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4109U -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4109U
CN219514109U CN202320529909.0U CN202320529909U CN219514109U CN 219514109 U CN219514109 U CN 219514109U CN 202320529909 U CN202320529909 U CN 202320529909U CN 219514109 U CN219514109 U CN 219514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groove
mounting
bas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99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iyinx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iyinx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iyinx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iyinx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99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4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4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4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二收纳支架;该固定支架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该第二收纳支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底座转动连接,该第二底座上形成有收容槽,该收容槽用于放置第二蓝牙耳机;所述第二底座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与手机或手机壳的背面连接;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槽,该安装部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收纳支架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架能将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的手机壳或手机固定在车上,使该手机壳或该手机方便在车上固定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第一收纳支架设置在手机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收纳支架包括第一底座101和第一支撑件102;该第一底座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02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该第一底座101内形成有一收容槽,该收容槽用于放置第一蓝牙耳机200。而且该第一收纳支架还能设置在手机背面。
但是,这种粘接有第一收纳支架的手机壳或手机无法固定在行驶的汽车上,由于手机或手机壳背面粘接的第一收纳支架的阻碍,手机壳或手机无法放置在现有的车载手机支架上。因此,需要对上述的现有第一收纳支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使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的手机壳或手机能在车上固定使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有该第一收纳支架的手机壳或手机无法固定在车上使用的问题。
一种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二收纳支架;
该固定支架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
该第二收纳支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底座转动连接,该第二底座上形成有收容槽,该收容槽用于放置第二蓝牙耳机;
所述第二底座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与手机或手机壳的背面连接;
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槽,该安装部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座;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安装座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另一侧壁的中部伸出有容纳部;
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壁的中部伸出有转动部;
所述转动部能匹配地插入所述容纳部内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末端的形状为表面光滑的球形,该末端为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
所述容纳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向内形成有一球形凹槽;
所述转动部的末端能匹配地插入所述球形凹槽内并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安装座和L型转动板;
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也形成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二安装座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另一侧的中部与所述L型转动板的一端连接,该L型转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壁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型转动板还包括第一扭紧件;
所述L型转动板的一端能通过该第一扭紧件紧贴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另一侧壁的中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座能相对所述L型转动板发生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进一步地、所述L型转动板还包括第二扭紧件;
所述L型转动板的另一端能通过该第二扭紧件紧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壁的中部,且所述L型转动板能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发生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的一端设有转轴,该转轴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该第二支撑件能转动至所述第二底座呈一定夹角的支撑状态;
所述第二支撑件能相对所述第二底座转动至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能限制所述第二蓝牙耳机从所述收容槽内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限位槽;
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若干个限位块,且每个所述限位块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
每个所述限位块均匹配有一个所述限位槽,该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
一种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所述手机壳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安装槽用于放置手机;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设置在所述手机壳体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另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粘接在所述手机壳体的一侧上,该一侧为所述手机壳体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另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手机壳体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壁一体成型设置。
