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8230U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8230U
CN219508230U CN202320139318.2U CN202320139318U CN219508230U CN 219508230 U CN219508230 U CN 219508230U CN 202320139318 U CN202320139318 U CN 202320139318U CN 219508230 U CN219508230 U CN 219508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box
pressing rod
check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93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井俊次
野上洋登
姜振焱
刘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93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8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8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8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箱体;筒体,设置于箱体内,筒体形成有用于容置衣物的衣物容纳腔;投放盒,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投放盒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洗涤剂;容置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投放盒的下方,容置盒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容置腔以及衣物容纳腔连通,容纳腔与外界水路连通;按压杆,设置于投放盒的上部,按压杆用于被按压时使得容置腔内的洗涤导出到容纳腔内,容纳腔内的洗涤剂能够与外界水路导入容纳腔内的水混合后进入到衣物容纳腔内。因此,洗衣机的投放盒不需要设置单独的供水系统,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大家庭,其内部设置有筒体,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被清洗衣物的衣物容纳腔。筒体转动使得被清洗衣物不断地碰撞、摩擦,进而使得被清洗衣物得到清洗。
目前,很多洗衣机设置有自动投放洗涤剂的装置,但这种投放装置需要在其内部设置供水系统进行清洗维护,导致投放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机,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具体地,该洗衣机包括:箱体;筒体,设置于箱体内,筒体形成有用于容置衣物的衣物容纳腔;投放盒,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投放盒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洗涤剂;容置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投放盒的下方,容置盒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容置腔以及衣物容纳腔连通,容纳腔与外界水路连通;按压杆,设置于投放盒的上部,按压杆用于被按压时使得容置腔内的洗涤导出到容纳腔内,容纳腔内的洗涤剂能够与外界水路导入容纳腔内的水混合后进入到衣物容纳腔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投放盒包括:第一导流筒,穿设于投放盒的上壁且下端伸入到容置腔内,第一导流筒中空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的底壁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止回孔;第二导流筒,中空形成第二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洗衣机的衣物容纳腔连通,第二导流通道内设置有限位腔,限位腔的底壁设置有第二止回孔;第一止回球,设置于第一导流通道内且位于按压杆与第一止回孔之间,第一止回球能够封堵第一止回孔;第二止回球,设置于限位腔内,第二止回球能够封堵第二止回孔;其中,按压杆部分位于第一导流通道内,按压杆能够在第一导流通道内滑动,按压杆的下端将第一导流通道分隔;按压杆处于自然状态时,按压杆与第一止回孔之间容置有洗涤剂,第一止回球封堵第一止回孔,第二止回球封堵第二止回孔;按压杆处于向下运动的状态时,第一止回球封堵第一止回孔,第二止回球打开第二止回孔,第一导流通道内的洗涤剂通过第二导流通道导出;按压杆处于向上运动的状态时,第一止回球打开第一止回孔,第二止回球封堵第二止回孔,容置腔内的洗涤剂从第一止回孔进入到第一导流通道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投放盒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导流通道内,弹性件的一端与按压杆的下端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的底壁抵接;其中,按压杆向下运动时压缩弹性件,按压杆在没有被按压的状态下,弹性件回复使得按压杆向上运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筒沿投放盒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导流筒的下端与容置腔的底壁间隔设置;投放盒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流筒下方的第三导流筒,第三导流筒中空形成第三导流通道,第三导流通道与第一止回孔连通,容置腔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流槽,第三导流通道的下端位于导流槽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筒包括第一筒段、第二筒端以及第三筒段,第一筒段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第二筒段与第一筒段以及第三筒段连通,第三筒段与容置腔连通,第二筒段的内径大于第一筒段以及第三筒段的内径,第二筒段中空形成限位腔。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止回孔位于于第一导流通道底壁的中心位置,第二止回孔位于限位腔的底壁的中心位置,第一止回孔与第一导流通道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止回球的半径,第二止回孔与限位腔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止回球的半径。