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1076U -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1076U
CN219501076U CN202223071992.6U CN202223071992U CN219501076U CN 219501076 U CN219501076 U CN 219501076U CN 202223071992 U CN202223071992 U CN 202223071992U CN 219501076 U CN219501076 U CN 219501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iece
forceps
forceps handle
retra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19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宏
王林锋
陆成武
张李宝
薛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ping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ping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ping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ping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0719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1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1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1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以及牵开片,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靠近患者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牵开片的两端配合,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牵开片之间连接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与所述牵开片之间角度设置。通过在牵开片与第一钳柄之间设置可与牵开片形成角度的过渡件,从而在手术过程中,牵开装置插入椎间隙时,避免第一钳柄对视野的遮挡,增加主刀医生的视野范围,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背景技术
颈椎病通常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其中神经根型和脊髓型最为常见。颈椎病通常是由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等病理因素造成的。颈椎病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按摩及热敷理疗等方法。但颈椎病在长达6周以上的保守治疗一般无效,或是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后都需考虑手术治疗。由于颈椎前方有气管、食道等众多软组织结构,前路手术需要牵开这些软组织才能显露目标椎体。
目前的牵开器在撑开时,手术路径的视野深且窄,视野被遮挡严重,影响医生的操作与配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牵开器对操作视野遮挡严重,影响医生操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所述牵开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以及牵开片,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靠近患者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牵开片的两端配合,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牵开片之间连接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与所述牵开片之间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牵开片上设置有多个齿状突起,所述齿状突起与所述牵开钳的铰接件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钳柄的端部与所述齿状突起啮合,所述第二钳柄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二钳柄绕所述铰接件转动时,改变所述第二钳柄与所述牵开片的啮合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牵开钳还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柄的内侧,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片交叉连接,所述第二钳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钳柄的内侧。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柄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片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钳柄的内侧。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远离患者的一端对应折弯设置,分别形成第一折弯手柄和第二折弯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手柄和所述第二折弯手柄上均突出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靠近对应的折弯手柄远离折弯处的一端设置。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过渡件与所述第一钳柄一体成型,所述过渡件与所述牵开片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本申请的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以及牵开片,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靠近患者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牵开片的两端配合,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牵开片之间连接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与所述牵开片之间角度设置。通过在牵开片与第一钳柄之间设置可与牵开片形成角度的过渡件,从而在手术过程中,牵开装置插入椎间隙时,避免第一钳柄对视野的遮挡,增加主刀医生的视野范围,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钳柄,2-第二钳柄,3-牵开片,4-过渡件,5-齿状突起,6-铰接件,7-第一弹片,8-第二弹片,9-第一折弯手柄,10-第二折弯手柄,11-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参照图1至图3所示,牵开钳包括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以及牵开片3,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之间通过铰接件6铰接,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靠近患者的端部分别与牵开片3的两端配合,第一钳柄1与牵开片3之间连接有过渡件4,过渡件4与牵开片3之间角度设置。
具体的,通过在牵开片3与第一钳柄1之间设置可与牵开片3形成角度的过渡件4,从而在手术过程中,牵开装置插入椎间隙时,避免第一钳柄1对视野的遮挡,增加主刀医生的视野范围,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
进一步的,牵开片3为扁平状结构,通过将牵开片3设置为扁平状结构,可以减少插入椎间隙空间时,对视野的干扰,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优选的,扁平状结构的牵开片3厚度在5mm~10mm之间。优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扁平状结构的牵开片3厚度可以为7.5mm。
牵开片3上设置有多个齿状突起5,齿状突起5与牵开钳的铰接件6相对设置。通过在牵开片3上设置齿状突起5,可以在牵开片3插入锥间隙时,通过该齿状突起5铆入锥体终版,防止牵开钳的滑移。提高手术过程中锥间隙的的撑开稳定性。
第二钳柄2的端部与齿状突起5啮合,第二钳柄2被设置为,在第二钳柄2绕铰接件6转动时,改变第二钳柄2与牵开片3的啮合位置。其中,齿状突起5为多个,多个齿状突起5沿牵开片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牵开片3的长度距离即为与第一钳柄1配合的端部与第二钳柄2配合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第二钳柄2与牵开片3的啮合配合,并在可以不限定第二钳柄2的固定位置,在第二钳柄2绕铰接件6转动,调节第二钳柄2与不同的齿状突起5啮合,从而可以使得该牵开钳适用于不同锥间隙撑开需求的手术,也可以使得该牵开钳适用于不同身份的患者。其中,不同身份的患者,可以是儿童、成人或老人。具体的,齿状突起5的个数或者每个齿状突起5的宽度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设定,例如齿状突起5的个数可以为8个,10个等,每个齿状突起5的宽度可以为10mm,12mm等,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均为扁平状结构,通过将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设置为扁平状结构,可以增加与牵开的软组织的接触面积,阻挡软组织在手术过程中的暴露面积,保护软组织。
