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0016U -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0016U
CN219490016U CN202223580724.7U CN202223580724U CN219490016U CN 219490016 U CN219490016 U CN 219490016U CN 202223580724 U CN202223580724 U CN 202223580724U CN 219490016 U CN219490016 U CN 219490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device
heat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07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07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0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0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0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基体、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安装基体具有安装槽,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底部,用于加热卡盒的样本管。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侧壁,用于加热卡盒的洗脱管。由于第二加热组件与第一加热组件在空间内错开,有利于降低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工作时产生热量的互相影响,从而便于同时保证各步骤样本处理所需要的温度。

Description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的流程通常包括裂解、清洗、洗脱、扩增和检测步骤,其中裂解、洗脱和扩增等步骤都需要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实现。现有一体化检测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由于多个加热组件之间的相互干扰,不易同时保证各步骤样本处理所需要的温度,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同时保证各步骤样本处理所需要的温度的控制装置,以及带有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核酸提取设备。
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安装基体,所述安装基体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卡盒;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卡盒的样本管;
以及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用于加热所述卡盒的洗脱管。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发热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槽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用于驱动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卡盒的洗脱管抵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发热件的上部设置有导向部,用于引导卡盒出入所述安放通道,所述导向部朝向安装槽侧壁倾斜延伸。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内用于朝向所述洗脱管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加热组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所述加热座的顶部具有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用于容纳所述卡盒的样本管的底部。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加热组件,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卡盒的扩增管;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三加热组件之间。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件、第二加热腔和加热元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基体上外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腔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内,用于容纳所述卡盒的扩增管,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腔的下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罩设在所述第二加热腔的外部,所述第二加热腔和隔热罩上均设有观测孔,且所述第二加热腔和隔热罩上观测孔连通以形成光学检测通道,用以对扩增管内的物质进行光学检测。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第一侧具有导热凸起,所述导热凸起与所述加热元件的底部接触,所述导热件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道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导热件的下方,所述散热翅片伸入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散热风扇连接于所述散热的风道的底部,且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散热翅片。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的电路均接入所述电路板组件。
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基体、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安装基体具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卡盒。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底部,用于加热卡盒的样本管。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侧壁,用于加热卡盒的洗脱管。由于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侧壁,而第一加热组件位于安装槽的底部,使得第二加热组件与第一加热组件在空间内错开,有利于降低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工作时产生热量的互相影响,从而便于同时保证各步骤样本处理所需要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6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安装基体;110、安装槽;120、固定板;200、第一加热组件;210、加热座;211、连接部;212、第一加热腔;300、第二加热组件;310、固定件;320、弹性件;330、发热件;400、第三加热组件;410、安装件;420、第二加热腔;430、加热元件;440、隔热罩;500、散热组件;510、导热件;511、导热凸起;512、散热翅片;520、散热风道;530、散热风扇;600、电路板组件;700、卡盒;710、样本管;720、洗脱管;730、扩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请参考图1-7,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基体100、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安装基体100具有安装槽110,安装槽110用于安装卡盒700。第一加热组件200设置于安装槽110的底部,用于加热卡盒700的样本管。第二加热组件300设置于安装槽110的侧壁,用于加热卡盒700的洗脱管720。第三加热组件400设置于安装槽110的底部,用于加热卡盒700的扩增管730。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二加热组件300分别位于安装基体100的相对两侧,且第二加热组件300位于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之间。
