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0245U - 一种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0245U
CN219440245U CN202222119060.8U CN202222119060U CN219440245U CN 219440245 U CN219440245 U CN 219440245U CN 202222119060 U CN202222119060 U CN 202222119060U CN 219440245 U CN219440245 U CN 219440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ose
protective sleeve
protection slee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90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宗康
郑献锋
周良斌
朱国强
韩国俊
郑国凯
金梦杰
张晓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ger Orthopedic Hospital Group Co ltd
Haiyan Banger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ger Orthopedic Hospital Group Co ltd
Haiyan Banger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ger Orthopedic Hospital Group Co ltd, Haiyan Banger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nger Orthopedic Hosp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90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0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0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0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包括:软管座;第一软管;隔离塞;第一保护套,第一保护套活动安装于软管座的第三接口,其第一端向外延伸固设有三个连接片,其靠近第二端的内壁固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分;每个连接片设置有卡合部分,每个连接片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挤压变形部分;第二保护套,第二保护套滑动连接于第一保护套,其第三端保持处于第一保护套内,并固设有第一抵住部分,其第四端从第一保护套的第二端穿出,并固设有第二限位部分;钢针,钢针的针尖依次经过第二保护套、挤压变形部分、隔离塞,并穿出第一软管;持针手柄,钢针的针尾固定连接于持针手柄,持针手柄上还固设有第二抵住部分。

Description

一种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通过可退出的钢针,配额第一软管。使用前,钢针的针尖从第一软管穿出,使用时,先由钢针和第一软管配合,一起刺入患者的静脉;再退出钢针,由隔离塞保持封闭,同时第一软管留在患者的静脉内,通过医用胶布,将软管座固定于患者身上,即可进行输液。再输液间隔期间,可以通过肝素帽,暂时封闭留置针,使留置针留在患者身上。这样,下次输液时,可以通过留置针继续输液,避免了多次穿刺,减轻患者痛苦,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而从留置针退出的钢针需要妥善处理,这个过程中,针尖容易刺伤医护人员,导致受伤和交叉感染。因此,现有的留置针一般还加入了防针刺结构,一般为一个弹片,钢针穿过弹片,弹片的一端抵住钢针,同时使弹片卡合在软管座内,钢针退出时,经过弹片的这一端后,弹片的这一端复位,挡住钢针针尖,同时解除和软管座的卡合,随钢针一起退出。但是仅依靠弹片完成防针刺,弹片容易从针尖脱落,导致防针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留置针,设置另一种防针刺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留置针防针刺结构仅依靠弹片完成防针刺,弹片容易从针尖脱落,导致防针刺失效的问题。
本申请中,提供一种留置针,包括:软管座,所述软管座呈三通状;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连接于所述软管座的第一接口;隔离塞,所述隔离塞设置于所述软管座对齐于第一接口的第三接口内,并且所述隔离塞和第三接口的开口之间留出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置有一圈卡合槽;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活动安装于所述软管座的第三接口,其第一端向外延伸固设有三个连接片,其靠近第二端的内壁固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分;每个所述连接片设置有配合所述卡合槽的卡合部分,每个所述连接片的端部向内侧设置有压变形部分;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套,其第三端保持处于所述第一保护套内,并固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的第一抵住部分,其第四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套的第二端穿出,并固设有第二限位部分,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保护套;