一种手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设置在所述手机背向显示屏的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背向所述收容槽的一侧粘接在该手机背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壁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架能将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的手机壳或手机固定在车上,使该手机壳或该手机方便在车上固定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的背景技术现有的第一收纳支架设置在手机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固定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固定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的第二收纳支架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的第二收纳支架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壳上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壳上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上的分解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中的另一种支架设置在手机上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第一底座;102、第一支撑件;200、第一蓝牙耳机;
10、固定支架;11、安装部;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一安装座;113、容纳部;114、球形凹槽;115、第二安装座;116、L型连接板;1161、第一转动板;1162、第二转动板;117、第一扭紧件;118、第二扭紧件;119、限位槽;
12、固定部;121、第一固定板;122、转动部;123、第二固定板;
20、第二蓝牙耳机。
30、第二收纳支架;31、收容槽;32、第二底座;321、第一磁吸件;33、第二支撑件;331、限位块;332、第二磁吸件;34、转轴;
41、手机壳体;42、第二安装槽;
5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附图2-3和附图6-7,作为一种实施例,一种支架,包括固定支架10和第二收纳支架30;
该固定支架10包括安装部11和固定部12;
该第二收纳支架30包括第二底座32和第二支撑件33;
所述第二支撑件33与所述第二底座32转动连接,该第二底座32上形成有收容槽31,该收容槽31用于放置第二蓝牙耳机20;
所述第二底座32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壁与手机或手机壳的背面连接;
所述安装部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11,该安装部11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部12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2背向安装部11的另一侧粘接在车辆中控台或车辆其他适宜部位上。
安装有现有技术中的收纳支架的手机壳或手机需要固定在车上时,先将固定支架10粘接在车上的中控台或其他适宜部位上,然后将手机壳或手机上的第二收纳支架30可拆卸地嵌入第一安装槽111内,这样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30的手机壳或手机便能通过固定支架10固定在车上,使该手机壳或手机能在车上使用,方便用户使用手机导航,或给手机充电,或接听电话,或查看手机内的重要信息(且该手机壳上匹配安装有手机,全文同)。
第一安装槽21的形状为长方形。
参照附图4-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安装部11包括第一安装座112;
所述固定部12包括第一固定板121;
所述第一安装座112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一安装座112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壁的中部伸出有容纳部113;
所述第一固定板121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座112的一侧壁的中部伸出有转动部122;
所述转动部122能匹配地插入所述容纳部113内并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固定支架10由第一安装座112和第一固定板121转动连接形成。其中第一安装座112为长条板状,第一固定板121也为长条板状。第一安装座112与容纳部113一体成型,第一固定板121与转动部122一体成型。
将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30的手机壳或手机需要固定在车上时,先把固定支架10的第一固定板121粘接在车上的中控台或其他适宜部位上,再将第二收纳支架30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内,该第一安装槽111设在第一安装座112背向容纳部113的一侧上,这样该手机壳或手机便能固定在车上,方便用户的使用;且用户不方便看到该手机上的信息时,可转动手机,带动第一安装座112相对第一固定板121发生转动,直至用户能看清该手机上的信息即可停下。
参照附图4,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转动部121末端的形状为表面光滑的球形,该末端为所述转动部12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121的一端;
所述容纳部113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12的一端向内形成有一球形凹槽114;
所述转动部121的末端能匹配地插入所述球形凹槽114内并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本实施例中,容纳部113的形状为圆台状。
转动部122的末端为表面光滑的球形,这样便于转动部122的末端在球形凹槽114内转动,即安装在固定支架10上的手机壳或手机能转动到任意位置并固定。但该手机带动第一安装座112朝向/远离第一固定板121的方向转动时,会因为容纳部113与转动部122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第一安装座112转动的角度有限。
参照附图6-9,所述安装部11还包括第二安装座115和L型转动板116;
所述固定部12还包括第二固定板123;
所述第二安装座115的一侧也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11,该第二安装座115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的中部与所述L型转动板116的一端连接,该L型转动板1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23的一侧壁的中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固定支架10由第二安装座115、L型转动板116和第二固定板123组合形成,其中第二安装座115和第二固定板123均为长条板状(第二安装座115与第一安装座112的尺寸相同)。
当该手机壳或手机需要固定在车上时,先把固定支架10的第二固定板123粘接在车上的中控台或其他适宜部位上,再将手机壳或手机上的第二收纳支架30的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内,这样带有该手机壳或手机便能固定在车上,方便用户的使用。
参照附图7-9,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L型转动板116还包括第一扭紧件117;
所述L型转动板116的一端能通过该第一扭紧件117紧贴所述第二安装座115的另一侧壁的中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座115能相对所述L型转动板116发生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本实施例中,第一扭紧件117为扁平圆柱状。第二安装座115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的中部设有第一孔洞,第一扭紧件117穿过L型转动板116的一端与第一孔洞螺栓连接。
当用户看不清该手机上的信息,需要调整手机壳或手机角度时(该手机壳上匹配安装有手机),需先将第一扭紧件17扭松,然后转动手机壳或手机带动第二安装座115相对L型转动板116发生转动,进而来调整该手机壳或手机角度,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第一扭紧件117扭紧。但因为车辆中控台或车辆上的其他部件的阻碍,该手机壳或手机实际转动的角度可能不超过360°。
参照附图7-9,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L型转动板116还包括第二扭紧件118;
所述L型转动板116的另一端能通过该第二扭紧件118紧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123的一侧壁的中部,且所述L型转动板116能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123发生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本实施例中,第二扭紧件118为扁平圆柱状,所述第二固定板123的一侧壁的中部设有第二孔洞,第二扭紧件118穿过L型转动板116的另一端与第二孔洞螺栓连接,而第二固定板123的另一侧壁则粘接在车上的中控台或其他适宜部位上。
