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2553U -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2553U
CN219472553U CN202222679192.6U CN202222679192U CN219472553U CN 219472553 U CN219472553 U CN 219472553U CN 202222679192 U CN202222679192 U CN 202222679192U CN 219472553 U CN219472553 U CN 219472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creen
mobile terminal
motion
fold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91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国平
张强强
王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91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2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2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2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包括中部支架、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连接架、转动连接臂、转动推拉臂和转动板,所述运动连接机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设置支撑柔性屏的第一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将转动板和连接架并排设计,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的支撑结构移至连接架上,并进一步地还可在连接架上于第一支撑结构的外侧再设置柔性屏支撑面,保证柔性屏的支撑和弯曲时的水滴成型,同时也保证让位空间,能够适配于折叠时柔性屏中部水滴形弯曲的移动终端的极薄形要求,中部支架的宽度和整机厚度能大幅减少,中部外壳的宽度能做到6.6mm,整机厚度<10mm。

Description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背景技术
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中,设置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其通过铰链连接,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设置中部壳体,铰链的中间转动连接结构被隐藏在中部壳体中。有一种内折折叠屏移动终端,其在折叠时,折叠屏的中部弯曲成水滴形,对于水滴形的折叠屏,折叠屏移动终端中部设置转动板,转动板叠在连接架上并与连接架转动连接,用于在移动终端展平时,转至水平而在中部盖板和左右壳体的支撑面之间,支撑屏幕,当移动终端折拢时,转动板转至倾斜,形成避让水滴形弯曲中部的空间,并在柔性屏弯曲的起始部位捏挤支撑柔性屏,使柔性屏形成水滴形。这种结构,中部外壳的宽度无法小于8.5mm,整机厚度无法小于12mm,当对于移动终端要求为极薄形时,除非牺牲转动板的外端厚度,但会影响转动板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中部水滴形弯曲的移动终端要求极薄形时,也能够满足转动板的强度要求。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包括中部支架、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和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连接架、转动连接臂、转动推拉臂和转动板,所述转动连接臂和转动推拉臂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中部支架上,两者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运动连接机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设置支撑柔性屏的第一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架上,在移动终端展平时,在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设置第一支撑结构的部分位于转动板的左侧外而并列于转动板,在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设置第一支撑结构的部分位于转动板的右侧外而并列于转动板,在移动终端折拢时,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在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支撑柔性屏,两侧的转动板转至倾斜,提供让位空间,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和中部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和连接架活动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转动架总体呈条状,与移动终端的长度匹配,纵贯移动终端的整个长度,并沿其长度范围与多个转动连接臂滑动连接,与多个所述转动推拉臂转动连接。
以移动终端展平状态作为参考状态,在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左侧还设有柔性屏支撑面,在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右侧还设有柔性屏支撑面,在移动终端展平时,左侧和右侧的所述柔性屏支撑面也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转动板一起展平,支撑柔性屏。
所述转动板通过销和位于连接的开槽部位的槽壁上的控制槽活动连接。
左侧运动组件中的连接架和右侧的运动组件中的连接架分别设置与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的部位。
第一支撑结构呈弧形面,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具有挤捏支撑柔性屏的配合。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呈条状弧面形,沿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为一整条或数段。
本实用新型将转动板和连接架并排设计,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的支撑结构移至连接架上,并进一步地还可在连接架上于第一支撑结构的外侧再设置柔性屏支撑面,保证柔性屏的支撑和弯曲时的水滴成型,同时也保证让位空间,能够适配于折叠时柔性屏中部水滴形弯曲的移动终端的极薄形要求,中部支架的宽度和整机厚度能大幅减少,中部外壳的宽度能做到6.6mm,整机厚度
<1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移动终端展平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移动终端展平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移动终端折拢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包括中部支架101、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和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所述中部支架101安装在中部外壳102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连接架1、转动连接臂2、转动推拉臂3和转动板200,所述转动连接臂2和转动推拉臂3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支部支架上,两者的转动轴线平行,其中,转动推拉臂3可通过圆弧滑块31和圆弧导槽的转动连接结构与中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圆弧导槽被设置在中部支架101上。左侧运动组件中的连接架1和右侧的运动组件中的连接架1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它们分别设置与所述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的部位,比如螺丝安装位。
所述运动连接机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设置支撑柔性屏的第一支撑结构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位于所述连接架1上。在移动终端展平时,在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1设置第一支撑结构4的部分位于转动板的左侧外而并列于转动板200,在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1设置第一支撑结构200的部分位于转动板的右侧外而并列于转动板200,在移动终端折拢时,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4在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支撑柔性屏,两侧的转动板200转至倾斜,提供对水滴形弯曲部位的让位空间201,所述转动板200的一端和中部支架101转动连接,另一端和连接架1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架1总体呈条状,与移动终端的长度匹配,纵贯移动终端的整个长度,与中部外壳102的长度基本一致,并沿其长度范围与多个转动连接臂2滑动连接,与多个所述转动推拉臂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页呈条状弧面形,沿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为一整条或数段。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移动终端展平状态作为参考状态,在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1在第一支撑结构4的左侧还设有柔性屏支撑面5,左侧的柔性屏支撑面1也在外侧并排于左侧的转动板200;在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1在第一支撑结构4的右侧还设有柔性屏支撑面5,右侧的柔性屏支撑面1也在外侧并排于右侧的转动板200;在移动终端展平时,左侧和右侧的所述柔性屏支撑面5也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转动板200一起展平,支撑柔性屏300。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结构1呈弧形面,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具有挤捏支撑柔性屏的配合,如图4所示,弯曲起始部位被挤捏支撑为与水滴形弧度相反的弧度。
所述转动板200通过销和位于连接架1的开槽部位的槽壁上的控制槽11活动连接,被控制槽11控制转动轨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内侧”、“水平”、“端部”、“长度”、“外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用语“第一”、“第二”也仅为说明时的简洁而采用,并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时,通过对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和影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化。此外,在权利要求、说明书中,“包括”、“含有”等词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非复数名词不排除其复数形式。

