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6294U - 浮动盲插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动盲插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6294U
CN219436294U CN202320499886.3U CN202320499886U CN219436294U CN 219436294 U CN219436294 U CN 219436294U CN 202320499886 U CN202320499886 U CN 202320499886U CN 219436294 U CN219436294 U CN 219436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
bracket
mate connector
blind mate
floating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98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mueller Interfac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dmueller Interfa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mueller Interfac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dmueller Interfa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98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6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6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6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盲插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形成有一安装腔;保险丝模组,可插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包括一支架,以及可分别套设于保险丝两端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所述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分别形成有可与保险丝电接触的一个或多个触点,所述支架形成有用于放置保险丝的保护腔。相比于传统的夹片式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险丝的两端设置插套,且插套与保险丝的端部形成有多个触点,可以有效分散电流,使温升不至于过高。同时在保险丝外设置保护性质的支架,可以防止保险丝损坏。

Description

浮动盲插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浮动盲插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也可称作接插件、插头或插座,通常用于连接有源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其一般用于接通或阻断,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在连接器中通常会加入保险丝,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避免温度过高。而现有技术中保险丝夹持方式一般采用夹片固定,夹持力度及电流只能通过两片夹子去传导,接触点少,导致温升偏高,占用客户端安装空间较大,且保险丝通常放置在内部,更换比较麻烦。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保险丝的两端具有多个接触点,电流被分散,使温升不会过高,提高了电传导的稳定性。同时保险丝模组安装或更换位置设计在客户外壳表面,去除了客户开盖更换保险丝,可以实现快速安全可靠更换保险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动盲插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形成有一安装腔;保险丝模组,可插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包括一支架,以及可分别套设于保险丝两端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所述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分别形成有可与保险丝电接触的一个或多个触点,所述支架形成有用于放置保险丝的保护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围成所述的保护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卡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还围成一对所述第一插套进行限位的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可作用于保险丝并限制保险丝移动的限位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向保护腔内凸伸有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围成一供保险丝穿过的限位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包括一向所述保护腔内凸伸的自由部以及向所述支架外部凸伸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作用于所述自由部并可驱动所述自由部的末端接近或远离所述保护腔的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套采用金属材质,在所述第一插套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插槽,另一端凸伸有第一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槽由凸伸于所述第一插套一端的多个弹性的金属片或金属条围成,每个所述金属片或金属条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触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槽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