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1306U -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1306U
CN219481306U CN202320098014.6U CN202320098014U CN219481306U CN 219481306 U CN219481306 U CN 219481306U CN 202320098014 U CN202320098014 U CN 202320098014U CN 219481306 U CN219481306 U CN 219481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fixedly connected
fastening
blood circulation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80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远
孔丹
付小洁
谷思琪
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0980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1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1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1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属于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肢体压迫带,所述肢体压迫带远离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气管,还包括用于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气囊内充气的充气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部件,使用时,将气囊贴附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血液驱动的肢体上,一般为上肢或下肢,随后将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环绕使用者的肢体,并通过卷绕连接框,缩短第一紧固带的使用长度,直至第一紧固带的使用长度可以使扣合的挂钩与限位环将第一紧固带、肢体压迫带、第二紧固带绑缚在患者肢体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调节,且使用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患有疾病、身体残疾或手术麻醉等人群,由于行动不便,不得已长时间处于静卧或其它某一种姿势时,易出现凝血现象,凝血会对心血管循环系统造成干扰,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肺栓塞,极大的影响该人群的身体健康。
为此,现有技术通过研发相关的设备来缓解这种情况,例如公开号为CN20901938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包括:肢体压迫带、血液驱动仪、压力导管,肢体压迫带包括:充气囊,压力导管连接口,以及被动散热口,血液驱动仪用于向充气囊内充入压力气体;肢体压迫带和血液驱动仪之间通过压力导管相连,压力导管一端与压力导管连接口相连,另一端与血液驱动仪相连。主体件包括面料和与面料可拆卸连接的里衬,充气囊设于里衬内。该装置可以为应急救援条件下预防致命性四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提供高效、便捷的新技术。减少急救中由伤员血液高凝状态及肢体制动所诱发的血栓相关并发症,降低骨折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
上述装置虽然通过血液驱动仪向充气囊内充气,通过充气膨胀的充气囊对肢体进行按压,以预防致命性四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降低骨折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左翼和右翼通过魔术贴实现连接,若魔术贴的长度设置较短,虽然可以实现左翼和右翼连接松紧度的快速调节,但魔术贴会因充气囊的膨胀而松脱,不利于左翼和右翼的稳定连接,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若将魔术贴的长度设置较长,虽然可以保障左翼和右翼的粘粘稳定性,但会提高魔术贴在粘粘后完全撕开的难度,不利于左翼和右翼的调节,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的左翼和右翼通过魔术贴实现连接,若魔术贴的长度设置较短,虽然可以实现左翼和右翼连接松紧度的快速调节,但魔术贴会因充气囊的膨胀而松脱,不利于左翼和右翼的稳定连接,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若将魔术贴的长度设置较长,虽然可以保障左翼和右翼的粘粘稳定性,但会提高魔术贴在粘粘后完全撕开的难度,不利于左翼和右翼的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肢体压迫带,所述肢体压迫带远离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气管,还包括用于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气囊内充气的充气设备;所述肢体压迫带靠近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所述第一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相互远离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活动端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紧固带远离所述肢体压迫带一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为方形框,所述连接框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倾斜部,所述第二紧固带远离所述肢体压迫带的一端固定套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远离所述第二紧固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适配的挂钩。
优选地,位于所述固定杆一侧的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紧固带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贯穿所述连接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头。
优选地,所述挂钩远离所述U型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曲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部远离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头。
优选地,所述U型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弯曲部。
优选地,所述肢体压迫带、所述气囊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若干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肢体压迫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气囊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扣。
优选地,所述肢体压迫带、所述第一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和所述连接带均为柔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限位部件,使用时,将气囊贴附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血液驱动的肢体上,一般为上肢或下肢,随后将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环绕使用者的肢体,并通过卷绕连接框,缩短第一紧固带的使用长度,直至第一紧固带的使用长度可以使扣合的挂钩与限位环将第一紧固带、肢体压迫带、第二紧固带绑缚在患者肢体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调节,且使用稳定性高。
