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9466U - 一种防咬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咬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9466U
CN219439466U CN202320380732.2U CN202320380732U CN219439466U CN 219439466 U CN219439466 U CN 219439466U CN 202320380732 U CN202320380732 U CN 202320380732U CN 219439466 U CN219439466 U CN 219439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iting
patient
tongu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07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807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9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9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9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咬舌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咬舌装置,包括咬合板,咬合板的对称侧面连接有弹性带,咬合板对称侧面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一端上下侧壁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展开板,咬合板的上侧面开设有开口槽,转动轴延伸至开口槽内,开口槽内设有与转动轴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设置咬合板使用时,将咬合板放置在病患的口中,通过病患的牙齿咬合在咬合板上,若是口腔较大,将展开板进行旋转,并使用限位螺母对展开板的位置进行限位,达到可扩大咬合面积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咬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咬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咬舌装置。
背景技术
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精神病人由于思维和行为等方面有各种异常,经常会出现如咬舌等自残行为,为了防止精神病人咬舌,精神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佩戴防咬舌装置。
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防咬舌装置进行操作,现有技术对防咬舌装置作出了诸多的改进,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4679117U的专利,公开了精神科患者防咬舌装置,属于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牙套本体,牙套本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弧形件,保护弧形件右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把手,牙套本体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槽,牙套本体上下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记忆弹簧,牙套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粘贴绑带,保护弧形件左侧上下两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粘贴绑带通过固定杆与保护弧形件活动连接,医护利用把手方便将牙套本体放进患者的上下牙床之间,防止医护员被患者咬伤,便于医护员进行操作,提高了医护员的安全作业性能。上述专利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但仍存有以下不足:
上述专利中采用将牙套本体防止在精神病人的口腔内,防止精神病人的牙齿将舌头咬伤,但实际情况中,精神病人的嘴部大小各不相同,孩童与成人的嘴部大小相差甚大,每个病人需要不同型号大小的牙套本体,故上述专利中的牙套本体适用性较差,因此,本领域亟需对一种防咬舌装置作出改进,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咬舌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嘴部大小的病患进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咬舌装置,包括咬合板,咬合板的对称侧面连接有弹性带,咬合板对称侧面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一端上下侧壁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展开板,咬合板的上侧面开设有开口槽,转动轴延伸至开口槽内,开口槽内设有与转动轴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
优选地,咬合板的长度为5cm~8cm之间,咬合板的宽度为3cm~5cm之间,咬合板的厚度为0.5~1cm。
优选地,咬合板和展开板的上下侧面均开设有同心设置的弧形状限位槽。
优选地,咬合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片,弹性带连接在贴合片的两端。
优选地,贴合片的下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贴合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框。
优选地,弹性带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弹性板。
优选地,弧形弹性板远离咬合板的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手。
优选地,贴合片远离咬合板的侧面中部连接有手持部。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咬舌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设置咬合板使用时,将咬合板放置在病患的口中,通过病患的牙齿咬合在咬合板上,若是口腔较大,将展开板进行旋转,并使用限位螺母对展开板的位置进行限位,达到可扩大咬合面积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展开板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承载框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合片与咬合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弹性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咬合板;2、弹性带;3、让位槽;4、转动轴;5、展开板;6、开口槽;7、限位螺母;8、限位槽;9、贴合片;10、连接杆;11、承载框;12、弧形弹性板;13、拉手;14、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一种防咬舌装置,包括咬合板1,咬合板1的对称侧面连接有弹性带2,咬合板1对称侧面开设有让位槽3,让位槽3一端上下侧壁之间通过转动轴4转动连接有展开板5,咬合板1的上侧面开设有开口槽6,转动轴4延伸至开口槽6内,开口槽6内设有与转动轴4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7。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防止患者出现咬舌自残情况时,将咬合板1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患者的牙齿对咬合板1进行咬合,进而患者的牙齿不会伤害到舌头,咬合板1的一端呈圆弧状,咬合板1的边角处均为圆角状设置,咬合板1塞入至患者口腔内后不会伤害到患者的口腔内壁,若是对成人或是口腔较大的患者进行咬合时,将限位螺母7利用工具松开,将展开板5从让位槽3内转出,并将展开板5旋转至合适的位置,使用工具将限位螺母7拧紧,再将咬合板1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达到可针对患者口腔的大小对咬合板1的咬合面积进行调节,咬合板1被患者咬合后,使用弹性带2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其中上述装置均为可食用硅胶材质所制。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6,咬合板1的长度为5cm~8cm之间,咬合板1的宽度为3cm~5cm之间,咬合板1的厚度为0.5~1cm。
