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6922U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76922U CN219476922U CN202320182157.5U CN202320182157U CN219476922U CN 219476922 U CN219476922 U CN 219476922U CN 202320182157 U CN202320182157 U CN 202320182157U CN 219476922 U CN219476922 U CN 2194769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module
- busbar
- battery
- side plat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其中电池模组包括:箱体、多个电池以及汇流排。箱体具有容纳腔,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多个电池均设置在容纳腔内。汇流排位于容纳腔内,并与电池电连接,汇流排邻近侧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功能槽,功能槽被配置为增加汇流排与侧板之间的爬电距离。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功能槽的设置增加了汇流排与侧板之间的距离,即增加了汇流排与侧板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上的绝缘层失效后汇流排与侧板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当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会导致侧板上的绝缘层局部高温融化,融化的绝缘层会导致侧板裸露,考虑到电池模组空间利用率的问题,侧板和汇流排之间的距离不宜设置过大,侧板与汇流排如果距离太近,裸露的侧板会引起汇流排与侧板连电引起短路失效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汇流排邻近所述侧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被配置为增加所述汇流排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爬电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
功能槽的设置增加了汇流排与侧板之间的距离,即增加了汇流排与侧板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上的绝缘层失效后汇流排与侧板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
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高,从而提高了电池包整体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第五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侧板;11、翻边;12、第二斜面;
20、汇流排;21、功能槽;22、凹槽;23、第一斜面;
30、隔电层;
40、耐高温层;
5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申请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下述讨论提供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虽然每个实施例代表了申请的单一组合,但是本申请不同实施例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申请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B和D的组合,那么本申请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多个电池50以及汇流排20。
箱体具有容纳腔,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0。
多个电池50均设置在容纳腔内。
汇流排20与电池50电连接,汇流排20邻近侧板10的边缘处设置有功能槽21,功能槽21被配置为增加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功能槽21的设置增加了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10上的绝缘层失效后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侧板10邻近汇流排20的一端设置有翻边11,翻边11搭接在电池50上。
在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中,电池50会抵靠在侧板10的翻边11上,翻边11起到了定位作用,从而能够使电池50快速的安装到位。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翻边11邻近汇流排20设置的面上设置有第二斜面12。
上述结构,使翻边11邻近汇流排20的边缘缺失一部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距离,即进一步增加了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10上的绝缘层失效后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隔电层30。
隔电层30设置在汇流排20邻近侧板10的边缘处,并包裹汇流排20的边缘,隔电层30被配置为增加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
隔电层30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距离,即进一步增加了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10上的隔电层失效后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耐高温层40。
耐高温层40覆盖在隔电层30。
耐高温层40对隔电层30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隔电层30因高温而失效导致短路风险增大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耐高温层40的面积大于隔电层30的面积。
上述结构使得耐高温层40完全覆盖隔电层30,避免了隔电层30的裸露,从而使耐高温层40更好的对隔电层30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隔电层30因高温而失效导致短路风险增大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耐高温层40与隔电层30可为同一结构,即隔电层30既能阻滞电通过也能阻滞热通过。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功能槽21的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功能槽21为通槽,功能槽21沿汇流排20的厚度方向L贯穿汇流排20。功能槽21为弧形槽。汇流排20上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由于汇流排20向靠近电池的方向凹陷形成。
在一个侧板10到另一个侧板10的方向上,凹槽22由汇流排20的一个边缘延伸至另一个边缘,并与功能槽21连通。
在汇流排20上形成有向靠近电池50方向凹陷的凹槽22,使汇流排20的凹槽22位于相堆叠的两相邻电池50之间,以凹槽22作为承受凹槽22两边的电池50的膨胀力的缓冲,吸收电池模组在长生命周期的末期由于电池50膨胀导致电池模组增长而产生的巨大拉应力,降低汇流排20与电池50极柱间焊缝撕裂风险,提高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凹槽22向下凸出,这样会导致造成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功能槽21设置在凹槽22邻近侧板10设置的一端,以去除掉汇流排20的边缘处向下凸出的部分,即增加了汇流排20的边缘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10上的绝缘层失效后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功能槽21在汇流排20邻近侧板10设置的面上形成第一斜面23。
上述结构,使汇流排20邻近侧板10的边缘缺失一部分,从而增加了汇流排20的边缘与侧板10之间的距离,即增加了汇流排20的边缘与侧板10之间的爬电距离,保证了侧板10上的绝缘层失效后汇流排20与侧板10之间仍然满足绝缘耐压要求,从而避免了短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高,从而提高了电池包整体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
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及
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汇流排邻近所述侧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被配置为增加所述汇流排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爬电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为通槽,所述功能槽沿所述汇流排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汇流排;
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汇流排向靠近所述电池的方向凹陷形成;
在一个所述侧板到另一个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由所述汇流排的一个边缘延伸至另一个边缘,并与所述功能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为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在所述汇流排邻近所述侧板设置的面上形成第一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邻近所述汇流排的一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搭接在所述电池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边邻近所述汇流排设置的面上设置有第二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隔电层,所述隔电层设置在所述汇流排邻近所述侧板的边缘处,并包裹所述汇流排的边缘,所述隔电层被配置为增加所述汇流排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爬电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覆盖在所述隔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高温层的面积大于所述隔电层的面积。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2157.5U CN219476922U (zh) | 2023-02-01 | 2023-02-01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2157.5U CN219476922U (zh) | 2023-02-01 | 2023-02-01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76922U true CN219476922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3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82157.5U Active CN219476922U (zh) | 2023-02-01 | 2023-02-01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76922U (zh) |
-
2023
- 2023-02-01 CN CN202320182157.5U patent/CN2194769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81633B2 (en) | Busbar | |
EP3772120A1 (en) | Battery module, secondary battery and cap plate assembly thereof | |
US8557418B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comprising short circuit unit responsive to pressure and module thereof | |
CN111952515B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及装置 | |
JP5952418B2 (ja) | 安全性の向上した電池パック | |
EP2624327B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JP2010267615A (ja) | 二次電池 | |
CN101663779A (zh) | 改进安全性的电池组电池 | |
US20130337300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JP7186274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 |
EP3800704B1 (e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
CN111900318A (zh) | 二次电池及汽车 | |
US11362395B2 (en) | End cover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device | |
CN112332032B (zh) | 电池组以及使用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 | |
US10818958B2 (en) |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system | |
CN219476922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112234296B (zh) | 电芯以及电池模组 | |
EP4109649A1 (e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 |
JP7201628B2 (ja) | 二次電池 | |
CN219180721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9832809U (zh) | 一种软包热失控防护模组以及车辆供电系统 | |
CN220544077U (zh) | 电池包和车辆 | |
EP4243194A1 (en) | Pouch-type battery cell with improved thermal stability | |
US20240055211A1 (en) | Fusing device and power battery | |
EP4369501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