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7736U - 一种口腔扩张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腔扩张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17736U CN213217736U CN202021772587.5U CN202021772587U CN213217736U CN 213217736 U CN213217736 U CN 213217736U CN 202021772587 U CN202021772587 U CN 202021772587U CN 213217736 U CN213217736 U CN 2132177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base
- oral cavity
- labial teeth
- o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扩张器,包括固定器底座,所述固定器底座中部设置有固定孔与第一吸引孔,所述固定器底座上靠近所述固定孔一侧的侧边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第一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所述第一吸引孔用于口腔吸痰或吸出口腔液体,气管插管或胃管经所述限位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入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上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上颌唇齿保护部,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下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下颌唇齿保护部,所述上颌唇齿保护部与下颌唇齿保护部均设计为蜂窝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口腔扩张开以便于病人行气管插管固定、口腔吸引、进行口腔内操作以及保护唇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扩张器。
背景技术
当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麻醉中无意识的咬动作,导致牙齿咬伤,牙齿错位,舌头,唇和软组织咬伤,置管咬破;或者置管的移动易导致会厌、喉咽麻痹。如果采用胶带固定置管又会导致皮肤问题,如皮肤溃烂、皮肤过敏或皮肤损伤等问题。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口腔扩张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扩张器,能够解决现有临床上气管固定方法导致牙齿咬伤、置管咬破、会厌、喉咽麻痹以及皮肤问题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扩张器,包括固定器底座,所述固定器底座中部设置有固定孔与第一吸引孔,所述固定器底座上靠近所述固定孔一侧的侧边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第一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所述第一吸引孔用于口腔吸痰或吸出口腔液体,气管插管或胃管经所述限位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入所述固定孔;
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上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上颌唇齿保护部,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下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下颌唇齿保护部,所述上颌唇齿保护部与下颌唇齿保护部均设计为蜂窝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吸引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吸引孔通过第二通道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吸引孔形成“H”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面部接触一侧中部设置有上咬合部与下咬合部,所述上咬合部与下咬合部用于与病人牙齿咬合接触。
优选地,所述上咬合部与下咬合部均设置为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固定器底座外形设计为嘴唇形状。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采用隧道结构设计。
优选地,所述固定器底座采用医疗级液体硅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宽度小于气管插管或胃管的外径值。
优选地,所述限位孔设计为圆弧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用于手术麻醉中或急诊、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置于患者上下颚之间,扩张器的上缘与下缘与口腔的上下颚分别进行咬合,将口腔扩张开以便于病人行气管插管固定、口腔吸引、进行口腔内操作以及保护唇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操作简单、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在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置管固定牢固安全,还可以保护牙齿及口唇,避免出现舌头扭曲、皮肤损伤、坏死或喉咽麻痹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与面部接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器底座 2、固定孔 3、第一吸引孔
4、限位孔 5、第一通道 6、气管插管或胃管
7、上颌唇齿保护部 8、下颌唇齿保护部 9、第二吸引孔
10、第二通道 11、上咬合部 12、下咬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扩张器,包括固定器底座1,固定器底座1中部设置有固定孔2与第一吸引孔3,固定器底座1上靠近固定孔2一侧的侧边(左侧或右侧)处设置有限位孔4,限位孔4与固定孔2通过第一通道5连通设置,固定孔2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6,第一吸引孔3用于口腔吸痰或吸出口腔液体,气管插管或胃管6经限位孔4通过第一通道5进入固定孔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器底座1中间位置有固定孔2与第一吸引孔3,通过固定孔2来固定设置气管插管或胃管6,通过第一吸引孔3来方便临床随时、快速抢救吸痰以及口腔液体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固定孔2采用隧道结构设计,这样设计可以使得置管安全,不滑脱,不咬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固定孔2的宽度小于气管插管或胃管6的外径值。优选地,固定孔2的宽度略小于气管插管或胃管6的外径值,其目的是为了使得气管插管或胃管6能够刚好卡在固定孔2内,不易滑脱,固定安全,从而避免出现置管的移动导致会厌与喉咽麻痹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孔4设计为圆弧状结构,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气管插管或胃管6的通过。上述限位孔4设置在口腔扩张器上靠近固定孔2的一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时,由于气管插管或胃管6已经固定在病人体内,不能移动,需要将气管插管或胃管6先限制在限位孔4内,再依次穿过第一通道5进入固定孔2内,进而固定在固定孔2内,由此实现快速牢固地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6。