第一插槽底部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套采用金属材质,在所述第二插套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插槽,另一端凸伸有第二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槽由凸伸于所述第二插套一端的多个弹性的金属片或金属条围成,每个所述金属片或金属条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触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槽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第二插槽底部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用于压接导线的导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套暴露于所述保护腔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插座本体上开设有可暴露所述第二插套的窗口,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窗口的翻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盖的一侧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插套进行限位的卡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暴露于所述插座本体的窗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夹片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浮动盲插连接器使用插套套设在保险丝的两端,并且插套具有多瓣开花结构,增加了触点,分散了电流,提高了电传导的稳定性;在保险丝的外围设置支架,用于保护保险丝防止其因非工况原因被损坏,同时该支架为可拆卸式,便于更换保险丝;插座本体上设置有翻盖结构,便于对保险丝和导线进行操作。同时保险丝模组安装或更换位置设计在客户外壳表面,去除了客户开盖更换保险丝,可以实现快速安全可靠更换保险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浮动盲插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浮动盲插连接器的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保险丝模组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插座本体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插座本体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保险丝模组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保险丝模组不同方向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浮动盲插连接器,10-保险丝模组,11-第一插套,111-第一插槽,112-第一连接件,12-第二插套,121-第二插槽,122-第二连接件,1221-导线孔,13-支架,131-第一支架,1311-顶部部分,1312-第二插孔,1313-第一限位件,132-第二支架,1321-第二转轴,1322-第二卡扣,1323-第二限位件,14-冠簧,15-安装槽,20-插座本体,21-安装腔,22-翻盖,221-第一转轴,23-第一插孔,24-第一卡扣,25-卡持槽,26-限位环,30-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浮动盲插连接器100,包括保险丝模组10和插座本体20。其中插座本体20形成有用于放置保险丝模组10的安装腔21;保险丝模组10包括套设于保险丝30两端的第一插套11和第二插套12,以及一套设在保险丝30外侧的支架1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套11由铜、铝或其他导电金属材料制作,并且在其中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111,并在另一端凸伸有柱状的第一连接件112。为了提高灵活性,提供更多的连接方式,第一连接件112中间挖孔,其他连接件可以选择套设在第一连接件112外部,也可以选择插置于其中间的挖孔。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件112的端口处采用轴向收缩的设计,即第一连接件112的外表面在接近端口处沿轴向渐性收窄,令其具有一倾斜的滑接面。由于插座中的连接件结构(比如针脚)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弯折,而相比于规则的柱状结构,这样的设计方式减少了端部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与其他连接件发生撞击导致插接失败的概率,其他连接件的端部更大概率会经由倾斜的滑接面移动至第一连接件112的底部,因此第一连接件112得以更顺利地进入其他插孔,提高了易用性。
并且,第一插槽111的侧壁采用多个弹性金属片或金属条构成多瓣开花结构,每片金属片均与保险丝30接触,因此增加了触点,提高了电连接稳定性。且其开口直径小于底部直径和保险丝30端部直径,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因此在连接过程中,侧壁被支撑开以夹持在保险丝30的端部,可以提供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脱落。
易于想到的是,第一连接件112的端部开口处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多瓣开花结构,当其他连接件插置于端部开孔时,可以适配不同线径,提高灵活性。
类似的,第二插套12可以采用与插套11完全相同的设计,由铜、铝或其他导电金属材料制作,并同样形成有第二插槽121(侧壁为多瓣开花结构,增加触点,提高电连接稳定性)和第二连接件122。也可以设置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与第一插套11不同的地方在于,因为此处第二连接件122并不需要与其他连接件连接,而是直接插接导线,因此并没有设置与第一连接件112类似的轴向收缩设计,而是简单的带导线孔1221的圆柱形结构。
如上所述,导线直接插接于第二连接件122的导线孔1221内,并用压线钳压紧成一整体。可以想到的是,可以搭配设计具有不同导线孔1221内径的第二连接件122,当需要更换连接不同线径的导线时,可以随时更换第二连接件122进行适配,提高灵活性。
