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7186U -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7186U
CN216927186U CN202220928509.2U CN202220928509U CN216927186U CN 216927186 U CN216927186 U CN 216927186U CN 202220928509 U CN202220928509 U CN 202220928509U CN 216927186 U CN216927186 U CN 216927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in
optical network
dwdm optical
hea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85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丹丹
李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ixin Evalu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ilaich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ilaich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ilaich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285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7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7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7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DWDM光模块技术领域,提供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包括防护壳、模块主体和接口,模块主体底部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槽,模块主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防尘结构,模块主体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接口,接口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槽,模块主体的底端安装有防护壳,防护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结构,防护壳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块主体一侧底端铰接的防尘板,向下拉动防尘板,使得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相互松脱,翻转防尘板,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便可实现防尘板固定的目的,防尘板可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避免灰尘进入接口内而降低其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WDM光模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讯行业的不断增长,对传输数据线路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DWDM光模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WDM光模块是采用了DWDM技术,使用不同的波长将多个光信号复用进一根光纤内传送数据,其速率可达10Gbps,工作距离可达到120km。
公开号为CN210075254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一种模块化的DWDM模块;包括DWDM模块本体,其特征是:还包括插片式封装盒及接口;其中,插片式封装盒为具有电信行业标准的外形尺寸,其用于安装在现有的机柜式机箱、挂壁式机箱中,该插片式封装盒的内部是中空的,其侧面也开有缺口并在侧部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耳板,DWDM模块本体设置于插片式封装盒的内部,其通过设置在插片式封装盒侧面缺口上的接口模块而与外界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标准外形尺寸的盒体,将DWDM模块进行拓展,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化的、便于与现有设备安装并具备丰富的扩展功能的DWDM模块。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不足之处,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防尘效果较差,容易使灰尘进入接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DWDM光模块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用以解决现有的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防尘效果较差的缺陷。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包括防护壳、模块主体和接口,所述模块主体底部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槽,所述模块主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防尘结构,所述模块主体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接口,所述接口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模块主体的底端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防护壳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有防尘板、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防尘板铰接在模块主体一侧的底端,所述防尘板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防尘板另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块。设置的防尘结构可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避免灰尘进入接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构成卡合结构。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可将防尘板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夹块、预留孔、旋把和螺杆,所述螺杆均安装在防护壳两端的两侧,所述螺杆的一端均安装有旋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夹块,所述螺杆的外侧均设置有预留孔。设置的夹持结构可对不同大小的模块主体进行夹持,将模块主体固定在防护壳内。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预留孔通过螺纹与螺杆相啮合。转动旋把,螺杆带动夹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有散热板、导热柱和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安装在防护壳内部的底端,所述导热板的底端均匀安装有导热柱,且导热柱的底端安装有散热板。设置的散热结构可对模块主体进行散热,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导热柱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导热柱在导热板的底端呈等间距排列。等间距设置的导热柱可提高导热效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优点在于:
(1)通过在模块主体一侧底端铰接的防尘板,向下拉动防尘板,使得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相互松脱,翻转防尘板,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便可实现防尘板固定的目的,防尘板可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避免灰尘进入接口内而降低其工作效率;
(2)通过在防护壳两端两侧安装的旋把,转动旋把,螺杆带动夹块移动,使得夹块能对不同大小的模块主体进行夹持,实现模块主体固定的目的,防护壳可对模块主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通过在防护壳内部底端安装的导热板,导热板可将模块主体的热量导出,导出的热量由导热柱传递给散热板,散热板可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延长模块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板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卡槽;2、防尘结构;201、防尘板;202、第一卡块;203、第二卡块;3、第二卡槽;4、防护壳;5、夹持结构;501、夹块;502、预留孔;503、旋把;504、螺杆;6、模块主体;7、接口;8、散热结构;801、散热板;802、导热柱;803、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包括防护壳4、模块主体6和接口7,模块主体6底部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槽3,模块主体6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接口7,接口7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槽1,模块主体6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防尘结构2,防尘结构2包括有防尘板201、第一卡块202和第二卡块203,防尘板201铰接在模块主体6一侧的底端,防尘板201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卡块202,防尘板201另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块203,第一卡块202与第二卡块203的大小相等,第一卡块202与第一卡槽1构成卡合结构。