其中,固定器底座1上与上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上颌唇齿保护部7,固定器底座1上与下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下颌唇齿保护部8,上颌唇齿保护部7与下颌唇齿保护部8均设计为蜂窝结构,采用蜂窝结构式设计,这样便于自由空气流动,不粘附于皮肤和牙齿,由此避免出现皮肤过敏、皮肤损伤、或皮肤溃烂现象,减少皮肤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口腔扩张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吸引孔9,固定孔2与第二吸引孔9通过第二通道10连通设置。优选地,固定孔2与第二吸引孔9形成“H”型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孔2附近设置有第二吸引孔9,这样设置是为了辅助气管插管或胃管6侧在有痰或其他液体流出时进行吸出,通过第一吸引孔3与第二吸引孔9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以将口腔内左侧或右侧内的痰液或其他液体及时吸出。
由于第二吸引孔9的设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时,由于气管插管或胃管6已经固定在病人体内,不能移动,需要将气管插管或胃管6先限制在限位孔4内,再依次穿过第一通道5进入第二吸引孔9内,然后再通过第二通道10进入固定孔2内,进而固定在固定孔2内,由此实现快速牢固地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6。
上述第一吸引孔3为主要吸引孔,第二吸引孔9为辅助吸引孔,所以将第一吸引孔3的孔径设置为大于第二吸引孔9的孔径,这样可以便于吸痰与吸引其他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器底座1上与面部接触一侧中部设置有上咬合部11与下咬合部12,上咬合部11与下咬合部12用于与病人牙齿咬合接触。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病人在无意识时咬伤牙齿、舌头、嘴唇、气管插管或胃管6,从而不再需要现有的通过下颌窦增强设计的气道装置。
为了保证病人的使用舒适性,上述上咬合部11与下咬合部12均设置为圆弧状,例如为半圆形或圆弧段,其设计符合口腔内部曲线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底座1外形设计为嘴唇形状,这样设计是为了与病人口腔相匹配,使用时可以增加舒适性,减少病人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底座1采用医疗级液体硅胶制成,从而使得口腔扩张器安全卫生,进而保障了病人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扩张器可以制作成多个尺寸,优选设计成大号、中号与小号三种,适合成人与儿童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器底座,所述固定器底座中部设置有固定孔与第一吸引孔,所述固定器底座上靠近所述固定孔一侧的侧边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第一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所述第一吸引孔用于口腔吸痰或吸出口腔液体,气管插管或胃管经所述限位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入所述固定孔;
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上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上颌唇齿保护部,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下颌唇齿接触的部分为下颌唇齿保护部,所述上颌唇齿保护部与下颌唇齿保护部均设计为蜂窝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引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吸引孔通过第二通道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吸引孔形成“H”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底座上与面部接触一侧中部设置有上咬合部与下咬合部,所述上咬合部与下咬合部用于与病人牙齿咬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咬合部与下咬合部均设置为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底座外形设计为嘴唇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采用隧道结构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底座采用医疗级液体硅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宽度小于气管插管或胃管的外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设计为圆弧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72587.5U CN21321773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口腔扩张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72587.5U CN21321773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口腔扩张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17736U true CN213217736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90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725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773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口腔扩张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17736U (zh) |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21772587.5U patent/CN2132177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32340U (zh) | 一种带防滑脱牙垫的气管插管 | |
CN113750341B (zh) |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05095199U (zh) | 牙垫 | |
CN213217736U (zh) | 一种口腔扩张器 | |
CN101780299B (zh) |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1214843U (zh) |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09316748U (zh) | 一种一次性全麻插管用牙垫 | |
CN216061596U (zh) | 一种用于经口导管的牙垫套件 | |
CN214762691U (zh) | 一种口咽通气道 | |
CN203710507U (zh) | 一种新型口咽通气管 | |
CN212817548U (zh) | 一种气管插管防咬装置 | |
CN209996801U (zh) | 经口插入式胃管 | |
CN203235105U (zh) | 口对口简易人工呼吸器 | |
CN206434681U (zh) | 一种一次性气管插管牙垫 | |
CN216022550U (zh) | 一种防口腔粘膜损伤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6258638U (zh) | 一种气管插管牙垫 | |
CN220193745U (zh) | 医用牙龈保护垫 | |
CN214050108U (zh) | 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3252254U (zh) | 一种便于冲吸的橡胶牙垫 | |
CN216755157U (zh) | 一种气管插管 | |
CN203634607U (zh) | 气管插管绑扎带 | |
CN209951997U (zh) | 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6934329U (zh) | 一种便于管道置入的口咽通气道 | |
CN209019684U (zh) | 一种适用于无牙患者的气管插管固定器 | |
JP7606043B1 (ja) | 経口気管挿管を経鼻気管挿管に変更し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