同时,第二连接件122的导线孔122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连通或者不连通第二插槽121,第一连接件112同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套11可以采用如图6的形式,其大致形态相同,但取消多瓣开花的侧壁,在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内放置冠簧14。如在图6中,该冠簧14两端为圆环结构,并通过多根金属条进行连接,同时金属条具有向内的弯折。由于弯折的金属条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因此当插置于保险丝30的端部时,冠簧14可以起到锁定作用。采用此种冠簧14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夹持于保险丝30的端部,另一方面通过金属条弯折结构可以增加与保险丝30端部的触点,因此电流被分散,使温升不至于过高,提高了整体电传导的稳定性。易于想到的,上述冠簧14采用铜、铝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
由于保险丝30通常较为细小易碎,因此为起保护作用,在其外围设置有支架13。同时为方便更换内部保险丝30,如图3所示,支架13分为左右两部分,即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当两部分组合在一起时,中间形成用于放置保险丝30的保护腔。若支架13设计成上下两部分,在进行拆装时用力或者方向不当可能会损坏内部保险丝30,而分为左右部分可以有效避免此种情况。
如图3所示,两部分支架的外形略有不同,第一支架131具有用于覆盖第一插套11的顶部部分1311,并在顶部开口方便第一连接件112与外部连接件连接。
若第一支架131与第二支架132完全相同,则顶部部分1311将被均分,在多次的拆装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其破坏几率,影响后期使用。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将顶部部分1311单独设置在第一支架131或第二支架13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需要对第二插套12进行单独操作,因此只有第一插套11和部分保险丝30位于该保护腔内,同时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内壁的轮廓需要配合保险丝30和第一插套11的外形进行设置,使保险丝30和第一插套11在保护腔内时不会产生晃动。
具体的,在支架13上设置有安装槽15,包括位于第一支架131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支架132上的第二部分,当两个支架固定时第一插套11被固定在安装槽15内。由图7可知安装槽15与第一插套11的外形相匹配,因此第一插套11在轴向和径向同时被限位,以避免与保险丝30脱离导致接触失效,以及在插拔保险丝30时使其可以顺利进入第一插套11防止变形。
由于保险丝30的两端与中间段具有高低差,为配合这一结构,在支架13中设置有限位通道。
具体的,在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件1313和第二限位件1323,两者形状根据保险丝30和第一插套11的外形设置,当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处于盖合状态时,上述限位通道形成于第一限位件1313和第二限位件1323之间,保险丝30的突出棱抵接第一限位件1313和第二限位件1323,因此保险丝30被限位。
综合图3、7、8所示,第一限位件1313和第二限位件1323分别由保护腔延伸至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的外侧、并且中间部分支撑于对应的支架部分上,两者分别形成一杠杆结构。因此在按压第一限位件1313和第二限位件1323的底部的按压部时,可以使两者在支架13保护腔内的自由部向两侧移动,此时保险丝30未被限位可以对其进行插拔;当停止按压时,两者自由部回至固定位置抵接保险丝30的突出棱,保险丝30被锁定。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通过声音或者手部反馈来判断保险丝30是否插接到位,而无需通过肉眼观察,同时保险丝30可以实现插入自锁,在未操作情况下无法拔出,因此提高了稳定性。
优选的,由于保险丝30呈圆柱形,因此由图8可知,第一限位件1313和第二限位件1323的自由部配合其外形设置为具有环形的内凹面,以充分贴合保险丝30的外表面。
更进一步的,由图7可知,由于保险丝30的中间段和两端的金属端之间具有落差,因此在自由部内侧设置有L形槽结构,从底部和侧面对金属端进行夹持,进一步提高保险丝30的锁定效果。
在预装保险丝模组10时,先打开第二支架132,在放置第一插套11后盖合第二支架132,随后插入保险丝30。在第一插套11的多瓣开花结构以及支架13内限位结构的双重作用下,保险丝30与支架13固定并且不易脱落。
具体到支架13两部分的固定,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之间采用翻转和卡扣固定的方式。具体如图3所示,在第二支架132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321,并在第一支架上配合设置有第二插孔1312,通过将第二转轴1321插接于第二插孔1312内令第二支架132可以绕第二转轴1321翻转。并且其中第一支架131上底部第二插孔1312为具有开口的开放式结构,在安装第二支架132时可以将其顶部的第二转轴1321先插入第一支架131顶部的第二插孔1312内,在固定底部第二转轴1321时则可以直接将其嵌入底部第二插孔1312。同时底部第二插孔1312的开口直径略小于第二转轴1321的直径,使底部第二转轴1321在不受到外力作用下时不会脱出,因此不会因为移位导致第二支架132脱离。
在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扣1322,通过操作一对第二卡扣1322可以实现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之间的开合,以对内部保险丝30进行操作。
可以想到的是,第二支架132除图3中所示左右翻转外,也可以设置成上下翻转。在确定具体的翻转方向时,需要将第二转轴1321、第二插孔1312和一对第二卡扣1322调整至相应的位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的接触面上配合设置柱子和孔的方式来实现固定。例如可以在第一支架131的表面分布设置有柱子或孔,或者两者的混合,而在第二支架132的接触面上做相对应的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在操作时可以使第一支架131和第二支架132完全分离,同样易于对保险丝30进行操作。
