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2188U - 排气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排气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2188U
CN219472188U CN202320550772.7U CN202320550772U CN219472188U CN 219472188 U CN219472188 U CN 219472188U CN 202320550772 U CN202320550772 U CN 202320550772U CN 219472188 U CN219472188 U CN 219472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connection
clamp
fix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07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玉龙
邱林建
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07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2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2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2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组件和车辆,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连接卡箍,所述连接卡箍包括固定支架和卡箍本体,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弯折相连,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卡箍本体焊接相连,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固定相连,所述卡箍本体用于紧固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组件,通过在排气管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连接卡箍,使得进气管与排气管的装配简单,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Description

排气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气组件及具有该排气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排气V型卡箍因其良好的密封性、耐温性以及节省空间、布置简单、节省时间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排气系统连接处连接固定。
同时也因其结构,导致在安装过程中无法精准定位;安装过程中,卡箍沿管轴向旋转导致卡箍安装位置与设计状态不符,出现与周边件间隙小,导致行车过程中存在干涉、异响问题;另,在安装过程中,装配人员需要一手固定法兰一手固定卡箍,单人安装作业困难,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气组件,其结构简单、装配轻松,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连接卡箍,所述连接卡箍包括固定支架和卡箍本体,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弯折相连,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卡箍本体焊接相连,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固定相连,所述卡箍本体用于紧固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通过在排气管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连接卡箍,使得进气管与排气管的装配简单,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卡箍本体形成有朝内敞开的卡箍槽,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适于卡接于所述卡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有第一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用于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焊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包括支撑部和第二连接翻边,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翻边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翻边用于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焊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卡箍本体包括第一卡箍部和第二卡箍部,所述第一卡箍部和所述第二卡箍部均构造为半圆环形,且所述第一卡箍部和所述第二卡箍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相连,且所述第一卡箍部和所述第二卡箍部适于通过连接件选择性地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第一卡箍部形成有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二卡箍部形成有第二连接凸部,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以与所述连接螺母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连接螺栓设有防脱限位部,所述防脱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之间,且所述防脱限位部在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周壁凸出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卡箍本体在所述卡箍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固定翻边和第二固定翻边,所述第一固定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贴合相连,所述第二固定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贴合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径向尺寸相同,且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贴合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排气组件。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排气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排气组件1,
进气管11,第一连接法兰111,排气管12,第二连接法兰121,连接卡箍13,固定支架131,第一固定部1311,第二固定部1312,第一连接翻边1313,加强支架1314,支撑部1315,第二连接翻边1316,卡箍本体132,第一卡箍部1321,第一连接凸部13211,第一固定翻边13212,第二固定翻边13213,第二卡箍部1322,第二连接凸部13221,连接件133,连接螺栓1331,防脱限位部13311,连接螺母1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1,其装配简单,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1,包括:进气管11、排气管12和连接卡箍13。
具体的,进气管11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111,排气管12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121,其中,第一连接法兰111与进气管11为焊接相连或为一体成型,且连接强度高,第二连接法兰121与排气管12为焊接相连或为一体成型,且连接强度高,在第一连接法兰111与第二连接法兰121靠近连接,可使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连通以排出气体,且使得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连接处的强度增加。
进一步的,连接卡箍13包括固定支架131和卡箍本体132,固定支架131包括第一固定部1311和第二固定部1312,第一固定部1311与第二固定部1312弯折相连,且第一固定部1311与卡箍本体132焊接相连,即第一固定部1311用于与卡箍本体132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部1311位于固定支架131的上侧,第二固定部1312位于固定支架131的下侧,第一固定部1311与卡箍本体132焊接连接,可实现固定支架131与卡箍本体132的焊接连接,且焊接方式的强度高。同时,第二固定部1312与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中的一个固定相连,也就是说,第二固定部1312可固定连接于进气管11,或,第二固定部1312固定连接于排气管12,这两种方式均可实现第二固定部1312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固定支架131的连接固定。
同时,卡箍本体132用于紧固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即连接卡箍13的卡箍本体132可与进气管11的第一连接法兰111固定连接,再与排气管12的第二连接法兰121紧固连接,或,连接卡箍13的卡箍本体132可与排气管12的第二连接法兰121固定连接,再与进气管11的第一连接法兰111紧固连接,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任意一种,均可使连接卡箍13通过卡箍本体132实现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连接固定,且连接可靠。
