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3007U -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3007U
CN219463007U CN202320351858.7U CN202320351858U CN219463007U CN 219463007 U CN219463007 U CN 219463007U CN 202320351858 U CN202320351858 U CN 202320351858U CN 219463007 U CN219463007 U CN 219463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dilute acid
tail gas
tower
liquid alka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18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涛
刘元辉
李旗
王斐
徐晓伟
李楠
姜晓庆
王雷
孙立民
李宜高
刘志刚
徐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mon Sme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mon Sme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mon Sme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mon Sme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18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3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3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3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硫化工段尾气由稀酸吸收塔底部进入,经过稀酸吸收塔、双氧水吸收塔以及液碱吸收塔,吸收合格后由液碱吸收塔上部排空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污酸中重金属与尾气中硫化氢反应,污酸中二氧化硫被吹脱出来进入双氧水吸收塔,二氧化硫经双氧水吸收后,其它气体进入液碱吸收塔,经液碱吸收后排放,从而实现将硫化系统尾气中的硫化氢合理回收利用,节省尾气吸收处理成本,确保尾气达标排放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冶金化工行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稀酸,里面含有各类重金属砷、铜、铅、锌等,并且稀酸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污酸必须经过处理后,将其中重金属进行回收,废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或者返回公司内部充分利用。根据当前环保形势,多数企业采用硫化法处理污酸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硫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气体与重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砷、硫化铜等硫化物,硫化过程中部分未能够充分反应的硫化氢气体进入尾气中,并且硫化过程中污酸的二氧化硫也进入尾气中。目前多数化工冶炼企业的尾气处理装置采用液碱吸收的方式,存在辅料液碱用量较多,处理成本较高,处理后尾气指标波动较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处理成本大幅度下降,并能够确保尾气处理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液碱吸收塔,所述液碱吸收塔下部通过气体管路B与双氧水吸收塔上部相连接,所述双氧水吸收塔下部通过气体管路A与稀酸吸收塔上部相连接,所述稀酸吸收塔下部与硫化工段尾气管相连,所述液碱吸收塔上方设有排空管路,所述稀酸吸收塔、双氧水吸收塔和液碱吸收塔中均设有格筛和鲍尔环,鲍尔环上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上方设有捕沫装置,所述稀酸吸收塔下部通过稀酸排液管与稀酸储池相连接,所述稀酸储池通过稀酸泵与稀酸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相连接,所述双氧水吸收塔下部通过双氧水循环泵与双氧水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相连接,双氧水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通过旁路阀与稀酸储池相连,所述气体管路B靠近液碱吸收塔一侧设有风机,液碱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通过碱液循环泵与液碱吸收塔下方相连接,液碱吸收塔下方通过吸收液排液管与尾气吸收液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稀酸吸收塔、双氧水吸收塔和液碱吸收塔上均设有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污酸与硫化尾气逆向接触反应,利用污酸中含有的重金属将尾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气体充分反应吸收,同时将污酸中的二氧化硫吹脱出来,污酸通过塔底部进入污酸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吹脱出来的二氧化硫与双氧水反应吸收,剩余其它气体经液碱吸收后排放,液碱耗量较以往明显减少,尾气吸收总成本较传统液碱吸收成本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说明:1、稀酸吸收塔,2、双氧水吸收塔,3、液碱吸收塔,4、硫化工段尾气管,5、气体管路A,6、气体管路B,7、排空管路,8、旁路阀,9、吸收液排液管,10、稀酸排液管,11、稀酸泵,12、双氧水循环泵,13、液碱循环泵,14尾气吸收液槽,15、风机,16、稀酸储池,17、人孔,18、喷淋装置,19、捕沫装置,20、鲍尔环,21、格筛。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附图1-2,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液碱吸收塔3,液碱吸收塔3下部通过气体管路B6与双氧水吸收塔2上部相连接,双氧水吸收塔2下部通过气体管路A5与稀酸吸收塔1上部相连接,稀酸吸收塔1下部与硫化工段尾气管4相连,液碱吸收塔3上方设有排空管路7,稀酸吸收塔1、双氧水吸收塔2和液碱吸收塔3中均设有格筛21和鲍尔环20,鲍尔环20上方设有喷淋装置18,喷淋装置18上方设有捕沫装置19,稀酸吸收塔1下部通过稀酸排液管10与稀酸储池16相连接,稀酸储池16通过稀酸泵11与稀酸吸收塔1内的喷淋装置18相连接,双氧水吸收塔2下部通过双氧水循环泵12与双氧水吸收塔2内的喷淋装置相连接,双氧水吸收塔2内的喷淋装置通过旁路阀8与稀酸储池16相连,气体管路B6靠近液碱吸收塔3一侧设有风机15,液碱吸收塔3内的喷淋装置通过碱液循环泵13与液碱吸收塔3下方相连接,液碱吸收塔3下方通过吸收液排液管9与尾气吸收液槽14相连接。
