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763U -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763U
CN219533763U CN202223313493.3U CN202223313493U CN219533763U CN 219533763 U CN219533763 U CN 219533763U CN 202223313493 U CN202223313493 U CN 202223313493U CN 219533763 U CN219533763 U CN 219533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touch panel
control chip
densit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34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34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主要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其中,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第二电极层和第一控制芯片。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上,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走线。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上远离基板的一面,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走线,每条第一、第二走线上分别连有多个第一、第二传感电极。第一和第二方向垂直,第一、第二走线相交位置处的第一、第二传感电极形成电容,第一区域中至少部分区域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密度。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一绑定区域上,分别与每条第一、第二走线连接,用于确定电容的变化量以及位置信息并发送至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上都设置有触控面板,例如,手机、笔记本和游戏机等终端设备上都设置有触控面板,以供用户使用。
目前,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控面板通常只能作为鼠标进行使用,使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使得一个触控面板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广泛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一控制芯片。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上,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多条第一走线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每条第一走线上连接有多个第一传感电极。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上远离基板的一面上,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走线,多条第二走线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每条第二走线上连接有多个第二传感电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相交位置处的第一传感电极与第二传感电极形成电容,第一区域中至少部分区域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以使得部分区域能够识别指纹。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一绑定区域上,第一控制芯片分别与每条第一走线和每条第二走线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用于检测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发生变化的电容,确定电容的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终端设备。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可以通过第一控制芯片检测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被触控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位置信息做出对应的响应,该位置信息为触控面板被触控的信息以及其他(例如,笔写)信息。且由于第一区域中至少部分区域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使得第一控制芯片可以通过该区域识别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例如,指纹等位置信息,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将触控、笔写和指纹识别等功能集成为一体化,使得一个触控面板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无需再设置指纹识别芯片,在节约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广泛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区域包括第一传感器区域和第二传感器区域,第一传感器区域中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第二传感器区域中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小于第一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基板上存在第二绑定区域,第二绑定区域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芯片,第一控制芯片与第一传感器区域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电连接,第二控制芯片与第二传感器区域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区域中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绝缘层为光学胶、氮化硅和环氧树脂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第一区域与第一绑定区域不相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控制芯片倒装设置在基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电极层远离基板的一面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可选方式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基板;
2-第一电极层;
3-第二电极层;
4-第一控制芯片;
5-第二控制芯片;
6-第一绝缘层;
7-第二绝缘层;
8-保护层;
9-手机设备;901-第一触控屏;90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
10-笔记本电脑;101-键盘区域;1011-第二触控屏;1012-第二指纹识别模块;
11-终端设备;111-处理器;112-存储器;113-指令;114-计算机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上都设置有触控面板,例如,手机、笔记本和游戏机等终端设备上都设置有触控面板,以供用户使用。
示例性的,触控面板通常是由两个电极层构成的,其中一个电极层一般设置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是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上,通常是由多条横向设置的接收极线路和多个接收电极构成的,每条接收极线路上连接有多个接收电极。该电极层远离PCB或FPC的一面上设置有另一个电极层,另一个电极层通常是由多条纵向设置的发射极线路和多个发射电极构成的,每条发射极线路上连接有多个发射电极。PCB或FPC上一般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每条接收极线路和发射极线路都与驱动IC连接,多条纵向设置的发射极线路和多条横向设置的接收极线路之间形成电容。当用户手指触碰到该触控面板时,触碰位置处的电容会发生变化,该位置处纵向的发射极线路上的发射电极将电容发生变化的信号给横向设置的接收电极,接收电极再将信号发送给驱动IC,使得驱动IC可以实现对被触摸位置的检测。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为一种手机设备9,手机设备9包括第一触控屏91和第一指纹识别模块92,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块92开启手机,使得用户触控屏91对手机进行使用。这种手机中的第一指纹识别模块92一般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芯片识别到用户的指纹后,将指纹信息发送至控制芯片中,控制芯片判断是否为预存的指纹芯片。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为一种笔记本电脑10,笔记本电脑10的键盘区域101包括第二触控屏1011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012,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012开启手机,而第二触控屏1011通常仅仅作为鼠标以供用户使用,使用性较低,且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012和第二触控屏1011通常作为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增加了结构设计和电路设计的复杂度。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能够使得一个触控面板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提高触控面板的使用广泛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进行示例性的介绍。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第一电极层2、第二电极层3和第一控制芯片4。第一电极层2设置在基板1的第一区域上,第二电极层3设置在第一电极层2上远离基板1的一面上,基板1上与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间隔设置有第一控制芯片4,第一控制芯片4分别与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连接。
