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0899U -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0899U
CN219460899U CN202320279915.5U CN202320279915U CN219460899U CN 219460899 U CN219460899 U CN 219460899U CN 202320279915 U CN202320279915 U CN 202320279915U CN 219460899 U CN219460899 U CN 219460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water outlet
water
wall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99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Shaozha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Shaozha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Shaozha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Shaozha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99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0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0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0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11Water saving techniques at user level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出水嘴,包括下盖和上盖;上盖包括上盖板和贯穿其上的进水管;下盖包括下盖板、由下盖板的周缘延伸并共同围成容水空间的围壁、及贯穿下盖板的出水管道组件;进水管延伸至容水空间内;上盖还包括贯穿上盖板并与出水管道组件错位设置的通口以及容气盖,容气盖固定于上盖板并完全覆盖通口并形成密封;下盖还包括贯穿下盖板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下盖板的下方,其另一端延伸至容气盖内并与容气盖间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即热饮水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在大量热水即时需求时也能使得热水出顺畅、安全性高;既能兼顾冷水热水均可顺畅出水且出热水时不打水漂,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出水嘴以及即热饮水机。
背景技术
饮水机是家庭及办公室常用的生活物品,特别是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出现了即热饮水机,即热饮水机可在不等待烧水的前提下,约2秒即可将水从常温加温至开水,实现即时快速出热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相关技术的即热饮水机包括机身、安装于机身内的加热模组以及安装于机身的出水嘴。对于即热饮水机而言,其出冷水(或常温水)时水流量相对较大,因冷水不存在烫伤的安全问题,故对出水嘴的出水口设计无特殊要求;但出热水时,其出水嘴的出水口设计受限,因为为避免出热水时水流过大而打水漂烫伤人的现象,需要将出水口的口径设计较小,正好满足热水出水量,其可选择牺牲冷水出水量大的性能以满足热水出水顺畅及安全性。但实际使用即热饮水机时,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热水的需求量较大,大量热水供应需求以及热水约2秒从常温加热至开水时,会瞬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存在压力,使得水蒸气在加热模组至出水位置之间的出水管道、出水嘴内乱窜,从而冲乱水流,导致热水出水不顺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出水嘴以及即热饮水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量热水即时需求时也能使得热水出顺畅、安全性高的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出水嘴,其包括下盖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下盖的上盖;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板和贯穿所述上盖板设置的进水管;所述下盖包括下盖板、由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下盖板共同围成容水空间的围壁、以及贯穿所述下盖板设置的出水管道组件,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容水空间内;所述上盖还包括贯穿所述上盖板并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错位设置的通口、以及一端开口且一端封闭的呈筒状的容气盖,所述容气盖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并使得所述容气盖的开口端完全覆盖所述通口并形成密封;所述下盖还包括贯穿所述下盖板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盖板远离所述上盖板的一侧,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气盖内并与所述容气盖间隔。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容气盖与所述上盖板为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下盖还包括贯穿所述下盖板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道组件包括由所述下盖板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穿过所述出水口以延伸至所述容水空间内的主管道、贯穿所述主管道位于所述容水空间的部分的出水缺口、由所述出水缺口的两侧分别向靠近所述围壁的相对两侧呈倾斜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围壁的两个引流壁、以及由所述出水口的周缘向下延伸的呈环状的护壁;
