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3740U -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 Google Patents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3740U
CN215273740U CN202121571691.2U CN202121571691U CN215273740U CN 215273740 U CN215273740 U CN 215273740U CN 202121571691 U CN202121571691 U CN 202121571691U CN 215273740 U CN215273740 U CN 215273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able
hand
bag
inflatable ball
internal fist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16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5716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3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3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3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包括套包,安装在吊套包上的吊带、充气托垫和手捏充气球,术后通过套包对患者肢体进行包裹,利用吊带固定在床上或套在患者脖子上,抬高内瘘手术的肢体,减轻肢体水肿,保持血液循环通畅,从而防止指端肿胀,另外,通过手捏充气球的作用,可供患者手部进行适当的握拳运动,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同时在阀门作用下,可将手捏充气球与充气托垫连通,利用手捏充气球向充气托垫充气,可根据需求,托起手臂,条手臂倾斜至合适角度,使用更加舒适,操作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在术后,需要对手术肢体进行护理,通过适当抬高肢体,减轻肢体水肿,现有技术中,通过三角巾对肢体进行吊起,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肢体手部长时间步运动容易形成血栓,影响术后恢复效果,所以急需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调节肢体角度,供肢体进行适当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多功能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包括套包,所述套包边部安装有至少一条吊带,每条所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调节卡扣,吊带穿过调节卡扣移动,调节所述吊带长度,所述套包上内安装有充气托垫,套包一侧设有手捏充气球,所述手捏充气球上连接有气管,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托垫连通;
其中,所述气管和手捏充气球之间安装有阀门,调节阀门控制手捏充气球与充气托垫连通、气管与外界连通或手捏充气球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吊带为两条,对称安装在所述套包上,每条所述吊带分别通过调节卡扣独立调节其长度。
优选的,每条所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锁紧环,每个所述锁紧环均能沿吊带滑动,并固定所述吊带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充气托垫为弧形,且充气托垫充满状态下,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高度。
优选的,充气托垫靠近套包一面和套包内配套安装有魔术贴,充气托垫通过魔术贴与套包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阀门包括安装在气管上的外管和与外管同轴安装的内管,所述外管中心处开设有连通手捏充气球和气管的通孔,所述内管沿外管轴线方向滑动安装,且在内管上沿轴线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随内管滑动,依次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与通孔重合,使气管与外界连通、手捏充气球与充气托垫连通和手捏充气球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套包边部设有多个绑带,绑带一端与套包相连,另一端与套包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每条所述吊带上均设有标识。
优选的,每条所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挂钩、夹子或连接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术后通过套包对患者肢体进行包裹,利用吊带固定在床上或套在患者脖子上,抬高内瘘手术的肢体,减轻肢体水肿,保持血液循环通畅,从而防止指端肿胀,另外,通过手捏充气球的作用,可供患者手部进行适当的握拳运动,以进一步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同时在阀门作用下,可将手捏充气球与充气托垫连通,利用手捏充气球向充气托垫充气,可根据需求,托起手臂,条手臂倾斜至合适角度,使用更加舒适,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锻炼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托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门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锻炼包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1、套包;2、吊带;3、调节卡扣;4、充气托垫;5、手捏充气球;7、气管;8、锁紧环;9、阀门;91、外管;92、内管;93、通孔;94、第一通道;95、第二通道;96、第三通道;10、魔术贴;11、绑带;12、标识;1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包括套包1,套包1边部安装有至少一条吊带2,每条吊带2上均安装有调节卡扣3,吊带2穿过调节卡扣3移动,调节吊带2长度,套包1上内安装有充气托垫4,套包1一侧设有手捏充气球5,手捏充气球5上连接有气管7,气管7另一端与充气托垫4连通;其中,气管7和手捏充气球5之间安装有阀门9,调节阀门9控制手捏充气球5与充气托垫4连通、气管7与外界连通或手捏充气球5外界连通,套包1边部设有多个绑带11,绑带11一端与套包1相连,另一端与套包1拆卸式连接。
其中,参考图1,吊带2为两条,对称安装在套包1上,每条吊带2分别通过调节卡扣3独立调节其长度,在每条吊带2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锁紧环8,每个锁紧环8均能沿吊带2滑动,并固定吊带2的状态。
参考图1和5,每条吊带上均设有标识12,其中标识12可为长度标识或度数标识,为长度标识时,即显示每条吊带调节的长度,为度数标识时,即当吊带调该位置时,套包1倾斜的度数,例如,每条吊带上以15度为一格,以其中一条吊带为基础,另一条吊带收缩与其相差两格时,此状态下,套包1倾斜的度数为30度,每条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连接件13,连接件为挂钩、夹子或连接环。
