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3723U -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 Google Patents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3723U
CN219453723U CN202320996672.7U CN202320996672U CN219453723U CN 219453723 U CN219453723 U CN 219453723U CN 202320996672 U CN202320996672 U CN 202320996672U CN 219453723 U CN219453723 U CN 219453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amp body
headlight assembly
high beam
motorcycle fr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66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立刚
高辉
艾宪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long Landun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long Landun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long Landun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long Landun Locomoti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66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3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3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3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包括灯罩和安装在灯罩内的灯体,灯体上安装有若干个灯珠,灯体包括灯体本体,灯体本体为V字形对称结构,其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灯体本体两侧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侧边,下部对称设置有第二侧边,两条第二侧边在远离第一侧边一端相连,两条第二侧边夹角大于两个第一侧边夹角,在灯体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远光灯和近光灯,在远光灯和近光灯外侧设有位置灯灯带,位置灯灯带至少覆盖灯体本体下部轮廓边缘位置。位置灯沿V字形对称式的灯体本体的边缘设置,整体也呈现出一个V字形,有较高的识别度和较高的灯光汇聚性,有效提高了警示效果,且多个远光灯的组合设置和均匀分布,使得远光灯照射的范围更广阔,且不会过于刺眼。

Description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大灯,也叫前大灯,作为摩托车的眼睛,不仅关系到车主的外在形象,更关系于车主的骑行安全。
车灯的合理布局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照明效果,同时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照明,另外,除了用以照明的灯外,还有一些提示灯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位置灯,位置灯一般是在傍晚或清晨时,光线较暗又不用大灯照明时,打开显示车的位置,提醒其他车辆注意,但在现有的摩托车大灯中,位置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光照稀散,亮度不足的缺陷,导致其位置灯的警示作用不强,远近光灯通常为一个整体式的超大灯,其设置不够合理,远光灯的照射范围较窄,且较为刺眼,此种设置较易出现事故。因此,为了保障骑行安全,现提供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头位置的灯罩和安装在灯罩内的灯体,所述灯体上安装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灯体包括灯体本体,所述灯体本体为V字形对称结构,其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
所述灯体本体两侧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侧边,下部对称设置有第二侧边,两条第二侧边在远离第一侧边一端相连,两条第二侧边夹角大于两个第一侧边夹角;
在所述灯体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远光灯和近光灯,在远光灯和近光灯外侧设有位置灯灯带,所述位置灯灯带至少覆盖灯体本体下部轮廓边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灯灯带的整体形状为V字形,其内设有若干个位置灯灯珠,且在所述位置灯灯带内均匀分布,V字形的位置灯灯带使得内部的位置灯灯珠的灯光更加汇聚,能够获得更好的警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本体的两侧均布置有位置灯灯带,以扩大位置灯灯带在所述灯体本体上所占的面积,增大警示效果。
对于远光灯与近光灯的位置设置,远光灯与近光灯主要用于夜间行车,将所述远光灯设置于灯体本体的中上部,将所述近光灯设置于远光灯的下方。远光灯用于在对向无来车时使用,位于灯体本体的中上部,能够提高骑行者的视线,扩大观察视野,近光灯用于对向有来车时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会车提供照明。因此,远光灯的位置应该高于近光灯的位置,此处将与远光灯设置在近光灯的上部是较合适的选择。
进一步的,对于近光灯在灯体本体上的位置设置,将所述近光灯设置于灯体本体对称中心两侧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交汇位置。
进一步的,对于远光灯的设置,若干个远光灯分为两组远光灯灯组,两组远光灯灯组关于灯体本体的对称中心对称,所述每组远光灯灯组内至少设有两个远光灯,同组远光灯灯组内的多个远光灯上下排列设置,为使远光灯的分布范围更广,在满足近光灯的使用需求下,将所述第一侧边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侧边长度。此种设置,能够为骑行者提供更宽阔的视野,更有利于骑行者的安全。
