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8229U -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8229U
CN219498229U CN202320471657.0U CN202320471657U CN219498229U CN 219498229 U CN219498229 U CN 219498229U CN 202320471657 U CN202320471657 U CN 202320471657U CN 219498229 U CN219498229 U CN 219498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usb type
pair
pow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16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欢
王帅
秦海伟
仇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16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8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8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8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及从所述主体向前延伸的舌片,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及左右间隔排列在该对电源端子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片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排列在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源端子共用同一焊接脚。如此设计,增加电源端子焊接脚的宽度,焊接脚散热面积增加,同时电源端子可达到最高厚度0.70mm,导通面积增加,利于传输大电流。

Description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传输大电流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 Type-C连接器具有正反插功能,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进行传送信号、电源等。一般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上下排端子、位于上下排端子之间的中钢片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及从主体向前延伸的舌片,上下排端子分别包含用于传输电源的二支电源端子,因此导电端子包含四支电源端子,为防止插座连接器焊接电路板板过程中,导电端子间发生短路现象,导电端子的焊接脚的间距须不小于0.25mm,插座连接器的尺寸一定情况下,通大电流时焊接脚散热面积受到限制。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改善传输大电流功能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及从所述主体向前延伸的舌片,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及左右间隔排列在该对电源端子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片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排列在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之间,所述一对电源端子共用同一焊接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一对电源端子为一体式,整体呈Y型。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源端子的每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片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上下面的距离与所述舌片的厚度相同,均不大于0.7mm。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前后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脚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呈水平板部,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脚的厚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信号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上排信号端子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部上方的上折弯部,所述下排信号端子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部下方的下折弯部,所述上折弯部和所述下折弯部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折弯避位,以增加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中间部的上下间距。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信号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上排信号端子的焊接脚间隔排列在一起,并且位于下排信号端子的位于最内侧的两焊接脚之间或所述信号端子的焊接脚的外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源端子的焊接脚位于上排信号端子的位于最内侧的两焊接脚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大连接器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舌片左右两侧的一对中钢片,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排列在该对电源端子外侧的左右两对接地端子,每一中钢片被夹持固定在同一侧的一对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之间,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中钢片上。
进一步的改进,其还包括上金属壳体及下金属壳体,所述主金属壳体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并且设有插接孔,所述舌片悬空于所述插接孔中;所述上金属壳体包括呈弧形的上遮盖壁、从所述上遮盖壁向外侧延伸的上平面壁及从所述上平面壁外侧缘向下弯折延伸的固定脚;所述下金属壳体包括呈弧形的下遮盖壁及从所述下遮盖壁向外侧延伸的下平面壁,所述上遮盖壁和所述下遮盖壁共同套设于所述主金属壳体外侧,所述上平面壁和所述下平面壁上下贴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所述一对电源端子共用同一焊接脚,如此设计,增加电源端子焊接脚的宽度,焊接脚散热面积增加,同时电源端子可达到最高厚度0.70mm,导通面积增加,利于传输大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分开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中钢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100,具有正反插功能,用以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供插头连接器(未图示)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一对中钢片30、主金属壳体40、上金属壳体50及下金属壳体60。
绝缘本体10注塑成型于导电端子20和中钢片30上形成一端子模块。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11及从主体11向前延伸的舌片12,舌片12呈水平板状,导电端子20排布在舌片1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01及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焊接脚202,焊接脚202左右排列为一排。导电端子20包括左右隔开的两对接地端子21、位于该对接地端子21之间的一对电源端子22及左右间隔排列在该对电源端子22之间的8支信号端子23,信号端子23可以为信号端子或侦测端子等。两对接地端子21和信号端子23的各接触部201暴露于舌片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该对电源端子22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呈Y型,电源端子22的每一接触部201暴露于舌片12上下表面,该对电源端子22共用同一焊接脚202,电源端子22的接触部201上下面的距离与舌片12的厚度相同,均不大于0.7mm。