当用户看不清该手机壳(手机壳上匹配安装有手机)或手机上的信息,需要调整手机壳或手机角度时,需先第二扭紧件118扭松,然后转动手机壳或手机带动第二安装座115和L型转动板116相对第二固定板123发生转动,进而来调整手机壳或手机角度,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第二扭紧件118扭紧。但因为车辆中控台或车辆上的其他部件的阻碍,该手机壳或手机实际转动的角度可能不超过360°。
可同时扭松第一扭紧件117和第二扭紧件118,来调整手机壳或手机角度。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8和附图10,L型转动板116包括第一转动板1161和第二转动板1162,所述第一转动板11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板1162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1161和第二转动板1162靠近连接处一端均设有一个贯穿孔,当用户觉得手机壳或手机通过固定支架10固定在车上时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或近或远,高度或高或低时,可扭松第一扭紧件117和第二扭紧件118,然后将第一扭紧件117穿过第一转动板1161上的贯穿孔与第一孔洞螺栓连接,将第二扭紧件118穿过第二转动板1162上的贯穿孔与第二孔洞螺栓连接,从而调节手机壳或手机的高度和距离。
参照附图3、附图7和附图10-11,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包括第二底座32和第二支撑件33;
所述第二支撑件33与所述第二底座32转动连接,该第二底座32上形成有收容槽31,该收容槽31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蓝牙耳机20。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二蓝牙耳机20时,只需先打开第二收纳支架30,再将第二蓝牙耳机20从收容槽31内取出即可,方便用户的使用。
若用户的手机壳或手机需要固定放置在车上时,固定支架10先粘接在车上的中控台或其他适宜部位上,然后再将第二支撑件33嵌入在第一安装槽111内即可固定住手机。
参照附图3、附图7和附图10-11,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底座32的一端设有转轴34,该转轴34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支撑件33的一端,该第二支撑件33能转动至所述第二底座32呈一定夹角的支撑状态;
所述第二支撑件33能相对所述第二底座32转动至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33能限制所述第二蓝牙耳机20从所述收容槽31内脱出。
本实施例中,当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30的手机壳或手机需要在桌面等水平面上固定放置时,则需转动第二支撑件33,先将第二蓝牙耳机20取出,再使第二支撑件33与第二底座32呈一定夹角的支撑状态便可稳定支撑起手机壳或手机。
当第二收纳支架30处于闭合状态时,该第二收纳支架30的形状为长方体,其中第二支撑件33和第二底座32的形状均为长方体;第一安装槽111的形状为长方形。
第二底座32的两长边分别设有两个第一磁吸件321,第二支撑件33的两长边分别设有两个第二磁吸件332,当第二收纳支架3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磁性件321与第二磁性件332磁吸连接。通过第一磁性件321和第二磁性件332的配合,可以保证在回收状态时第二支撑件33与第二底座32稳定连接,防止发生第二支撑件33相对第二底座32打开,使第二蓝牙耳机20脱出的情况。
第二支撑件33嵌入在第一安装槽111内后,第二支撑件33相对第二底座32更难以打开,进而使得第二蓝牙耳机20不易从收容槽31内脱出。
参照附图5和附图8和附图11,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包括限位槽119;
所述第二支撑件33远离所述转轴34的一端设置了若干个限位块331,且每个所述限位块331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3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
每个所述限位块331均匹配有一个所述限位槽119,该限位槽119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底壁。
本实施例中,限位块331有两个,该两个限位块331间隔设置,限位块331的形状均为长条板状。
当第二收纳支架30处于闭合状态时,且第二收纳支架30的第二支撑件33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内,其中每个限位块331均对应嵌入在一个限位槽119内,使手机壳能更稳定地安装在固定支架10上,且手机壳或手机不会因车辆的颠簸而轻易从固定支架10上掉落。
两个限位槽119之间的第一安装槽111的底壁能匹配地嵌入两个限位块331之间形成的孔洞内,这样第二收纳支架30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在第一安装槽111,二者配合能够支撑起装有手机壳或手机。
再者,限位块331是以卡入的方式嵌入在限位槽119内,这种安装方式便于手动拆卸和安装,即将包含有第二收纳支架30的手机壳从固定支架10上拆卸和安装。
参照附图12-15,作为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体41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所述手机壳体4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槽42,该第二安装槽42用于放置手机;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设置在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收纳支架30设置在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另一侧壁的中部或下部。
参照附图12-1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底座32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粘接在所述手机壳体41的一侧上,该一侧为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第二支撑件33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32粘贴在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一侧壁上,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二收纳支架30粘贴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手机壳体41上。
参照附图12-1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底座32与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一侧壁一体成型设置;能使手机壳体41与第二底座32的总厚度仅为第二收纳支架30的总厚度,从而可以使得该安装有第二收纳支架30的手机壳的总厚度在最大程度的减小至最薄,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述第二支撑件33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参照附图16-19,作为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设置在所述手机背向显示屏51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收纳支架30设置在所述手机背向显示屏51的另一侧壁的中部或下部。
参照附图16-19,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底座32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粘接在该手机背向所述显示屏51的一侧壁上;
所述第二支撑件33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32粘贴在所述手机背向所述显示屏51的一侧壁上,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二收纳支架30粘贴在不同型号的手机上。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0)和第二收纳支架(30);
该固定支架(10)包括安装部(11)和固定部(12);
该第二收纳支架(30)包括第二底座(32)和第二支撑件(33);
所述第二支撑件(33)与所述第二底座(32)转动连接,该第二底座(32)上形成有收容槽(31),该收容槽(31)用于放置第二蓝牙耳机(20);
所述第二底座(32)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壁与手机或手机壳的背面连接;