硫化工段尾气从硫化工段尾气管4进入稀酸吸收塔1,稀酸泵11将污酸打入吸收塔喷淋装置18,稀酸吸收塔1底部污酸经稀酸排液管10进入稀酸储池16,尾气经塔顶部气体管路A5进入双氧水吸收塔,双氧水经过双氧水循环泵12打入塔上部,经鲍尔环分流流到塔下部,吸收后经旁路阀8排到稀酸储池16。双氧水吸收塔2上部气体经管路B6进入液碱吸收塔,液碱吸收塔3外部安装有负压风机15,塔内液碱经碱液循环泵13打入液碱吸收塔3上部喷淋装置,经鲍尔环分流流到塔下部,吸收后碱液经吸收液排液管9排到尾气吸收液槽14利用,塔内吸收合格气体经排空管路7排出。
具体地,污酸进入稀酸吸收塔经鲍尔环分流后与上行的硫化工段尾气接触,污酸中的重金属与尾气中含有的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将尾气中的硫化氢吸收利用,塔底污酸排入稀酸储池;同时污酸中的二氧化硫被吹脱出来,进入双氧水吸收塔,二氧化硫与双氧水反应生成稀酸,当双氧水吸收浓度低于2%时,塔内双氧水经过循环泵旁路阀排到稀酸储池,其它气体进入液碱吸收塔,经液碱吸收把关合格后进行排空处置,尾气吸收液排到尾气吸收液槽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液碱吸收塔(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碱吸收塔(3)下部通过气体管路B(6)与双氧水吸收塔(2)上部相连接,所述双氧水吸收塔(2)下部通过气体管路A(5)与稀酸吸收塔(1)上部相连接,所述稀酸吸收塔(1)下部与硫化工段尾气管(4)相连,所述液碱吸收塔(3)上方设有排空管路(7),所述稀酸吸收塔(1)、双氧水吸收塔(2)和液碱吸收塔(3)中均设有格筛(21)和鲍尔环(20),鲍尔环(20)上方设有喷淋装置(18),所述喷淋装置(18)上方设有捕沫装置(19),所述稀酸吸收塔(1)下部通过稀酸排液管(10)与稀酸储池(16)相连接,所述稀酸储池(16)通过稀酸泵(11)与稀酸吸收塔(1)内的喷淋装置(18)相连接,所述双氧水吸收塔(2)下部通过双氧水循环泵(12)与双氧水吸收塔(2)内的喷淋装置相连接,双氧水吸收塔(2)内的喷淋装置通过旁路阀(8)与稀酸储池(16)相连,所述气体管路B(6)靠近液碱吸收塔(3)一侧设有风机(15),液碱吸收塔(3)内的喷淋装置通过碱液循环泵(13)与液碱吸收塔(3)下方相连接,液碱吸收塔(3)下方通过吸收液排液管(9)与尾气吸收液槽(1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吸收塔(1)、双氧水吸收塔(2)和液碱吸收塔(3)上均设有人孔(17)。
CN202320351858.7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Active CN219463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1858.7U CN219463007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1858.7U CN219463007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3007U true CN219463007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1858.7U Active CN219463007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3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2993B (zh) 一种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处理后废水回用方法
CN107162281A (zh) 一种去除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CN110117052A (zh) 一种硫化沉淀系统硫化氢尾气的吸收方法
CN102921277A (zh) 一种硫化氢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993671U (zh) 一种含氮氧化物废气回收硝酸的装置
CN21946300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尾气吸收装置
CN109157964A (zh) 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吸收系统及方法
CN211133535U (zh) 一种氯化石蜡尾气回收处理系统
CN108557978A (zh) 去除碱渣中硫化物的常温常压空气催化氧化设备及方法
CN205109370U (zh) 回转挥发窑含硫尾气脱硫装置
CN114804497B (zh) 一种锂电池放电产生的废水废气零排放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2068894B (zh) 一种四氯化钛精制工序废物的无害处理工艺及设备
CN101428191A (zh) 提高湿法磷酸生产尾气洗涤效率的方法
CN110479026B (zh) 一种原位制备用于处理含砷废水的硫化氢的方法及系统
CN208440441U (zh) 一种水处理臭氧氧化处理装置
CN112473344A (zh) 一种无需曝气的生物脱硫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8281243U (zh) 一种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站臭气处理装置
CN205295014U (zh) 一种工业污水脱硫脱有机物处理装置
CN210133972U (zh) 一种含硫气田产出水负压气提及电解氧化除硫系统
CN215610547U (zh) 强化预处理的湿垃圾臭气生物处理系统
CN109589743A (zh) 一种变压吸附脱碳放空气净化方法及其净化装置
CN20550098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
CN211198882U (zh) 一种铜冶炼废水再生处理装置
CN216677360U (zh) 除酸雾真空处理设备
CN214243852U (zh) 一种克劳斯硫回收酸性水安全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