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壁间隔;所述护壁环绕于所述主管道且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所述主管道共同围成外出水道;所述出水缺口的底部与所述下盖板平齐并延伸至与所述下盖板连接,所述引流壁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下盖板,且所述引流壁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相较于所述围壁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更低,所述引流壁和所述主管道共同将所述容水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
所述出水缺口与所述第一腔正对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内,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外出水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盖还包括将所述主管道连接支撑于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壁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包括多个且相互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引流壁由其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溢口,所述溢口位于所述引流壁靠近所述围壁的位置并与所述围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下盖还包括由所述围壁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引流壁的相对两侧朝相对方向延伸的两个节流壁,两个所述节流壁分别与所述下盖板连接且相互间隔形成节流口,所述节流口与所述出水缺口正对,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节流壁远离所述主管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上盖还包括由所述上盖板向所述下盖板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板的缓冲壁,所述缓冲壁位于所述节流壁靠近所述主管道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引流壁及所述节流壁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壁与所述出水缺口正对设置,所述节流口朝向所述缓冲壁的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缓冲壁的范围内;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缓冲壁靠近所述出水缺口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下盖板呈倾斜设置并使得其设有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低于其设有所述节流壁的一端;所述围壁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即热饮水机,所述即热饮水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出水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中,在所述上盖板上设置贯穿其上并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错位设置的通口、以及一端开口且一端封闭的呈筒状的容气盖,所述容气盖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并使得所述容气盖的开口端完全覆盖所述通口并形成密封;在所述下盖板上设置贯穿其上的导气管,使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盖板远离所述上盖板的一侧,且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气盖内并与所述容气盖间隔。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容气盖的上述结构设置,热水由进水管流入至容水空间后,在容水空间及出水管道组件内流动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向上升,并沿上盖板上升积集至容气盖内,同时,在水蒸气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将水蒸气挤压至位于容气盖内的导气管内,并沿导气管向下排出,从而消除了出水嘴内部的水蒸气和压力,有效的避免了水蒸气在出水嘴内部冲乱水流而导致热水出水不顺畅的问题,使得出水顺畅;而且导气管并非直接向上排气,而是经容气盖迂回后朝出水嘴的下方排气,即排气方向与出水方向一致,有效避免了直接向上排气时对使用者造成直接接触的烫伤问题,安全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附
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出水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出水嘴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记载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新型出水嘴100,其包括下盖1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下盖1的上盖2。
所述上盖2包括上盖板21、贯穿所述上盖板21设置的进水管22、贯穿所述上盖板21的通口24、以及一端开口且一端封闭的呈筒状的容气盖25。
所述进水管22延伸至所述容水空间10内。
所述容气盖25固定于所述上盖板21并使得所述容气盖25的开口端完全覆盖所述通口24并形成密封。
所述下盖1包括下盖板11、围壁12、导气管13、出水管道组件14。
下盖板11一般呈矩形,但不限于此,本实施方式中下盖板11呈矩形。
所述围壁12由所述下盖板11的周缘弯折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下盖板11共同围成容水空间10,由上盖2的进水管22进入的水则先流入容水空间10内。
所述导气管13贯穿所述下盖板11设置,所述导气管1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盖板11远离所述上盖板21的一侧,所述导气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气盖25内并与所述容气盖25间隔。
所述出水管道组件14用于实现出水。