信号端子23排列为上下两排,上排信号端子23的接触部201暴露于舌片12上表面,下排信号端子23的接触部201暴露于舌片12下表面。上排信号端子23的焊接脚202间隔排列在一起,并且位于下排信号端子23的位于最内侧的两焊接脚202之间;电源端子22的焊接脚202位于上排信号端子23的位于最内侧的两焊接脚203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端子22的焊接脚202位于信号端子23的焊接脚203外侧。
进一步地,电源端子22还包括前后连接接触部201与焊接脚202的中间部203,中间部203呈水平板部,中间部203的上下面经过减薄处理,厚度小于接触部20与焊接脚202的厚度;上排信号端子23包括位于中间部203上方的上折弯部231,下排信号端子23包括位于中间部203下方的下折弯部232,上折弯部231和下折弯部232相对于中间部23折弯避位,以增加信号端子23与中间部23的上下间距,防止电源端子22与信号端子23短路。
中钢片30设置为水平片结构,并且设置于舌片12左右两侧,每一中钢片30被夹持固定在对应的一对接地端子21的接触部201之间。
主金属壳体40为前后中空的筒状结构,套设于绝缘本体10外侧,并且设有插接孔42,用于供插头连接器插接,舌片12悬空于插接孔42中。
上金属壳体50包括呈弧形的上遮盖壁51、从上遮盖壁51向外侧延伸的上平面壁52及从上平面壁52外侧缘向下弯折延伸的固定脚53,固定脚53用于向下安装于电路板上。
下金属壳体60包括呈弧形的下遮盖壁61及从下遮盖壁61向外侧延伸的下平面壁62;上遮盖壁51和下遮盖壁61上下相对,共同套设于主金属壳体40外侧,并且激光焊接固定;上平面壁52和下平面壁62上下贴合在一起,并且激光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100的一对电源端子22共用同一焊接脚203,增加了电源端子22焊接脚203的宽度,焊接脚203散热面积增加,同时电源端子23可达到最高厚度0.70mm,导通面积增加,利于传输大电流。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及从所述主体向前延伸的舌片,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及左右间隔排列在该对电源端子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片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排列在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源端子共用同一焊接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源端子为一体式,整体呈Y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每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片的上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上下面的距离与所述舌片的厚度相同,均不大于0.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前后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脚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呈水平板部,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脚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上排信号端子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部上方的上折弯部,所述下排信号端子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部下方的下折弯部,所述上折弯部和所述下折弯部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折弯避位,以增加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中间部的上下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上排信号端子的焊接脚间隔排列在一起,并且位于下排信号端子的位于最内侧的两焊接脚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焊接脚位于上排信号端子的位于最内侧的两焊接脚之间或所述信号端子的焊接脚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 Type-C插座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舌片左右两侧的一对中钢片,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排列在该对电源端子外侧的左右两对接地端子,每一中钢片被夹持固定在同一侧的一对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之间,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中钢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金属壳体及下金属壳体,所述主金属壳体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并且设有插接孔,所述舌片悬空于所述插接孔中;所述上金属壳体包括呈弧形的上遮盖壁、从所述上遮盖壁向外侧延伸的上平面壁及从所述上平面壁外侧缘向下弯折延伸的固定脚;所述下金属壳体包括呈弧形的下遮盖壁及从所述下遮盖壁向外侧延伸的下平面壁,所述上遮盖壁和所述下遮盖壁共同套设于所述主金属壳体外侧,所述上平面壁和所述下平面壁上下贴合在一起。
CN202320471657.0U 2023-03-13 2023-03-13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19498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657.0U CN219498229U (zh) 2023-03-13 2023-03-13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657.0U CN219498229U (zh) 2023-03-13 2023-03-13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8229U true CN219498229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1657.0U Active CN219498229U (zh) 2023-03-13 2023-03-13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8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199B (zh) 電連接器
JP48913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US1043931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420724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504594B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M508136U (zh) 電連接器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6684610B (zh) Type C连接器
CN219498229U (zh)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19643148U (zh) 插座连接器
TWI401843B (zh) 電連接器
CN220324752U (zh)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19498230U (zh) 大电流插座连接器
CN211376973U (zh) 电连接器
CN218997148U (zh) 电连接器
CN221041590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1376987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16872294U (zh) 一种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217334407U (zh) 大电流Type-C连接器
CN218275147U (zh) 母座连接器
CN219760013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构造
CN218997146U (zh) 电连接器
CN218677852U (zh) 电连接器
TWI483494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