其中,基板1用于为第一控制芯片4提供电源。
可选的,基板1可以是PCB。PCB的制作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使用PCB作为基板1减少了制作成本。
可选的,基板1可以是FPC,FPC的高度可靠性,且重量轻教轻,使用FPC作为基板1提高了供电稳定性,且降低了触控面板的重量。
可选的,基板1可以是软硬结合板(reechas,Soft and hard combinationplate)。
可选的,基板1还可以是透明基板或者不透明基板,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制。
基板1上设置的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组成电容,当用户的手指触碰到第二电极层3后,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之间的电容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第一控制芯片4接收到的信号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检测出手指触控的位置以及电容的变化量,并将这些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位置信息作出对应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1,包括:处理器111、存储器11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可在处理器1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14。其中,处理器111用于接收第一控制芯片4发送的电容的变化量以及位置等信息,计算机程序114可被处理器111运行,生成指令113,处理器111可根据指令113实现对第一控制芯片4发送的电容的变化量以及位置等信息的处理。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114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由处理器111执行,以完成对电容的变化量以及位置等信息的处理。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113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114在终端设备11中的执行过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11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1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112可以是终端设备1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11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12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2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1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11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1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控制芯片4将电容的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11后,处理器111可以根据指令113(例如,预先设定好的算法)对电容的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层2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走线,每条第一走线上连接有多个第一传感电极,第二电极层3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走线,每条第二走线上连接有多个第二传感电极。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如此,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相交位置处的第一传感电极与第二传感电极形成电容。当用户的手指触碰到第二电极层3后,对应位置处的电容发生变化,第一电极层2中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感应电极发送信号给第二电极层3中的第二传感电极,第二传感电极再将该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芯片4,第一控制芯片4接收到该信号(这里,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信号是指电容发生变化后的信号)后,进而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确定传感器区域中哪个位置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进而确定电容的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从而检测出手指触控的位置并作出对应的响应。例如,假设用户想要通过触控面板控制打开电脑上的文件,用户手指在第二电极层3上滑动,第二电极层3和第一电极层2之间的电容一直发生变化,第一控制芯片4持续收到电容发生变化的信号,确定传感器区域中哪个位置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检测出被手指触控的多个位置处电容的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并将这些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这些位置信息驱动电脑显示屏中的鼠标发生对应的变化,例如,鼠标滑动至对应的文件上。
例如,假设用户想要通过触控面板写字,用户通过触控笔在第二电极层3上写字,第一控制芯片4也会持续接收到第一区域中哪个位置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进而检测出触控笔触控的多个位置,并将这些位置信息以及电容的变化量等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这些信息驱动终端设备生成与这些位置信息对应的显示数据,例如,图案或文字。
示例性的,假设用户在触控面板上笔写一个“十”字,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检测到写下该“十”字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位置信息可以指“十”字中一横一竖上各个点的坐标信息。第一控制芯片4再将这些位置信息(即坐标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这些位置信息驱动电脑显示屏中的生成“十”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通过检测哪个第一区域中哪个位置处的电容发生变化,进而检测出被触控的具体位置,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位置信息作出对应的响应,使得触控面板可以实现触控和笔写功能。
可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与第一绑定区域不相交,即第一区域和第一绑定区域中存在一个间隔区域。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中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穿过该间隔区域与第一控制芯片4电连接,如此,走线可以完全填充在该间隔区域中,避免走线暴露在外被磨损,进而影响到第一控制芯片4的检测效果。
