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9233U - 磁控式充吸气泵 - Google Patents

磁控式充吸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9233U
CN219529233U CN202320220457.8U CN202320220457U CN219529233U CN 219529233 U CN219529233 U CN 219529233U CN 202320220457 U CN202320220457 U CN 202320220457U CN 219529233 U CN219529233 U CN 219529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nnecting pipe
brushless motor
flange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04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其军
柴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kar Guangd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kar Guangd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kar Guangd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kar Guangd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04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9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9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9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磁控式充吸气泵,包括无刷电机、电磁阀,所述无刷电机通过电机套壳安装在安装座下表面,安装座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与无刷电机相互配合,无刷电机下端与电磁阀相互配合,所述无刷电机、电磁阀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所述蓄电池还通过开关装置对无刷电机、电磁阀进行断供电;所述磁控式充吸气泵外设置有壳体。可以控制无刷电机的正反转,从而控制充气和吸气过程,能够高效、快速实现充气和吸气过程。

Description

磁控式充吸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通过磁控方式控制的充吸气泵。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充气产品越来越多,主要分为两种充气方式,一种是手工充气,大部分用的是另一种,即气泵充气,气泵充气一般没什么大问题,但结束吸气往往是个问题。吸气控制不好会导致空气滞留里面不好包装回原有包装状态,不便于收纳运输等。而现有充气产品是通过单向阀控制,只有通过放气孔才能吸气,这样结构很麻烦且费事。本产品只需要一个孔就可以实现充气、放气功能。经检索,暂未发现与本产品近似的文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磁控式充吸气泵,目的在于:通过无刷电机配合电磁阀能很好控制气泵充气和吸气过程。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磁控式充吸气泵,包括无刷电机、电磁阀,所述无刷电机通过电机套壳安装在安装座下表面,安装座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与无刷电机相互配合,无刷电机下端与电磁阀相互配合,所述无刷电机、电磁阀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所述蓄电池还通过开关装置对无刷电机、电磁阀进行断供电;所述磁控式充吸气泵外设置有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旋钮开关,旋钮开关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与第三触点相互配合并实现控制无刷电机正转和反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电机套壳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连接管上端一体成型连接有上法兰盘并通过上法兰盘固定在安装座下表面;下连接管下端一体成型连接有下法兰盘,下法兰盘与电磁阀套壳相互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电磁阀套壳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下端与电磁阀紧固连接,第一连接管上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与下法兰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设置有一体成型设计的限位环,限位环用于防止电磁阀插入第一连接管内太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还设置有增压套,增压套为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上端突出于限位环上表面,漏斗型结构下端低于限位环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上法兰盘与安装座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壳体为两半式结构,具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气孔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中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电池收纳槽,电池收纳槽用于收纳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可以控制无刷电机的正反转,从而控制充气和吸气过程,能够高效、快速实现充气和吸气过程。
2)本实用新型电机套壳、电磁阀套壳能够使无刷电机和电磁阀配合更紧密,结合设置的密封圈,保证充气和吸气过程不会漏气。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设置的增压套能够增大充气时压力,提升充气效率。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下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安装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套壳下视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套壳上视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套壳下视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套壳上视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套壳正面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旋钮开关上视立体图。
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为两半式结构,这样的结构方便组装和拆卸,壳体1具体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合后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大部分部件收纳其中,开关装置2突出于壳体1,这样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气孔槽111,气孔槽111用于充放气时进气和出气使用。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1后,包括一支撑座3,优选的,支撑座3中心设置有一圆孔31,早圆孔31两侧设置有支撑件32,支撑件32最好为一体成型设计在支撑座3的上表面,在支撑件32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三触点34,在支撑座3的一侧上设置有电池收纳槽33,电池收纳槽33用于收纳蓄电池8,电池收纳槽33的形状根据蓄电池8的形状进行设置,在圆孔31的下方,支撑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套壳4,电机套壳4的上端与支撑座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电机套壳4内部设置有无刷电机5,电机套壳4的下端与电磁阀套壳6上端固定连接,电磁阀套壳6的下端与电磁阀7;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套壳4与支撑座3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43,电机套壳4与电磁阀套壳6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46,上密封圈43和下密封圈46可以让整体不漏气,增加充气、放气过程密封效果。
