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1218U -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51218U CN219451218U CN202320350358.1U CN202320350358U CN219451218U CN 219451218 U CN219451218 U CN 219451218U CN 202320350358 U CN202320350358 U CN 202320350358U CN 219451218 U CN219451218 U CN 219451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load
- precast concrete
- concrete floor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包括矩形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内的下层钢筋网,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若干承载肋,以及设置在所有所述承载肋上的上层钢筋网,所述承载肋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直至其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基板的对应侧面平齐,所有所述承载肋将所述基板分成多个混凝土浇注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结构强度高且承载力大,解决了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增设临时支撑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楼板多为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材料,而且还要在现场进行钢筋铺设和浇筑混凝土,费时费力,建筑成本高。
为了克服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缺陷,出现了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但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较薄,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极易断裂,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并且,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钢筋桁架高度较小,刚度较小,致使整个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刚度较小,跨中挠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增设临时支撑,施工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该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结构强度高且承载力大,解决了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增设临时支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包括矩形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内的下层钢筋网,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若干承载肋,以及设置在所有所述承载肋上的上层钢筋网,所述承载肋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直至其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基板的对应侧面平齐,所有所述承载肋将所述基板分成多个混凝土浇注区。
其中,相邻两所述承载肋之间的所述混凝土浇注区内设置有中心叠合部,所述中心叠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承载肋的上表面平齐。
其中,所述基板的长度或宽度为L,所述中心叠合部的长度为L/2。
其中,所述中心叠合部的端面与所述基板对应侧面之间的间距为L/4。
其中,所述承载肋包括第一承载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承载段两端的第二承载段,所述第一承载段高于所述第二承载段,所述中心叠合部位于相邻两所述承载肋的所述第一承载段之间,且所述中心叠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承载段的上表面平齐。
其中,所述上层钢筋网包括多根设置在所述承载肋内且沿所述承载肋延伸方向布置的第一承载钢筋和多根贯穿所有所述承载肋的第二承载钢筋。
其中,所述下层钢筋网包括多根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承载钢筋和多根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布置的第四承载钢筋。
其中,所述第三承载钢筋和所述第四承载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基板。
其中,所述第三承载钢筋的两端伸出所述基板,所述第四承载钢筋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基板。
其中,所述第三承载钢筋的两端伸出所述基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通过在基板内设置下层钢筋网,在基板上设置若干承载肋,同时在所有承载肋上设置上层钢筋网,上、下两层钢筋网及承载肋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其整体结构强度和抗断裂能力,使得其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断裂,解决了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同时,承载肋的设置还大大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的承载力和大大减少了现场浇注量,使得现场施工时完全不用增设临时支撑,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需增设临时支撑的问题,施工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C的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D的剖视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承载肋;21、第一承载段;22、第二承载段;3、混凝土浇注区;4、中心叠合部;5、第一承载钢筋;6、第二承载钢筋;7、第三承载钢筋;8、第四承载钢筋;9、支撑梁;10、负弯矩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包括矩形的基板1,设置在基板1内的下层钢筋网,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基板1上的若干承载肋2,以及设置在所有承载肋2上的上层钢筋网,承载肋2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直至其两端面分别与基板1的对应侧面平齐,所有承载肋2将基板1分成多个混凝土浇注区3。通过设置上、下两层钢筋网及承载肋2大大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抗断裂能力和承载力,使得其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断裂,在现场施工时不用增设临时支撑。
本实施例中的承载肋2沿基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实际应用中,承载肋2也可以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抗断裂能力和承载力,以及减少现场浇注量,本实施例在相邻两根承载肋2之间的混凝土浇注区3内预制了中心叠合部4,中心叠合部4的上表面与承载肋2的上表面平齐。当然,中心叠合部4也可以在施工现场与浇注区3同时浇注。
本实施例中,基板1的宽度为L,中心叠合部4的长度为a,a=L/2,且中心叠合部4的端面与基板1对应侧面之间的间距为d,d=L/4,即中心叠合部4位于基板1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承载肋2的宽度为b,b≤200㎜,本实施例中优选b=200㎜,实际预制时,承载肋2的宽度b其具体尺寸可根据建筑要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上层钢筋网包括多根设置在承载肋2内且沿承载肋2延伸方向布置的第一承载钢筋5和多根贯穿所有承载肋2的第二承载钢筋6。
