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3023U -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3023U
CN219513023U CN202320688509.4U CN202320688509U CN219513023U CN 219513023 U CN219513023 U CN 219513023U CN 202320688509 U CN202320688509 U CN 202320688509U CN 219513023 U CN219513023 U CN 219513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agnetic steel
armature
magnetic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85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志坤
林佳宾
董欣赏
朱忠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Sign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85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3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3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3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部件和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翘翘板式动作的可动部件;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支撑部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上以使得可动部件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所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分别安装对应配合的磁钢,并使得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吸状态,而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另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斥状态,从而提供反力。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提高继电器的载流能力与负载能力,降低簧片的选材要求,并且使继电器有更高的耐高温性能。

Description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小型继电器在各行各业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使用场合,不断追求继电器小型化的同时,需要具备更高的环温适应能力,更大的切换负载能力,更强的载流能力、更好的机械寿命性能。而现有小型继电器的回弹结构是通过静簧或者动簧形成一个翻转角度产生扭矩从而提供反力。高温下,线圈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反弹机构上,此外,电流需要从该结构中流过,电流施加的热量也会累加在反弹机构上,故而簧片需要承受较高的温度,随着持续时间的增长,簧片会出现应力松弛,回弹机构提供的反力会越来越小,会造成继电器释放电压偏小,甚至有不释放的后果。此外,该结构的机械性能也取决于簧片的疲劳特性。整体对于簧片要求较高,既要抗疲劳特性较强又要有很高的导电率与抗热变形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能有效的提高继电器的载流能力与负载能力,降低簧片的选材要求,并且使继电器有更高的耐高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和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翘翘板式动作的可动部件;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支撑部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上以使得可动部件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所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分别安装对应配合的磁钢,并使得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吸状态,而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另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斥状态,从而提供反力。
所述可动部件的对应于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块第一磁钢,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相反;所述固定部件的对应于第二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处装有横跨第二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一块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这第二磁钢的磁极性的一面朝向所述可动部件。
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两个第一转动支撑部,两个第一转动支撑部分别设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宽度的两边。
所述可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磁钢设在靠近所述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位置处。
所述可动部件为动簧衔铁部件,包括衔铁、第一塑料件和动簧;所述第一塑料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衔铁和动簧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一塑料件的中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上以使得动簧衔铁部件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所述第一塑料件设有用来装入所述第一磁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磁钢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所述衔铁为长条状并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动簧在衔铁的宽度上配合在所述衔铁的宽度的两边;所述第一塑料件分别部分包覆于所述衔铁和所述动簧并使所述衔铁与所述动簧相互隔离;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设在所述衔铁与动簧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凹槽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的外侧。
所述衔铁的两端分别设为常开端和常闭端;所述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中,靠近常闭端一侧的第一磁钢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与所述第二磁钢的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相反,靠近常开端一侧的第一磁钢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与所述第二磁钢的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相同。
所述固定部件为底座部分;所述底座部分包括线圈、铁芯、静簧部分和第二塑料件;所述第二塑料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线圈、铁芯和静簧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动簧衔铁部分配合在所述底座部分的顶部;所述第二塑料件的顶部设有适配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塑料件的第二凹槽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动支撑部。
所述第二塑料件的顶部,在对应于第二凹槽的宽度的两边的第二转动支撑部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磁钢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中。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分别安装对应配合的磁钢,并使得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吸状态,而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另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斥状态,从而提供反力。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在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上安装磁钢使反力机构与载流能力隔离开,能有效的提高继电器的载流能力与负载能力,使继电器有更高的耐高温性能,能适用更高的温度使用场合。并且因反力机构主要取决于磁钢的磁钢力,机械寿命不再需要动簧片有高疲劳性能,可降低选材要求。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一塑料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衔铁和动簧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第一塑料件将衔铁与动簧注塑成一体,既实现了衔铁与动簧之间的耐压隔离,又具有部件体积小、生产装配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制造、多组动簧间受装配累积公差影响小以及成品继电器批量生产的参数一致性好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动簧衔铁部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朝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动簧衔铁部分装上第一磁钢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朝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部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部分装上第二磁钢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磁钢反力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局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和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翘翘板式动作的可动部件;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支撑部111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211上以使得可动部件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所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分别安装对应配合的磁钢,并使得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吸状态,而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另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斥状态,从而提供反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件的对应于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块第一磁钢3,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3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相反;所述固定部件的对应于第二转动支撑部211的转动轴线处装有横跨第二转动支撑部211的转动轴线的一块第二磁钢4,所述第二磁钢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这第二磁钢4的磁极性的一面朝向所述可动部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两个第一转动支撑部111,两个第一转动支撑部111分别设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宽度的两边。所述可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磁钢3设在靠近所述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部件为动簧衔铁部件1,包括衔铁12、第一塑料件11和动簧13;所述第一塑料件1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衔铁12和动簧13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一塑料件11的中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111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211上以使得动簧衔铁部件1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所述第一塑料件11设有用来装入所述第一磁钢3的第一凹槽112,所述第一磁钢3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1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12为长条状并沿长度方向设置,衔铁12为大致长方体结构,衔铁12的长边为衔铁12的长度,衔铁12的短边为衔铁12的宽度,衔铁12的高为衔铁12的厚度;所述动簧13在衔铁12的宽度上配合在所述衔铁12的宽度的两边;所述第一塑料件11分别部分包覆于所述衔铁12和所述动簧13并使所述衔铁12与所述动簧13相互隔离;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111设在所述衔铁12与动簧13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凹槽112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12的两端分别设为常开端121和常闭端122;所述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3中,靠近常闭端122一侧的第一磁钢3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与所述第二磁钢4的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相反,靠近常开端121一侧的第一磁钢3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与所述第二磁钢4的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相同。