钢针,所述钢针的针尖依次经过所述第二保护套、所述挤压变形部分、所述隔离塞,并穿出所述第一软管;持针手柄,所述钢针的针尾固定连接于所述持针手柄,所述持针手柄远离所述钢针针尾的位置上还固设有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的第二抵住部分。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套包括:圆筒状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保护套的第一端、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环形的第一连接帽,所述第一连接帽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对应第二端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帽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内壁固设有第三限位部分;连接环,三个所述连接片均一体设置于连接环,所述第一限位部分、所述第一抵住部分对应三个所述连接片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出缺口,所述连接环处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所述第三限位部分之间,并被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限位部分抵住所述第一保护套的第二端端面时,所述第二保护套的外壁抵住三个所述连接片对应所述卡合部分的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套的外壁、所述软管座对应第三接口的外壁均呈相同的环形面,所述第二抵住部分呈配合套接的环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分螺纹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保护套。
一种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环为一体的金属弹片;所述挤压变形部分为所述连接片的端部向内弯折而成,所述卡合部分为所述连接片对应的位置向外弯折而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一种留置针,设置可伸缩的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钢针退出后,处于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内;持针手柄上的第二抵住部分、第二保护套上的第二限位部分的配合,再结合连接片上复位后的挤压变形部分、钢针的针尖的配合,使钢针稳定的留在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内,相比现有的留置针,钢针退出后和防穿刺结构配合更稳定,具有不易失效,提高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软管座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钢针退出软管座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5为第二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软管座;011、第一接口;012、第二接口;013、第三接口;014、卡合槽;015、安装腔;2、第一软管;3、隔离塞;4、第一保护套;4-1、第一壳体;4-11、第一限位部分;4-111、穿出缺口;4-2、第一连接帽;4-21、第三限位部分;4-3、连接环;4-4、连接片;4-41、卡合部分;4-42、挤压变形部分;5、第二保护套;51、第一抵住部分;52、第二限位部分;6、钢针;7、持针手柄;71、第二抵住部分;8、第二软管;9、止流夹;10、圆锥接头;11、保护帽;12、肝素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留置针,包括软管座1、第一软管2、隔离塞3、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钢针6、持针手柄7。
软管座1呈三通状,为了方便说明,将三个接口设定为第一接口011、第二接口012、第三接口013。
第一软管2连接于软管座1的第一接口011,在使用时,其用于留置在患者的静脉内。第一软管2的设置参考现有留置针。
另外软管座1的第二接口012连接有第二软管8,第二软管8中间设置有止流夹9,第二软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圆锥接头10,圆锥接头10上设置有保护帽11、肝素帽12,这些部件的设置都参考现有留置针,图中的这些部件为简单示意。
请参阅图2和图6,隔离塞3连接于软管座1对齐于第一接口011的第三接口013内,隔离塞3的具体结构、和软管座1的连接都参考现有留置针,图中的隔离塞3为简单示意。设计好隔离塞3在软管座1的连接位置,使隔离塞3和第三接口013的开口之间留出有安装腔015,安装腔015的内壁设置有一圈卡合槽014。
第一保护套4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固设有三个连接片4-4,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的内壁固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分4-11。每个连接片4-4设置有配合卡合槽014的卡合部分4-41,通过卡合部分4-41,实现第一保护套4和软管座1的第三接口013之间的活动安装。每个连接片4-4的端部向内侧设置有挤压变形部分4-42,挤压变形部分4-42用于后续和钢针6配合。
请参阅图4和图7,第一保护套4的结构较复杂,不方便直接加工成一体,结合现有结构设计的手段,可以将其拆分成多个部件,再通过装配组合形成。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保护套4的设置为:第一保护套4包括第一壳体4-1、第一连接帽4-2、连接环4-3;第一壳体4-1呈圆筒状,上述第一保护套4的第一端、第二端即为第一壳体4-1的两端;第一连接帽4-2螺纹连接于第一壳体4-1对应第二端的端部,并且第一连接帽4-2远离第一壳体4-1的一端的内壁固设有第三限位部分4-21;三个连接片4-4均一体设置于连接环4-3,第一限位部分4-11对应三个所述连接片4-4的位置设置有穿出缺口4-111,连接环4-3处于第一限位部分4-11、第三限位部分4-21之间,并被固定,即连接环4-3的外壁贴合第一保护套4的内壁,两端分别抵住第一限位部分4-11、第三限位部分4-21。这样,先将一体的三个连接片4-4、连接环4-3套入第一壳体4-1,知道连接环4-3抵住第一限位部分4-11,再螺纹连接上第一连接帽4-2,完成第一保护套4的组装。