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筒位于容置腔外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部,限位部与投放盒的外壁相抵接,按压杆位于第一导流通道外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与第一导流筒的顶部相抵以对按压杆进行限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衣物投放口,衣物投放口的侧壁设置有凹槽,容置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凹槽内,投放盒位于凹槽上方,容置腔内的液体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导入到容纳腔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投放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投放盒在水平方向上相邻排布,不同的投放盒用于容纳不同的洗涤剂,容置盒的数量也为多个,一个容置盒与一个投放盒对应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洗衣机包括处理器以及显示器,处理器设置于箱体内,显示器的显示屏位于箱体的顶部,处理器用于根据衣物容纳腔内的水量计算洗涤剂的量,以计算按压杆的按压次数,显示器用于显示按压次数。
本申请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其包括:箱体;筒体,设置于箱体内,筒体形成有用于容置衣物的衣物容纳腔;投放盒,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投放盒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洗涤剂;容置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投放盒的下方,容置盒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容置腔以及衣物容纳腔连通,容纳腔与外界水路连通;按压杆,设置于投放盒的上部,按压杆用于被按压时使得容置腔内的洗涤导出到容纳腔内,容纳腔内的洗涤剂能够与外界水路导入容纳腔内的水混合后进入到衣物容纳腔内。因此,用户在需要投放洗涤剂时,按动按压杆使其向下运动即可向容纳腔内投放洗涤剂,进而使得容纳腔内的洗涤剂与供水混合后进入到衣物容纳腔。因此,洗衣机的投放盒不需要设置单独的供水系统,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洗衣机包括投放盒以及按压杆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在不同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洗衣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洗衣机的显示器显示柔顺液按压次数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洗衣机的显示器显示洗衣液按压次数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洗衣机;11、箱体;111、衣物容纳腔;12、盖体;13、投放盒;131、第一导流筒;1311、第一导流通道;1312、第一止回孔;132、第二导流筒;1321、第二导流通道;1322、限位腔;1323、第二止回孔;1324、第一筒段;1325、第二筒段;1326、第三筒段;1327、导流槽;1328、容置腔;133、第一止回球;134、第二止回球;135、弹性件;136、第三导流筒;1361、第三导流通道;14、容置盒;15、按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机10,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10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洗衣机10包括箱体11、筒体(图未示)以及盖体12,筒体设置于箱体11内,筒体形成有用于容置衣物的衣物容纳腔111,衣物容纳腔111的开口为衣物投放口,衣物投放口位于箱体11的上端,盖体12盖合在衣物容纳腔111的开口处。
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的所示的洗衣机10为波轮洗衣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洗衣机10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洗衣机,例如滚筒洗衣机。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向上提拉盖体12以露出衣物容纳腔111,以将待洗衣物放入到衣物容纳腔111内,筒体转动以带动衣物翻滚、碰撞,进而实现衣物的清洗。
继续结合图1,洗衣机10还可以包括投放盒13,投放盒13设置在箱体11的顶部,投放盒13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洗涤剂。
投放盒13中空形成容置腔,其上部可以设置有开口,用户可以通过该开口将洗涤剂添加到容置腔内,以实现对容置腔内洗涤剂的补充。投放盒13可拆卸地设置在箱体11的顶部,以便于用户将投放盒13取下进行洗涤剂的补充。
洗衣机10还设置有容置盒14,容置盒14可拆卸地设置于投放盒13的下方,容置盒14设置有容纳腔(图未示),容纳腔与容置腔以及衣物容纳腔连通,容纳腔与外界水路连通。
具体地,容置盒14与洗衣机10的进水管连通,以使得外界水源中的水能够通过进水管导入到容置盒14的容纳腔内。容纳腔的顶部可以与其上方的容置腔连通,容纳腔的底部可以与其下方的衣物容纳腔111连通,进而使得容置腔的洗涤剂能够从容纳腔的上部导入,容纳腔内的进水与洗涤剂混合后,可以从容纳腔的底部通过自身的重力导入到衣物容纳腔111内。
洗衣机10设置有按压杆15,按压杆15设置于投放盒13的上部,按压杆15用于被按压时使得容置腔内的洗涤导出到容纳腔内,进而使得容纳腔内的洗涤剂能够与外界水路导入容纳腔内的水混合后进入到衣物容纳腔111内。
当用户按下按压杆15时,投放盒13内的洗涤剂会进入到容置盒14内,当用户停止按压时,投放盒13内的洗涤剂会停止进入到容置盒14内。在按压杆15按压到最底部时,用户可以向上提拉按压杆15使其回复到初始位置,以便于用户下一次的按压。在用户向上提拉按压杆15时,投放盒13内的洗涤剂不会进入到容置盒14内。此时,用户每一次将按压杆15从初始位置按压到最低位置,投放盒15都将会将导出特定量的洗涤剂到容置盒14内。当然,也可以是只要按压杆15在进行运动,投放盒13内的洗涤剂就会进入到容置盒14内,不作具体的限制。
结合上述内容,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10,用户在需要投放洗涤剂时,按动按压杆15使其向下运动即可向容纳腔内投放洗涤剂,进而使得容纳腔内的洗涤剂与供水混合后进入到衣物容纳腔111。因此,洗衣机10的投放盒13不需要设置单独的供水系统,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图2是图1中的洗衣机10包括投放盒13以及按压杆15结构的剖视图。