进一步的,牵开钳还包括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8,第一弹片7连接于第一钳柄1的内侧,第一弹片7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片8交叉连接,第二钳柄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钳柄2的内侧。示例性的,第一弹片7上开设有缺口,第二碳片插设在该缺口内,实现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8之间的交叉。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第一弹片7可拆卸连接于第一钳柄1的内侧,第二弹片8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钳柄2的内侧。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十字盘头螺丝实现第一弹片7在第一钳柄1的内侧上的固定,实现第二弹片8在第二钳柄2的内侧的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弹片与钳柄之间可拆卸连接仅是一种优选方式,在其它可实施的方案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一弹片7的一端粘接在第一钳柄1的内侧,将第二弹片8的一端粘接在第二钳柄2的内侧。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远离患者的一端对应折弯设置,分别形成第一折弯手柄9和第二折弯手柄10。在一个示例中,折弯角度可以为90°~150°。通过将钳柄远离患者的一端进行折弯,方便主刀者保持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进一步的,第一折弯手柄9和第二折弯手柄10上均突出有定位部11,定位部11靠近对应的折弯手柄远离折弯处的一端设置。在该牵开钳达到撑开部位时,定位部11可以铆入锥体终版,进而实现牵开钳的固定,实现椎间隙的持续撑开。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过渡件4与第一钳柄1一体成型,过渡件4与牵开片3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本申请的颈前路手术用牵开钳包括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以及牵开片3,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之间通过铰接件6铰接,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靠近患者的端部分别与牵开片3的两端配合,第一钳柄1与牵开片3之间连接有过渡件4,过渡件4与牵开片3之间角度设置。通过在牵开片3与第一柄1之间设置可与牵开片3形成角度的过渡件4,从而在手术过程中,牵开装置插入椎间隙时,避免第一钳柄1对视野的遮挡,增加主刀医生的视野范围,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开钳包括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以及牵开片(3),所述第一钳柄(1)与所述第二钳柄(2)之间通过铰接件(6)铰接,所述第一钳柄(1)和所述第二钳柄(2)靠近患者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牵开片(3)的两端配合,所述第一钳柄(1)与所述牵开片(3)之间连接有过渡件(4),所述过渡件(4)与所述牵开片(3)之间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开片(3)上设置有多个齿状突起(5),所述齿状突起(5)与所述铰接件(6)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柄(2)的端部与所述齿状突起(5)啮合,所述第二钳柄(2)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二钳柄(2)绕所述铰接件(6)转动时,改变所述第二钳柄(2)与所述牵开片(3)的啮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开钳还包括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8),所述第一弹片(7)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柄(1)的内侧,所述第一弹片(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片(8)交叉连接,所述第二钳柄(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钳柄(2)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7)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柄(1)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片(8)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钳柄(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1)和所述第二钳柄(2)远离患者的一端对应折弯设置,分别形成第一折弯手柄(9)和第二折弯手柄(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手柄(9)和所述第二折弯手柄(10)上均突出有定位部(11),所述定位部(11)靠近对应的折弯手柄远离折弯处的一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手术牵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4)与所述第一钳柄(1)一体成型,所述过渡件(4)与所述牵开片(3)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CN202223071992.6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Active CN219501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992.6U CN219501076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992.6U CN219501076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1076U true CN219501076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1992.6U Active CN219501076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1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3644B2 (en) Surgical access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6869398B2 (en) Four-blade surgical speculum
GB2421190A (en) Supplementary blade for a speculum
US8409089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EP2952139B1 (en) Exposure apparatus for spinal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crew fixation surgery
EP1909653A1 (en) Expandable access device
BR102014025022B1 (pt) Fórceps de redução
JP2006501897A (ja) 交換可能な開創器ブレードを備えた開創器
US20120197320A1 (en) Foraminoplasty Device
CN219501076U (zh) 一种颈前路手术牵开钳
CN215778565U (zh) 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
EP1833376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pecula
JP7091539B2 (ja) 治療器具
CN215079358U (zh) 一种脊柱内镜万向锁靶调节组合装置
KR20080093474A (ko) 뼈골절치료용시술기구
CN210521027U (zh) 一种颈椎后路自锁式撑开固定器
CN220385183U (zh) 单开门手术器械包
CN215937512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施夹器
CN215839232U (zh) 前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专用髋臼显露拉钩
CN220442711U (zh) 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板夹持钳
WO2004062489A1 (en) Four-blade surgical speculum
CN215839417U (zh) 后踝骨折复位钳
CN213552128U (zh) 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
RU2803377C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малоинвазивный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ретрактор
CN218979245U (zh) 阶梯斜面半齿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