一方面,通过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分别加热卡盒700的样本管、洗脱管720和扩增管730,便于为卡盒700内的不同生化反应提供温度不同的加热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加热组件300设置于安装槽110的侧壁,而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均位于安装槽110的底部,使得第二加热组件300与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在空间内(至少水平方向上)错开,有利于降低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工作时产生热量的互相影响,从而便于同时保证各步骤样本处理所需要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温度控制装置中,选择将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呈直线排布,且均设置于卡盒700的底部,这使得三个加热位置的距离较近,容易互相影响。而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300的加热位置位于卡盒700的侧部,增大了与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二加热组件300的加热位置的距离,从而有利于降低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工作时产生热量的互相影响。
本实施例的表述中引入卡盒700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表述温度控制装置的特征,温度控制装置可以不包括卡盒700,也即,卡盒700可以视为应用于核酸提取检测设备或温度控制装置的耗材。
请参考图2、6和7,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300包括固定件310、弹性件320和发热件330,固定件310连接于安装槽110的侧壁,弹性件320的一端与固定件310连接,另一端与发热件330连接,弹性件320的弹性力用于驱动发热件330与卡盒700的洗脱管720抵紧。
通过固定件310实现了弹性件320和发热件330在安装槽110侧壁的固定,通过弹性件320将发热件330与卡盒700的洗脱管720抵紧,使得发热件330的热量能够更高效地传导至洗脱管720内,从而有利于提升实现温度控制的效率。具体地,弹性件320可以选用弹簧、弹片或其他合适的弹性结构。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0和发热件330通过固定件310间接连接于安装槽110的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300也可以不包括固定件310,将弹性件320和发热件330直接连接于安装槽110的侧壁。
请参考图2、6和7,在一种实施例中,发热件330为板状结构,发热件330的上部与安装槽110的侧壁成倾斜的角度,发热件330的中部与安装槽110的侧壁平行,发热件330的底部与安装槽110的侧壁垂直。
使得发热件330的中部能够更好地与卡盒700上的洗脱管720贴合,而发热件330倾斜的上部能够防止卡盒700或其他物体卡在发热件330与固定件310间的间隙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件330也可以设置为块状、盘状或其他合适的形状。请参考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安装槽110内用于朝向洗脱管72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加热组件300。
一方面,当卡盒7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洗脱管720时,两个第二加热组件300能够分别对卡盒700两侧的洗脱管720进行加热。当卡盒700上仅设有一个洗脱管720时,两个第二加热组件300也能够从洗脱管720的两侧同时进行加热,以进一步提升温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两个发热件330从卡盒700的相对两侧将卡盒700抵紧,因此还起到对卡盒700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卡盒700在安装基体100上的安装更稳定。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加热组件300的高度高于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
使得第二加热组件300与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二加热组件300在竖直方向上也错开,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工作时产生热量的互相影响。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200包括加热座210,加热座210的底部具有连接部211,连接部211用于与安装基体100底部的固定板120连接,加热座210的顶部具有第一加热腔212,第一加热腔212用于容纳卡盒700的样本管的底部。通过连接部211将第一加热腔212固定于固定板120,通过第一加热腔212加热样本管的底部。
请参考图4和5,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加热组件400包括安装件410、第二加热腔420和加热元件430,安装件410设置在安装基体100上外侧壁的底部,第二加热腔420设置于安装件内,用于容纳卡盒700的扩增管730。通过安装件将第二加热腔420固定于安装基体100上外侧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加热腔420加热扩增管730,加热元件430设置于第二加热腔420的下部。
具体地,第二加热腔420的内壁可以是与扩增管730贴合,安装件410可以是与安装基体100连接,也可以不与安装基体100连接,而是可以与安装基体100分离,只要能使卡盒700的扩增管进入第二加热腔420内即可。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30选用帕尔贴加热元件(半导体加热片),在其他实施中,加热元件430也可以选用电阻加热线圈或其他合适的发热体。
请参考图4和5,第三加热组件400还包括隔热罩440,隔热罩440罩设在第二加热腔420的外部,第二加热腔420和隔热罩440上均设有观测孔(未图示),且第二加热腔420和隔热罩440上的观测孔连通以形成光学检测通道,用以对扩增管730内的物质进行光学检测。通过隔热罩440降低了第二加热腔420内热量对外界的影响,通过光学检测通道方便光学检测设备直接检测扩增管730内的物质。
请参考图3-5,在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500,散热组件500包括导热件510,导热件510的第一侧具有导热凸起511,导热凸起511与加热元件430的底部接触,导热件510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512。
通过导热凸起511将加热元件430底部的热量传到至散热翅片512,并通过散热翅片512提升散热效率,一方面,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对扩增管730内的生化反应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温度控制效率。具体地,散热组件500整体设置于加热元件430的下方,用于对第三加热组件400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组件500可以应用于对单个第三加热组件400进行散热,也可以应用于同时对多个第三加热组件400进行散热。例如,当安装基体100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三加热组件400时,通导热凸起511与多个第三加热组件400的加热元件430接触,以便同时对多个第三加热组件400进行散热。
请参考图3-5,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组件500还包括散热风道520和散热风扇530,散热风道520设置于导热件510的下方,散热翅片512伸入散热风道520内。散热风扇530连接于散热的风道的底部,且散热风扇530朝向散热翅片512。通过散热风扇530带动气流从散热风道520流通,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散热翅片512的散热效率。
请参考图1-5,在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600,第一加热组件200和第二加热组件300的电路均接入电路板组件600。
实现了温度控制装置的线路控制的集约化和模块化,增强了温度控制装置的独立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温度控制装置生产、装配和维护的效率。具体地,安装基体100的底部具有固定板120,电路板组件600可以连接于固定板120。