通过设置气囊、气管,完成气囊与使用者肢体的固定后,即可通过充气设备经气管向气囊内持续或间断性充气,以实现对使用者肢体的按压,有效防止血液高凝状态,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通过设置限位环、倾斜部,通过位于固定杆同侧的两个限位环对卷绕在连接框上的第一紧固带进行引导,并通过限位环上的倾斜部将卷绕在连接框上的第一紧固带卡住,避免调节第一紧固带使用长度的过程中,因操作不慎脱手,导致卷绕在连接框上的第一紧固带松脱,提高连接框的操作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通过设置第一球头,当需要从使用者身上卸下气囊时,取消挂钩与限位环的扣合即可,同时可通过限位住固定杆两端的第一球头和第一紧固带并将固定杆向远离第一紧固带的一侧拉动,此时连接框以固定杆为旋转轴快速转动,从而解除第一紧固带在连接框上的缠绕,便于本装置的后续使用,且结构简单巧妙。
通过设置第一弯曲部对与限位环扣合的挂钩进行引导,降低挂钩的操作难度,同时避免与限位环完成扣合的挂钩在气囊的多次膨胀和收缩下与限位环松脱,保障限位环、挂钩的扣合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球头提高第一弯曲部端部的圆滑度,提高限位环、挂钩扣合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支撑杆提高U型杆的支撑强度,避免U型杆受力变形,同时通过支撑杆上的第二弯曲部便于操作过程中通过手指勾住第二弯曲部,进而通过U型杆带动挂钩运动,提高挂钩的操作便捷性。
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在将气囊与肢体压迫带连接前,可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扣合实现肢体压迫带、气囊的预定位,随后可通过魔术贴或缝合的方式将肢体压迫带、气囊固定连接,提高肢体压迫带、气囊上若干散热孔位置的一致性,以保障肢体压迫带、气囊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图1为肢体压迫带、气囊、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限位部件、连接带装配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限位部件装配后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肢体压迫带装配后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囊、气管装配后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肢体压迫带;2、气囊;3、第一紧固带;4、第二紧固带;5、限位部件;6、固定杆;7、连接框;8、第一球头;9、限位环;10、倾斜部;11、U型杆;12、挂钩;13、第一弯曲部;14、第二球头;15、支撑杆;16、第二弯曲部;17、散热孔;18、第一卡扣;19、第二卡扣;20、气管;21、连接带。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此外,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包括连接带21,所述连接带2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肢体压迫带1,肢体压迫带1远离连接带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2,气囊2上连通有气管20,还包括用于通过气管20向气囊2内充气的充气设备,充气设备可以是公开号为CN209019389U的中国专利中的血液驱动仪;肢体压迫带1靠近连接带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带3、第二紧固带4,第一紧固带3、第二紧固带4相互远离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限位第一紧固带3、第二紧固带4活动端的限位部件5,限位部件5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紧固带3远离肢体压迫带1一端的固定杆6,固定杆6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7,连接框7为方形框,连接框7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限位环9上设置有倾斜部10,第二紧固带4远离肢体压迫带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U型杆11,U型杆11远离第二紧固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环9相适配的挂钩12。
通过设置第一紧固带3、第二紧固带4、限位部件5,使用时,将气囊2贴附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血液驱动的肢体上,一般为上肢或下肢,随后将第一紧固带3、第二紧固带4环绕使用者的肢体,并通过卷绕连接框7,缩短第一紧固带3的使用长度,直至第一紧固带3的使用长度可以使扣合的挂钩12与限位环9将第一紧固带3、肢体压迫带1、第二紧固带4绑缚在患者肢体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调节,且使用稳定性高。
通过设置气囊2、气管20,完成气囊2与使用者肢体的固定后,即可通过充气设备经气管20向气囊2内持续或间断性充气,以实现对使用者肢体的按压,有效防止血液高凝状态,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肢体压迫带1、第一紧固带3、第二紧固带4和连接带21均为柔性材质,位于固定杆6一侧的两个限位环9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第一紧固带3的宽度。
通过设置限位环9、倾斜部10,通过位于固定杆6同侧的两个限位环9对卷绕在连接框7上的第一紧固带3进行引导,并通过限位环9上的倾斜部10将卷绕在连接框7上的第一紧固带3卡住,避免调节第一紧固带3使用长度的过程中,因操作不慎脱手,导致卷绕在连接框7上的第一紧固带3松脱,提高连接框7的操作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6的两端贯穿连接框7,固定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头8,通过设置第一球头8,当需要从使用者身上卸下气囊2时,取消挂钩12与限位环9的扣合即可,同时可通过限位住固定杆6两端的第一球头8和第一紧固带3并将固定杆6向远离第一紧固带3的一侧拉动,此时连接框7以固定杆6为旋转轴快速转动,从而解除第一紧固带3在连接框7上的缠绕,便于本装置的后续使用,且结构简单巧妙。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12远离U型杆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曲部13,第一弯曲部13远离挂钩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头14。
通过设置第一弯曲部13对与限位环9扣合的挂钩12进行引导,降低挂钩12的操作难度,同时避免与限位环9完成扣合的挂钩12在气囊2的多次膨胀和收缩下与限位环9松脱,保障限位环9、挂钩12的扣合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球头14提高第一弯曲部13端部的圆滑度,提高限位环9、挂钩12扣合操作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杆1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设置有第二弯曲部16,通过设置支撑杆15提高U型杆11的支撑强度,避免U型杆11受力变形,同时通过支撑杆15上的第二弯曲部16便于操作过程中通过手指勾住第二弯曲部16,进而通过U型杆11带动挂钩12运动,提高挂钩12的操作便捷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肢体压迫带1、气囊2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若干散热孔17,通过设置散热孔17提高肢体压迫带1、气囊2的散热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肢体压迫带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扣18,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一卡扣18相适配的第二卡扣19,通过设置第一卡扣18、第二卡扣19,在将气囊2与肢体压迫带1连接前,可通过第一卡扣18与第二卡扣19的扣合实现肢体压迫带1、气囊2的预定位,随后可通过魔术贴或缝合的方式将肢体压迫带1、气囊2固定连接,提高肢体压迫带1、气囊2上若干散热孔17位置的一致性,以保障肢体压迫带1、气囊2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限位部件,使用时,将气囊贴附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血液驱动的肢体上,一般为上肢或下肢,随后将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环绕使用者的肢体,并通过卷绕连接框,缩短第一紧固带的使用长度,直至第一紧固带的使用长度可以使扣合的挂钩与限位环将第一紧固带、肢体压迫带、第二紧固带绑缚在患者肢体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调节,且使用稳定性高。
