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3462U - 减震型通舱件 - Google Patents

减震型通舱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3462U
CN219493462U CN202320000641.1U CN202320000641U CN219493462U CN 219493462 U CN219493462 U CN 219493462U CN 202320000641 U CN202320000641 U CN 202320000641U CN 219493462 U CN219493462 U CN 219493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ring
cabin passing
sho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06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道利
周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ing Zhongzi Ship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ing Zhongzi Ship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ing Zhongzi Ship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ing Zhongzi Ship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06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3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3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3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舱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减震型通舱件,包括通舱件本体与第一支撑板,所述通舱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软胶层,且软胶层的外部固定有第一减震环,并且第一减震环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左侧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减震环,所述通舱件本体的右侧安装有防漏垫,且通舱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环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通舱件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舱件方便提高减震效果,提高使用寿命,方便提高密封性,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安装稳固性。

Description

减震型通舱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舱件技术领域,具体是减震型通舱件。
背景技术
通舱件是船舶工业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密封装置,通舱件主要是将船舶的夹板与控制舱密封固定,所以通舱件在船舶行业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舱件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通舱件,一般连接在船舶上位置固定好,当船舶在运行时会发生晃动,通舱件在承受这种晃动的冲击力时容易被损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现有的通舱件在连接夹板与控制舱后,需要很好的密封性,若没有密封好,外部液体进入通舱件后,会腐蚀内部保存的文件,现有的通舱件在使用时需要将其位置安装固定好,若没有固定好,通舱件船舶运行时会自身发生晃动,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减震型通舱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通舱件,一般连接在船舶上位置固定好,当船舶在运行时会发生晃动,通舱件在承受这种晃动的冲击力时容易被损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现有的通舱件在连接夹板与控制舱后,需要很好的密封性,若没有密封好,外部液体进入通舱件后,会腐蚀内部保存的文件,现有的通舱件在使用时需要将其位置安装固定好,若没有固定好,通舱件船舶运行时会自身发生晃动,从而影响正常使用,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型通舱件,包括通舱件本体与第一支撑板,所述通舱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软胶层,且软胶层的外部固定有第一减震环,并且第一减震环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左侧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减震环,所述通舱件本体的右侧安装有防漏垫,且通舱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环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通舱件本体的底部,且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通舱件本体通过软胶层与第一减震环之间构成粘贴结构,且软胶层的材质为双面胶乙烯泡棉。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减震器,且第一减震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减震环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连接件的材质为记忆棉。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通过限位杆、固定块与通舱件本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块关于限位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与固定环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固定环通过防漏垫与通舱件本体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安装螺栓与通舱件本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为伸缩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板通过限位螺栓与第一支撑板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震环与减震器,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减震效果,第一减震环通过软胶层粘贴固定在通舱件本体的中部,且软胶层是由双面胶乙烯泡棉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当第一减震环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向通舱件本体传递时会先被软胶层缓冲,从而避免冲击力将通舱件本体表面冲击损坏,将第一减震环与第二减震环之间的间距卡入船舱板上,第一减震环的外侧等间距设置四组减震器,减震器另一端会抵在船舱板外,当晃动时会通过减震器的弹性缓冲晃动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将通舱件本体损坏,在第一减震环与第二减震环受到挤压或者拉伸时,第二减震环会通过连接件在第一减震环上发生轻微形变,连接件是由记忆棉材质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弹性效果,且能够在受力消失后慢慢的恢复到原始形状,从而避免第一减震环与第二减震环在受力时损坏,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减震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环与防漏垫,