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0846U -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0846U
CN219450846U CN202320001789.7U CN202320001789U CN219450846U CN 219450846 U CN219450846 U CN 219450846U CN 202320001789 U CN202320001789 U CN 202320001789U CN 219450846 U CN219450846 U CN 219450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rock
water
basement
resistant
collecting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17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张飞
郭建
陈艳
侯大令
黄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17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0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0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0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因地表水流入地下室并渗入地下室底板后滞留从而导致地下室抗水板上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集水坑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内的自动潜水泵;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因地表水流入地下室并渗入地下室底板后滞留从而导致地下室抗水板上浮。

Description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四川很多区域,其地质为中风化或强风化基岩,且常年地下水位很低,场地内地下水为岩溶裂隙水,埋藏类型属潜水,地下水埋深较大,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未遇地下水。建筑施工的设计单位根据地勘报告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都未考虑抗浮设计,只是在地下室周围用3:7的灰土进行回填来阻止地表水流入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3:7灰土质量不能有效的控制且压实度达不到设计图纸要求而使地表水渗入至地下室形成“脚盆”效应,从而导致地下室积水浮力超过地下室抗水板实际自重从而引起地下室抗水板上浮。并且,在整个施工阶段,有时会遇到特大暴雨,由于暴雨雨量过大,其总平排水不畅,即使采取相应的抽排措施后也不能及时排走地表水,从而使地表水渗入地下室底板后滞留,基坑在雨水的内灌之下迅速形成盆池,空心的地下室正位于盆池之内,加之总坪土体回填不到位,上部荷载小于积水浮力,从而引起地下室抗水板上浮。
因此,设计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以防止上述情形下地下室抗水板上浮,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内的自动潜水泵;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
进一步地,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排水管入水端并位于远距离基岩内的第一滤砂器。
进一步地,远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一滤砂器相适配的第一嵌装槽,并且第一滤砂器位于第一嵌装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水管入水端并位于近距离基岩内的第二滤砂器。
进一步地,近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二滤砂器相适配的第二嵌装槽,第二排水管穿过集水坑侧壁伸入至相应基岩内,并且第二滤砂器位于第二嵌装槽内。
进一步地,基岩地下室抗水板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抗水主板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
进一步地,抗水主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排水管预埋于抗水主板内并与抗水主板内钢筋绑扎固定。
进一步地,抗水主板厚度为400mm。
进一步地,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管径均为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因地表水流入地下室并渗入地下室底板后滞留从而导致地下室抗水板上浮。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岩地下室抗水板、集水坑、第一基岩排水机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和自动潜水泵,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预埋于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第一基岩排水机构用于将距离集水坑较远的基岩内积水导流至集水坑内,其第一排水管长度较长,采用不锈钢制成,预埋于抗水主板内并通过扎丝绑扎于抗水主板内的钢筋上,入水端设第一滤砂器;第二基岩排水机构用于将距离集水坑较近的基岩内积水导流至集水坑内,其第二排水管长度较短采用不锈钢制成,贯穿于集水坑侧壁伸入至近距离基岩内,入水端设第二滤砂器。通过第一排水管、第一滤砂器、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滤砂器,能将基岩底部的积水汇入至集水坑内,然后通过自动潜水泵将集水坑的水排入至室外雨水井,减少基岩底部积水的浮力从而有效的防止地下室抗水板的上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岩地下室抗水板在基岩中分布示意图(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未示出)。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集水坑、2-基岩地下室抗水板、3-自动潜水泵、4-第一排水管、5-第二排水管、6-第二滤砂器、7-第二嵌装槽、8-第一滤砂器、9-第一嵌装槽、10-远距离基岩、11-近距离基岩、21-抗水面板、22-抗水主板、23-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因地表水流入地下室并渗入地下室底板后滞留从而导致地下室抗水板上浮。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岩地下室抗水板、集水坑、第一基岩排水机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和自动潜水泵,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预埋于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第一基岩排水机构用于将距离集水坑较远的基岩内积水导流至集水坑内,其第一排水管长度较长,采用不锈钢制成,预埋于抗水主板内并通过扎丝绑扎于抗水主板内的钢筋上,入水端设第一滤砂器;第二基岩排水机构用于将距离集水坑较近的基岩内积水导流至集水坑内,其第二排水管长度较短采用不锈钢制成,贯穿于集水坑侧壁伸入至近距离基岩内,入水端设第二滤砂器。通过第一排水管、第一滤砂器、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滤砂器,能将基岩底部的积水汇入至集水坑内,然后通过自动潜水泵将集水坑的水排入至室外雨水井,减少基岩底部积水的浮力从而有效的防止地下室抗水板的上浮。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排水管4入水端并位于远距离基岩内的第一滤砂器8。
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基岩排水机构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排水管4入水端并位于远距离基岩内的第一滤砂器8。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滤砂器8能够有效阻止远距离基岩中的泥沙进入至第一排水管4内造成该处基岩底部脱空。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排水管4入水端并位于远距离基岩内的第一滤砂器8。远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一滤砂器8相适配的第一嵌装槽9,并且第一滤砂器8位于第一嵌装槽9内。
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给出了远距离基岩与第一滤砂器8之间更加优选的连接结构,具体为:远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一滤砂器8相适配的第一嵌装槽9,并且第一滤砂器8位于第一嵌装槽9内。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第一滤砂器8更加稳固地嵌装在远距离基岩内。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固性。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第二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水管5入水端并位于近距离基岩内的第二滤砂器6。
本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二基岩排水机构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第二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水管5入水端并位于近距离基岩内的第二滤砂器6。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滤砂器6能够有效阻止近距离基岩中的泥沙进入至第二排水管5内造成该处基岩底部脱空。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第二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水管5入水端并位于近距离基岩内的第二滤砂器6。近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二滤砂器6相适配的第二嵌装槽7,第二排水管5穿过集水坑1侧壁伸入至相应基岩内,并且第二滤砂器6位于第二嵌装槽7内。
本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给出了近距离基岩与第二滤砂器6之间更加优选的连接结构,具体为:近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二滤砂器6相适配的第二嵌装槽7,第二排水管5穿过集水坑1侧壁伸入至相应基岩内,并且第二滤砂器6位于第二嵌装槽7内。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第二滤砂器6更加稳固地嵌装在近距离基岩内。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固性。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21、抗水主板22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23。