如图1、2所示,插座本体20具有一工作面,部分保险丝模组10(顶部部分1311)以及其他插口均位于该工作面上。由于保险丝模组10自上而下插置于插座本体20内,为方便在不拆卸储能产品的前提下直接对保险丝30或者导线进行操作,在插座本体20上开设有一窗口结构,即一转动连接在插座本体20上的翻盖22。
如图4所示,在翻盖22其中一侧向两端分别凸伸有第一转轴221,在插座本体20上对应开设有一对第一插孔23(由于视角原因,顶部第一插孔23并未示出),第一转轴221插置于第一插孔23内,使翻盖22可以绕第一转轴221转动。由图4可知,底部第一插孔23同样为具有开口的开放式结构,因此在安装翻盖22时可以将其顶部的第一转轴221先插入顶部第一插孔23内,在固定底部第一转轴221时则可以直接将其嵌入底部第一插孔23。
易于想到的是,底部第一插孔23的开口口径略小于第一转轴221的直径,使底部第一转轴221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移位而导致整个翻盖22脱落,提高了稳定性。
而在翻盖22的另一侧以及插座本体20上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一卡扣24,在需要关闭时将翻盖22用力按压,一对第一卡扣24卡合后窗口即关闭;在需要打开时只需操作其中一第一卡扣24,将其外翻或者内压,使其与另一第一卡扣24分离后翻转翻盖22即可完成窗口打开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只是演示了其中一种翻盖22的翻转方向,而实际翻转方向可以根据浮动盲插连接器100位于产品内的位置以及最易开启方向等情况来设计,比如上下或者朝左、右翻转等。同样在确定翻转反向后,需要将第一转轴221、第一插孔23和一对第一卡扣24调整至相应的位置。
应当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将翻盖22设计成上下翻转,为不影响第二插套12的操作,可以改变第一卡扣24的设置形式,可以将其缩小并设置在插座本体20底部的其中一端,即图4中底部第一插孔23和/或第一卡扣24(位于插座本体20上)的下方,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避免安装腔21底部出现障碍影响对第二插套12的操作。
第二插套12位于安装腔21内,由于需要对其单独操作,为避免其因移位导致保险丝30损坏,在安装腔21内设置有卡持槽25,其轮廓与第二插套12的外形相匹配。该卡持槽25分为两部分,分别形成于插座本体20和翻盖22上,当翻盖22处于盖合状态时,卡持槽25的两部分配合将第二插套12固定在安装腔21内。
可以想到的是,位于插座本体20上的卡持槽25部分可以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当翻盖22处于打开状态,第二插套12单独位于该部分卡持槽25上时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也不会脱落,因此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翻盖22和插座本体20之间也可以设置成通过柱子和孔来固定。即在翻盖22与插座本体20接触的接触面上分布柱子或孔,或两者的混合,并在插座本体20的接触面上做相对应的分布。这样的设置形式中,当翻盖22与插座本体20分离时,第二插套12可以完全暴露,便于操作。
在此简述本浮动盲插连接器100中保险丝30的安装方法:首先打开翻盖22,将插接有导线的第二插套12放置在插座本体20上的卡持槽25部分内,盖合翻盖22;打开支架13,放入第一插套11后盖合第二支架132;将保险丝30插入支架13的保护腔内组成保险丝模组10;将保险丝模组10插入安装腔21内。
在安装腔21中设置有一限位结构,其内径略大于保险丝30但小于支架13的外径,使保险丝模组10在插入过程中只有保险丝30通过而支架13被限位。这样很好的避免了操作不当保险丝模组10过度移动导致保险丝30被损坏的情况。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一位于安装腔21内的限位环26,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凸起或其他形式,只需将第一插套11限位即可。应当理解的是,限位结构的设置位置应当综合保险丝30的长度、第一插套11和第二插套12的结构尺寸等因素来确定,以在不损坏保险丝30以及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对支架13进行限位。
由于限位环26的存在,使保险丝模组10无需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判断是否插接到位,因此可以在翻盖22盖合的情况下对保险丝模组10进行盲插,提高了整体操作的便利性。
由图2、3、4可知,支架13和插座本体20采用了多处镂空的设计,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并增加散热功能,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支架13的顶部部分1311上同样采用了镂空设计,因此提高了摩擦力,方便抓取。
如图1所示,位于插座本体20上方的为配合使用的插头,图中较大的椭圆形插孔为连接大线径的电源端,小型插孔为连接小线径的信号端,两个插接端具有高低差。因为小线径较软,如果插入距离过长可能会导致很难插入或者插不到位,需借助工具才能插入到位,故设计电源端和信号端的高低差,即不同的插入深度,可以满足小线径快速可靠免工具即可插入到位,提高了客户端组装效率。
除内部导电部件(包括第一插套11、第二插套12和其他未提及导电部件等)外,插座本体20和支架13等主要结构性部件均采用塑胶(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或其他绝缘材料制作,降低成本,防止短路。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9)

1.一种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本体,形成有一安装腔;
保险丝模组,可插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包括一支架,以及可分别套设于保险丝两端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所述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分别形成有可与保险丝电接触的一个或多个触点,所述支架形成有用于放置保险丝的保护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围成所述的保护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卡扣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还围成一对所述第一插套进行限位的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可作用于保险丝并限制保险丝移动的限位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向保护腔内凸伸有