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7199U -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7199U
CN219517199U CN202320794846.1U CN202320794846U CN219517199U CN 219517199 U CN219517199 U CN 219517199U CN 202320794846 U CN202320794846 U CN 202320794846U CN 219517199 U CN219517199 U CN 219517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stomach tube
block
tube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48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云芳
洪丹
翁秀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7948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7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7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7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吸液注液头,其右端固定设置有胃管,吸液注液头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侧耳,密封侧耳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塞,套管,其设置于胃管的表面,套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磁吸块,第二固定块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磁吸块;鼻翼固定环,其设置于胃管的右侧,鼻翼固定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头带,第一头带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鼻翼固定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头带;本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具有可以进行报警,减少非计划拔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长约45Cm,是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需经鼻孔插入55Cm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由管路、胃管注食口接头、胃管夹、十字结堵帽组成。食管内留置鼻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等并发症,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
目前,现有的胃管使用时需要绷带对其进行固定,固定于鼻翼的绷带长度及剪裁不当,极易造成鼻翼部皮肤及鼻腔黏膜的损伤,在病人无意识时,因为不适感可能会将胃管非计划拔出,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需要进行二次插管,造成病人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具有可以进行报警,减少非计划拔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吸液注液头,其右端固定设置有胃管,所述吸液注液头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侧耳,所述密封侧耳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塞;
套管,其设置于胃管的表面,所述套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磁吸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磁吸块;
鼻翼固定环,其设置于胃管的右侧,所述鼻翼固定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头带,所述第一头带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鼻翼固定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头带,所述第二头带的后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基座,其设置于鼻翼固定环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底端,所述基座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弧形卡扣,所述基座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外接电源,所述报警器的顶端靠近左侧设置有复位按钮,所述报警器的的顶点靠近右侧设置有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包括:
微处理模块,其设置于报警器的内部左侧,所述微处理模块的右侧设置于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右侧设置于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鼻翼固定环设置为半封闭型,减少对鼻梁的压迫,减少不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均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控制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力传感器、红外线感应器均通过导线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复位按钮与蜂鸣器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为异性磁极,所述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进行异性相吸,便于对胃管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通过使用鼻翼固定环,减少绷带的使用,减少因绷带对敏感病人鼻翼处皮肤的伤害的,通过第一头带、第一魔术贴、第二头带和第二魔术贴对鼻翼固定环的固定,使胃管固定更加牢固,减少胃管异常滑脱的情况。
2.本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一磁吸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磁吸块对胃管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之间进行异性相吸,使胃管固定的更加牢固,通过套管对胃管固定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设置红外线感应器和拉力传感器,当病人靠近胃管或胃管发生移动时进行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报警,减少非计划拔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的鼻翼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的误拔报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的报警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的胃管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吸液注液头;2、胃管;3、密封侧耳;4、密封塞;5、第一固定块;6、鼻翼固定环;7、第一头带;8、第一魔术贴;9、导线;10、报警器;11、复位按钮;12、蜂鸣器;13、电池;14、外接电源;15、红外线感应器;16、拉力传感器;17、微处理模块;18、报警模块;19、基座;20、弧形卡扣;21、第二魔术贴;22、第一磁吸块;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磁吸块;25、套管;26、第二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3、4、5,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包括:吸液注液头1,其右端固定设置有胃管2,吸液注液头1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侧耳3,密封侧耳3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塞4,套管25,其设置于胃管2的表面,套管2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3,第一固定块5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磁吸块22,第二固定块23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磁吸块24;鼻翼固定环6,其设置于胃管2的右侧,鼻翼固定环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头带7,第一头带7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8,鼻翼固定环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头带26,第二头带26的后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21;基座19,其设置于鼻翼固定环6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底端,基座19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弧形卡扣20,基座19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导线9,导线9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10,报警器10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外接电源14,报警器10的顶端靠近左侧设置有复位按钮11,报警器10的的顶点靠近右侧设置有蜂鸣器12,通过设置鼻翼固定环6,减少使用绷带对病人鼻翼处皮肤的伤害,减少病人使用胃管2时的不适感,通过第一头带7、第一魔术贴8、第二头带26和第二魔术贴21对鼻翼固定环6进行固定,使胃管2固定更加牢固,减少胃管2异常滑脱的情况。