类似指纹等信息需要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才能识别。因此,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区域中至少部分区域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密度是指508每英寸点数(Dots Per Inch,DPi),如此,使得部分区域能够识别指纹。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区域中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即第一区域整个区域的电容密度都要大于或者等于508DPi。如此,整个第一区域都可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使得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即第一区域)可以实现:指纹、触控和笔写等多个功能,进而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广泛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为了降低制作成本,第一区域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第一传感器区域(如图3所示1a)和第二传感器区域(如图3所示1b),第一传感器区域1a中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第二传感器区域1b中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小于第一密度。如此,即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的第一传感电极和第二传感电极数量变多,则使得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通过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感受到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例如,指纹信息)。示例性的,假设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设置有三条第一走线,每条第一走线上连接有四个第一传感电极,则此时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第一传感电极只能识别到3*4=12个位置信息。但当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设置有十条第一走线,每条第一走线上连接有四个第一传感电极,则此时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第一传感电极能识别到10*4=40个位置信息,相同位置处,第一传感电极的数量增多,进而使得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通过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感受到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将手指放置在触控面板上第一传感器区域1a后,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检测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电容发生变化的具体位置,并将这些具体位置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位置信息作出对应的响应,即终端设备可以将这些位置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当这些位置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时,则终端设备开启。
可选的,第一传感器区域1a和第二传感器区域2a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区域,此时,第一传感器区域1a中电容的密度大于或等于508DPi,第一传感器区域1a可以实现指纹识别。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增加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的第一走线的密度、增加第二走线的密度或是同时增加第一走线的密度和增加第二走线的密度,即增加第一感应电极的数量、增加第二感应电极的数量或是同时增加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的数量,以使得第一传感器区域1a中电容的密度大于或等于508DPi。例如,同时增加第一走线的密度和增加第二走线的密度时,此时第一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四个传感器区域,分别是:电容的密度大于508DPi的第一传感器区域1a,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第一传感器区域1a是同时增加了第一走线的密度和增加第二走线的密度,因此,电容的密度更大。电容的密度等于508DPi的第二和第三传感器区域,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第二传感器区域增加了第一走线的密度,因此,第二传感器区域处电容的密度等于508DPi,这里第三传感器区域增加了第二走线的密度,因此,第三传感器区域处电容的密度等于508DPi。电容的密度小于508DPi的第二传感器区域2a。
可选的,第一传感器区域1a和第二传感器区域2a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区域,也是可以通过采用上述方式增加第一传感器区域1a中电容的密度,对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区域1a也是可以实现触控和笔写的功能。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可以通过第一控制芯片4检测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中被触控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位置信息做出对应的响应,该位置信息为触控面板被触控的信息以及其他(例如,笔写)信息。且第一区域中至少部分区域(例如,整个第一区域、部分第一传感器区域和/或第二传感器区域)存在的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使得第一控制芯片可以通过该区域识别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例如,指纹等位置信息,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将触控、笔写和指纹识别等功能集成为一体化,使得一个触控面板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无需再设置指纹识别芯片,在节约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广泛性。
可选的,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通过倒装(Flip chip)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上,如此,第一控制芯片4的尺寸小、厚度薄且重量较轻。第一控制芯片4可以通过到玻璃上芯片技术(chip on glass,COG)、柔性基板上的芯片技术(chip on flex,COF)等其他倒装方式设置在基板1上,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芯片5,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中位于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与第一控制芯片4连接,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中位于第二传感器区域1b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与第二控制芯片5连接。第二控制芯片5的检测方式以及设置方式可以和上述第一控制芯片4的检测方式和设置方式相同,对此,本申请不再赘述。
在该示例下,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设置位置以及数量可以先在图纸上设计出来,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传感器区域1a处设置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密度与第二传感器区域1b处设置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密度不同,因此,第一传感器区域1a和第二传感器区域1b的设计图纸不同。
可选的,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即制备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导电材料相同,导电材料可以是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Oxide,IGZ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氧化铟锡(InSnO)、纳米银、石墨烯等,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制。
可选的,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导电材料。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将导电材料通过溅射蚀刻的方式在基板1上得出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图形,即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数量以及具体的设置位置。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将导电材料通过印刷的方式在基板1上得出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图形。这里的图形是指最终在基板1上得出的第一走线、第二走线、第一传感电极以及第二传感电极。示例性的,可以将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ITO),将多个ITO通过印刷的方式布置在基板1上,这些布置在基板1上的ITO可以被称作是感应图案(sensor pattern),即本申请中可以感应到电容发生变化的第一传感电极和第二传感电极,再设置多条第一走线,每条第一走线上连接多个第一传感电极,设置多条第二走线,每条第二走线上连接多个第二传感电极,最终得出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图形。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将导电材料通过溅射以及刻蚀的方式在基板1上得出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图形。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的图形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出,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6,第一绝缘层6需要设置在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之间,使得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通过第一绝缘层6绝缘连接。