本实施例中,当接口7不使用时,通过向下拉动防尘板201,使得第二卡块203与第二卡槽3相互松脱,翻转防尘板201,使得第一卡块202与第一卡槽1相互卡合,便可对防尘板201进行固定,通过防尘板201可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避免灰尘进入接口7的内部,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包括:模块主体6的底端安装有防护壳4,防护壳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结构8,散热结构8包括有散热板801、导热柱802和导热板803,导热板803安装在防护壳4内部的底端,导热板803的底端均匀安装有导热柱802,且导热柱802的底端安装有散热板801,导热柱802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导热柱802在导热板803的底端呈等间距排列。
防护壳4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结构5,夹持结构5包括有夹块501、预留孔502、旋把503和螺杆504,螺杆504均安装在防护壳4两端的两侧,螺杆504的一端均安装有旋把503,螺杆50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夹块501,螺杆504的外侧均设置有预留孔502,预留孔502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预留孔502通过螺纹与螺杆504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将模块主体6放入防护壳4内,通过转动旋把503,螺杆504带动夹块501移动,根据模块主体6的大小,将夹块501移动至合适位置,使得夹块501能对模块主体6进行夹持,便可将模块主体6进行固定,防护壳4可对模块主体6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模块主体6受到损坏。
通过导热板803可将模块主体6的热量导出,导出的热量由导热柱802传递给散热板801,散热板801可将热量散发出去,起到散热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模块主体6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包括防护壳(4)、模块主体(6)和接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主体(6)底部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槽(3),所述模块主体(6)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防尘结构(2),所述模块主体(6)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接口(7);
所述接口(7)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槽(1);
所述模块主体(6)的底端安装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结构(8),所述防护壳(4)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结构(2)包括有防尘板(201)、第一卡块(202)和第二卡块(203),所述防尘板(201)铰接在模块主体(6)一侧的底端,所述防尘板(201)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卡块(202),所述防尘板(201)另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卡块(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202)与第二卡块(203)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卡块(202)与第一卡槽(1)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5)包括有夹块(501)、预留孔(502)、旋把(503)和螺杆(504),所述螺杆(504)均安装在防护壳(4)两端的两侧,所述螺杆(504)的一端均安装有旋把(503),所述螺杆(50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夹块(501),所述螺杆(504)的外侧均设置有预留孔(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502)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预留孔(502)通过螺纹与螺杆(504)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8)包括有散热板(801)、导热柱(802)和导热板(803),所述导热板(803)安装在防护壳(4)内部的底端,所述导热板(803)的底端均匀安装有导热柱(802),且导热柱(802)的底端安装有散热板(8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802)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导热柱(802)在导热板(803)的底端呈等间距排列。
CN202220928509.2U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Active CN216927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8509.2U CN216927186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8509.2U CN216927186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7186U true CN216927186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3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8509.2U Active CN216927186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7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27186U (zh) 一种dwdm光网互联移动模块
CN101710198A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4496059U (zh) 一种光缆分纤箱
CN110687640A (zh) 一种光纤通信用高速率qsfp光模块
CN209842169U (zh) 一种光纤接入箱
CN204496058U (zh) 一种三网融合光缆分纤箱
CN216057336U (zh) 一种光电混合网络及配电安全可调节交换机
CN216248452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
CN213276042U (zh) 一种光通讯模块的卡合装置
CN21032758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光纤收发器
CN210273139U (zh) 一种5g通讯电源柜
CN21512080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光收发器
CN216956461U (zh) 一种多功能光纤通道接入设备
CN208581327U (zh) 一种多功能壁挂式二层交换机
CN209992731U (zh) 一种便于排线的odf光纤配线架
CN210270314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220383063U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光纤收发器
CN204462474U (zh) 新型多媒体布线箱
CN213151560U (zh) 一种电子通讯用网络信息接线盒
CN218099707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光纤驱动器
CN218102165U (zh) 一种带有排线机构的电力控制设备
CN220626737U (zh) 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箱
CN218824836U (zh) 一种光纤和网线配线插板架组件
CN210725178U (zh) 一种通信用数字配线架
CN215953920U (zh) 一种高密度配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Room B-0324, 2nd Floor, Building 3, No.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144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aixin Evalu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899 2-1-1001, jinwutong garden, Baoping street, Baod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ilaicha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