使用时,患者肢体放置在套包1内,通过套包1对肢体进行包裹和支撑,再通过吊带2套在患者脖子上,或者在每条吊带上安装连接件,通过挂钩、夹子或连接环固定在床边或输液架上,穿过调节卡扣3拉动吊带2,根据需求调节吊带2的长度,使其调节至对应的标识12处,滑动锁紧环8,使其靠近固定点,将该位置的吊带2固定在患者身上或者固定在床边固定点上,确保套包1稳定性。
参考图2,充气托垫4为弧形,且充气托垫4充满状态下,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高度,其中,充气托垫4靠近套包1一面和套包1内配套安装有魔术贴10,充气托垫4通过魔术贴10与套包1内壁相连。
参考图3-4,阀门9包括安装在气管7上的外管91和与外管91同轴安装的内管92,外管91中心处开设有连通手捏充气球5和气管7的通孔93,内管92沿外管91轴线方向滑动安装,且在内管92上沿轴线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通道94、第二通道95和第三通道96,随内管92滑动,依次将第一通道94、第二通道95和第三通道96与通孔93重合,使气管7与外界连通、手捏充气球5与充气托垫4连通和手捏充气球5外界连通。
参考图4,使用时,患者可通过移动内管92,调节阀门9的连通模式,第一种模式,推动内管92,使得第一通道94与通孔93重合,此时,气管7通过第一通道94与外界连通,可对充气托垫4进行放气操作,第二种模式,推动内管92使得第二通道95与通孔93重合,此时,气管7与手捏充气球5连通,当捏动手捏充气球5进行训练,同时可对充气托垫4进行充气操作,使得充气托垫4膨胀,调节肢体的角度,使其至合适位置,使用更加舒适,第三种模式,推动内管92,使得第三通道96与通孔93重合,此时,手捏充气球5通过第三通道96与外界连通,便于患者独立使用手捏充气球5进行训练,操作简单灵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包,所述套包边部安装有至少一条吊带,每条所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调节卡扣,吊带穿过调节卡扣移动,调节所述吊带长度,所述套包上内安装有充气托垫,套包一侧设有手捏充气球,所述手捏充气球上连接有气管,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托垫连通;
其中,所述气管和手捏充气球之间安装有阀门,调节阀门控制手捏充气球与充气托垫连通、气管与外界连通或手捏充气球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为两条,对称安装在所述套包上,每条所述吊带分别通过调节卡扣独立调节其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锁紧环,每个所述锁紧环均能沿吊带滑动,并固定所述吊带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托垫为弧形,且充气托垫充满状态下,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充气托垫靠近套包一面和套包内配套安装有魔术贴,充气托垫通过魔术贴与套包内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安装在气管上的外管和与外管同轴安装的内管,所述外管中心处开设有连通手捏充气球和气管的通孔,所述内管沿外管轴线方向滑动安装,且在内管上沿轴线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随内管滑动,依次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与通孔重合,使气管与外界连通、手捏充气球与充气托垫连通和手捏充气球外界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包边部设有多个绑带,绑带一端与套包相连,另一端与套包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吊带上均设有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吊带上均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挂钩、夹子或连接环。
CN202121571691.2U 2021-07-12 2021-07-12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Active CN215273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1691.2U CN215273740U (zh) 2021-07-12 2021-07-12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1691.2U CN215273740U (zh) 2021-07-12 2021-07-12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3740U true CN215273740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1691.2U Active CN215273740U (zh) 2021-07-12 2021-07-12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3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6937U (zh) 多用途支撑气垫
CN210301421U (zh) 乳腺癌术后包扎装置
CN215273740U (zh) 动静脉内瘘术后锻炼包
CN202875425U (zh) 永久起搏器术后专用加压器
CN214434699U (zh) 一种上肢骨折患者用外固定装置
CN210749701U (zh) 多功能压力胸衣
CN209347350U (zh) 一种肘关节术后悬吊牵引装置
CN208851756U (zh) 一种弹力肋骨固定带
CN218943636U (zh) 一种上肢检查保护装置
CN219250308U (zh) 一种用于头部压迫止血装置
CN219896067U (zh)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CN219042856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压力绷带
CN214318266U (zh) 一种上肢骨折多功能固定装置
CN210644339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臂制动装置
CN215914958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手臂挂带
CN216496047U (zh) 腹水引流专用腹带
CN219271344U (zh)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妇产科护理带
CN217066737U (zh) 一种穿戴式约束带
CN219183940U (zh) 一种肩带式沙袋固定器
CN211023389U (zh) 乳腺癌术后患肢愈合固定带
CN218784479U (zh) 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
CN213310722U (zh) 一种医用自制旋后位夹板
CN215307200U (zh) 一种带蒂皮瓣术后患肢摆放垫
CN217219384U (zh) 一种乳房重建术后专用压力胸衣
CN215349852U (zh) 医用约束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