结合图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投放盒13包括第一导流筒131,第一导流筒131穿设于投放盒13的上壁且下端伸入到容置腔1328内,第一导流筒131中空形成第一导流通道1311,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底壁设置有与容置腔1328连通的第一止回孔1312。
具体地,第一导流筒131可以呈圆筒状设置,第一导流筒131的顶部外露于投放盒13,此时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筒状。第一止回孔1312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以及容置腔1328连通,进而使得第一导流通道1311通过第一止回孔1312与容置腔1328连通。其中,第一止回孔1312的尺寸小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内径。
结合上述按压杆15的设置方式,按压杆15部分位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按压杆15能够在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滑动,按压杆15的下端将第一导流通道1311分隔。
具体地,按压杆15部分位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外且外露于投放盒13,用户通过按压按压杆15外露的部分使得按压杆15进行运动。按压杆15的下端部的周壁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内壁相接触,进而使得按压杆15的下端将第一导流通道1311分隔为两段,相分隔的两段互不连通。
投放盒包括第二导流筒132,第二导流筒132中空形成第二导流通道1321,第二导流通道1321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连通,另一端与洗衣机10的衣物容纳腔111连通。第二导流通道1321内设置有限位腔1322,限位腔1322的底壁设置有第二止回孔1323。
第二导流筒132的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一导流筒131的侧边,进而使得第二导流通道1321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连通。第二导流筒132的具体材料以及内部构造可以与第一导流筒131相似,只是第二导流筒132的具体形状与第一导流筒131的具体形状不相似。限位腔1322是第二导流通道1321的一部分,限位腔1322位于第二导流通道1321的中部位置,限位腔1322通过一部分第二导流通道1321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连通,限位腔1322通过一部分第二导流通道1321与衣物容纳腔111连通。
结合上述内容,投放盒13设置有第一止回球133以及第二止回球134,第一止回球133设置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且位于按压杆15与第一止回孔1312之间,第一止回球133能够封堵第一止回孔1312。第二止回球134设置于限位腔1322内,第二止回球134能够封堵第二止回孔1323。
具体地,第一止回球133以及第二止回球134形状分别与第一止回孔1312以及第二止回孔1323相匹配,以能够完全覆盖封堵。例如,第一止回孔1312与第二止回孔1323的形状均为圆形。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止回球133封堵第一止回孔1312,第二止回球134封堵第二止回孔1323。
图3是图2所示结构在不同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3以及图4,在按压杆15处于自然状态时,按压杆15与第一止回孔1312之间容置有洗涤剂,第一止回球133封堵第一止回孔1312,第二止回球134封堵第二止回孔1323。此时,第一止回球133、第二止回球134以及按压杆15的下端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洗涤剂被稳定地容置在这个容置空间中。
结合图3以及图5,按压杆15处于向下运动的状态时,第一止回球133封堵第一止回孔1312,第二止回球134打开第二止回孔1323,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的洗涤剂通过第二导流通道1321导出。
当用户向下按压按压杆15时,按压杆15向下运动,按压杆15压缩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的洗涤剂,此时洗涤剂对第一止回球133产生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止回球133继续封堵第一止回孔1312。此时,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的洗涤剂对第二导流通道1321中的洗涤剂产生压力,进而使得第二导流通道1321中的洗涤剂对第二止回球134产生向上的压力,进而使得第二止回球134向上运动,使得第二止回球134脱离对第二止回孔1323的封堵,使得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的洗涤剂通过第二导流通道1321导出到衣物容纳腔111内。
结合图3以及图6,此时按压杆15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第一导流通道1311中的洗涤剂被全部导入到第二导流通道1323,并最终经第二导流通道1323导入到衣物容纳腔111中。
结合图3以及图7,按压杆15处于向上运动的状态时,第一止回球133打开第一止回孔1312,第二止回球134封堵第二止回孔1323,容置腔内的洗涤剂从第一止回孔1312进入到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
当用户向上提拉按压杆15时,按压杆15向上运动,此时按压杆15的运动使得第一导流通道1311对容置腔133内的洗涤剂产生一定的吸力,并对第二导流通道1321中的洗涤剂产生移动的吸力。由于第二止回球134封堵第二止回孔1323,使得第二导流通道1321中的洗涤剂不会进入到第一导流通道1311中,但是容置腔1328内的液体会通过第一止回孔1312吸入到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当按压杆15处于最高状态时,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的洗涤剂和初始状态下的洗涤剂的量相同。
应理解,按压一次按压杆15所投放的洗涤剂的量,为初始状态下的按压杆15的底部与第一止回孔1312之间的第一导流通道1311填充的洗涤剂的量。可以通过具体设置第一导流通道1311,来设定按压一次按杆15所导出的洗涤剂的量。
继续结合图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投放盒13还包括弹性件135,弹性件135设置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内,弹性件135的一端与按压杆15的下端抵接,弹性件135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底壁抵接。其中,弹性件135的顶端可以固定在按压杆15的底壁上,弹性件135的底部也可以固定在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底壁上。
