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472U - 一种光纤分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分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472U
CN219533472U CN202320431541.4U CN202320431541U CN219533472U CN 219533472 U CN219533472 U CN 219533472U CN 202320431541 U CN202320431541 U CN 202320431541U CN 219533472 U CN219533472 U CN 219533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lamping plates
box body
fram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15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u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u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u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uxu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15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分路器,属于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光纤分路器包括盒体以及位于所述盒体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线端子所述光纤分路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多个接线端子一侧的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所述两个夹板上各自独立地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凹槽,使每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凹槽形成穿线空间;其中,所述夹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上,所述穿线空间与所述多个接线端子位置一一对应。经过两个夹板能够与盒体进行拆装,使夹板能够卸下之后进行接线,进而能够增大接线区域面积,确保得到足够的接线空间,使得接线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分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分路器。
背景技术
光纤分路器是用来实现光波能量的分路与合路的器件,它将一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能量按照既定的比例分配给两根或者是多根光纤,或者将多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能量合成到一根光纤中,在光网络系统之中常需要将光信号进行耦合、分支、分配,所以常常使用光分路器来实现。
相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光纤分路器通常在光纤分路器增加保护箱,在保护箱上设置与接线端子位置对应的接线口,其后在接线口处铰接挡板以阻止异物进入保护箱之中。
然而,保护箱的接线口的面积仅仅略大于接线端子的面积,导致接线空间比较紧凑,不利于操作者接线,给操作者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分路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光纤分路器接线口的接线空间比较紧凑不利于操作者接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包括盒体以及位于所述盒体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线端子,所述光纤分路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多个接线端子一侧的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所述两个夹板上各自独立地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凹槽,使每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凹槽形成穿线空间;其中,所述夹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上,所述穿线空间与所述多个接线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下壳体和盖合于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分路器包括两个第一连接耳,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耳各自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盒体的两侧,所述防脱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接耳,所述两个夹板通过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耳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耳配合,以使所述两个夹板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夹板与所述盒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耳各自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盒体上,所述框架通过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耳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耳配合,以使所述框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板上各自独立地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通道,所述框架之内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各自独立地设置有彼此相连通的第三通孔以及长孔,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设置于每个移动通道之内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沿第三方向线性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通道的推杆、套设于所述推杆上的弹性件以及套设于所述推杆面向所述盒体的端部的限位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通道包括彼此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面向所述盒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同轴的限位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尘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推杆靠近所述夹板的端部设置有手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两个夹板能够与盒体进行拆装,使夹板能够卸下之后进行接线,进而能够增大接线区域面积,确保得到足够的接线空间,使得接线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纤分路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纤分路器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纤分路器的盒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纤分路器的防脱组件的立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纤分路器