本实施例中的下层钢筋网包括多根沿基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承载钢筋7和多根沿基板1宽度方向布置的第四承载钢筋8。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能够覆盖建筑主体的一整个开间,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三承载钢筋7和第四承载钢筋8的两端均伸出基板1。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建筑主体上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使用时,先将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吊装至建筑主体的支撑梁9上;然后在混凝土浇注区3内的第二承载钢筋6上绑扎延伸方向与承载肋2延伸方向一致的钢筋,在靠近支撑梁9的混凝土浇注区3内铺设负弯矩钢筋10;再现场对混凝土浇注区3浇注混凝土,直至浇注的混凝土与承载肋2的上表面平齐,待现场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后与基板1和承载肋2叠合形成整体受力的楼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承载肋2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三承载钢筋7的两端伸出基板1,第四承载钢筋8的其中一端伸出基板1。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实现拼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承载肋2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三承载钢筋7的两端伸出基板1。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实现拼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承载肋2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承载肋2包括第一承载段21和连接在第一承载段21两端的第二承载段22,第一承载段21高于第二承载段22,中心叠合部4位于相邻两根承载肋2的第一承载段21之间,且中心叠合部4的上表面与第一承载段21的上表面平齐,第一承载钢筋5仅设置在第一承载段21内,第二承载钢筋6贯穿所有承载肋2的第一承载段21。
同时,第三承载钢筋7的两端伸出基板1,第四承载钢筋8的其中一端伸出基板1。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实现拼接。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承载钢筋7的两端伸出基板1。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实现拼接。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的五个实施例,还有更多的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通过设置上、下两层钢筋网及承载肋2大大提高了其整体结构强度和抗断裂能力,使得其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断裂,解决了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的承载力和大大减少了现场浇注量,使得现场施工时完全不用增设临时支撑,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需增设临时支撑的问题,施工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内的下层钢筋网,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若干承载肋,以及设置在所有所述承载肋上的上层钢筋网,所述承载肋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直至其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基板的对应侧面平齐,所有所述承载肋将所述基板分成多个混凝土浇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承载肋之间的所述混凝土浇注区内设置有中心叠合部,所述中心叠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承载肋的上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长度或宽度为L,所述中心叠合部的长度为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叠合部的端面与所述基板对应侧面之间的间距为L/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肋包括第一承载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承载段两端的第二承载段,所述第一承载段高于所述第二承载段,所述中心叠合部位于相邻两所述承载肋的所述第一承载段之间,且所述中心叠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承载段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筋网包括多根设置在所述承载肋内且沿所述承载肋延伸方向布置的第一承载钢筋和多根贯穿所有所述承载肋的第二承载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钢筋网包括多根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承载钢筋和多根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布置的第四承载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钢筋和所述第四承载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钢筋的两端伸出所述基板,所述第四承载钢筋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钢筋的两端伸出所述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0358.1U CN219451218U (zh) | 2023-02-25 | 2023-02-25 |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0358.1U CN219451218U (zh) | 2023-02-25 | 2023-02-25 |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51218U true CN219451218U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741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50358.1U Active CN219451218U (zh) | 2023-02-25 | 2023-02-25 |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51218U (zh) |
-
2023
- 2023-02-25 CN CN202320350358.1U patent/CN2194512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2816B (zh) | 预制拼装的鱼腹工字型预应力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 | |
CN107245934A (zh) | 一种装配式钢‑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小箱梁 | |
CN201217872Y (zh) | 预制叠合楼板 | |
CN106049732A (zh) | 一种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 | |
CN219033728U (zh) | 一种基于uhpc的新型叠合楼板 | |
CN107989247B (zh) | 一种装配式叠合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188793U (zh) | 预制拼装的鱼腹工字型预应力钢混组合连续梁桥 | |
CN214006192U (zh) | 一种单向密肋叠合楼盖 | |
CN219671054U (zh) | 一种整体吊装预制的钢混组合小箱梁 | |
CN216239247U (zh) | 一种带空心模的叠合楼板 | |
CN219451218U (zh) | 预制混凝土楼面叠合板 | |
CN216766433U (zh) | 一种带模壳的叠合空心楼板 | |
CN215829741U (zh) | 一种带搁置挑头的预制密肋板 | |
CN111335530A (zh) | 一种集块建筑叠合板用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 | |
CN214006187U (zh) | 一种预制密肋板 | |
CN112302226B (zh) | 一种预制密肋板 | |
CN212533705U (zh) | 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湿接缝连接结构 | |
CN219491436U (zh) | 装配式楼板 | |
CN212506971U (zh) | 一种建筑用叠合板 | |
CN207776235U (zh) | 一种可整体连接的预制多孔板 | |
CN209799125U (zh) | 一种暗梁式叠合板 | |
CN102003007A (zh) | 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 |
CN102003005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空心楼盖 | |
CN111576709A (zh) | 一种预制局部叠合楼板 | |
CN213204624U (zh) | 一种t型钢连接的全预制楼板、其组合及其和梁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