此时,按压杆15向下运动时压缩弹性件135,按压杆15在没有被按压的状态下,弹性件135回复使得按压杆15向上运动。具体地,当用户按压按压杆15时,按压杆15会压缩弹性件135,当用户停止按压按压杆15时,弹性件135基于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向上抵压按压杆15,进而使得按压杆15能够自动地向上运动。
因此,通过弹性件135的设置,使得用户每次按压按压杆15之后,按压杆15能够自动地回复到初始状态。
结合图6,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筒131沿投放盒13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导流筒131的下端与容置腔1328底壁间隔设置。此时,第一导流筒131并不会与容置腔1328的底壁接触,第一导流筒131的底端可以位于容置腔1328的中部位置。
投放盒13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流筒131下方的第三导流筒136,第三导流筒136中空形成第三导流通道1361,第三导流通道1361与第一止回孔1312连通。容置腔1328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流槽1327,第三导流通道1361的下端位于导流槽1327内。
其中,第三导流筒136沿投放盒13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三导流筒136的上端与第一导流筒131的下端连接,进而使得第一导流通道1311通过第一止回孔1312与第三导流通道1361连通。通过导流槽1327的设置,在容置腔1328内的洗涤剂较少时,较少的洗涤剂会汇聚到导流槽1327中,进而通过第三导流通道1361被导入到第一导流通道1311中。
结合图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筒132包括第一筒段1324、第二筒端1325以及第三筒段1326,第一筒段1324与第一导流1311通道连通,第二筒段1325与第一筒段1324以及第三筒段1326连通,第三筒段1326与容纳腔连通,第二筒段1325的内径大于第一筒段1324以及第三筒段1326的内径,第二筒段1325中空形成限位腔1322,第二止回球134位于限位腔1322内。
具体地,第一筒段1324、第二筒端1325以及第三筒段1326一体成型,第一筒段1324、第二筒端1325以及第三筒段1326的内腔共同构成了第二导流通道1321。第二筒段1325形成的限位腔1322的底壁设置有第二止回孔1323,限位腔1322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以与第三筒段1326的内腔连通。此时,第二止回孔1323及限位腔1322顶部的开口均小于第二止回球134的直径,因此,限位腔1322能够实现对第二止回球134的限位作用。
具体说明第一止回孔1312与第二止回孔1323的具体设置方式: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止回孔1312位于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底壁的中心位置,第二止回孔1323位于限位腔1322的底壁的中心位置,第一止回孔与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止回球133的半径,第二止回孔1323与限位腔1322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止回球134的半径。
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当第一止回球133没有处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的底壁的中心位置时,即第一止回球133没有封盖第一止回孔1312时,由于第一止回球133自身重心的缘故,使得第一止回球133会朝向第一止回孔1312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止回球133最终封盖第一止回孔1312。对于第二止回球134也是如此,其最终会移动到限位腔1322的底壁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得第二止回球134封盖第二止回孔1323。
因此,当第一止回球133以及第二止回球134脱离止回孔后,若没有洗涤剂对止回球作用向上的力,那么第一止回球133以及第二止回球134会最终运动至覆盖止回孔的位置。
结合图7,对于第一导流筒131的具体设置方式: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筒131位于容置腔1328外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13,第一限位部1313与投放盒13的外壁相抵接,按压杆15位于第一导流通道1311外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51,第二限位部151用于与第一导流筒131的顶部相抵以对按压杆15进行限位。
通过第一限位部1313的设置,使得第一导流筒131能够被稳定地支撑在投放盒13的外壁上,避免用户按压按压杆15时使得第一导流筒131向下移动。第二限位部151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部151下方结构的直径,通过第二限位部151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对按压杆15的限位,还能够便于用户对按压杆15的按压。
图8是图1中的洗衣机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箱体11上部的衣物投放口的侧壁112设置有凹槽(图未示),凹槽的开口朝向衣物容纳腔111。容置盒14可拆卸地设置于凹槽内,投放盒13位于凹槽上方,容置腔1328内的液体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导入到容纳腔内。
具体地,凹槽设置在衣物投放口后部的侧壁上,此时投放盒13以及容置盒14均位于洗衣机10顶部的后部位置。容置盒14能够通过抽拉的形式被抽出凹槽,进而便于容置盒14的取放。结合上述内容,凹槽的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导流筒132连通的通孔,进而使得第二导流筒132内的洗涤剂能够通过重力作用流到容纳腔内。
继续结合图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投放盒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投放盒13在水平方向上相邻排布,不同的投放盒13用于容纳不同的洗涤剂,容置盒14的数量也为多个,一个容置盒14与一个投放盒13对应设置。
在图8中展示出了投放盒13以及容置盒14的数量均为两个,此时,一个投放盒13可以用于容置洗衣液,另一个投放盒13可以用于容置柔顺液。此时,用户可以选择按压不同的按压杆15来向衣物容纳腔111内投放洗衣液或柔顺液。