所述安装部(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11),该安装部(11)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部(12)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可拆卸地安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11)包括第一安装座(112);
所述固定部(12)包括第一固定板(121);
所述第一安装座(112)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壁的中部伸出有容纳部(113);
所述第一固定板(121)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座(112)的一侧壁的中部伸出有转动部(122);
所述转动部(122)能匹配地插入所述容纳部(113)内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122)末端的形状为表面光滑的球形,该末端为所述转动部(12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121)的一端;
所述容纳部(113)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12)的一端向内形成有一球形凹槽(114);
所述转动部(122)的末端能匹配地插入所述球形凹槽(114)内并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11)还包括第二安装座(115)和L型转动板(116);
所述固定部(12)还包括第二固定板(123);
所述第二安装座(115)的一侧也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11),该第二安装座(115)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另一侧的中部与所述L型转动板(116)的一端连接,该L型转动板(1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23)的一侧壁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L型转动板(116)还包括第一扭紧件(117);
所述L型转动板(116)的一端能通过该第一扭紧件(117)紧贴所述第二安装座(115)的另一侧壁的中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座(115)能相对所述L型转动板(116)发生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L型转动板(116)还包括第二扭紧件(118);
所述L型转动板(116)的另一端能通过该第二扭紧件(118)紧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123)的一侧壁的中部,且所述L型转动板(116)能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123)发生转动,该转动角度为3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座(32)的一端设有转轴(34),该转轴(34)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支撑件(33)的一端,该第二支撑件(33)能转动至所述第二底座(32)呈一定夹角的支撑状态;
所述第二支撑件(33)能相对所述第二底座(32)转动至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33)能限制所述第二蓝牙耳机(20)从所述收容槽(31)内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包括限位槽(119);
所述第二支撑件(33)远离所述转轴(34)的一端设有若干个限位块(331),且每个所述限位块(331)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3)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
每个所述限位块(331)均匹配有一个所述限位槽(119),该限位槽(119)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底壁。
9.一种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壳体(41)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所述手机壳体(4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槽(42),该第二安装槽(42)用于放置手机;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设置在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另一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座(32)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粘接在所述手机壳体(41)的一侧上,该一侧为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另一侧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座(32)与所述手机壳体(41)背向所述第二安装槽(42)的一侧壁一体成型设置。
12.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所述第二收纳支架(30)设置在所述手机背向显示屏(51)的一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座(32)背向所述收容槽(31)的一侧粘接在该手机背向所述显示屏(51)的一侧壁上。
CN202320529909.0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Active CN219514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909.0U CN21951410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909.0U CN21951410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4109U true CN219514109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9909.0U Active CN21951410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4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9698B2 (en) Mount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505355B1 (en) Dual-mount phone and tablet stand
US9277307B2 (en) Cup-shaped portable speakers and smart tablet device holder integrated with such speakers
US6880793B2 (en) Thin-film display mounting structure
CN219514109U (zh) 一种支架及手机壳及手机
WO20060577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CN110329168B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
TWI275505B (en) Fixed seat for vehicles
WO2019205845A1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114484172B (zh) 支架和终端设备组件
CN218858249U (zh) 一种桌板、座椅及车辆
CN212909636U (zh) 带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CN21545301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手机壳
CN220923999U (zh) 车载支架
KR200294871Y1 (ko) 자동차용 휴대폰 거치대
JP3125821U (ja) 車載用携帯電話器卓上ホルダー支持装置
CN220639717U (zh) 车载充电支架
CN211526030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9428035U (zh) 车载充电支架及车载充电支架组件
CN211702133U (zh) 带支架的保护壳
CN220368727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及其套件、转轴组件
KR20000054194A (ko) 휴대폰 거치대
CN218830023U (zh) 一种磁吸仪表台手机支架
CN21878108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4240636U (zh) 汽车用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