可选的,第一绝缘层6可以是光学胶,光学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触控面板上发生触控时,第一控制芯片4易于检测到发生触控的具体位置,提高了触控面板的灵敏度。
可选的,第一绝缘层6可以是氮化硅、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绝缘层6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绝缘材料,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如图9所示的第二绝缘层7,第二绝缘层7设置在第二电极层3远离基板1的一面上。第二绝缘层7可以对电极层中的线路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避免其他物体刮坏线路,保证了触控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如图10所示的保护层8,保护层8设置在第二绝缘层7远离第二电极层3的一面上。如图11所示,保护层8的一端突出设置在第二绝缘层7上,如此,第一控制芯片4与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3之间连接的走线被保护层8限制在间隔区域中,避免出现其他物体对走线造成磨损的问题,通过设置保护层8不仅对整个触控面板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还可以对走线起到限制保护作用,保证了第一控制芯片4对第一保护层2和第二保护层3的检测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将触控、笔写和指纹识别等功能集成为一体化,使得一个触控面板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无需再设置指纹识别芯片,在节约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广泛性。
本申请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实施例一任一可选方式所述的触控面板。示例性的,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触控面板设置在如图12所示的位置,用户可以通过该触控面板实现触控、笔写和指纹识别的功能。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第一电极层(2)、第二电极层(3)和第一控制芯片(4);
所述第一电极层(2)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一电极层(2)包括多条第一走线,每条所述第一走线上连接有多个第一传感电极,多条所述第一走线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电极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上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层(3)包括多条第二走线,每条所述第二走线上连接有多个第二传感电极,多条所述第二走线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相交位置处的所述第一传感电极与所述第二传感电极形成电容,所述第一区域中至少部分区域存在的所述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密度,以使得所述部分区域能够识别指纹;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4)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第一绑定区域上,所述第一控制芯片(4)分别与每条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4)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中发生变化的电容,确定电容的变化量以及电容发生变化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传感器区域和第二传感器区域,所述第一传感器区域中存在的所述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密度,所述第二传感器区域中存在的所述电容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存在第二绑定区域,所述第二绑定区域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芯片(5),所述第一控制芯片(4)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5)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在的所述电容的密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6),所述第一绝缘层(6)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不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4)倒装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7),所述第二绝缘层(7)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3)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8),所述保护层(8)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7)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层(3)的一面上。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223313493.3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219533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3493.3U CN21953376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3493.3U CN21953376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763U true CN21953376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3493.3U Active CN21953376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触控面板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0181B1 (ko) 양방향 인접 전극을 포함하는 접촉 감지 패널, 및 접촉 감지 장치
CN101925872B (zh) 具有分裂电极结构的触摸传感器板和设置有该电极结构的触摸传感器设备
US9063621B2 (en) Touch sensor panel
TWI522932B (zh) 電容性感測器、裝置及方法
US9798412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CN102446044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TWI472986B (zh) 觸控裝置及其靜電屏蔽方法
KR101486933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터치스크린 제어장치
KR102297204B1 (ko) 터치 센서
US2014011170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8119937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394067B (zh) Multi - sensor touchpad
CN102124427A (zh) 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US20140049703A1 (en) Pen writing on one-dimensiona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JP2019067446A (ja) ペンが送信したペン信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
US20150324033A1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sensing touch
US8896571B2 (en) Touch panel
TW201308178A (zh) 觸摸感測面板
US9360972B1 (en) Touch sensor conductor routing
KR20120033480A (ko) 터치스크린
US8390587B2 (en)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20150109226A1 (en) Touch panel
JP2014170334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手持ち式電子機器
US20170023818A1 (en) Pen writing on one-dimensiona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US9244582B2 (en) Touch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