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密封效果,人力转动打开固定环,将两组固定环分别放在通舱件本体的两端,并将限位杆卡入固定环后方开设的卡槽内,并在限位杆的两端上转入两组固定块,固定块通过内侧设置的螺纹在限位杆上纵向移动,直到固定块的一端抵在固定环的外侧,将固定环位置固定在通舱件本体上,人力转动固定环上连接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固定环上横向移动,直到固定螺栓一端转动卡入船舶的夹板上,从而将通舱件本体位置固定,通过在通舱件本体与固定环之间设置一组防漏垫,在使用时通过盖板盖住其出入口,可通过防漏垫将通舱件本体出入口与盖板、固定环之间的间隙堵住,从而避免外部腐蚀液体进入通舱件本体内部腐蚀损坏,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密封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进一步方便加固通舱件的位置,当通舱件本体安装好后,人力转动限位螺栓,限位螺栓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第二支撑板上向外移动位置,直到限位螺栓一端离开第一支撑板外侧,方便使第一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内进行纵向伸缩,根据通舱件本体固定的高度调整其使用长度,调整完,反向转动限位螺栓,使限位螺栓重新卡在第一支撑板外侧,从而将第一支撑板位置固定,人力转动安装螺栓,将第一支撑板固定在通舱件本体的底部后,并转动第二支撑板底部连接的固定螺钉,使固定螺钉转动卡入船舶的底板,将第二支撑板位置固定,从而加固通舱件本体的位置,进一步方便加固通舱件的位置,避免通舱件发生晃动影响其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舱件本体;2、软胶层;3、第一减震环;4、减震器;5、连接件;6、第二减震环;7、固定环;8、限位杆;9、固定块;10、防漏垫;11、固定螺栓;12、第一支撑板;13、安装螺栓;14、第二支撑板;15、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减震型通舱件,包括装置通舱件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12,通舱件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软胶层2,且软胶层2的外部固定有第一减震环3,并且第一减震环3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器4,第一减震环3的左侧设置有连接件5,且连接件5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减震环6,通舱件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防漏垫10,且通舱件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7,固定环7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螺栓11,且固定环7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8,并且限位杆8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9,第一支撑板12设置于通舱件本体1的底部,且第一支撑板12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螺栓13,第一支撑板12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4,且第二支撑板14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15。
通舱件本体1通过软胶层2与第一减震环3之间构成粘贴结构,且软胶层2的材质为双面胶乙烯泡棉,第一减震环3通过软胶层2粘贴固定在通舱件本体1的中部,且软胶层2是由双面胶乙烯泡棉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当第一减震环3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向通舱件本体1传递时会先被软胶层2缓冲,从而避免冲击力将通舱件本体1表面冲击损坏。
第一减震环3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减震器4,且第一减震环3通过连接件5与第二减震环6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连接件5的材质为记忆棉,将第一减震环3与第二减震环6之间的间距卡入船舱板上,第一减震环3的外侧等间距设置四组减震器4,减震器4另一端会抵在船舱板外,当晃动时会通过减震器4的弹性缓冲晃动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将通舱件本体1损坏,在第一减震环3与第二减震环6受到挤压或者拉伸时,第二减震环6会通过连接件5在第一减震环3上发生轻微形变,连接件5是由记忆棉材质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弹性效果,且能够在受力消失后慢慢的恢复到原始形状,从而避免第一减震环3与第二减震环6在受力时损坏,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减震效果。
固定环7通过限位杆8、固定块9与通舱件本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块9关于限位杆8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人力转动打开固定环7,将两组固定环7分别放在通舱件本体1的两端,并将限位杆8卡入固定环7后方开设的卡槽内,并在限位杆8的两端上转入两组固定块9,固定块9通过内侧设置的螺纹在限位杆8上纵向移动,直到固定块9的一端抵在固定环7的外侧,将固定环7位置固定在通舱件本体1上。
固定螺栓11与固定环7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固定环7通过防漏垫10与通舱件本体1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人力转动固定环7上连接的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固定环7上横向移动,直到固定螺栓11一端转动卡入船舶的夹板上,从而将通舱件本体1位置固定,通过在通舱件本体1与固定环7之间设置一组防漏垫10,在使用时通过盖板盖住其出入口,可通过防漏垫10将通舱件本体1出入口与盖板、固定环7之间的间隙堵住,从而避免外部腐蚀液体进入通舱件本体1内部腐蚀损坏,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密封效果。
第一支撑板12通过安装螺栓13与通舱件本体1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4之间为伸缩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板14通过限位螺栓15与第一支撑板1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当通舱件本体1安装好后,人力转动限位螺栓15,限位螺栓15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第二支撑板14上向外移动位置,直到限位螺栓15一端离开第一支撑板12外侧,方便使第一支撑板12在第二支撑板14内进行纵向伸缩,根据通舱件本体1固定的高度调整其使用长度,调整完,反向转动限位螺栓15,使限位螺栓15重新卡在第一支撑板12外侧,从而将第一支撑板12位置固定,人力转动安装螺栓13,将第一支撑板12固定在通舱件本体1的底部后,并转动第二支撑板14底部连接的固定螺钉,使固定螺钉转动卡入船舶的底板,将第二支撑板14位置固定,从而加固通舱件本体1的位置,进一步方便加固通舱件的位置,避免通舱件发生晃动影响其正常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第一减震环3通过软胶层2粘贴固定在通舱件本体1的中部,且软胶层2是由双面胶乙烯泡棉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当第一减震环3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向通舱件本体1传递时会先被软胶层2缓冲,从而避免冲击力将通舱件本体1表面冲击损坏,将第一减震环3与第二减震环6之间的间距卡入船舱板上,第一减震环3的外侧等间距设置四组减震器4,减震器4另一端会抵在船舱板外,当晃动时会通过减震器4的弹性缓冲晃动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将通舱件本体1损坏,在第一减震环3与第二减震环6受到挤压或者拉伸时,第二减震环6会通过连接件5在第一减震环3上发生轻微形变,连接件5是由记忆棉材质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弹性效果,且能够在受力消失后慢慢的恢复到原始形状,从而避免第一减震环3与第二减震环6在受力时损坏,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减震效果;