请参考图4-7,第一加热组件200、第二加热组件300和第三加热组件400均包括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对卡盒700上样本管710、洗脱管720和扩增管730的加热温度。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酸提取检测设备,该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温度控制装置。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2)

1.一种核酸提取检测设备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体,所述安装基体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卡盒;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卡盒的样本管;
以及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用于加热所述卡盒的洗脱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发热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用于驱动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卡盒的洗脱管抵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发热件的上部设置有导向部,用于引导卡盒出入所述安装槽,所述导向部朝向安装槽侧壁倾斜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朝向所述洗脱管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加热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所述加热座的顶部具有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用于容纳所述卡盒的样本管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加热组件,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卡盒的扩增管;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三加热组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件、第二加热腔和加热元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基体上外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腔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内,用于容纳所述卡盒的扩增管,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腔的下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罩设在所述第二加热腔的外部,所述第二加热腔和隔热罩上均设有观测孔,且所述第二加热腔和隔热罩上的观测孔连通以形成光学检测通道,用以对扩增管内的物质进行光学检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第一侧具有导热凸起,所述导热凸起与所述加热元件的底部接触,所述导热件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道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导热件的下方,所述散热翅片伸入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散热风扇连接于所述散热的风道的底部,且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散热翅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的电路均接入所述电路板组件。
12.一种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2223580724.7U 2022-12-30 2022-12-30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490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0724.7U CN219490016U (zh) 2022-12-30 2022-12-30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0724.7U CN219490016U (zh) 2022-12-30 2022-12-30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0016U true CN219490016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2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0724.7U Active CN219490016U (zh) 2022-12-30 2022-12-30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0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2332B2 (en) Heat dissipative air guide
US10153571B2 (en) Connector system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US20150208551A1 (en)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Heat Between a Rail of Rack Mounted Equipment and a Channel of a Cooling Rack Enclosure,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EP0390053A1 (en) Heat conducting interface for electric module
US20080254517A1 (en) Thermal Cycler With Optimized Sample Holder Geometry
CN219490016U (zh)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CN114204317A (zh) 用于可插拔模块的换热组件
CN112243335A (zh) 插座组件的双重传热组件
EP2461660A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heat source element and heat conduct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fixing heat source element and heat conducting member
CN113905568A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113853085A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US20220216632A1 (en) Receptacle cage for a receptacle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375991B1 (ko) 분자 진단용 핵산 증폭장치
CN111252475A (zh) 一种循环输送装置
CN217563917U (zh) 一种带有温度监测的散热式多重防护型电气控制柜
CN216565834U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205384540U (zh) 一种高散热效率电脑主板
CN115562448A (zh) 液冷装置及服务器
CN219201431U (zh) 热阻性能测试设备
CN220066263U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导引架
CN219834755U (zh) 一种超声设备及其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的散热组件
TW201517424A (zh) 具有可維修cpu之電子裝置
US20240147674A1 (en) Plug-in module and module assembly
CN216414797U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113131266B (zh) 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