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9827U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79827U CN207679827U CN201720429424.9U CN201720429424U CN207679827U CN 207679827 U CN207679827 U CN 207679827U CN 201720429424 U CN201720429424 U CN 201720429424U CN 207679827 U CN207679827 U CN 2076798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fixed rope
- fixator
- rope
- trachea cannu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通过固定底座固定于患者头部,以及将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分别从患者头部和颈部位置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从而可以将气管插管固定于患者口腔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压伤皮肤、引起皮肤损伤,以及造成患者口腔感染和气管插管很易拔出、脱出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受力角度和面积科学合理,使患者局部压力减轻,具有固定牢固,使用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的优点;而且经过临时实验,患者不适感轻,舒适度较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急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种用于抢救危重症患者所需的设备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畅通的最可靠的手段,主要用于临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肌麻痹、手术麻醉、开放气道等医疗技术。
其中,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功能十分重要,是决定能否实施抢救和抢救是否顺利的必要条件,如果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不牢固,出现松脱而导致气管气流不流畅,对患者病情变化产生很大影响。
现在技术中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是将气管插管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进行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
但是,现在技术中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由于长期挤压皮肤,存在易压伤皮肤、引起皮肤损伤,而且由于使用硬牙垫与胶布、寸带同时固定,不方便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很容易会造成患者口腔感染导致异味过重以及气管插管很容易拔出,容易发生气管插管脱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压伤皮肤、引起皮肤损伤,以及造成患者口腔感染和气管插管很易拔出、脱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
固定底座可固定于患者头部;
第一固定绳可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且第一固定绳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靠近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
第二固定绳可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且第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远离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
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用于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以将气管插管固定于患者口腔部。
进一步地,固定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固定部;
底座主体置于患者枕后,固定部与底座主体连接,且固定部可围设于患者头部位置,以将底座主体固定于患者枕后;
底座主体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设置于底座主体靠近固定部一端的两侧,第一固定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孔连接;
第二固定孔设置于底座主体远离固定部一端的两侧,第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孔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绳与第一固定孔为可拆卸连接;
第二固定绳与第二固定孔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部分别与底座主体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部可围设患者前额部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远离底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构件,两个固定部通过连接构件连接,用于调节不同头围的松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
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一侧均设置有小孔,第一固定绳穿过第一软管内部,且第一固定绳通过小孔形成套索,用于套设于气管插管外;
第二固定绳穿过第二软管内部,且第二固定绳通过小孔形成套索,用于套设于气管插管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第一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固定绳的一端,用于调节第一固定绳套设于气管插管的松紧度;
第二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二固定绳的一端,用于调节第二固定绳套设于气管插管的松紧度。
进一步地,固定底座的材料为医用棉质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的材料均为医用棉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固定底座可固定于患者头部;第一固定绳可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且第一固定绳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靠近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第二固定绳可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且第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远离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用于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以将气管插管固定于患者口腔部;通过固定底座固定于患者头部,以及将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分别从患者头部和颈部位置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从而可以将气管插管固定于患者口腔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压伤皮肤、引起皮肤损伤,以及造成患者口腔感染和气管插管很易拔出、脱出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受力角度和面积科学合理,使患者局部压力减轻,具有固定牢固,使用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的优点;另外,对于神经外科带有头部引流管的患者,不影响引流管的固定,而且经过临时实验,患者不适感轻,舒适度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底座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绳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第二固定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固定底座;101-底座主体;102-固定部;200-第一固定绳;300-第二固定绳;400-气管插管;500-第一固定孔;600-第二固定孔;700-连接构件;800-第一软管;900-第二软管;110-第一调节装置;120-第二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一固定孔500连接,第二固定绳300与第二固定孔600连接。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第一固定绳200的套索套设在气管插管400外,第二固定绳300的套索套设在气管插管400外。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底座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构件700为挂钩扣。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底座100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构件700为粘扣。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绳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绳200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调节装置110与第一固定绳200连接。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第二固定绳3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调节装置120与第二固定绳300连接。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00、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固定底座100可固定于患者头部;第一固定绳200可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且第一固定绳2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100靠近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第二固定绳300可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且第二固定绳3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100远离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二固定绳300用于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以将气管插管400固定于患者口腔部。