由此,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31与卡箍本体132焊接相连,且固定支架131的第二固定部1312与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固定相连,可使连接卡箍13与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固定连接为一体,进而可使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在装配过程中连接卡箍13不会旋转,能实现一人轻松装配,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进气管11位于左侧,排气管12位于右侧,进气管11的右端部外周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111,排气管12的左端部外周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法兰121,连接卡箍13的卡箍本体132与第一连接法兰111外周壁固定连接,可实现连接卡箍13的连接,其中,连接卡箍13与第一连接法兰111固定连接为一体,可直接将第一连接法兰111与第二连接法兰121通过连接卡箍13进行紧固连接,即实现排气管12与进气管11的连接,此装配过程简单,减少了套连接卡箍13环节,能够实现一个人完成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连接,且排气管12与进气管11安装的同轴度较高,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组件1,通过在排气管12与进气管11的连接处设置连接卡箍13,使得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装配简单,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箍本体132形成有朝内敞开的卡箍槽,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适于卡接于卡箍槽内,即卡箍本体132的卡箍槽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可实现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的连接。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连接卡箍13位于左侧,卡箍本体132形成有朝内敞开的卡箍槽,卡箍槽内部形状与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相匹配设置,以使卡箍槽与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卡接紧密,装配牢靠。固定支架131位于卡箍本体132的左侧,且固定连接于进气管11的外周壁,使得连接卡箍13与进气管11固定连接,可将排气管12的第二连接法兰121朝向连接卡箍13安装,即可完成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装配,其装配简单、轻松,减少了工人套连接卡箍13的过程,可减少生产工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312形成有第一连接翻边1313,第一连接翻边1313用于与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焊接相连,即第二固定部1312用于与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连接,其中,第二固定部1312的第一连接翻边1313可与进气管11连接,也可与排气管12连接,均可实现第二固定部1312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固定支架131的连接固定。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部1311位于固定支架131的上侧,第二固定部1312位于固定支架131的下侧,第二固定部1312位于第一固定部1311的最左侧,且第二固定部1312沿着第一固定部1311左侧边朝下弯折,再朝向左侧弯折以形成第一连接翻边1313,第一连接翻边1313可与进气管11的外周壁焊接连接,可实现第二固定部1312与进气管11的连接固定,即可实现固定支架131与进气管11的连接固定,且焊接方式的连接强度高,由此,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提高连接卡箍13内部结构的连接强度,以及连接卡箍13与进气管11的连接强度。
由此,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31的第二固定部1312与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焊接相连,可使连接卡箍13与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固定连接为一体,进而可使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在装配过程中连接卡箍13不会旋转,能实现一人轻松装配,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31还包括加强支架1314,加强支架1314包括支撑部1315和第二连接翻边1316,支撑部1315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31相连,支撑部131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翻边1316相连,且第二连接翻边1316用于与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焊接相连,即第二连接翻边1316可与进气管11连接,也可与排气管12连接,均可实现第二连接翻边1316的连接固定,且实现加强支架1314的连接固定,且增加加强支架1314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加强支架1314位于固定支架131的下侧,且加强支架1314位于第二固定部1312与卡箍本体132之间,用以支撑第一固定部1311,加强支架1314包括支撑部1315和第二连接翻边1316,支撑部1315的上端与固定支架131的第一固定部1311的下侧连接,可实现支撑部1315与第一固定部1311的连接,支撑部1315的下端向左弯折形成第二连接翻边1316,第二连接翻边1316可与进气管11的外周壁焊接连接,可实现第二连接翻边1316与进气管11的连接固定,其焊接方式的连接强度高,由此,通过将加强支架13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固定,可增加第一固定部1311的结构强度,且上述的第一连接翻边1313也与进气管11的外周壁焊接连接,进一步增加固定支架131与进气管11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加连接卡箍13的结构强度,可避免在排气系统工作过程中,受外力影响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箍本体132包括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均构造为半圆环形,且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分别与固定支架131焊接相连,且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适于通过连接件133选择性地连接固定。
具体的,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位于卡箍本体132的两端,如图1、图3所示,可设前端为第一卡箍部1321,后端为第二卡箍部1322,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均构造为半圆形环,第一卡箍部1321与第二卡箍部1322拼接形成一个圆环形的卡箍本体132,第一卡箍部1321与第二卡箍部1322的外表面分别与固定支架131焊接连接,可实现卡箍本体132与固定支架131的连接,第一卡箍部1321与第二卡箍部1322可通过连接件133选择性地连接,以锁紧卡箍本体132,可完成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连接,且可通过拆卸连接件133对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进行检修、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箍部1321形成有第一连接凸部13211,第二卡箍部1322形成有第二连接凸部13221,连接件133包括连接螺栓1331和连接螺母1332,连接螺栓1331贯穿第一连接凸部13211和第二连接凸部13221以与连接螺母1332相连。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卡箍部1321的下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凸部13211,第二卡箍部1322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连接凸部13221,第一连接凸部13211与第二连接凸部13221均设有连接孔,且通过连接件133可将第一连接凸部13211与第二连接凸部13221相连,其中,连接件133包括连接螺栓1331和连接螺母1332,在对准第一连接凸部13211与第二连接凸部13221的连接孔后,将连接螺栓1331穿过连接孔与连接螺母1332锁紧,可完成第一卡箍部1321与第二卡箍部1322的连接,即完成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连接,此连接方式强度高,且连接方式简单,易于对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进行检修、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螺栓1331设有防脱限位部13311,防脱限位部13311位于第一连接凸部13211和第二连接凸部13221之间,且防脱限位部13311在连接螺栓1331的外周壁凸出形成。