人力转动打开固定环7,将两组固定环7分别放在通舱件本体1的两端,并将限位杆8卡入固定环7后方开设的卡槽内,并在限位杆8的两端上转入两组固定块9,固定块9通过内侧设置的螺纹在限位杆8上纵向移动,直到固定块9的一端抵在固定环7的外侧,将固定环7位置固定在通舱件本体1上,人力转动固定环7上连接的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固定环7上横向移动,直到固定螺栓11一端转动卡入船舶的夹板上,从而将通舱件本体1位置固定,通过在通舱件本体1与固定环7之间设置一组防漏垫10,在使用时通过盖板盖住其出入口,可通过防漏垫10将通舱件本体1出入口与盖板、固定环7之间的间隙堵住,从而避免外部腐蚀液体进入通舱件本体1内部腐蚀损坏,进一步方便提高通舱件的密封效果,当通舱件本体1安装好后,人力转动限位螺栓15,限位螺栓15通过外侧设置的螺纹在第二支撑板14上向外移动位置,直到限位螺栓15一端离开第一支撑板12外侧,方便使第一支撑板12在第二支撑板14内进行纵向伸缩,根据通舱件本体1固定的高度调整其使用长度,调整完,反向转动限位螺栓15,使限位螺栓15重新卡在第一支撑板12外侧,从而将第一支撑板12位置固定,人力转动安装螺栓13,将第一支撑板12固定在通舱件本体1的底部后,并转动第二支撑板14底部连接的固定螺钉,使固定螺钉转动卡入船舶的底板,将第二支撑板14位置固定,从而加固通舱件本体1的位置,进一步方便加固通舱件的位置,避免通舱件发生晃动影响其正常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减震型通舱件,包括通舱件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舱件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软胶层(2),且软胶层(2)的外部固定有第一减震环(3),并且第一减震环(3)的外侧安装有减震器(4),所述第一减震环(3)的左侧设置有连接件(5),且连接件(5)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减震环(6),所述通舱件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防漏垫(10),且通舱件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螺栓(11),且固定环(7)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8),并且限位杆(8)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第一支撑板(12)设置于通舱件本体(1)的底部,且第一支撑板(12)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螺栓(13),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4),且第二支撑板(14)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通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舱件本体(1)通过软胶层(2)与第一减震环(3)之间构成粘贴结构,且软胶层(2)的材质为双面胶乙烯泡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通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环(3)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减震器(4),且第一减震环(3)通过连接件(5)与第二减震环(6)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连接件(5)的材质为记忆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通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通过限位杆(8)、固定块(9)与通舱件本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块(9)关于限位杆(8)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通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11)与固定环(7)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固定环(7)通过防漏垫(10)与通舱件本体(1)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通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通过安装螺栓(13)与通舱件本体(1)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4)之间为伸缩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板(14)通过限位螺栓(15)与第一支撑板(1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CN202320000641.1U 2023-01-03 2023-01-03 减震型通舱件 Active CN219493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0641.1U CN219493462U (zh) 2023-01-03 2023-01-03 减震型通舱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0641.1U CN219493462U (zh) 2023-01-03 2023-01-03 减震型通舱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3462U true CN21949346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8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0641.1U Active CN219493462U (zh) 2023-01-03 2023-01-03 减震型通舱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3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4300A (zh) 船舶管路系统的弹性支撑隔振装置
CN219493462U (zh) 减震型通舱件
CN209757514U (zh)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旋翼无人机用起落架
CN113174903B (zh) 一种强稳定性的漂浮式橡胶护舷
CN201268394Y (zh) 填充式橡胶护舷
CN213358305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CN220303034U (zh) 一种柔性接口球墨铸铁管件
US11352201B2 (en) Peripheral sealing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 floating roof
CN215487626U (zh) 一种减震型橡胶垫片
CN214500470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减震支架
CN108953469B (zh) 一种吸收多方向高频高强度振动的减振装置
CN211502020U (zh) 一种l型结构管路隔振器
CN219755748U (zh) 一种耐腐蚀的四氟管道
CN111746739A (zh) 一种漂浮式橡胶护舷
CN213392326U (zh) 一种耐压的椭圆形不锈钢尿素罐
CN108487061B (zh) 履带辅助滑块式抗震伸缩缝
CN218934796U (zh) 一种泵体隔离套
CN220396769U (zh) 一种海上平台的管道限位钢架
CN216242676U (zh) 一种易安装的抗震支架
CN219866485U (zh) 一种集成阀组件
CN218235950U (zh) 新型的反作用杆橡塑接头
CN22003779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可曲挠橡胶接头
CN220379441U (zh) 一种空压机罐体结构
CN219796403U (zh) 一种hdpe给水管材
CN219062780U (zh) 一种具有耐高腐蚀性能钛波纹管补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