其中,第一固定绳200的材料可以为多种,例如:弹性绳、麻绳、棉绳等,由于棉绳具有材质较软,不会挤压皮肤,且成本较低的优点,较佳地,第一固定绳200的材料为棉绳。
优选地,第二固定绳300的材料为棉绳。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的材料均为医用棉绳。
进一步地,固定底座100的材料为医用棉质材料。
具体过程,第二固定绳300设置有套索,先将套索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优选地,套索会将气管插管400缠绕两圈;同时,第一固定绳200设置有套索,并将套索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优选地,套索会将气管插管400缠绕两圈;然后通过医务人员将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分别与固定底座100连接,同时通过套索对气管插管400施加相互交叉的力,以将气管插管400固定于患者的口腔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00、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固定底座100可固定于患者头部;第一固定绳200可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且第一固定绳2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100靠近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第二固定绳300可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且第二固定绳3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100远离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二固定绳300用于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以将气管插管400固定于患者口腔部;通过固定底座100固定于患者头部,以及将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分别从患者头部和颈部位置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从而可以将气管插管400固定于患者口腔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压伤皮肤、引起皮肤损伤,以及造成患者口腔感染和气管插管400很易拔出、脱出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受力角度和面积科学合理,使患者局部压力减轻,具有固定牢固,使用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的优点;另外,对于神经外科带有头部引流管的患者,不影响引流管的固定,而且经过临时实验,患者不适感轻,减轻了由于使用硬牙垫引起患者的恶心程度,患者舒适度较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底座100包括底座主体101和固定部102;底座主体101置于患者枕后,固定部102与底座主体101连接,且固定部102可围设于患者头部位置,以将底座主体101固定于患者枕后;底座主体101包括第一固定孔500和第二固定孔600,第一固定孔500设置于底座主体101靠近固定部102一端的两侧,第一固定绳2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孔500连接;第二固定孔600设置于底座主体101远离固定部102一端的两侧,第二固定绳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孔600连接。
其中,固定部102可以与底座主体101固定连接,且固定部102可以与底座主体101为一个整体,通过将一个大面积的固定底座100剪裁之后,分别为底座主体101和固定部102。
固定部102和底座主体101也可以为分开的两部分,且固定部102与底座主体101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缝合、粘接、系扣等,较佳地,固定部102与底座主体101连接方式为缝合。
固定可以设置有弹性部,通过直接套设于患者头部,以将底座主体101固定于患者枕后。
进一步地,固定部102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部102分别与底座主体101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部102可围设患者前额部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102远离底座主体10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构件700,两个固定部102通过连接构件700连接,用于调节不同头围的松紧。
其中,连接构件700可以为多种,例如:连接构件700设置为粘扣,且由于粘扣具有一定距离,所以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围,随意调整两个固定的连接位置。
又如:连接构件700可以为多排挂钩扣,且一个固定部102设置有多排可以套合的连接圈,另一个固定部102对应设置有连接勾,从而可以通过连接勾对应连接不同的连接圈,用于实际患者的不同头围调节松紧度。
优选地,挂钩扣设置为三排。
再如:连接构件700可以为多排纽扣,通过纽扣的连接,将固定部102围设于患者前额部。
较佳地,连接构件700为多排挂钩扣。
优选地,第一固定孔500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孔500分别设置于底座主体101靠近固定部102一端的两侧,从而将第一固定绳2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孔500连接,用于通过套索对于气管插管400施加向上的力。
优选地,第二固定孔600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孔600分别设置于底座主体101远离固定部102一端的两侧,从而将第二固定绳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孔600连接,用于通过套索对于气管插管400施加向下的力,从而配合第一固定绳200,平衡气管插管400,同时将气管插管400固定于人的口腔部。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一固定孔500为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绳300与第二固定孔600为可拆卸连接。
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一固定孔5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将第一固定绳200通过第一固定孔500与底座主体101系上;又如:通过将第一固定绳200传过第一固定绳200之后连接档杆,通过档杆与底座主体101抵接,从而将第一固定绳200固定于底座主体101上;再如:第一固定绳200通过第一固定孔500之后与底座主体101缝合连接。
较佳地,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一固定孔500的连接方式为将第一固定绳200通过第一固定孔500与底座主体101系上。
优选地,第二固定绳300与第二固定孔600的连接方式为将第二固定绳300通过第二固定孔600与底座主体101系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通过固定部102围设于患者头部位置,从而将底座主体101固定于患者枕后,再通过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分别与第一固定孔500和第二固定孔600连接,使得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可以固定,从而通过套索将气管插管400固定,实现了受力角度和面积科学合理,使患者局部压力减轻,避免长期受压引起皮肤损伤,固定更加牢固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软管800和第二软管900;第一软管800和第二软管900一侧均设置有小孔,第一固定绳200穿过第一软管800内部,且第一固定绳200通过小孔形成套索,用于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第二固定绳300穿过第二软管900内部,且第二固定绳300通过小孔形成套索,用于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
第一软管800与第二软管900通过上下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
其中,第一软管800的材料可以多种,例如:软质胶管、塑料管、PVC管等,由于软质胶管可以随意弯折,且软质胶管的质量较轻,以及软质胶管的成本较低,较佳地,第一软管800的材料为软质胶管。
优选地,第二软管900的材料为软质胶管。
第一软管800一侧设置有小孔,从而当第一固定绳200穿过第一软管800之后,在第一软管800外侧通过小孔将第一固定绳200拉出,从而形成一个可随意调节大小的套索,更加方便套设气管插管400,且当从两端拉取第一固定绳200,可以直接将套索紧紧固定在气管插管400外部,防止了躁动患者将气管插管400拔出。
第二软管900与第二固定绳300的原理与第一软管800与第一固定绳200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第一软管800和第二软管900对于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具有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通过在第一固定绳200外部设置有第一软管800,在第二固定绳300外部设置有第二软管900,而且分别第一软管800和第二软管900一侧设置有小孔,从而通过小孔形成套索,完成对于气管插管400交叉套设,而且具有随意调节套索大小的功能,实现了保护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的效果,更具实用性,适于推广使用。
如图6-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110和第二调节装置120;第一调节装置110设置于第一固定绳200的一端,用于调节第一固定绳200套设于气管插管400的松紧度;第二调节装置120设置于第二固定绳300的一端,用于调节第二固定绳300套设于气管插管400的松紧度。