当所述出水嘴100用于即热饮水机实现出热水时,热水由进水管22流入至容水空间10后,在容水空间10及出水管道组件14内流动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向上升,并沿上盖板21上升积集至容气盖25内,同时,在水蒸气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将水蒸气挤压至位于容气盖25内的导气管13内,并沿导气管13向下排出,从而消除了出水嘴100内部的水蒸气和压力,有效的避免了水蒸气在出水嘴100内部冲乱水流而导致热水出水不顺畅的问题,使得出水顺畅;而且导气管13并非直接向上排气,而是经容气盖25迂回后朝所述出水嘴100的下方排气,即排气方向与出水方向一致,有效避免了直接向上排气时对使用者造成直接接触的烫伤问题,安全可靠性更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气管13位于所述进水管22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14之间,有利于出热水时所述容水空间10内的水蒸气能更快的积集于容气盖25内并经导气管13排出。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所述容气盖25的密封性,所述容气盖25与所述上盖板21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对出水管道组件14进行改进后,不仅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消除了出水嘴100内部的水蒸气和压力,有效的避免了水蒸气在出水嘴100内部冲乱水流而导致热水出水不顺畅的问题,使得出水顺畅。而且,还可达到共用管道时可兼顾冷水(常温水)大水量的顺畅出水和热水的小水量顺畅出且不打水漂的技术效果,具体的:
所述出水管道组件14贯穿所述下盖板11设置,所述出水管道组件14与所述通口24错位设置,可有效的将结构空间充分利用。具体的,所述出水管道组件14包括出水口140、主管道141、出水缺口142、引流壁143和护壁144。
所述出水口140贯穿所述下盖板11设置。
所述主管道141由所述下盖板11远离所述上盖2的一侧穿过所述出水口140并延伸至所述容水空间10内。所述主管道141与所述出水口140的内侧壁间隔。所述主管道141的直径主要以满足热水出水量的要求进行设计,即能满足热水出水量,也能避免热水出水时打水漂现象为标准,因此,其直径一般较小。
所述出水缺口142为贯穿所述主管道141位于所述容水空间10的部分而形成,即出水缺口142位于容水空间内。
所述引流壁14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引流壁143由所述出水缺口142的两侧分别向靠近所述围壁12的相对两侧呈倾斜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围壁12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两个围壁12由所述出水缺口142的两侧呈喇叭状扩散延伸至围壁12,用于对水进行引流作用。
所述护壁144由所述出水口140的周缘向下延伸,即向远离上盖2的方向延伸,所述护壁144呈环状。所述护壁144环绕于所述主管道141且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所述主管道141共同围成外出水道145。
所述出水缺口142的底部与所述下盖板11平齐并延伸至与所述下盖板11连接。所述引流壁143靠近所述下盖板11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下盖板11,且所述引流壁143靠近所述上盖板21的一端相较于所述围壁12靠近所述上盖板21的一端更低,即所述引流壁143比围壁12矮,从而,所述引流壁143和所述主管道141共同将所述容水空间10分隔成第一腔101和第二腔102。所述出水缺口142与所述第一腔101正对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22延伸至所述第一腔101内,所述导气管13位于所述第一腔101。所述外出水道145与所述第二腔102连通。
更优的,所述下盖1还包括将所述主管道141连接支撑于所述出水口140的内侧壁的连接壁15,所述连接壁15包括多个且相互间隔设置。连接壁15的设置可使得主管道141结构更稳定,更能实现出水顺畅。而多个连接壁15间隔设置可使得所述外出水道145的通畅。当然,多个连接壁15间隔设置也可理解为一个环状的连接壁15并在其上间隔开个多个间隙孔,这也是能容易想到的简单置换。
出热水时,所述进水管22将热水导入第一腔101内,热水落入第一腔101时会分散并流向所述出水缺口142,流动过程中由所述引流壁143引流收水,直接导流至出水缺口142后进入主管道141,因所述主管道141的口径与热水出水流量匹配,因此主管道141可使热水顺畅出水且不会打水漂,安全可靠性好。
出冷水时,所述进水管22将冷水导入第一腔101内,冷水落入第一腔101时会分散并流向所述出水缺口142,流动过程中由所述引流壁143引流收水,直接导流至出水缺口142后进入主管道141,因所述主管道141的口径不能满足冷水出水量,仅能出一部分冷水,没及时由主管道141流出的冷水在第一腔101内的累积,水位慢慢升高,因引流壁143的高度小于围壁12,冷水水位升高后漫过引流壁143流入至第二腔102,则从第二腔102内的外出水道145流出,最终与从主管道141流出的水汇集,从而形成主管道141与外出水道145的双层出水冷结构,实现冷水的双层同时出水以满足冷水出水流量大量顺畅出水的要求。更优的,所述引流壁143由其靠近所述上盖2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溢口1431,所述溢口1431位于所述引流壁143靠近所述围壁12的位置并与所述围壁12抵接,溢口1431的设置可在特殊情况下加大漫过引流壁143的冷水的排放流量,进一步提高了大流量的冷水出水的顺畅性。
从而,本实施例的新型出水嘴100实现了冷、热水出水共用主管道141出水,兼顾冷、热水出水的同时,保证冷、热水出水量差异大的情况下也能顺畅出水,可靠性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1还包括由所述围壁12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引流壁143的相对两侧朝相对方向延伸的两个节流壁16,两个所述节流壁16分别与所述下盖板11连接且相互间隔形成节流口161,所述节流口161与所述出水缺口142正对,所述进水管22位于所述节流壁16远离所述主管道141的一侧。由此,进水管22引入的水落入第一腔101时位于节流壁16远离主管道141的一侧,只能经位于中间位置的节流口161流过,从而使得水可以更集中的流向出水缺口142,对于出热水时进一步起到了避免出水打水漂的问题,加强了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2还包括由所述上盖板21向所述下盖板11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板11的缓冲壁23,所述缓冲壁23位于所述节流壁16靠近所述主管道141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引流壁143及所述节流壁16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壁23与所述出水缺口142正对设置,所述节流口161朝向所述缓冲壁23的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缓冲壁23的范围内,即缓冲壁23的宽度大于节流口161的宽度,所述导气管13位于所述缓冲壁23靠近所述出水缺口142的一侧。