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8109U -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8109U
CN219478109U CN202320249610.XU CN202320249610U CN219478109U CN 219478109 U CN219478109 U CN 219478109U CN 202320249610 U CN202320249610 U CN 202320249610U CN 219478109 U CN219478109 U CN 219478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pc board
hole
pie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96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鑫
曾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esh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esh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esh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esh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96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8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8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8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该耳机结构包括壳体、FPC板、触摸件、装设于壳体内的电池、控制板以及喇叭,所述电池用于对控制板以及喇叭进行供电,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触摸件装设于通孔的上端,所述喇叭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所述FPC板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FPC板的触摸端抵触于触摸件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通过挖孔缩短FPC板板的触摸距离,同时增大耳机内其它电子元件与FPC板板的触摸距离,从而降低触摸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已经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量普及,一些电子设备通常需要实现触摸功能,以满足更为便捷的使用要求,例如现有的TWS耳机,通常需要在耳机背面增设触摸功能区,以对控制音乐的播放或通话,提升耳机的客户体验和科技感。
目前,TWS耳机的结构中,FPC板与壳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导致触摸控制的灵敏度不够问题,为了改善该缺陷,现有的做法是将FPC板贴合在壳体的内表面,即先将FPC板与壳体组装在一起,然后再将FPC板的连接端与主板对应接口进行连接。这种结构导致FPC板与耳机内其它电子元件距离较近,导致触摸干扰较大,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通过挖孔缩短FPC板板的触摸距离,同时增大耳机内其它电子元件与FPC板板的触摸距离,从而降低触摸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包括壳体、FPC板、触摸件、装设于壳体内的电池、控制板以及喇叭,所述电池用于对控制板以及喇叭进行供电,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触摸件装设于通孔的上端,所述喇叭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所述FPC板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FPC板的触摸端抵触于触摸件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触摸件为导电结构。
其中,所述触摸件与壳体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还设置有盲孔,所述触摸件装设于盲孔内;所述通孔、触摸件以及盲孔同圆心设置,所述FPC板凸伸至盲孔并抵触于触摸件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装设有加强框,所述加强框位于FPC板板与喇叭之间,所述加强框与FPC板板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加强框与壳体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通孔的形状以及FPC板的触摸端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通孔的直径为FPC板的触摸端的直径的1.01-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通过在壳体的上端面设置通孔,在通孔的上端设置触摸件,并使得FPC板板伸入通孔内以与触摸件抵触,触摸件可供使用者进行触控。通过挖孔缩短FPC板板的触摸距离,同时增大耳机内其它电子元件与FPC板板的触摸距离,从而降低触摸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电池--101,控制板--102,喇叭--103,FPC板--104,触摸件--105,通孔--106,盲孔--107,加强框--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已经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量普及,一些电子设备通常需要实现触摸功能,以满足更为便捷的使用要求,例如现有的TWS耳机,通常需要在耳机背面增设触摸功能区,以对控制音乐的播放或通话,提升耳机的客户体验和科技感。