具体的,如图5所示,左端为常闭端122,右端为常开端121。所述第二磁钢4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位于常闭端122的第一磁钢3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位于常开端121的第一磁钢3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因此,在常闭端122,可动部件的第一磁钢3与固定部件的第二磁钢4相朝向的面极性相反,使得两者相吸,而常开端121,可动部件的第一磁钢3与固定部件的第二磁钢4相朝向的极性相同,使得两者相斥,从而使得形成一个回弹机构,产生的力的方向一直朝向常闭端1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为底座部分2;所述底座部分2包括线圈、铁芯22、静簧部分23和第二塑料件21;所述第二塑料件2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线圈、铁芯22和静簧部分23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动簧衔铁部分1配合在所述底座部分2的顶部;所述第二塑料件21的顶部设有适配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1的第二凹槽212,所述第二塑料件21的第二凹槽212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动支撑部211。第二凹槽212为大致长方形形状,第二凹槽212的长边为第二凹槽212的长度,第二凹槽212的短边为第二凹槽212的宽度,第二凹槽212的长度方向与衔铁12的长度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塑料件21的顶部,在对应于第二凹槽212的宽度的两边的第二转动支撑部211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凹槽213,所述第二磁钢4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213中。
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且所述电器继电器仅有4个引出脚,两个线圈引出脚61(其中一个未显示)与两个负载引出脚51、52。线圈引出脚与负载引出脚之间有较大的隔离度,且线圈与负载间有大的爬电距离与空气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采用了在所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分别安装对应配合的磁钢,并使得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吸状态,而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111的转动轴线的另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斥状态,从而提供反力。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在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上安装磁钢使反力机构与载流能力隔离开,能有效的提高继电器的载流能力与负载能力,使继电器有更高的耐高温性能,能适用更高的温度使用场合。并且因反力机构主要取决于磁钢的磁钢力,机械寿命不再需要动簧片有高疲劳性能,可降低选材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第一塑料件1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衔铁12和动簧13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第一塑料件将衔铁与动簧注塑成一体,既实现了衔铁与动簧之间的耐压隔离,又具有部件体积小、生产装配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制造、多组动簧间受装配累积公差影响小以及成品继电器批量生产的参数一致性好的特点。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和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翘翘板式动作的可动部件;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支撑部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上以使得可动部件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分别安装对应配合的磁钢,并使得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吸状态,而在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另一边让匹配的磁钢呈相斥状态,从而提供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的对应于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块第一磁钢,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相反;所述固定部件的对应于第二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处装有横跨第二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一块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磁钢的磁极性的一面朝向所述可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的中部设有两个第一转动支撑部,两个第一转动支撑部分别设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宽度的两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磁钢设在靠近所述可动部件的第一转动支撑部的转动轴线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为动簧衔铁部件,包括衔铁、第一塑料件和动簧;所述第一塑料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衔铁和动簧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一塑料件的中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并配合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转动支撑部上以使得动簧衔铁部件的两端呈翘翘板式动作;所述第一塑料件设有用来装入所述第一磁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磁钢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为长条状并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动簧在衔铁的宽度上配合在所述衔铁的宽度的两边;所述第一塑料件分别部分包覆于所述衔铁和所述动簧并使所述衔铁与所述动簧相互隔离;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设在所述衔铁与动簧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凹槽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的两端分别设为常开端和常闭端;所述转动轴线的两边的第一磁钢中,靠近常闭端一侧的第一磁钢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与所述第二磁钢的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相反,靠近常开端一侧的第一磁钢的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设为与所述第二磁钢的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的磁极性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底座部分;所述底座部分包括线圈、铁芯、静簧部分和第二塑料件;所述第二塑料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线圈、铁芯和静簧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动簧衔铁部分配合在所述底座部分的顶部;所述第二塑料件的顶部设有适配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塑料件的第二凹槽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动支撑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料件的顶部,在对应于第二凹槽的宽度的两边的第二转动支撑部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磁钢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中。
10.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磁钢反力机构。
CN202320688509.4U 2023-03-31 2023-03-31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19513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8509.4U CN219513023U (zh) 2023-03-31 2023-03-31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8509.4U CN219513023U (zh) 2023-03-31 2023-03-31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3023U true CN219513023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8509.4U Active CN219513023U (zh) 2023-03-31 2023-03-31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3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273472A (ja) 磁石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双安定リレー
US11830694B2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CN102103943A (zh) 一种新磁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JP2019096460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3794415A (zh) 电磁继电器及其动簧片
CN219513023U (zh) 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CN210516637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头结构
CN102280987B (zh) 双稳态永磁致动器
CN116168979A (zh) 一种继电器的磁钢反力机构及其电磁继电器
US20200350134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20230125061A (ko) 힌지형 쌍안정 자기 회로 구조 및 자기 래치 릴레이
KR20200025808A (ko) 직류 릴레이
CN102103944A (zh) 一种新型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11463069B (zh) 电磁继电器
CN111725032A (zh) 一种卧式磁路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CN2750456Y (zh) 磁保持继电器
JPH0128448B2 (zh)
CN219513024U (zh) 继电器
CN215118788U (zh) 拍合式双稳态磁路结构及磁保持继电器
JP5701110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8471854U (zh) 继电器
CN212783256U (zh) 动簧衔铁部件及其拍合式继电器
CN219226174U (zh) 适用于多断点直流接触器的推杆机构
CN109036971B (zh) 一种继电器的动簧片与引出端的连接结构
JP2012199276A (ja)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