从而,缓冲壁23对于集中由节流口161流出的水起到缓冲水流作用,使得水流到达出水缺口142时流速较小且流量均匀,进一步保证了主管道141的出水顺畅及出水不打水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板11呈倾斜设置并使得其设有所述主管道141的一端低于其设有所述节流壁16的一端,所述围壁12靠近所述上盖板21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当然,也可以是下盖板11的外表面呈平面而内表面呈倾斜设置,其原理都一样,以实现水流由高向低流动,进一步提高出水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水嘴中,其出水管道组件包括经出水口延伸至容水空间内的主管道、贯穿所述主管道位于所述容水空间的部分的出水缺口、由所述出水缺口的两侧分别向靠近所述围壁的相对两侧呈倾斜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围壁的两个引流壁,从而使得引流壁和主管道共同将容水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出水缺口与所述第一腔正对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内,所述外出水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由此,出热水时,热水由进水管进入第一腔内后,经引流壁引流后流经出水缺口,再经出水缺口流进至主管道内实现热水出水,因热水水流量较小,与主管道的小口径出水流量匹配,故热水出水时可顺畅出水且呈直线出水,不会打水漂而溅烫到使用者,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更好,而且引流壁为呈喇叭状的倾斜设置,实现了对水流缓冲导向后聚集的作用,实现了出热水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热水出水打水漂现象。同时,主管道与出水口的内侧壁间隔设置,且从出水口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环绕于所述主管道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呈环状的护壁,护壁与所述主管道共同围成位于第二腔内的外出水道,所述引流壁低于围壁的高度,由此,出冷水时,冷水由进水管进入第一腔后,经引流壁引流后流经出水缺口,再经出水缺口流进至主管道内实现冷水出水,而因冷水出水流量较大,主管道的口径不能满足冷水的流量,则冷水在主管道不足以满意出水的同时漫过引流壁流入第二腔,同时经第二腔内的所述外出水道出水,从而使得冷水实现了同时经主管道和外出水道的内外双道出水,有效的实现了大流量冷水的顺畅出水。另外,主管道与外出水道呈同轴内外层设计,不用额外占用新型出水嘴的空间,真正实现了共用出水口的前提下既能兼顾冷水热水均可顺畅出水且出热水时不打水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即热饮水机,所述即热饮水机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新型出水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中,在所述上盖板上设置贯穿其上并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错位设置的通口、以及一端开口且一端封闭的呈筒状的容气盖,所述容气盖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并使得所述容气盖的开口端完全覆盖所述通口并形成密封;在所述下盖板上设置贯穿其上的导气管,使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盖板远离所述上盖板的一侧,且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气盖内并与所述容气盖间隔。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容气盖的上述结构设置,热水由进水管流入至容水空间后,在容水空间及出水管道组件内流动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向上升,并沿上盖板上升积集至容气盖内,同时,在水蒸气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将水蒸气挤压至位于容气盖内的导气管内,并沿导气管向下排出,从而消除了出水嘴内部的水蒸气和压力,有效的避免了水蒸气在出水嘴内部冲乱水流而导致热水出水不顺畅的问题,使得出水顺畅;而且导气管并非直接向上排气,而是经容气盖迂回后朝出水嘴的下方排气,即排气方向与出水方向一致,有效避免了直接向上排气时对使用者造成直接接触的烫伤问题,安全可靠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出水嘴,其包括下盖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下盖的上盖;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板和贯穿所述上盖板设置的进水管;所述下盖包括下盖板、由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下盖板共同围成容水空间的围壁、以及贯穿所述下盖板设置的出水管道组件;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容水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贯穿所述上盖板并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错位设置的通口、以及一端开口且一端封闭的呈筒状的容气盖,所述容气盖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并使得所述容气盖的开口端完全覆盖所述通口并形成密封;所述下盖还包括贯穿所述下盖板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盖板远离所述上盖板的一侧,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气盖内并与所述容气盖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气盖与所述上盖板为一体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组件包括贯穿所述下盖板的出水口、由所述下盖板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穿过所述出水口以延伸至所述容水空间内的主管道、贯穿所述主管道位于所述容水空间的部分的出水缺口、由所述出水缺口的两侧分别向靠近所述围壁的相对两侧呈倾斜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围壁的两个引流壁、以及由所述出水口的周缘向下延伸的呈环状的护壁;