目前,TWS耳机的结构中,FPC板与壳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导致触摸控制的灵敏度不够问题,为了改善该缺陷,现有的做法是将FPC板贴合在壳体的内表面,即先将FPC板与壳体组装在一起,然后再将FPC板的连接端与主板对应接口进行连接。这种结构导致FPC板与耳机内其它电子元件距离较近,导致触摸干扰较大,使用体验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耳机结构包括壳体100、FPC板104、触摸件105、装设于壳体100内的电池101、控制板102以及喇叭103,所述电池101用于对控制板102以及喇叭103进行供电,所述壳体100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106,所述触摸件105装设于通孔106的上端,所述喇叭103位于通孔106的正下方;所述FPC板104与控制板102电连接,所述FPC板104的触摸端抵触于触摸件105的下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件105为可导电结构,优选为导电的类肤材质,使得人体在接触触摸件105后,能与触摸件105下方的FPC板104形成电容结构,实现触控的功能效果。优选的,所述触摸件105与壳体100一体成型结构,可增加触摸件105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通过在壳体100的上端面设置通孔106,在通孔106的上端设置触摸件105,并使得FPC板104板伸入通孔106内以与触摸件105抵触,触摸件105可供使用者进行触控。通过挖孔缩短FPC板104板的触摸距离,同时增大耳机内其它电子元件与FPC板104板的触摸距离,从而降低触摸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106的形状以及FPC板104的触摸端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通孔106的直径为FPC板104的触摸端的直径的1.01-1.5倍,由于在相同的面积下,圆形相比其他形状具有更短的周长,而具有更优的空间容纳性,故使用圆形的通孔106可节省壳体100的空间使用率;所述壳体100的上端面还设置有盲孔107,所述触摸件105装设于盲孔107内;所述通孔106、触摸件105以及盲孔107同圆心设置,所述FPC板104凸伸至盲孔107并抵触于触摸件105的下端面。通过设置盲孔107,使得触摸件105可嵌入于壳体100内设置,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具体的,所述壳体100内还装设有加强框108,所述加强框108位于FPC板104板与喇叭103之间,所述加强框108与FPC板104板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加强框108与壳体100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过程中,由于是在壳体100上设置加强框108,FPC板104的整体与加强框108的上端面保持持平,使得FPC板104在组装时与加强框108及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简化了组装过程,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同时,由于FPC板104的触摸端是凸伸至壳体100与加强框108之间设置的,FPC板104的触摸端往壳体100的方向弯折一定的角度,使得FPC板104的触摸端在发生振动时存在的冗余量。由于加强框108可将FPC板104与壳体100内的其它电子元件隔开,故加强框108可同时增加耳机内的结构强度,增加耳机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电池、控制板以及喇叭,所述电池用于对控制板以及喇叭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结构还包括FPC板以及触摸件,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触摸件装设于通孔的上端,所述喇叭位于通孔的正下方;
所述FPC板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FPC板的触摸端抵触于触摸件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件为导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件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还设置有盲孔,所述触摸件装设于盲孔内;所述通孔、触摸件以及盲孔同圆心设置,所述FPC板凸伸至盲孔并抵触于触摸件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装设有加强框,所述加强框位于FPC板板与喇叭之间,所述加强框与FPC板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以及FPC板的触摸端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通孔的直径为FPC板的触摸端的直径的1.01-1.5倍。
CN202320249610.X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Active CN219478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610.XU CN219478109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610.XU CN219478109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8109U true CN21947810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9610.XU Active CN219478109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8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6365B (zh) 音腔结构及具有其的手机
CN202364340U (zh) 一种硅麦克风阵列的固定机构及蓝牙耳机
CN115499745A (zh) 耳挂式耳机
CN201629825U (zh) 移动电话的音箱结构
CN219478109U (zh) 一种低触摸距离抗干扰式耳机结构
CN111263279B (zh) 电子设备
CN116320865B (zh) 一种耳机用镂空型抗干扰结构及镂空型抗干扰方法
CN205912248U (zh) 一种扬声器及扬声器模组
CN205584486U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2463495U (zh) 一种无线蓝牙降噪耳机及充电盒
CN210781295U (zh) 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
CN108495223B (zh)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218450171U (zh) 一种马达精密连接的移动终端
CN202799135U (zh) 扬声器装置
CN210469694U (zh) 一种双喇叭耳机
CN219999575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
CN216122840U (zh) 一种采用折弯导电件的蓝牙耳机
CN218473337U (zh) 耳挂式耳机
CN216903401U (zh) 受话器连接结构、受话器弹片以及电子设备
CN215497149U (zh) Usb连接器和移动终端
CN218976842U (zh) 电子设备
CN215734758U (zh) 一种降噪蓝牙耳机
CN214378988U (zh) 一种音频连接器
CN215222451U (zh) 触摸感应式耳机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202523870U (zh) 音频插头连接器及移动支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