请参阅图6和图7,第二保护套5滑动连接于第一保护套4,结合上述第一保护套4的设置,具体地为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4-1。其第三端保持处于第一保护套4内,并固设有配合第一限位部分4-11的第一抵住部分51,结合上述第一保护套4的设置,第一抵住部分51对应三个连接片4-4的位置也设置有穿出缺口4-111。其第四端从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穿出,并固设有第二限位部分52,第二限位部分52的边缘超出第一保护套4。
请参阅3和图5,可见第二保护套5还不能通过插入的方式直接滑动连接到第一壳体4-1,结合现有结构设计的手段,可以将第二保护套5或第一壳体4-1拆分成多个部件,再通过装配组合形成。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二保护套5的设置为:第二限位部分52螺纹可拆卸连接于第二保护套5。这样,先将第二保护套5的第四端从第一壳体4-1插入并穿出,再螺纹连接上第二限位部分52,完成第二保护套5和第一保护套4的滑动连接。
钢针6的针尖依次经过第二保护套5、挤压变形部分4-42、隔离塞3,并穿出第一软管2。设置好第二弯折部分的尺寸,当钢针6经过挤压变形部分4-42时,需要用力,才能使钢针6克服挤压变形部分4-42,产生形变,使钢针6穿出,这样,钢针6退出后,挤压变形部分4-42复位,挡住钢针6。
例如,挤压变形部分4-42可以为橡胶片,结合上述第一保护套4的设置,在完成第一保护套4的组装后,将橡胶片粘接固定于三个连接片4-4内侧,橡胶片上开设供钢针6穿过的十字切缝。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三个连接片4-4、连接环4-3为一体的金属弹片,材质为不锈钢或铜,挤压变形部分4-42为三个连接片4-4的端部向内弯折而成,卡合部分4-41为连接片4-4对应的位置向外弯折而成。即通过钣金弯折,可以很方便完成三个连接片4-4、连接环4-3、卡合部分4-41、挤压变形部分4-42的加工,同时挤压变形部分4-42不会影响到第一保护套4的组装。
钢针6的针尾固定连接于持针手柄7,持针手柄7远离钢针6针尾的位置上还固设有配合第二限位部分52的第二抵住部分71。
本留置针组合完成后,第二保护套5滑动连接于第一保护套4,第一保护套4安装于软管座1,持针手柄7抵住第二保护套5的第二限位部分52,并使第二限位部分52抵住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端面。
请参阅图2和图6,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当第二限位部分52抵住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端面时,第二保护套5的外壁抵住三个连接片4-4对应卡合部分4-41的位置。这样,此时,通过第二保护套5,限制三个连接片4-4的变形,使卡合部分4-41保持和卡合槽014的配合,即使第一保护套4保持安装于软管座1。对应的,可以将卡合部分4-41、以及卡合槽014的深度设置得更浅,方便后续第一保护套4从软管座1分离。
简述本留置针的使用过程:
S1、转动持针手柄7,调整钢针6的针尖的角度;
S2、将钢针6的针尖连同第一软管2一起刺入患者的静脉;
S3、一只手固定软管座1,另一只手退出持针手柄7和钢针6。
请参阅图3,这个退出过程中:首先,第二抵住部分71先抵住第二限位部分52;接着,带动第二保护套5从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伸出,直到第一抵住部分51抵住第一限位部分4-11,此时钢针6的针尖已经完全经过挤压变形部分4-42,三个挤压变形部分4-42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位,挡住钢针6;最后,带动第一保护套4和软管座1分离,持针手柄7、钢针6、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均和软管座1分离。
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保护套4的外壁、软管座1对应第三接口013的外壁均呈相同的环形面,第二抵住部分71呈配合套接的环形。即第二抵住部分71可以沿第一保护套4的外壁、软管座1对应第三接口013的外壁滑动,是的持针手柄7和钢柱一开始退出时,更加稳定。

Claims (6)

1.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管座(1),所述软管座(1)呈三通状;
第一软管(2),所述第一软管(2)连接于所述软管座(1)的第一接口(011);
隔离塞(3),所述隔离塞(3)连接于所述软管座(1)对齐于第一接口(011)的第三接口(013)内,并且所述隔离塞(3)和第三接口(013)的开口之间留出有安装腔(015),所述安装腔(015)的内壁设置有一圈卡合槽(014);
第一保护套(4),所述第一保护套(4)活动安装于所述软管座(1)的第三接口(013),其第一端向外延伸固设有三个连接片(4-4),其靠近第二端的内壁固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分(4-11);每个所述连接片(4-4)设置有配合所述卡合槽(014)的卡合部分(4-41),每个所述连接片(4-4)端部向内侧设置有挤压变形部分(4-42);
第二保护套(5),所述第二保护套(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套(4),其第三端保持处于所述第一保护套(4)内,并固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分(4-11)的第一抵住部分(51),其第四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穿出,并固设有第二限位部分(52),所述第二限位部分(52)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保护套(4);
钢针(6),所述钢针(6)的针尖依次经过所述第二保护套(5)、所述挤压变形部分(4-42)、所述隔离塞(3),并穿出所述第一软管(2);
持针手柄(7),所述钢针(6)的针尾固定连接于所述持针手柄(7),所述持针手柄(7)远离所述钢针(6)针尾的位置上还固设有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分(52)的第二抵住部分(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4)包括:
圆筒状的第一壳体(4-1),所述第一保护套(4)的第一端、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一壳体(4-1)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部分(4-11)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4-1)的内壁;