图9是图1中的洗衣机10的显示器显示柔顺液按压次数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的洗衣机10的显示器显示洗衣液按压次数的示意图。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洗衣机10包括处理器(图未示)以及显示器(图未示),处理器设置于箱体11内,显示器的显示屏位于箱体11的顶部,处理器用于根据衣物容纳腔111内的水量计算洗涤剂的量,以计算按压杆15的按压次数,显示器用于显示按压次数。
具体地,结合上述内容,处理器根据衣物容纳腔111内的水量来计算需要投放的柔顺液以及洗衣液的量,进而计算柔顺液及洗衣液的对应的投放盒13上的按压杆15的按压次数,用户基于该按压次数即可进行按压投放。
如图9所示,显示屏显示柔顺液对应的投放盒13的按压杆15的按压次数为5,那么用户按压五次即可完成投放。如图10所示,显示屏显示洗衣液对应的投放盒13的按压杆15的按压次数为3,那么用户按压三次即可完成投放。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筒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筒体形成有用于容置衣物的衣物容纳腔;
投放盒,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投放盒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洗涤剂;
容置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投放盒的下方,所述容置盒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衣物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水路连通;
按压杆,设置于所述投放盒的上部,所述按压杆用于被按压时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洗涤导出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洗涤剂能够与所述外界水路导入所述容纳腔内的水混合后进入到所述衣物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盒包括:
第一导流筒,穿设于所述投放盒的上壁且下端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导流筒中空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底壁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止回孔;
第二导流筒,中空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洗衣机的衣物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内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底壁设置有第二止回孔;
第一止回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且位于所述按压杆与所述第一止回孔之间,所述第一止回球能够封堵所述第一止回孔;
第二止回球,设置于所述限位腔内,所述第二止回球能够封堵所述第二止回孔;
其中,所述按压杆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所述按压杆能够在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滑动,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将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分隔;所述按压杆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按压杆与所述第一止回孔之间容置有所述洗涤剂,所述第一止回球封堵所述第一止回孔,所述第二止回球封堵所述第二止回孔;所述按压杆处于向下运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止回球封堵所述第一止回孔,所述第二止回球打开所述第二止回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的所述洗涤剂通过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导出;所述按压杆处于向上运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止回球打开所述第一止回孔,所述第二止回球封堵所述第二止回孔,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洗涤剂从所述第一止回孔进入到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放盒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杆的下端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底壁抵接;
其中,所述按压杆向下运动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按压杆在没有被按压的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回复使得所述按压杆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筒沿所述投放盒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筒的下端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间隔设置;
所述投放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筒下方的第三导流筒,所述第三导流筒中空形成第三导流通道,所述第三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止回孔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导流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流筒包括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第三筒段,所述第一筒段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筒段与所述第一筒段以及所述第三筒段连通,所述第三筒段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筒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筒段以及所述第三筒段的内径,所述第二筒段中空形成所述限位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回孔位于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底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止回孔位于所述