Claims (7)

1.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包括中部支架、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和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连接架、转动连接臂、转动推拉臂和转动板,所述转动连接臂和转动推拉臂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中部支架上,两者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运动连接机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设置支撑柔性屏的第一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架上,在移动终端展平时,在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设置第一支撑结构的部分位于转动板的左侧外而并列于转动板,在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设置第一支撑结构的部分位于转动板的右侧外而并列于转动板,在移动终端折拢时,两侧的第一支撑结构在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支撑柔性屏,两侧的转动板转至倾斜,提供让位空间,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和中部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和连接架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总体呈条状,与移动终端的长度匹配,纵贯移动终端的整个长度,并沿其长度范围与多个转动连接臂滑动连接,与多个所述转动推拉臂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以移动终端展平状态作为参考状态,在位于左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左侧还设有柔性屏支撑面,在位于右侧的运动组件中,连接架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右侧还设有柔性屏支撑面,在移动终端展平时,左侧和右侧的所述柔性屏支撑面也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转动板一起展平,支撑柔性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通过销和位于连接的开槽部位的槽壁上的控制槽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左侧运动组件中的连接架和右侧的运动组件中的连接架分别设置与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的部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结构呈弧形面,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于折叠时柔性屏的弯曲起始部位具有挤捏支撑柔性屏的配合。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呈条状弧面形,沿所述连接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为一整条或数段。
CN202222679192.6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Active CN219472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9192.6U CN219472553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9192.6U CN219472553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2553U true CN219472553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9192.6U Active CN219472553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2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0149B (zh) 铰链结构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4507124U (zh) 一种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WO2021068794A1 (zh) 一种应用于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
CN215871469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US20230221773A1 (en) Movement mechanism applied to inner-folding flexible screen terminal and inner-folding flexible screen terminal
CN216162735U (zh) 带升降驱动控制功能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WO2022206537A1 (zh)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828462B (zh) 转动机构、折叠机构及通讯设备
CN114046313A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1901458A (zh) 折叠机构及通讯设备
CN115499524A (zh) 折叠屏设备
CN11224305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9472553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运动连接机构
CN111435954A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6685087A (zh)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WO2024012008A1 (zh) 阻尼机构及终端
KR102638435B1 (ko) 힌지 및 인폴딩 플렉서블 스크린 이동 단말기
WO2022166853A1 (zh)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5234572B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
CN218941130U (zh)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111862801A (zh) 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1294436B (zh) 一种360°连杆铰链及移动终端
CN218633998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218625038U (zh) 折叠屏移动终端的铰链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