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壁间隔;所述护壁环绕于所述主管道且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所述主管道共同围成外出水道;所述出水缺口的底部与所述下盖板平齐并延伸至与所述下盖板连接,所述引流壁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下盖板,且所述引流壁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相较于所述围壁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更低,所述引流壁和所述主管道共同将所述容水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
所述出水缺口与所述第一腔正对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内,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外出水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将所述主管道连接支撑于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壁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包括多个且相互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壁由其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溢口,所述溢口位于所述引流壁靠近所述围壁的位置并与所述围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由所述围壁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引流壁的相对两侧朝相对方向延伸的两个节流壁,两个所述节流壁分别与所述下盖板连接且相互间隔形成节流口,所述节流口与所述出水缺口正对,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节流壁远离所述主管道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由所述上盖板向所述下盖板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板的缓冲壁,所述缓冲壁位于所述节流壁靠近所述主管道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引流壁及所述节流壁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壁与所述出水缺口正对设置,所述节流口朝向所述缓冲壁的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缓冲壁的范围内;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缓冲壁靠近所述出水缺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呈倾斜设置并使得其设有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低于其设有所述节流壁的一端;所述围壁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
10.一种即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饮水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出水嘴。
CN202320279915.5U 2023-02-22 2023-02-22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Active CN219460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9915.5U CN219460899U (zh) 2023-02-22 2023-02-22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9915.5U CN219460899U (zh) 2023-02-22 2023-02-22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0899U true CN21946089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8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9915.5U Active CN219460899U (zh) 2023-02-22 2023-02-22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0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4685B2 (ja) 主流から取り出された水流を注入する手段を備える水力機械
WO2021057034A1 (zh) 一种防回流、防虹吸模块
CN219460899U (zh)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KR20160057116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의 매니폴드 블록 어셈블리
JP4529178B2 (ja) サイホンゼット式水洗便器。
CN105747850A (zh) 电饭煲或压力锅及其蒸汽阀组件
CN219438846U (zh) 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WO2018032535A1 (zh) 冰箱及其冰箱制冰机进水管的安装结构
CN211774277U (zh) 一种提高溢流能力及加快排水阀排速的溢流装置
CN211774273U (zh) 一种溢流装置
CN111188390A (zh) 一种提高溢流能力及加快排水阀排速的溢流装置
CN101178264B (zh) 太阳热水器防过热保温进排气溢流管组件
CN216230620U (zh) 一种螺旋水套
CN218474465U (zh)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水龙头和饮水设备
JP5470803B2 (ja) 局部洗浄用の温水タンク装置
CN212870886U (zh) 卧式疏水扩容器
CN215691751U (zh) 偏苯三酸酐精馏之分布器
CN218480196U (zh) 龙头稳流出水结构和即热龙头
CN216777027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导流结构及清洗机
TWI553283B (zh) Self-regulating flow steam water heater
JP2022553611A (ja) 加熱装置、衛生給水装置及び衛生洗浄装置
CN219538061U (zh) 一种饮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饮水设备
CN113930954B (zh) 一种流道及底板一体加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蒸汽熨斗
CN219103319U (zh) 一种进出水组件及电热水器
CN219177441U (zh) 一种排水器及管道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