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8996U - 大截面梁马镫 - Google Patents

大截面梁马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8996U
CN219508996U CN202320293872.6U CN202320293872U CN219508996U CN 219508996 U CN219508996 U CN 219508996U CN 202320293872 U CN202320293872 U CN 202320293872U CN 219508996 U CN219508996 U CN 219508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heads
plate
steel bar
stirrup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38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飞
李超峰
姚宗正
骆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38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8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8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8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截面梁马镫,包括板钢筋(1)、梁钢筋(2)、马凳筋(3)、梁箍筋(6)和模板(7);马凳筋的两端呈L形弯折,使马凳筋形成几字形结构,马凳筋的长度大于梁体的宽度,马凳筋的两端能贯穿钢筋结构,且马凳筋两端的L形弯折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钢筋上,使马凳筋的中部水平段通过L形弯折的竖直段架设在板钢筋内;若干根马凳筋沿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梁箍筋的顶部通过梁钢筋挂置在若干根马凳筋的中部水平段上,使梁箍筋的底部和两侧与模板的内壁之间形成保护层间隙。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梁钢筋绑扎后无法设置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容易偏移、梁托架施工成本高、设置不稳定和工序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大截面梁马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施工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大截面梁马镫。
背景技术
梁体和楼板是建筑结构中的常规构件,梁板节点处的施工流程是:支设梁模板和楼板模板,绑扎梁钢筋和板钢筋,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为了保证梁体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需要在梁钢筋底部与梁模板之间设置混凝土垫块。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发生施工人员忘记在梁钢筋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块的情况,梁钢筋底部绑扎完成后空间狭小,无法放置混凝土垫块;对于大截面的梁体,梁钢筋自重大,无法将梁钢筋提升并后置混凝土垫块。同时,施工人员的踩踏、混凝土的浇筑冲击等外力会造成梁钢筋底部设置的混凝土垫块发生偏移且无法调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935419U公开了一种大截面梁的钢筋保护层托架,包括多组以主梁为中心对称的支撑底座、竖向拖筋和横向拖筋,所述支撑底座包括T型撑筋和套筒,T型撑筋的底部通过螺纹与套筒连接,所述竖向拖筋分别设置在主梁两侧的T型撑筋上,所述横向拖筋设置在主梁顶部的主筋下并套入主梁的箍筋,横向拖筋的两端设置在竖向拖筋上。该专利虽然能控制大截面梁底部的保护层厚度,但其需要设置T型撑筋和套筒,配件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施工工序;同时,套筒底部与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套筒的设置不稳定,容易在踩踏等外力作用下偏移。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大截面梁马镫,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梁钢筋绑扎后无法设置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容易偏移、梁托架施工成本高、设置不稳定和工序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截面梁马镫,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梁钢筋绑扎后无法设置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容易偏移、梁托架施工成本高、设置不稳定和工序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截面梁马镫,包括板钢筋、梁钢筋、马凳筋、梁箍筋和模板;模板支设在梁板节点处,板钢筋绑扎设置在楼板的模板上,梁钢筋和梁箍筋在梁体的模板上绑扎形成梁体内部的钢筋结构;马凳筋的两端呈L形弯折,使马凳筋形成几字形结构,马凳筋的长度大于梁体的宽度,马凳筋的两端能贯穿钢筋结构,且马凳筋两端的L形弯折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钢筋上,使马凳筋的中部水平段通过L形弯折的竖直段架设在板钢筋内;若干根马凳筋沿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梁箍筋的顶部通过梁钢筋挂置在若干根马凳筋的中部水平段上,使梁箍筋的底部和两侧与模板的内壁之间形成保护层间隙。
所述的板钢筋包括位于楼板底部的板底筋、位于楼板顶部的板面筋以及连接板底筋和板面筋的板箍筋;马凳筋两端的L形结构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底筋上,马凳筋的中部水平段和梁箍筋的顶部通过L形结构的竖直段架高设置在板底筋与板面筋之间。