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套壳4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上连接管41和下连接管44,上连接管41和下连接管44之间为活动式连接,如,可以是螺纹配合连接,为了让上连接管41与支撑座3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在上连接管41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设计的上法兰42,上法兰42与支撑座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了增加密封效果,上法兰42上还设置有上密封圈43,同样,下连接管44下端为了能够和电磁阀套壳6之间紧密连接,在下连接管44下端一体成型设计有下法兰45,下法兰45与电磁阀套壳6之间为了密封更好,下法兰45与电磁阀套壳6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46;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套壳6包括第一连接管61,为了让第一连接管61能和下连接管44之间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管61上端一体成型设计有第一法兰62,这样通过旋入第一法兰62和下法兰45之间的螺钉从而能够将电机套壳4和电磁阀套壳6之间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套壳6内还设置有限位环63和增压套64,限位环63能够对电磁阀7进行限位,防止电磁阀7插入太深,增压套64为一漏斗型结构,用于增加充气的压力。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2包括旋钮开关21,旋钮开关2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触点22和第二触点23,当第一触点22与第三触点34接触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刷电机5正转,同时电磁阀阀门打开进行充气模式,当充到一定气压时候关闭旋钮开关,即电机停止充气,对应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把气体保留在里面;当第二触点23与第三触点34接触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刷电机5反转,同时电磁阀阀门打开进行吸气模式,当吸完内部气体时候关闭旋钮开关,即电机停止吸气,对应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从而实现充放气在一个孔实现效果。
以上达到设计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式充吸气泵,包括无刷电机(5)、电磁阀(7),所述无刷电机(5)通过电机套壳(4)安装在安装座(3)下表面,安装座(3)上设置有圆孔(31),圆孔(31)与无刷电机(5)相互配合,无刷电机(5)下端与电磁阀(7)相互配合,所述无刷电机(5)、电磁阀(7)通过蓄电池(8)进行供电,所述蓄电池(8)还通过开关装置对无刷电机(5)、电磁阀(7)进行断供电;所述磁控式充吸气泵外设置有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2)包括旋钮开关(21),旋钮开关(2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触点(22)和第二触点(23),第一触点(22)、第二触点(23)与第三触点相互配合并实现控制无刷电机(5)正转和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套壳(4)包括上连接管(41)和下连接管(44),上连接管(41)上端一体成型连接有上法兰盘(42)并通过上法兰盘(42)固定在安装座(3)下表面;下连接管(44)下端一体成型连接有下法兰盘(45),下法兰盘(45)与电磁阀套壳(6)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套壳(6)包括第一连接管(61),第一连接管(61)下端与电磁阀(7)紧固连接,第一连接管(61)上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一法兰盘(62),第一法兰盘(62)与下法兰盘(4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61)内壁设置有一体成型设计的限位环(63),限位环(63)用于防止电磁阀(7)插入第一连接管(61)内太深。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61)内还设置有增压套(64),增压套(64)为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上端突出于限位环(63)上表面,漏斗型结构下端低于限位环(63)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盘(42)与安装座(3)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4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62)与下法兰盘(45)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圈(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两半式结构,具体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气孔槽(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充吸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设置有电池收纳槽(33),电池收纳槽(33)用于收纳蓄电池(8)。
CN202320220457.8U 2023-02-15 2023-02-15 磁控式充吸气泵 Active CN219529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0457.8U CN219529233U (zh) 2023-02-15 2023-02-15 磁控式充吸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0457.8U CN219529233U (zh) 2023-02-15 2023-02-15 磁控式充吸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9233U true CN21952923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0457.8U Active CN219529233U (zh) 2023-02-15 2023-02-15 磁控式充吸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9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72509U (zh) 一种高低压电动充气泵
CN210565193U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19529233U (zh) 磁控式充吸气泵
TWM566268U (zh) 可攜式電動打氣裝置
CN110500301B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WO2023202622A1 (zh) 充气泵、充气组件及充气产品
CN201027620Y (zh) 一种真空泵
CN212546347U (zh) 一种内置气泵的充气床
CN209569174U (zh) 一种充气产品的内置泵浦
US11536282B2 (en) Built-in electric air pump for inflatable product
CN204061226U (zh) 一种带有按下旋转开关的充气泵
CN210769398U (zh) 一种可内、外置的气泵组件和充气产品
CN219865418U (zh) 一种内外两用泵
CN219754768U (zh) 一种真空保压的微型气泵
CN2716554Y (zh) 一种充放气装置
CN216975276U (zh) 微型充气泵
CN218151558U (zh) 一种充气泵及充气体
CN214945086U (zh) 充吸切换式埋入泵
CN220890525U (zh) 一种气泵
CN219529386U (zh)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CN218376822U (zh) 气泵
CN214945087U (zh) 旋转的充吸切换式埋入泵
CN218991806U (zh) 微型电磁气泵
CN214742231U (zh) 一种充气吸气两用的装置
CN219865544U (zh) 内外两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