环形的第一连接帽(4-2),所述第一连接帽(4-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4-1)对应第二端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帽(4-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4-1)的一端的内壁固设有第三限位部分(4-21);
连接环(4-3),三个所述连接片(4-4)均一体设置于连接环(4-3),所述第一限位部分(4-11)、所述第一抵住部分(51)对应三个所述连接片(4-4)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出缺口(4-111),所述连接环(4-3)处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4-11)、所述第三限位部分(4-21)之间,并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限位部分(52)抵住所述第一保护套(4)的第二端端面时,所述第二保护套(5)的外壁抵住三个所述连接片(4-4)对应所述卡合部分(4-4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4)的外壁、所述软管座(1)对应第三接口(013)的外壁均呈相同的环形面,所述第二抵住部分(71)呈配合套接的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52)螺纹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保护套(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连接片(4-4)、所述连接环(4-3)为一体的金属弹片;所述挤压变形部分(4-42)为所述连接片(4-4)的端部向内弯折而成,所述卡合部分(4-41)为所述连接片(4-4)对应的位置向外弯折而成。
CN202222119060.8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留置针 Active CN219440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9060.8U CN219440245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9060.8U CN219440245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0245U true CN21944024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0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9060.8U Active CN219440245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0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3578U (zh) 导管组件
EP3368124B1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device with integrated extension tube
CA2724079C (en) Needle safety deflection device
JP2935562B2 (ja) 針先端保護装置、静脈カテーテル組立体及び針組立体
US8398597B2 (en) Needle shield and interlock
US9370327B2 (en) Medical devices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and related methods
US87280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blood from an IV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US20060173413A1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BR112014028428B1 (pt) Conjuntos de cateter intravenoso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 conjunto de cateter ntravenoso
WO2014043123A1 (en) Integrated catheter securement and luer access device
BR112019018509B1 (pt) Montagem de cateter intravenoso com mecanismo seguro de cânula
CN219440245U (zh) 一种留置针
EP4098310A1 (en) Catheter devices with seal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1132465U (zh) 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
CN211798022U (zh) 一种密闭式防针刺伤留置针
CN211188563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静脉留置针
CN210904406U (zh) 一种输液套件
CN209984710U (zh) 一种防针刺留置针组件
US20030105434A1 (en) Protection cap assembly for syringes
CN211584635U (zh) 一种分体式胰岛素泵输注装置
CN219231012U (zh) 一种防针刺装置
CN219251208U (zh) 带翼的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107469190B (zh) 回缩式静脉输液针
CN216777711U (zh) 深静脉置管固定器
CN211461570U (zh) 一种头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