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9273U -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9273U
CN219529273U CN202320869816.2U CN202320869816U CN219529273U CN 219529273 U CN219529273 U CN 219529273U CN 202320869816 U CN202320869816 U CN 202320869816U CN 219529273 U CN219529273 U CN 219529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device
oil pump
pump controller
control pane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98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准
周沐
刘小兵
陈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98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9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9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9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所述油泵控制器装置,包括:总成电机、控制板及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总成电机上设有三相端子,所述三相端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总成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控制板通过定位柱定位,再通过热熔压接热铆柱,以将控制板固定,减少了销钉、螺钉物料的使用,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多数控制器通过销钉定位及螺钉固定的方式,由于使用螺钉固定,壳体大多使用铝件或包有铜螺母的塑胶件,以保证螺牙强度,导致成本高,安装需要先将销钉压入壳体中,控制器通过销钉定位后,再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包括:总成电机、控制板及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总成电机上设有三相端子,所述三相端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总成电机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热铆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热铆柱的连接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PIN针,所述PIN针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位于伸出于所述壳体的PIN针的位置设有保护罩。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上还连接有保护盖。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外周还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总成电机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有导热硅脂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三相端子的区域设有窗口,所述窗口连接有三相盖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油泵控制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板通过定位柱定位,再通过热熔压接热铆柱,以将控制板固定,减少了销钉、螺钉物料的使用,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控制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控制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控制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控制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控制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泵控制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参见图1至图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包括:总成电机10、控制板20及壳体30;所述壳体30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板20的容纳腔31,所述容纳腔31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32,所述控制板20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32的定位孔21,所述总成电机10上设有三相端子11,所述三相端子11与所述控制板20电性连接,所述壳体30与所述总成电机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32的数量为2个,且呈斜向设于容纳腔31内,控制板20上设有半开型的定位孔21,将定位孔21与定位柱32组装配合,以使控制板20定位于容纳腔31内,使控制板20不易发生移位情况。于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32的数量也可为3个或5个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优选地,三相端子11与控制板20通过锡焊连接,形成有效的电连接及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6所示,所述容纳腔31内设有至少一个热铆柱33,所述控制板20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热铆柱33的连接孔22。
在本实施例中,热铆柱33的数量为3个,且呈三角状分布,将连接孔22与热铆柱33组装配合后,通过热铆设备加热热铆柱33,热铆柱33受高温软化后,施压使其变形,冷却后形成铆点,以将控制板20固定。于其他实施例中,热铆柱33的数量也可为4个或5个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6所示,所述壳体30上设有PIN针34,所述PIN针3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20电性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30。
具体地,PIN针34垂直包塑于壳体30,PIN针34的一端与控制板20电性连接,另一端伸出于壳体30与外部结构电性连接,以起到传递电信号的作用。
优选地,PIN针34与控制板20通过锡焊连接,形成有效的电连接及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2所示,所述壳体30位于伸出于所述壳体30的PIN针34的位置设有保护罩35。
具体地,保护罩35的设置,起到保护PIN针34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密封作用,以使水或灰尘不会沿着PIN针34进入壳体30内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35上还连接有保护盖36。在油泵控制器装置未使用时,将保护盖36卡接于保护罩35,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35与所述壳体30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且只需一套模具即可,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6所示,所述容纳腔31的外周还设有密封槽37,所述密封槽37内设有密封件40。
具体地,密封件40的设置,使得壳体30和总成电机10连接,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有效的防止水或灰尘进入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5所示,所述总成电机10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上表面设有导热硅脂层13。
具体地,凸台12的数量及位置对应于控制板20上的发热元器件的数量及位置,导热硅脂层13与发热元器件相接触,对发热元器件起到散热作用。
优选地,导热硅脂层13涂抹于凸台12的上表面,操作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2所示,所述容纳腔31位于所述三相端子11的区域设有窗口38,所述窗口38连接有三相盖体50。
具体地,窗口38的设置,使得需要维护时,不用将总成电机10和壳体30拆开,只需将三相盖体50拆掉,即可进行维护,节约了时间,便于维护。
优选地,三相盖体50卡接于壳体30上,拆装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30通过螺钉与总成电机10锁紧,连接牢固且具有抗振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为塑胶材质,具体良好的散热效果且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总成电机10采用现有的电机技术,在此就不对其具体结构作详细描述。
该油泵控制器装置的装配过程如下:控制板20通过定位柱32定位,然后通过热熔压接热铆柱33,以将控制板20固定,然后将PIN针34与控制板20锡焊,装入密封件40,再将壳体30与总成电机10通过螺钉锁紧,将三相端子11与控制板20锡焊,最后安装三相盖体50,以完成油泵控制器装置的装配,减少了销钉、螺钉物料的使用,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实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成电机、控制板及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总成电机上设有三相端子,所述三相端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总成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热铆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热铆柱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PIN针,所述PIN针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位于伸出于所述壳体的PIN针的位置设有保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还连接有保护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周还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电机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有导热硅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三相端子的区域设有窗口,所述窗口连接有三相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塑胶材质。
CN202320869816.2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Active CN219529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9816.2U CN21952927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9816.2U CN21952927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9273U true CN21952927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9816.2U Active CN21952927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9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7883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CN102333414B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
CN219529273U (zh)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CN201119166Y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13905347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驱动器
CN212367742U (zh) 一种易装配的防水电源结构
CN210578015U (zh) 一种电机三相连接支架及其三相支架机构
CN110185956B (zh) 光源组件接头结构及灯具
CN220043980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能力的门禁电源
CN207733085U (zh) 客车电机控制器外壳及客车电机控制器总成
CN206181685U (zh) 一种基于铝基条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13958943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驱动器
CN220106954U (zh) 车用发电机调节器
CN112768230B (zh) 一种散热电容器及制备方法
CN217157976U (zh) 一种直流无刷集成保护功能开关
CN213960618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驱动器
CN218955152U (zh) 空调面板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5930013U (zh) 面板显示组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5496471U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及其电子产品
CN209120568U (zh) 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17639137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风传感器
CN220964479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电机端盖
CN210567672U (zh) 一种智能型led灯条
CN212005990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999858U (zh) 具有防水和散热功能的仪表组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