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围成一供保险丝穿过的限位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包括一向所述保护腔内凸伸的自由部以及向所述支架外部凸伸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作用于所述自由部并可驱动所述自由部的末端接近或远离所述保护腔的轴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套采用金属材质,在所述第一插套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插槽,另一端凸伸有第一连接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由凸伸于所述第一插套一端的多个弹性的金属片或金属条围成,每个所述金属片或金属条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触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第一插槽底部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套采用金属材质,在所述第二插套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插槽,另一端凸伸有第二连接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由凸伸于所述第二插套一端的多个弹性的金属片或金属条围成,每个所述金属片或金属条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触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第二插槽底部的直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用于压接导线的导线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套暴露于所述保护腔的外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本体上开设有可暴露所述第二插套的窗口,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窗口的翻盖。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一侧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转动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插套进行限位的卡持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浮动盲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槽暴露于所述插座本体的窗口。
CN202320499886.3U 2023-03-15 2023-03-15 浮动盲插连接器 Active CN219436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9886.3U CN219436294U (zh) 2023-03-15 2023-03-15 浮动盲插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9886.3U CN219436294U (zh) 2023-03-15 2023-03-15 浮动盲插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6294U true CN21943629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8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9886.3U Active CN219436294U (zh) 2023-03-15 2023-03-15 浮动盲插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6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2432A (en) Terminal for charging with large current
EP2385588B1 (en) Safe electrical outlet
KR100975188B1 (ko) 전기 잭
ES2346012T3 (es) Enchufe hembra electrico.
KR101916327B1 (ko) 일체형 접지단자를 구비한 매입형 콘센트
US6884125B2 (en) Secured connector and using process thereof
US20240106151A1 (en) Safety plug assemblies for electrical outlets
US20070218746A1 (en) Twist-check socket and electronic article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EP2240983B1 (en) Locking electrical receptacle
CN219436294U (zh) 浮动盲插连接器
CN116470353A (zh) 浮动盲插连接器
CA2393176A1 (en) Two wire folder line plugs and connectors
US6398566B1 (en) Foldable electric plug connector
KR20030070538A (ko) 점화장치용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단락조립체
US6948958B1 (en) Connector in which an operating member for disconnection used as a locking mechanism
JP2010086820A (ja) コンセント装置
JP2004063135A (ja) コネクタ構造
KR200184537Y1 (ko) 감전방지구가 구비된 안전콘센트
KR20170117693A (ko) 커넥터
US70868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0458169Y1 (ko) 분리방지기능을 갖는 콘센트와 플러그
KR100389806B1 (ko) 콘센트 안전장치
KR20050106726A (ko) 콘센트
CN21959176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KR200370919Y1 (ko) 콘센트 안전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