所述的楼板内设有水泥马镫,水泥马镫的高度与楼板的厚度一致,若干根水泥马镫沿楼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水泥马镫的下端抵接在楼板的模板上,板底筋和板面筋分别绑扎连接在水泥马镫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的板底筋与楼板的模板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块,若干块混凝土垫块沿板底筋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马凳筋,采用钢筋弯折制成,可根据梁体的宽度和楼板的厚度制作,易于取材和制作,对于不同的梁板节点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无需设置套筒等支撑结构,成本低,有利于控制大截面梁的施工成本,提高大截面梁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马凳筋,马凳筋直接搭接在板钢筋上,梁体内部的钢筋结构挂接在马凳筋上,连接可靠性高,增加了梁板节点处钢筋的整体稳定性,可预防混凝土浇筑冲击、施工人员踩踏等外力导致的梁体内部钢筋结构的扭曲、变形和偏移,有利于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大截面梁的施工效率,无需在梁体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块,避免了由于忘记在梁体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块而导致的混凝土垫块后置困难和容易移位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水泥马镫和混凝土垫块,能通过水泥马镫设置板底筋和板面筋,并通过混凝土垫块支设板底筋,保证了楼板顶部和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利于提高大截面梁节点处楼板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截面梁马镫的剖视图。
图中,1板钢筋,101板底筋,102板面筋,103板箍筋,2梁钢筋,3马凳筋,4水泥马镫,5混凝土垫块,6梁箍筋,7模板,8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大截面梁马镫,包括板钢筋1、梁钢筋2、马凳筋3、梁箍筋6和模板7;模板7支设在梁板节点处,板钢筋1绑扎设置在楼板的模板7上,梁钢筋2和梁箍筋6在梁体的模板7上绑扎形成梁体内部的钢筋结构;马凳筋3的两端呈L形弯折,使马凳筋3形成几字形结构,马凳筋3的长度大于梁体的宽度,马凳筋3的两端能贯穿钢筋结构,且马凳筋3两端的L形弯折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钢筋1上,使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通过L形弯折的竖直段架设在板钢筋1内;若干根马凳筋3沿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梁箍筋6的顶部通过梁钢筋2挂置在若干根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上,使梁箍筋6的底部和两侧与模板7的内壁之间形成保护层间隙。
通过马凳筋3的设置,能架高设置梁钢筋2和梁箍筋6绑扎制成的梁体内部的钢筋结构,从而有利于控制该钢筋结构与梁体的模板7之间的距离,即梁体底部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结构挂设在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上,能相对马凳筋3水平向移动,从而调节钢筋结构两侧与模板7之间的距离,即梁体侧部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马凳筋3可采用施工现场的废弃钢筋制成,易于取材和制作,成本低;马凳筋3直接搭接在板钢筋1上,可采用铁丝绑扎或焊接等方式搭接固定,保证了马凳筋3的设置稳定性,无需设置套筒等结构,施工工序简单。同时,由于马凳筋3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梁板节点处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板钢筋1包括位于楼板底部的板底筋101、位于楼板顶部的板面筋102以及连接板底筋101和板面筋102的板箍筋103;马凳筋3两端的L形结构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底筋101上,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和梁箍筋6的顶部通过L形结构的竖直段架高设置在板底筋101与板面筋102之间。
根据楼板的厚度和梁体的宽度对马凳筋3进行弯折加工,保证马凳筋3的L形结构的水平段能与板底筋101的搭接固定,保证了马凳筋3的设置可靠性,且使中部水平段和梁箍筋6的顶部位于楼板内部,保证了梁板节点的强度。
所述的楼板内设有水泥马镫4,水泥马镫4的高度与楼板的厚度一致,若干根水泥马镫4沿楼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水泥马镫4的下端抵接在楼板的模板7上,板底筋101和板面筋102分别绑扎连接在水泥马镫4的顶部和底部。
通过水泥马镫4的设置,便于板底筋101和板面筋102的设置,有利于控制板底筋101底部与模板7之间的距离,即楼板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也有利于控制板面筋102顶部与水泥马镫4的顶部的距离,即楼板顶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所述的板底筋101与楼板的模板7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块5,若干块混凝土垫块5沿板底筋10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通过混凝土垫块5对板底筋101形成支撑,进一步保证楼板底部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请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是:
在某个建筑工程的梁板节点处,通过立杆8支设楼板和梁体的模板7,采用直径为8mm的钢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绑扎板钢筋1,采用直径为16mm的钢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绑扎梁钢筋2和梁箍筋6。
根据梁体的宽度,采用直径为16mm的钢筋制作马凳筋3,将马凳筋3的两端弯折呈L形结构,马凳筋3能贯穿梁箍筋6的上部,使马凳筋3两端L形结构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梁体两侧的板底筋101上,通过铁丝绑扎或焊接等方式将板底筋101和马凳筋3连接固定。
马凳筋3的数量可根据梁体的长度确定,马凳筋3的设置间距可根据梁钢筋2和梁箍筋6的重量确定。
