2001196103A (ja)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
EP3686948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JP202252988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US20230075479A1 (en) Battery core assembl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215896625U (zh) 一种带长电芯的电池及电池模组
KR100684847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219534611U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115051121A (zh) 电池
JP411403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扁平形状電池
CN111430652B (zh) 电池及电池模组
KR20240046898A (ko) 전지, 전기기기, 전지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비
CN218648110U (zh) 电芯单元及电池模组
CN113764787A (zh) 一种电芯组件、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CN218632309U (zh) 电池架及储能装置
CN113764791A (zh) 一种电芯组件、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CN220628008U (zh)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CN217691551U (zh) 电池
CN219419201U (zh) 电池组
CN218887363U (zh) 一种电池外壳及大容量电池
CN221041365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用筒体及大容量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