其中,对咬合板1的尺寸进行限制,太长、太宽和太厚均会造成病患口腔的不适感,若是太短、太窄和太薄的情况下,会导致无法对舌头很好的保护。
具体地,请参阅图4,咬合板1和展开板5的上下侧面均开设有同心设置的弧形状限位槽8。
其中,将咬合板1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后,患者的牙齿咬合在限位槽8内,使得咬合板1被患者咬合的位置更加的固定,咬合板1不易从患者的口腔内滑出。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4,咬合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片9,弹性带2连接在贴合片9的两端。
其中,贴合片9具有一定的粘合性,对精神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加你个咬合板1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并进行咬合,后使用贴合片9粘接在患者的嘴部,防止患者将咬合板1吐出。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4,贴合片9的下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贴合片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框11。
其中,患者在长期对咬合板1进行咬合时,口腔内会流出口水,口水会顺着下巴滴落至承载框11内,不会将患者的衣物弄脏。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弹性带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弹性板12。
其中,弧形弹性板12的弧形状与人大脑的后脑勺形状相似,固定时将弧形弹性板12贴合在患者头部后脑勺处,减轻弹性带2对患者头部的压迫感。
具体地,请参阅图5,弧形弹性板12远离咬合板1的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手13。
其中,弹性带2需要使用拉力对其进行拉扯后套在患者的头部,拉手13便于操作人员对弧形弹性板12和弹性带2的拉动,拉手13的周侧为圆角设置,不会伤害到操作人员的手部。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4,贴合片9远离咬合板1的侧面中部连接有手持部14。
其中,精神病患者在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咬伤医护人员的情况,故在放置咬合板1时,医护人员手握手持部14将咬合板1放置在病患的口腔内,防止受到病患的咬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咬舌装置,包括咬合板(1),咬合板(1)的对称侧面连接有弹性带(2),其特征在于,咬合板(1)对称侧面开设有让位槽(3),让位槽(3)一端上下侧壁之间通过转动轴(4)转动连接有展开板(5),咬合板(1)的上侧面开设有开口槽(6),转动轴(4)延伸至开口槽(6)内,开口槽(6)内设有与转动轴(4)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咬合板(1)的长度为5cm~8cm之间,咬合板(1)的宽度为3cm~5cm之间,咬合板(1)的厚度为0.5~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咬合板(1)和展开板(5)的上下侧面均开设有同心设置的弧形状限位槽(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咬合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片(9),弹性带(2)连接在贴合片(9)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片(9)的下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贴合片(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框(11)。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带(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弹性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弹性板(12)远离咬合板(1)的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手(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片(9)远离咬合板(1)的侧面中部连接有手持部(14)。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片(9)远离咬合板(1)的侧面中部连接有手持部(14)。
CN202320380732.2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防咬舌装置 Active CN219439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0732.2U CN21943946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防咬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0732.2U CN21943946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防咬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9466U true CN219439466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0732.2U Active CN21943946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防咬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9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7290B2 (ja) マウスピー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209225A1 (en) Cheek and lip retractor for dentistry
KR101713971B1 (ko)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 기구
US20110132944A1 (en) Dental lanyard device
US20180014920A1 (en) Dental suction device
WO2019069600A1 (ja) 口腔内装着具
CN219439466U (zh) 一种防咬舌装置
KR200487941Y1 (ko) 스토퍼가 결합된 치실을 이용한 헥사 드라이버 연결 장치
KR101934849B1 (ko) 윗니와 아랫니의 앞뒤 간격을 조절 가능한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 기구
JP2006326017A (ja) 口腔内清掃治療用開口器
CN208130080U (zh) 精神病人护理防咬舌装置
CN103655114B (zh) 可调节开口训练器
RU7285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нес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веществ на слизистую оболочку полости рта
CN216754693U (zh) 一种临床口腔护理包
CN214805339U (zh) 一种牙科手术用一次性吸水洞巾
JP3668744B2 (ja) (熱可塑性材を使用したバイトブロック)
CN217013975U (zh) 一种癫痫患者用的开牙器
CN212973217U (zh) 止鼾设备
CN213098568U (zh) 具有预防患者舌咬伤功能的牙垫
CN215192376U (zh) 一种急救护理用具有防病人咬舌的支撑装置
CN211245029U (zh) 一次性三叉形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2325450U (zh) 一种无挂绳式口罩
CN218980203U (zh) 一种喷药器
CN219354075U (zh) 一种降低舌尖敏感度舌钳
CN211096174U (zh) 一种胃管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