本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21、抗水主板22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23。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结构更加坚固,保证地下室的安全。
实施例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21、抗水主板22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23。抗水主板2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排水管4预埋于抗水主板22内并与抗水主板22内钢筋绑扎固定。
本实施例7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排水管4与抗水主板22之间更加优选的连接结构,具体为:抗水主板2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排水管4预埋于抗水主板22内并与抗水主板22内钢筋绑扎固定。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第一排水管4更加稳固地预埋于抗水主板22内,保证远距离基岩内积水能够顺畅稳定的排入至集水坑1。
实施例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21、抗水主板22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23。抗水主板22厚度为400mm。
本实施例8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给出了抗水主板2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抗水主板22厚度为400m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更加坚固耐用。
实施例9。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21、抗水主板22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23。混凝土垫层23厚度为100mm。
本实施例9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给出了抗水主板2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混凝土垫层23厚度为100m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更加坚固耐用。
实施例1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10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11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5均为不锈钢管,其管径均为50mm。
本实施例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5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5均为不锈钢管,其管径均为50m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和稳固。同时,50mm的管径还能使基岩中的积水能够顺畅及时的排入至集水坑1内,保证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主要包括集水坑、基岩地下室抗水板、第一基岩排水机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和自动潜水泵。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第二排水管,在距离集水坑较远的基岩中,将Φ50mm钢质第一排水管在地下室抗水板施工过程中直接预埋在抗水板钢筋中,并将第一排水管与抗水板钢筋固定牢固,在靠近基岩一侧的钢管端头安装第一滤砂器,第一滤砂器周围的基岩形成一个与第一滤砂器形状相似的第一嵌装槽。在距离集水坑较近的基岩中,按照同样的施工程序直接在集水坑侧壁预埋Φ50mm钢质第二排水管,安装第二滤砂器,Φ50mm钢管、滤砂器安装完成后对地下室抗水板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基岩底部的积水通过滤水器、Φ50mm钢管排入至集水坑。同时在集水坑安装自动潜水泵能有效的将地下室基岩下的积水进行排除,防止地下室的抗水板上浮。
本实用新型在地下室抗水板中安装抗浮装置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其抗浮装置中的构件都为成品,可市场直接采购,质量可控,适于在本技术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的抗浮装置造价低、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安装抗浮装置都在地下室施工不会产生扬尘污染,绿色环保,同时属无噪音施工,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包括设有集水坑(1)的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基岩排水机构,以及设于集水坑(1)内的自动潜水泵(3);第一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远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一排水管(4),第二基岩排水机构包括连通于集水坑(1)与近距离基岩之间的第二排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排水管(4)入水端并位于远距离基岩内的第一滤砂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远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一滤砂器(8)相适配的第一嵌装槽(9),并且第一滤砂器(8)位于第一嵌装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基岩排水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水管(5)入水端并位于近距离基岩内的第二滤砂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近距离基岩内设有与第二滤砂器(6)相适配的第二嵌装槽(7),第二排水管(5)穿过集水坑(1)侧壁伸入至相应基岩内,并且第二滤砂器(6)位于第二嵌装槽(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岩地下室抗水板(2)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抗水面板(21)、抗水主板(22)和浇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垫层(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水主板(2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排水管(4)预埋于抗水主板(22)内并与抗水主板(22)内钢筋绑扎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水主板(22)厚度为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垫层(23)厚度为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5)的管径均为50mm。
CN202320001789.7U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Active CN219450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1789.7U CN219450846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1789.7U CN219450846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0846U true CN219450846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1789.7U Active CN219450846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0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6565B (zh)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N109736338A (zh) 一种水利工程基坑管井结合轻型井点降排水方法
CN101126242A (zh) 地下建筑物的控制水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51929B (zh) 黄河河漫滩承台施工用多级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CN113175005B (zh) 暴雨时期地下车库防水底板防浮设计与施工方法
CN21122862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抗浮的自动泄压装置
CN112195981A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抗浮泄压设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9577380B (zh)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地下室底板渗水的施工方法
CN214460605U (zh) 防止地下室在施工阶段整体上浮的施工结构
CN203256886U (zh) 防杂物溢流的检查井
CN219450846U (zh) 一种基岩地下室抗水板中抗浮装置
CN108149775A (zh) 一种pe预制提升泵站及其安装工艺
CN100462509C (zh) 一种集贮及输送雨水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管道系统
CN211948590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泄压装置
CN206956917U (zh) 一种自汇集污泥的自清洁泵站底座
CN214530813U (zh) 一种建筑抗浮基础结构
CN201704090U (zh) 傍河取水人工渗滤系统
CN114775666A (zh) 一种深基坑基坑底板施工中底板水压力的控制结构
CN214884227U (zh) 一种防止地陷对市政排水管网造成损坏的施工装置
CN209975580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防腐混凝土检查井
CN216007059U (zh) 一种地下抗浮水池
CN217204306U (zh) 一种将地下水再利用的地下室抗浮结构
CN216007010U (zh) 一种砂砾石地段超前管井降水施工结构
CN219639656U (zh) 一种市政管道雨季抗浮装置
CN219621808U (zh) 一种护岸基坑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