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光纤分路器;11、盒体;111、下壳体;112、上壳体;12、接线端子;13、第一连接耳;200、防脱组件;21、夹板;211、凹槽;212、穿线空间;213、移动通道;213a、第一通孔;213b、第二通孔;22、第二连接耳;23、框架;231、挡板;2311、第三通孔;2312、长孔;2313、限位空间;232、防尘网;24、限位部件;241、推杆;2411、手柄;242、弹性件;24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分路器,光纤分路器100包括盒体11以及位于盒体11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线端子12,光纤分路器100包括设置于盒体11靠近多个接线端子12一侧的防脱组件200,防脱组件200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21,两个夹板21上各自独立地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凹槽211,使每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个凹槽211形成穿线空间212;其中,夹板21可拆卸地连接于盒体11上,穿线空间212与多个接线端子12的位置一一对应。
示例性的,多个接线端子12可以是两个、四个、六个、八个、十个或十二个等呈倍数递增。多个接线端子12可以是等间距排列或非等间距排列;也可以是,每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为一组呈等间距排列。一个夹板21或两个夹板21可以通过螺栓、螺钉或卡接的方式与盒体11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该实施例中,经过两个夹板21能够与盒体11进行拆装,使夹板21能够卸下之后进行接线,进而能够增大接线区域面积,确保得到足够的接线空间,使得接线更加便捷。
参照附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1包括下壳体111和盖合于下壳体111上的上壳体112。示例性的,上壳体112可以通过螺栓、螺钉或卡接的方式与下壳体111可拆卸地连接。根据该实施例中,经过如此方式,使得上壳体112和下壳体111更加方便拆装,有利于光纤分路器100的检修。
参照附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纤分路器10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耳13,两个第一连接耳13各自独立地设置于盒体11的两侧,防脱组件200包括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两个夹板21通过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与两个第一连接耳13配合,以使两个夹板21与盒体11可拆卸连接。
示例性的,两个第一连接耳13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盒体11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连接耳22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两个夹板21的左、右两侧。
根据该实施例中,将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与第一连接耳13对应,并利用螺栓等将两者固定,以方便两个夹板21与盒体11的拆装。
参照附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脱组件200包括框架23,框架23可拆卸地设置于两个夹板21与盒体11之间。
示例性的,框架23可以通过螺栓、螺钉或卡接的方式与两个夹板21和盒体11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该实施例中,框架23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增加两个夹板21与盒体11之间的空间,避免两个夹板21与盒体11之间过于紧凑而导致接线区域产生较高的温度。
参照附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接耳22各自独立地设置于盒体11上,框架23通过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与两个第一连接耳13配合,以使框架23与盒体11可拆卸连接。
示例性的,两个第二连接耳22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框架23的左、右两侧。两个夹板21可以通过螺栓、螺钉或卡接的方式与框架23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该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与第一连接耳13对应,并利用螺栓等将两者固定;由于两个夹板21与框架23能够实现拆装,接线过程中可仅拆装夹板21。
参照附图1和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夹板21上各自独立地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通道213,框架23之内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231,两个挡板231各自独立地设置有彼此相连通的第三通孔2311以及长孔2312,防脱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每个移动通道213之内的限位部件24,限位部件24包括沿第三方向线性移动地设置于移动通道213的推杆241、套设于推杆241上的弹性件242以及套设于推杆241面向盒体11的端部的限位板243。
示例性的,两个挡板231与框架23之间可以是焊接、一体成型或螺栓的方式等固定。移动通道213之内可以设置第一凸起用于阻挡弹性件242面向盒体11的一端,推杆241上可以设置第二凸起用于阻挡弹性件242的远离盒体11的一端。弹性件242以及下述的弹性件242均为橡胶垫或弹簧等。限位板243形成十字形。推杆241的长度可以超出移动通道213之外。限位板243与推杆241之间可以是过渡配合或键连接等。
根据该实施例中,两个夹板21拆卸过程中,利用推杆241稍微面向盒体11方向移动并旋转;当限位板243与第三通孔2311以及长孔2312对应时,借助弹性件242的作用使限位板243进入第三通孔2311以及长孔2312之中,最后可使两个夹板21脱离框架23。经过如此设置,使得两个夹板21的拆装更为简便,从而能够提高拆装效率。
参照附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道213包括彼此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13a以及第二通孔213b。根据该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3a以及第二通孔213b可以形成阶梯孔,使得第一通孔213a的侧壁能够对弹性件242施加阻力;从而无需再在移动通道213之内增加第一凸起进行配合。
参照附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231面向盒体11的一侧具有与第三通孔2311同轴的限位空间2313。根据该实施例中,限位空间2313可使第三通孔2311和通孔均位于其中,并可向限位板243提供隐藏的空间。
参照附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尘网232。示例性的,防尘网232的孔径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根据该实施例中,防尘网232可以是一个或两个等;当防尘网232为一个时,可以在框架23的顶部、底部、左侧或右侧;当防尘网232为两个时,可以分别在框架23的顶、底部或左、右侧。
根据该实施例中,防尘网232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促进框架23之内的空气流动,有利于带走热量,避免框架23之内的温度过高;另一方面,能够对框架23提供防异物的作用,从而能够阻止异物进入框架23之中。
参照附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推杆241靠近夹板21的端部设置有手柄2411。示例性的,手柄2411可以用于阻挡弹性件242的远离盒体11的一端。
根据该实施例中,手柄241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弹性件242施加阻力;另一方面能够便于操作推杆241。
具体的,该一种光纤分路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推杆241稍微面向盒体11方向移动并旋转;当限位板243与第三通孔2311以及长孔2312对应时,借助弹性件242的作用使限位板243进入第三通孔2311以及长孔2312之中,最后可使两个夹板21脱离框架23,以使夹板21能够卸下之后进行接线。