第一调节装置110可以设置有第一固定绳200的长度,当第一固定绳200与第一固定孔500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调节装置110实现套索对于气管插管400的松紧度,使得对于患者施加一个合适的力,使患者局部压力减轻,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第二调节装置120对于第二固定绳300的作用,与第一调节装置110对于第一固定绳200的的作用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通过在第一固定绳200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110,第二固定绳300设置第二调节装置120,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的松紧度进行调解,从而使得套索对于气管插管400的固定处于一个相对固定且患者的局部压力不会太大,避免长期受压引起皮肤损伤。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适用于枕后无术后、颈椎无严重损伤的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时注意加强床旁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意外,加强皮肤护理。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定时更换。扣紧固定部102的时候注意松紧度适宜,勿过紧压伤皮肤。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00)、第一固定绳(200)和第二固定绳(300);
所述固定底座(100)可固定于患者头部;
所述第一固定绳(200)可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且所述第一固定绳(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100)靠近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绳(300)可套设于气管插管外,且所述第二固定绳(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100)远离患者头部一端的两侧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绳(200)与所述第二固定绳(300)用于交叉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以将气管插管(400)固定于患者口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00)包括底座主体(101)和固定部(102);
所述底座主体(101)置于患者枕后,所述固定部(102)与所述底座主体(101)连接,且所述固定部(102)可围设于患者头部位置,以将所述底座主体(101)固定于患者枕后;
所述底座主体(101)靠近所述固定部(102)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00),所述第一固定绳(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00)连接;
所述底座主体(101)远离所述固定部(102)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孔(600),所述第二固定绳(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孔(6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绳(200)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00)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绳(300)与所述第二固定孔(600)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102)分别与所述底座主体(101)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部(102)可围设患者前额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2)远离所述底座主体(10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构件(700),两个所述固定部(102)通过所述连接构件(700)连接,用于调节不同头围的松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软管(800)和第二软管(900);
所述第一软管(800)和所述第二软管(900)一侧均设置有小孔,所述第一固定绳(200)穿过所述第一软管(800)内部,且所述第一固定绳(200)通过小孔形成套索,用于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
所述第二固定绳(300)穿过所述第二软管(900)内部,且所述第二固定绳(300)通过小孔形成套索,用于套设于气管插管(400)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110)和第二调节装置(120);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绳(200)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绳(200)套设于气管插管(400)的松紧度;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12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绳(300)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固定绳(300)套设于气管插管(400)的松紧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00)的材料为医用棉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绳(200)和所述第二固定绳(300)的材料均为医用棉绳。
10.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29424.9U CN207679827U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29424.9U CN207679827U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79827U true CN207679827U (zh) | 2018-08-03 |
Family
ID=62987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2942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9827U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7982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4948A (zh) * | 2018-08-14 | 2018-11-30 | 林芬 | 一种悬挂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 |
CN111346284A (zh) * | 2020-03-12 | 2020-06-30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鼻部护理用通气气管防折损式辅助连接器 |
-
2017
- 2017-04-21 CN CN201720429424.9U patent/CN2076798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4948A (zh) * | 2018-08-14 | 2018-11-30 | 林芬 | 一种悬挂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 |
CN108904948B (zh) * | 2018-08-14 | 2024-03-19 | 林芬 | 一种悬挂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 |
CN111346284A (zh) * | 2020-03-12 | 2020-06-30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鼻部护理用通气气管防折损式辅助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679827U (zh)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及固定装置 | |
CN108939238A (zh) | 可固定经口插管的嘴形撑开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0330875U (zh) | 一种约束袖套 | |
CN206896472U (zh) | 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 | |
CN208339698U (zh) | 一种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装置 | |
CN209575461U (zh)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110652387A (zh) | 一种新型约束手套 | |
CN207679828U (zh) | 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1271524U (zh) | 一种新型约束手套 | |
CN210186210U (zh) | 按摩式气管切开固定装置 | |
CN207532619U (zh) | 无创通气装置 | |
CN206642199U (zh) |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 | |
CN208808651U (zh) | 一种眼科手术用面部遮盖罩 | |
CN209108346U (zh) | 可固定经口插管的嘴形撑开器 | |
CN208049156U (zh) | 分体式口插固定器 | |
CN207101615U (zh)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07055713U (zh) |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7854110U (zh) | 具有气道开放功能的呼吸面罩 | |
CN221950387U (zh) | 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 | |
CN208877660U (zh) | 一种镜架式胃管的辅助固定装置 | |
CN205611850U (zh) | 口腔插管护理口罩 | |
CN209204395U (zh) |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3347270U (zh) | 一种新型儿童用可调吸氧鼻导管 | |
JP2020130558A (ja) | 気道確保用具 | |
CN203539831U (zh) |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