为保护灯体以及灯体上的灯珠不被破坏,还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包括前灯壳和后灯壳,所述前灯壳与后灯壳插接连接后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所述灯体。
在将灯体安装到灯罩内时,为了避免位置灯灯带内的位置灯产生损坏,将所述位置灯灯带与灯体本体的边缘距离均设置为5-10mm,防止位置灯灯带距离灯体本体的边缘太近,导致安装困难或者位置灯灯带内的位置灯遭到损坏。
对于灯罩的安装,在上述后灯壳的开口侧,沿开口外边缘向外延伸有若干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摩托车上对应的凸部安装件连接,以此将灯罩安装在摩托车上,所述连接件至少设有四个,均布在所述灯体本体的上部和下部两侧,且分别关于所述灯体本体的对称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前灯壳的材料为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是透明的玻璃状物,具有优良的光学和力学性能,其耐冲击性、绝缘性和抗老化性均较好,是用以制作前灯壳的较优选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的安全性较高,位置灯为沿V字形对称式的灯体本体的边缘设置,整体也呈现出一个V字形,有较高的识别度和较高的灯光汇聚性,有效提高了警示效果,对于远关灯和近光灯的合理布局,弥补了传统的远近光灯设置不合理的缺陷,特别是多个远光灯的组合设置和均匀分布,相对于只设有一个整体的较大的远光灯照射的范围更广阔,且不会过于刺眼。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的结构视图;
图2为图1的爆炸视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左视图;
图6为图2中灯体的主视图;
图7为图2中灯体的右视图;
图8为图2中灯体的后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灯罩;2、灯体;11、前灯壳;12、后灯壳;21、灯体本体;22、位置灯灯带;23、远光灯;24、近光灯;121、连接件;211、第一侧边;212、第二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6-8,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头位置的灯罩1和安装在灯罩1内的灯体2,所述灯体2上安装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灯体2包括灯体本体21,所述灯体本体21为V字形对称结构,其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
所述灯体本体21两侧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侧边211,下部对称设置有第二侧边212,两条第二侧边212在远离第一侧边211一端相连,两条第二侧边212夹角大于两个第一侧边211夹角;
在所述灯体本体21上设有若干个远光灯23和近光灯24,在远光灯23和近光灯24外侧设有位置灯灯带22,所述位置灯灯带22至少覆盖灯体本体21下部轮廓边缘位置。
进一步的,在图7中可以看出,所述位置灯灯带22的整体形状为V字形,其内设有若干个位置灯灯珠,且在所述位置灯灯带22内均匀分布,V字形的位置灯灯带22使得内部的位置灯灯珠的灯光更加汇聚,能够获得更好的警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本体21的两侧均布置有位置灯灯带22,以扩大位置灯灯带22在所述灯体本体21上所占的面积,增大警示效果。
对于远光灯23与近光灯24的位置设置,远光灯23与近光灯24主要用于夜间行车,将所述远光灯23设置于灯体本体21的中上部,将所述近光灯24设置于远光灯23的下方。远光灯23用于在对向无来车时使用,此处远光灯23的设置,使得骑行者至少能够看清车前50米内的物体,位于灯体本体21的中上部,能够提高骑行者的视线,扩大观察视野,近光灯24用于对向有来车时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会车提供照明,能够看清车前较小范围距离以内的物体即可,通常都可以看清车前20米内的物体,因此,远光灯23的位置应该高于近光灯24的位置,此处将与远光灯23设置在近光灯24的上部是较合适的选择。
进一步的,对于近光灯24在灯体本体21上的位置设置,将所述近光灯24设置于灯体本体21对称中心两侧的第一侧边211与第二侧边212的交汇位置,此处位置在图6中可以看出,是位于灯体本体21的下部,更接近摩托车车身以及地面的位置,能够为两相向会车以及同向会车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使得会车更加安全,能够减少因为照明效果不好而导致的危险或者财产损失。
进一步的,对于远光灯23的设置,若干个远光灯23分为两组远光灯灯组,两组远光灯灯组关于灯体本体21的对称中心对称,所述每组远光灯灯组内至少设有两个远光灯23,同组远光灯灯组内的多个远光灯23上下排列设置,为使远光灯23的分布范围更广,在满足近光灯24的使用需求下,将所述第一侧边211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侧边212长度。使得远光灯23的分布空间大于近光灯24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同组远光灯23灯组内的两个远光灯23为上下排列设置,使所有的远光灯23都能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灯体本体21的中上部,使远光灯23能够占据的空间更大,能够照射到的范围更远,灯光也较汇聚,此种设置,能够为骑行者提供更宽阔的视野,更有利于骑行者的安全。
为保护灯体2以及灯体2上的灯珠不被破坏,还设置有灯罩1,参见图2-5,所述灯罩1包括前灯壳11和后灯壳12,所述前灯壳11与后灯壳12插接连接后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所述灯体2。
在将灯体2安装到灯罩1内时,为了避免位置灯灯带22内的位置灯产生损坏,将所述位置灯灯带22与灯体本体21的边缘距离均设置为5-10mm,防止位置灯灯带22距离灯体本体21的边缘太近,导致安装困难或者位置灯灯带22内的位置灯遭到损坏。