需要说明的是,光纤分路器100和接线端子12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光纤分路器100和接线端子12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100)包括盒体(11)以及位于所述盒体(11)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线端子(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分路器(100)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11)靠近所述多个接线端子(12)一侧的防脱组件(200),所述防脱组件(200)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21),所述两个夹板(21)上各自独立地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凹槽(211),使每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凹槽(211)形成穿线空间(212);其中,所述夹板(2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盒体(11)上,所述穿线空间(212)与所述多个接线端子(12)的位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包括下壳体(111)和盖合于所述下壳体(111)上的上壳体(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分路器(10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耳(13),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耳(13)各自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盒体(11)的两侧,所述防脱组件(200)包括两个第二连接耳(22),所述两个夹板(21)通过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耳(13)配合,以使所述两个夹板(21)与所述盒体(1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200)包括框架(23),所述框架(23)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夹板(21)与所述盒体(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耳(22)各自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盒体(11)上,所述框架(23)通过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耳(22)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耳(13)配合,以使所述框架(23)与所述盒体(1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板(21)上各自独立地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通道(213),所述框架(23)之内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231),所述两个挡板(231)各自独立地设置有彼此相连通的第三通孔(2311)以及长孔(2312),所述防脱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每个移动通道(213)之内的限位部件(24),所述限位部件(24)包括沿第三方向线性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通道(213)的推杆(241)、套设于所述推杆(241)上的弹性件(242)以及套设于所述推杆(241)面向所述盒体(11)的端部的限位板(2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道(213)包括彼此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13a)以及第二通孔(213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31)面向所述盒体(11)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三通孔(2311)同轴的限位空间(23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尘网(23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推杆(241)靠近所述夹板(21)的端部设置有手柄(2411)。
CN202320431541.4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光纤分路器 Active CN219533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1541.4U CN219533472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光纤分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1541.4U CN219533472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光纤分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472U true CN219533472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1541.4U Active CN219533472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光纤分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33472U (zh) 一种光纤分路器
CN211627899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
CN212658866U (zh) 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终端盒抽屉式安装箱
CN208506326U (zh) 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
CN212483949U (zh) 光纤网络建设用配线架
CN213814049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光纤分路器
CN21032758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光纤收发器
CN209282112U (zh) 一种矩阵开关模组
CN113064244A (zh) 192芯模块式odf单元箱
CN207588906U (zh) 一种可拆卸防尘网的通信用交换机
CN217522840U (zh) 一种入墙式onu设备
CN219417817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总成
CN216927186U (zh)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CN216927147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plc光分路器
CN210323490U (zh) 一种wcdma智能分路器
CN210488061U (zh) 一种通用型光纤盒
CN220526060U (zh) 一种新型光分路器散热装置
CN205490647U (zh) 一种新型交换机
CN220323603U (zh) 一种便携式光缆接头盒
CN219628207U (zh) 一种模块化通信箱
CN21764336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光纤收发器
CN212628179U (zh) 一种高清视频光纤收发装置
CN216595632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便于安装的光纤交换箱
CN219780293U (zh) 一种交换机配线架
CN220457434U (zh) 一种交换机的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