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3、4、5,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基座19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16,拉力传感器16的右侧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15,报警器10包括:微处理模块17,其设置于报警器10的内部左侧,微处理模块17的右侧设置于报警模块18,报警模块18的右侧设置于电池13,鼻翼固定环6设置为半封闭型,减少对鼻梁的压迫,减少不适感,微处理模块17、报警模块18均与电池13进行电性连接,微处理模块17控制报警模块18,报警模块18控制蜂鸣器12,拉力传感器16、红外线感应器15均通过导线9与电池13进行电性连接,复位按钮11与蜂鸣器12之间进行电性连接,第一磁吸块22与第二磁吸块24为异性磁极,第一磁吸块22与第二磁吸块24进行异性相吸,便于对胃管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16对胃管2的异常移动进行感应,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报警,通过设置红外线感应器15对病人的手部靠近胃管2时进行及时感应并报警,减少非计划拔管。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将胃管2的右端穿过套管25,再将胃管2的的右端卡进弧形卡扣20插至病人体内,将鼻翼固定环6通过第一头带7、第一魔术贴8、第二头带26和第二魔术贴21佩戴至病人鼻翼处,连接外接电源14,使报警器10、拉力传感器16和红外线感应器15进行工作,通过使第二固定块23靠近第一固定块5,第一磁吸块22和第二磁吸块24异性相吸,将胃管2进行固定,通过套管25可以对胃管2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当病人的手靠近或进行拉动胃管2时,红外线感应器15或拉力传感器16将其感应到的信息传至微处理模块17,微处理模块17控制报警模块18,报警模块18控制蜂鸣器12发出蜂鸣声,提醒医护人员胃管2发生异常,减少非计划拔管,当正常拔管时,将外接电源14断开,按下复位按钮11,报警器10、红外线感应器15和拉力传感器16停止工作,减少误报,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液注液头(1),其右端固定设置有胃管(2),所述吸液注液头(1)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侧耳(3),所述密封侧耳(3)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塞(4);
套管(25),其设置于胃管(2)的表面,所述套管(2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所述第一固定块(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一固定块(5)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磁吸块(22),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磁吸块(24);
鼻翼固定环(6),其设置于胃管(2)的右侧,所述鼻翼固定环(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头带(7),所述第一头带(7)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8),所述鼻翼固定环(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头带(26),所述第二头带(26)的后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21);
基座(19),其设置于鼻翼固定环(6)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底端,所述基座(19)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弧形卡扣(20),所述基座(19)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导线(9),所述导线(9)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10),所述报警器(10)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外接电源(14),所述报警器(10)的顶端靠近左侧设置有复位按钮(11),所述报警器(10)的的顶点靠近右侧设置有蜂鸣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9)的前侧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16),所述拉力传感器(16)的右侧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10)包括:
微处理模块(17),其设置于报警器(10)的内部左侧,所述微处理模块(17)的右侧设置于报警模块(18),所述报警模块(18)的右侧设置于电池(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翼固定环(6)设置为半封闭型,减少对鼻梁的压迫,减少不适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模块(17)、报警模块(18)均与电池(13)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模块(17)控制报警模块(18),所述报警模块(18)控制蜂鸣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感器(16)、红外线感应器(15)均通过导线(9)与电池(13)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复位按钮(11)与蜂鸣器(12)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块(22)与第二磁吸块(24)为异性磁极,所述第一磁吸块(22)与第二磁吸块(24)进行异性相吸,便于对胃管(2)进行固定。
CN202320794846.1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Active CN219517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4846.1U CN21951719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4846.1U CN21951719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7199U true CN219517199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4846.1U Active CN21951719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7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17199U (zh)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CN207679827U (zh)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CN211096851U (zh) 一种吸氧用鼻罩
CN220877470U (zh)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带
CN209173182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
CN215135338U (zh) 一种防躁动反馈牙垫
CN215019277U (zh) 一种牙垫及急救医疗装置
CN214050108U (zh) 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1610830U (zh) 鼻胃管
CN212880172U (zh) 胃管固定装置
CN214129511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19307636U (zh) 一种双腔型医用喉罩
CN218248091U (zh) 一种鼻管固定装置
CN219422776U (zh) 一种用于避免上呼吸道梗阻的咬圈
CN210992388U (zh) 一种新生儿呼吸管道固定帽
CN213217736U (zh) 一种口腔扩张器
CN215024553U (zh) 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面罩
CN215690813U (zh) 一种儿童吸氧装置
CN210301770U (zh) 一种短型胃管
CN209864981U (zh) 头套式胃管固定器
CN214208934U (zh)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
CN213347270U (zh) 一种新型儿童用可调吸氧鼻导管
CN220125206U (zh) 一种吸痰辅助装置
CN219148873U (zh) 一种急诊科用眼镜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5351330U (zh) 可固定口咽通气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