沿梁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马凳筋3,通过若干个马凳筋3架设梁箍筋6,并通过对马凳筋3两端的L形结构的竖直段高度的控制,使梁体的钢筋结构的底部与模板7之间形成合适高度的间隙,从而保证梁体底部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沿马凳筋3的长度方向调节梁箍筋6的水平位置,使梁体的钢筋结构两侧与模板7之间形成合适宽度的间隙,从而保证梁体两侧合同内保护层的厚度。最后将梁箍筋6和梁钢筋2的顶部与马凳筋3绑扎固定。
在绑扎板钢筋1时,根据楼板的厚度,采用相应高度的水泥马镫4,用于控制板底筋101和板面筋102的设置间距,也便于板钢筋1的绑扎施工。通过在板底筋101与楼板的模板7之间设置混凝土垫块5,用于控制板底筋101与模板7的间距,从而保证楼板的底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大截面梁马镫,其特征是:包括板钢筋(1)、梁钢筋(2)、马凳筋(3)、梁箍筋(6)和模板(7);模板(7)支设在梁板节点处,板钢筋(1)绑扎设置在楼板的模板(7)上,梁钢筋(2)和梁箍筋(6)在梁体的模板(7)上绑扎形成梁体内部的钢筋结构;马凳筋(3)的两端呈L形弯折,使马凳筋(3)形成几字形结构,马凳筋(3)的长度大于梁体的宽度,马凳筋(3)的两端能贯穿钢筋结构,且马凳筋(3)两端的L形弯折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钢筋(1)上,使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通过L形弯折的竖直段架设在板钢筋(1)内;若干根马凳筋(3)沿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梁箍筋(6)的顶部通过梁钢筋(2)挂置在若干根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上,使梁箍筋(6)的底部和两侧与模板(7)的内壁之间形成保护层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梁马镫,其特征是:所述的板钢筋(1)包括位于楼板底部的板底筋(101)、位于楼板顶部的板面筋(102)以及连接板底筋(101)和板面筋(102)的板箍筋(103);马凳筋(3)两端的L形结构的水平段分别搭接在板底筋(101)上,马凳筋(3)的中部水平段和梁箍筋(6)的顶部通过L形结构的竖直段架高设置在板底筋(101)与板面筋(1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梁马镫,其特征是:所述的楼板内设有水泥马镫(4),水泥马镫(4)的高度与楼板的厚度一致,若干根水泥马镫(4)沿楼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水泥马镫(4)的下端抵接在楼板的模板(7)上,板底筋(101)和板面筋(102)分别绑扎连接在水泥马镫(4)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截面梁马镫,其特征是:所述的板底筋(101)与楼板的模板(7)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块(5),若干块混凝土垫块(5)沿板底筋(10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CN202320293872.6U 2023-02-23 2023-02-23 大截面梁马镫 Active CN219508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872.6U CN219508996U (zh) 2023-02-23 2023-02-23 大截面梁马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872.6U CN219508996U (zh) 2023-02-23 2023-02-23 大截面梁马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8996U true CN219508996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50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3872.6U Active CN219508996U (zh) 2023-02-23 2023-02-23 大截面梁马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8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3589B2 (ja) 橋桁の構築方法
CN104060761B (zh) U形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梁及其施工方法
JP2018112027A (ja) 移動作業車
CN112627001B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桥
CN219508996U (zh) 大截面梁马镫
CN218345930U (zh) 一种桥梁结构
CN110499857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垂直出筋及回调的安装方法
CN215759633U (zh) 一种混凝土梁与墙、柱连接节点
CN215484082U (zh) 成型钢筋骨架及应用其的楼板、无梁楼盖和桩基承台
CN215670408U (zh) 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
CN211447283U (zh) 主楼和裙房的连接梁
CN210288825U (zh) 一种装配式、现浇组合梁板结构
CN216713527U (zh) 装配式平面楼盖
CN217299272U (zh) 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
CN215977751U (zh) 一种u型钢板梁与楼板的连接节点
CN218323147U (zh) 一种搁置式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结构
CN21544262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钢筋衍架楼承板
CN113216519B (zh) 一种钢筋骨架及其在楼板、无梁楼盖和桩基承台上的应用
CN216197017U (zh) 一种钢梁混凝土柱核心节点
CN214574906U (zh) 一种承载能力强的剪力墙结构
CN214461627U (zh) 预制楼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
CN221118786U (zh) 悬挑钢梁与混凝土梁的内插式节点装置
CN217299493U (zh) 一种成品连体钢筋马镫
CN216865965U (zh) 用于特厚混凝土墙体的滑模顶升系统
CN215759634U (zh) 剪力墙及框架柱与混凝土梁牛腿互锚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