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7607U - 水冷散热板 - Google Patents
水冷散热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57607U CN219457607U CN202320459385.2U CN202320459385U CN219457607U CN 219457607 U CN219457607 U CN 219457607U CN 202320459385 U CN202320459385 U CN 202320459385U CN 219457607 U CN219457607 U CN 2194576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ooling
- joint
- cooling board
- tortu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冷散热板,包括一个上水冷板和一个下水冷板,所述的上水冷板的内侧壁与下水冷板的内侧壁贴合,上水冷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凸台,第一接头中设置有进液口,第二接头中设置有出液口,下水冷板的内侧壁中设置有一组曲折流道,在曲折流道的底面上沿曲折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和重量不大,在下水冷板中设置曲折流道,并在S型流道内间隔设置多个立柱,曲折流道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增加了冷却液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对冷却液的扰流,大大增加了有效散热面积,使冷却液经过水冷散热板的时候,能够更加均匀地受热,增加传热效率,使散热效果大幅度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水冷散热板。
背景技术
部分集成电路需要采用水冷方式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和散热管,利用输送泵输送散热管中的冷却液流动,吸收热源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再通过散热器散到主机外面,但是这种常规散热器的缺点较多,例如散热管较多,体积和重量较大,而且散热效果也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散热板,所述的这种水冷散热板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冷散热装置散热管多、体积和重量较大、散热效果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散热板,包括一个上水冷板和一个下水冷板,所述的上水冷板的内侧壁与下水冷板的内侧壁贴合,上水冷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头、一个第二接头和一个凸台,第一接头中设置有进液口,第二接头中设置有出液口,下水冷板的内侧壁中设置有一组曲折流道,曲折流道的一端与进液口连通,曲折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在曲折流道的底面上沿曲折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任意一个立柱与曲折流道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曲折流道包括有两个以上数目的连续连接的S型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的截面为菱形。
进一步的,凸台的位置与曲折流道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和重量不大,在下水冷板中设置曲折流道,并在S型流道内间隔设置多个立柱,曲折流道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增加了冷却液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对冷却液的扰流,大大增加了有效散热面积,使冷却液经过水冷散热板的时候,能够更加均匀地受热,增加传热效率,使散热效果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散热板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散热板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散热板中的下水冷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使用仅为了描述方便,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散热板,包括一个上水冷板1和一个下水冷板2,所述的上水冷板1的内侧壁与下水冷板2的内侧壁贴合,上水冷板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头3、一个第二接头4和一个凸台5,第一接头3中设置有进液口6,第二接头4中设置有出液口7,下水冷板2的内侧壁中设置有一组曲折流道,曲折流道的一端与进液口6连通,曲折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液口7连通,在曲折流道的底面上沿曲折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9,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9之间、任意一个立柱9与曲折流道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曲折流道包括有两个以上数目的连续连接的S型流道8。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9的截面为菱形。
进一步的,凸台5的位置与曲折流道对应。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曲折流道、S型流道8、上水冷板1、下水冷板2、立柱9、菱形立柱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出液口7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连接,散热器再通过输送泵、管道与进液口6连接。输送泵循环输送冷却液,芯片热源将热量通过凸台5传递给上水冷板1和下水冷板2,并传递给冷却液,受热后的冷却液再经过散热器进行散热,然后进行循环流动。
上水冷板1和下水冷板2材料均为3003铝合金,通过冲压成型。第一接头3、第二接头4材料为6061铝合金,通过车削加工。上水冷板1与第一接头3、第二接头4为真空钎焊连接。凸台5与集成电路热源接触传热。下水冷板2与上水冷板1为真空钎焊连接。冷却液一般选用水加乙二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和重量不大,在下水冷板2中设置曲折流道,并在S型流道8内间隔设置多个立柱9,曲折流道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9增加了冷却液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对冷却液的扰流,大大增加了有效散热面积,使冷却液经过水冷散热板的时候,能够更加均匀地受热,增加传热效率,使散热效果大幅度提升。
Claims (3)
1.一种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上水冷板和一个下水冷板,所述的上水冷板的内侧壁与下水冷板的内侧壁贴合,上水冷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头、一个第二接头和一个凸台,第一接头中设置有进液口,第二接头中设置有出液口,下水冷板的内侧壁中设置有一组曲折流道,凸台的位置与曲折流道对应,曲折流道的一端与进液口连通,曲折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在曲折流道的底面上沿曲折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立柱,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任意一个立柱与曲折流道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折流道包括有两个以上数目的连续连接的S型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截面为菱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9385.2U CN219457607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水冷散热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9385.2U CN219457607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水冷散热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57607U true CN219457607U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738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59385.2U Active CN219457607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水冷散热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57607U (zh) |
-
2023
- 2023-03-13 CN CN202320459385.2U patent/CN2194576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59965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 coolant microchannel assembly with target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 |
CN100584169C (zh) | 液冷散热装置 | |
US20060108105A1 (en) | Modularized cooler | |
CN102834688A (zh) | 相变冷却器和设有该相变冷却器的电子设备 | |
CN100468707C (zh) | 循环热管散热器 | |
CN108958437A (zh) | 风冷与水冷一体式散热器及风冷与水冷双重冷却的方法 | |
CN106332529A (zh) | 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
TWM246988U (en) | Water-cool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
CN206389664U (zh) | 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
CN101471308B (zh) | 散热模块 | |
TW202334598A (zh) | 液冷散熱裝置及具有該液冷散熱裝置的液冷散熱系統 | |
CN219457607U (zh) | 水冷散热板 | |
CN118645486A (zh) | 一种水冷散热板 | |
CN104768356B (zh) | 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新型水冷板结构 | |
TWI664524B (zh) | 水冷排散熱結構 | |
CN207625992U (zh) | 具有扰流组的夹层水冷排结构 | |
TWI640738B (zh) | Cooling water drain structure | |
CN108260327B (zh) | 具有扰流组的夹层水冷排结构 | |
CN219248466U (zh) | 平行流式热虹吸散热器 | |
CN215600355U (zh) | 一种铝合金微流道散热器 | |
CN214505476U (zh) | 一种液冷散热水排双进双出双排结构 | |
CN218333780U (zh) | 一种周期性分形树状结构微通道换热器系统 | |
CN217742102U (zh) | 分布式水冷散热装置 | |
CN208766600U (zh) | 一种风冷与水冷一体式散热器 | |
CN216980543U (zh) | 一种单管功率器件的双面冷却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