具体的,连接螺栓1331的中部位置设有防脱限位部13311,防脱限位部13311位于第一连接凸部13211和第二连接凸部13221之间,且沿着连接螺栓1331的外周壁凸出分布,即防脱限位部13311可为圆环形的限位挡边,在拆卸连接螺母1332后,可防止连接螺栓1331从第一连接凸部13211或第二连接凸部13221脱落,通过在连接螺栓1331设置防脱限位部13311,可防止连接螺栓1331脱落,使得在安装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时锁紧连接螺栓1331更加方便,且拆卸后方便对连接卡箍13的收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箍本体132在卡箍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固定翻边13212和第二固定翻边13213,第一固定翻边13212与第一连接法兰111贴合相连,第二固定翻边13213与第二连接法兰121贴合相连。
具体的,如图2所示,卡箍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固定翻边13212和第二固定翻边13213,且第一固定翻边13212和第二固定翻边13213与卡箍槽弯折相连,且朝向同侧弯折,具体设计中,在第一卡箍部1321和第二卡箍部132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固定翻边13212和第二固定翻边13213,可将第一卡箍部1321与第二卡箍部1322设为相同结构,也可实现上述设计要求,其中,第一固定翻边13212内壁与第一连接法兰111贴合连接,第二固定翻边13213与第二连接法兰121贴合连接,可使卡箍槽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贴合相连,再通过连接件133的连接,可完成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安装,且通过上述的连接卡箍13与进气管11或排气管12固定连接为一体,可使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在装配过程中连接卡箍13不会旋转,安装速度快,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法兰111与第二连接法兰121的径向尺寸相同,且第一连接法兰111与第二连接法兰121贴合相连。
具体的,第一连接法兰111与第二连接法兰121的外径尺寸相同,可在设计卡箍本体132时,将卡箍槽、第一固定翻边13212和第二固定翻边13213与对应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的径向尺寸匹配设置,可使卡箍本体132与第一连接法兰111和第二连接法兰121的贴合度高,且可将第一固定翻边13212与第二固定翻边13213设置为左右对称,节省设计工时,更便于加工卡箍本体132,且第一连接法兰111与第二连接法兰121贴合连接,可使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连接为贴合连接,其密封性好,可避免气体外漏,且可使第一卡箍部1321与第二卡箍部1322的锁紧度高,整体结构装配轻松。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排气组件1,通过在排气管12与进气管11的连接处设置连接卡箍13,使得进气管11与排气管12的装配简单,可有效避免干涉、异响等问题,且减少生产工时。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
连接卡箍,所述连接卡箍包括固定支架和卡箍本体,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弯折相连,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卡箍本体焊接相连,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固定相连,所述卡箍本体用于紧固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形成有朝内敞开的卡箍槽,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适于卡接于所述卡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有第一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用于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焊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包括支撑部和第二连接翻边,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翻边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翻边用于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包括第一卡箍部和第二卡箍部,所述第一卡箍部和所述第二卡箍部均构造为半圆环形,且所述第一卡箍部和所述第二卡箍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相连,且所述第一卡箍部和所述第二卡箍部适于通过连接件选择性地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部形成有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二卡箍部形成有第二连接凸部,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以与所述连接螺母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设有防脱限位部,所述防脱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之间,且所述防脱限位部在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周壁凸出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在所述卡箍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固定翻边和第二固定翻边,所述第一固定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贴合相连,所述第二固定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贴合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径向尺寸相同,且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贴合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组件。
CN202320550772.7U 2023-03-20 2023-03-20 排气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9472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0772.7U CN219472188U (zh) 2023-03-20 2023-03-20 排气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0772.7U CN219472188U (zh) 2023-03-20 2023-03-20 排气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2188U true CN219472188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0772.7U Active CN219472188U (zh) 2023-03-20 2023-03-20 排气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2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06525B2 (ja) 間接給気冷却器
AU2004289698A1 (en) Pipe clamp with integral latch
JP4865338B2 (ja) 車両用の冷却アセンブリ
JP2015117590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系部品取付構造、及びエンジンの排気系部品取付方法
JP4585347B2 (ja)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CN219472188U (zh) 排气组件和车辆
EP2778383A1 (en) Intake manifol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775100A (en) Dual inlet muffler connection
WO2002092973A1 (fr) Structure de raccordement d'une partie de collecteur d'echappement de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a plusieurs cylindres
CN214789434U (zh) 管路支架
CN115335626A (zh) 包括套环和密封件的用于连接管的夹紧系统
CN114992211A (zh) 一种紧固装置的预组装结构及锁定结构
CN215486314U (zh) 管体连接结构、发动机和汽车
EP2286133B1 (en) Flexible element with integral outer shield and/or inner liner
CN218564593U (zh) 一种外接延伸式汽车空调管夹
US8424922B2 (en) Angled flexible coupling with integral outer shield and/or inner liner
CN214240763U (zh) 制动管安装支架
CN215927538U (zh) 排气管路连接结构及发动机
CN218895066U (zh) 一种汽车冷却管路组合固定管夹
CN210440136U (zh) 发动机进气管与节气门体的装配结构
CN215284387U (zh) 一种变速器的换挡拉索合装连接结构
CN217206682U (zh) 一种装载机用空滤器连接结构
CN211519756U (zh) 全地形车及其车架
CN214620195U (zh) 气液分离器组件
CN220869544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软管中间连接装置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