对于灯罩1的安装,参见图3,在上述后灯壳12的开口侧,沿开口外边缘向外延伸有若干个连接件121,所述连接件121内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摩托车上对应的凸部安装件连接,以此将灯罩1安装在摩托车上,所述连接件121至少设有四个,均布在所述灯体本体21的上部和下部两侧,且分别关于所述灯体本体21的对称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前灯壳11的材料为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是透明的玻璃状物,具有优良的光学和力学性能,其耐冲击性、绝缘性和抗老化性均较好,既能很好的保护灯罩1内的灯体2以及灯珠,又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因此,聚碳酸酯材料是用以制作前灯壳11的较优选择。

Claims (10)

1.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包括灯罩(1)和安装在灯罩(1)内的灯体(2),所述灯体(2)上安装有若干个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2)包括灯体本体(21),所述灯体本体(21)为V字形对称结构,其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
所述灯体本体(21)两侧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侧边(211),下部对称设置有第二侧边(212),两条第二侧边(212)在远离第一侧边(211)一端相连,两条第二侧边(212)夹角大于两个第一侧边(211)夹角;
在所述灯体本体(21)上设有若干个远光灯(23)和近光灯(24),在远光灯(23)和近光灯(24)外侧设有位置灯灯带(22),所述位置灯灯带(22)至少覆盖灯体本体(21)下部轮廓边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本体(21)的两侧均布置有位置灯灯带(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灯灯带(22)与灯体本体(21)的边缘距离均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灯(23)位于灯体本体(21)的中上部,所述近光灯(24)位于远光灯(2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211)长度大于第二侧边(212)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灯(24)位于第一侧边(211)与第二侧边(212)的交汇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若干个远光灯(23)分为两组远光灯灯组,两组远光灯灯组关于灯体本体(21)的对称中心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远光灯灯组内至少设有两个远光灯(23),同组远光灯灯组内的多个远光灯(23)上下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包括前灯壳(11)和后灯壳(12),所述前灯壳(11)与后灯壳(12)插接连接后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所述灯体(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灯壳(12)的开口侧,沿开口外边缘向外延伸有若干个连接件(121),所述连接件(121)内开有安装孔,所述前灯壳(11)的材料为聚碳酸酯。
CN202320996672.7U 2023-04-27 2023-04-27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Active CN219453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6672.7U CN219453723U (zh) 2023-04-27 2023-04-27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6672.7U CN219453723U (zh) 2023-04-27 2023-04-27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3723U true CN219453723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6672.7U Active CN219453723U (zh) 2023-04-27 2023-04-27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3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6081B1 (ko) 차량용 전조등
CN1676986B (zh) 车辆用前照灯及机动车用前照灯
CN104864343A (zh) 一种双光一体的led汽车大灯
EP1085254A2 (en) Multi-lens projector lamp
CN107448867B (zh) Adb模组
CN204678205U (zh) 一种双光一体的led汽车大灯
CN101187453A (zh) 机动车头灯灯泡
CN219453723U (zh) 新型摩托车前大灯总成
CN201155688Y (zh) 分体式组合后灯
CN206176214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
CN105307901A (zh) 机动车辆前照灯
CN214094296U (zh) 一种近光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
CN109131047A (zh) 一种汽车智能前照明灯
CN2676023Y (zh) 汽车前组合灯
CN2913443Y (zh) 防眩板
CN205026550U (zh) 一种配置led近光光源的汽车前照灯
CN217978653U (zh) 一种防眩光led雾灯
CN106764789A (zh) 一种汽车尾灯
CN2512984Y (zh) 复合式车灯
CN216644073U (zh) 一种小出光窗口的远近光模组
CN20161542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照灯
CN213395128U (zh) 前照灯远光照明系统
CN220567122U (zh) 一种辨识度高的汽车前大灯
CN213840800U (zh) 三种光型一体设计的汽车工作灯
CN220623772U (zh) 日间行驶灯、车头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