通过设置气囊、气管,完成气囊与使用者肢体的固定后,即可通过充气设备经气管向气囊内持续或间断性充气,以实现对使用者肢体的按压,有效防止血液高凝状态,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通过设置限位环、倾斜部,通过位于固定杆同侧的两个限位环对卷绕在连接框上的第一紧固带进行引导,并通过限位环上的倾斜部将卷绕在连接框上的第一紧固带卡住,避免调节第一紧固带使用长度的过程中,因操作不慎脱手,导致卷绕在连接框上的第一紧固带松脱,提高连接框的操作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通过设置第一球头,当需要从使用者身上卸下气囊时,取消挂钩与限位环的扣合即可,同时可通过限位住固定杆两端的第一球头和第一紧固带并将固定杆向远离第一紧固带的一侧拉动,此时连接框以固定杆为旋转轴快速转动,从而解除第一紧固带在连接框上的缠绕,便于本装置的后续使用,且结构简单巧妙。
通过设置第一弯曲部对与限位环扣合的挂钩进行引导,降低挂钩的操作难度,同时避免与限位环完成扣合的挂钩在气囊的多次膨胀和收缩下与限位环松脱,保障限位环、挂钩的扣合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球头提高第一弯曲部端部的圆滑度,提高限位环、挂钩扣合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支撑杆提高U型杆的支撑强度,避免U型杆受力变形,同时通过支撑杆上的第二弯曲部便于操作过程中通过手指勾住第二弯曲部,进而通过U型杆带动挂钩运动,提高挂钩的操作便捷性。
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在将气囊与肢体压迫带连接前,可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扣合实现肢体压迫带、气囊的预定位,随后可通过魔术贴或缝合的方式将肢体压迫带、气囊固定连接,提高肢体压迫带、气囊上若干散热孔位置的一致性,以保障肢体压迫带、气囊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肢体压迫带,所述肢体压迫带远离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气管,还包括用于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气囊内充气的充气设备;
所述肢体压迫带靠近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所述第一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相互远离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活动端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紧固带远离所述肢体压迫带一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为方形框,所述连接框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倾斜部,所述第二紧固带远离所述肢体压迫带的一端固定套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远离所述第二紧固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适配的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固定杆一侧的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紧固带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贯穿所述连接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远离所述U型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远离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弯曲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压迫带、所述气囊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若干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压迫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气囊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压迫带、所述第一紧固带、所述第二紧固带和所述连接带均为柔性材质。
CN202320098014.6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Active CN219481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8014.6U CN2194813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8014.6U CN2194813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1306U true CN219481306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1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8014.6U Active CN2194813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1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1125B2 (en) Device for control of difficult to compress hemorrhage
US892653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hemorrhage
US2023011709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breathing in a subject
US5891070A (en) Breast presser belt
CN111513797A (zh) 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愈合加压装置
CN219481306U (zh) 一种便携式血液循环驱动系统
CN210204840U (zh) 一种介入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器
CN211381587U (zh) 一种动脉压迫式止血带
CN209789948U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压迫快速止血装置
US10751067B2 (en) Self-stabilizing portable pneumatic abdominal aortic tourniquet with ratcheting tensioner
CN219538620U (zh) 肩关节外展固定装置
CN212817074U (zh) 一种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CN219439297U (zh) 股动脉压迫器
CN215994130U (zh) 一种胸肋骨固定止血镇痛装置
CN220655619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止血器
CN217611043U (zh) 一种可调式桡动脉测压固定装置
CN221814100U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09350327A (zh) 一种可精确调节头位的气管肿瘤术后恢复装置
CN21879349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腹带
CN217660180U (zh) 一种用于pfna手术患者患侧上肢的固定带
CN215273740U (zh)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CN210644117U (zh) 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
CN219207143U (zh) 一种方便束紧固定的止血带
CN214679141U (zh) 防挣脱约束带
CN220967358U (zh) 一种定时桡动脉穿刺压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