限位腔的底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止回孔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止回球的半径,所述第二止回孔与所述限位腔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止回球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筒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投放盒的外壁相抵接,所述按压杆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外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导流筒的顶部相抵以对所述按压杆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衣物投放口,所述衣物投放口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容置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投放盒位于所述凹槽上方,所述容置腔内的液体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导入到所述容纳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放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投放盒在水平方向上相邻排布,不同的所述投放盒用于容纳不同的洗涤剂,所述容置盒的数量也为多个,一个所述容置盒与一个所述投放盒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包括处理器以及显示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屏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衣物容纳腔内的水量计算所述洗涤剂的量,以计算所述按压杆的按压次数,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按压次数。
CN202320139318.2U 2023-01-16 2023-01-16 洗衣机 Active CN219508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318.2U CN219508230U (zh) 2023-01-16 2023-01-16 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318.2U CN219508230U (zh) 2023-01-16 2023-01-16 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8230U true CN219508230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9318.2U Active CN219508230U (zh) 2023-01-16 2023-01-16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8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865E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detergent case thereof
CN102587087B (zh) 洗涤剂盒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的洗衣机
EP1802800B1 (en) Automatic dispensing device for laundry care composition
KR101343712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세제공급통
CN102471983B (zh) 带水运行的家用器具
US7950088B2 (en) Method of indicating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for a dispensing system having both single use and bulk dispensing
US8074476B2 (en) Washer extractor with improved chemical dispenser
AU2005200380B2 (en) Detergent-supply system and washing machine using the same
CN102021793B (zh) 洗衣机及其洗涤剂供给装置
CN106245278B (zh) 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装置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EP2325376A1 (en) Detergent supply apparatus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US20060107705A1 (en) Automatic stand-alone dispensing device for laundry care composition
JP2020523158A (ja) 洗濯機で複数種類の衣類処理剤を自動投入する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6222958B (zh) 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装置、洗涤剂瓶及洗衣机
CN107164925B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102713044B (zh) 用于供应液体清洁剂的装置
AU2004296366B2 (en) Clothes washing machine
KR100781247B1 (ko) 세탁기의 액체세제 자동 투입장치
CN109689961A (zh) 配备有处理试剂分配器的洗衣机
CN219508230U (zh) 洗衣机
US9386906B2 (en) Port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clea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3355878B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9957929B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207933733U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11270481B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盒、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