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5743U -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 Google Patents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5743U
CN219435743U CN202320260166.1U CN202320260166U CN219435743U CN 219435743 U CN219435743 U CN 219435743U CN 202320260166 U CN202320260166 U CN 202320260166U CN 219435743 U CN219435743 U CN 219435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switch
fluted disc
rotary handle
fixe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01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厚嘉
陈路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j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j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j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j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601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5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5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5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涉及开关技术领域。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旋转把手、摆动开关、端盖和反馈齿盘;旋转把手与固定筒旋转连接;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开关摆杆;开关主体与旋转把手连接,开关摆杆与固定筒连接;固定筒与端盖连接,端盖的内盖有端面齿;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双控开关使用过程中,旋转把手正、反旋触发开关时,带动反馈齿盘旋转,反馈齿盘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端盖,直到摆动开关被触发,反馈齿盘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弹向端盖,重新与端面齿啮合,发出撞击声和振动,使得双控开关的触发能够通过反馈齿盘与端盖的撞击进行及时的声感和触感反馈。

Description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车、助力车等交通工具的开关大多为按键式开关。
按键式开关,大多需要使用大拇指去执行按键操作,在驾驶过程中,大拇指按按键的操作使得手握握把的姿势变得不安全,且较为别扭,会增加握不住把手的风险,同时,在骑行时,按键不容易分辨出来,容易错按,虚按。
基于按键式开关的上述缺点,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旋转双控开关。
但是,目前的旋转双控开关在旋转把手时反馈不足,开关是否被触发无法及时反馈给用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解决了旋转双控开关旋转把手时反馈不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旋转把手、摆动开关、端盖和反馈齿盘;
所述旋转把手与固定筒旋转连接;
所述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开关摆杆;
所述开关主体与旋转把手连接,所述开关摆杆与固定筒连接,所述旋转把手相对固定筒正、反旋,带动开关主体相对开关摆杆正、反旋;
所述固定筒与端盖连接,所述端盖的内盖设置有端面齿;
所述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将反馈齿盘压向端盖,使得反馈齿盘与端面齿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与旋转把手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旋转把手正、反旋后都会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复位。
优选的,所述反馈齿盘开设有D型孔,所述旋转把手开设有与D型孔对应的限位柱,所述反馈齿盘通过D型孔套设在限位柱上,所述限位柱与D型孔之间有旋转空程缺口,使得双控开关触发时反馈齿盘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并且旋转把手复位过程中不带动反馈齿盘旋转。
优选的,所述反馈齿盘的外端开设有沉槽,所述限位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自然状态下限位板容纳在沉槽内,所述限位板限制反馈齿盘的弹向端盖的行程。
优选的,固定筒与端盖螺纹连接,端盖的外端面开设有六角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旋转把手、摆动开关、端盖和反馈齿盘;旋转把手与固定筒旋转连接;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开关摆杆;开关主体与旋转把手连接,开关摆杆与固定筒连接,旋转把手相对固定筒正、反旋,带动开关主体相对开关摆杆正、反旋,实现双控开关功能;固定筒与端盖连接,端盖的内盖设置有端面齿;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将反馈齿盘压向端盖,使得反馈齿盘与端面齿啮合;双控开关使用过程中,旋转把手正、反旋触发开关时,带动反馈齿盘旋转,由于端面齿的限制,反馈齿盘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端盖,压缩弹性件,直到摆动开关被触发,反馈齿盘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弹向端盖,重新与端面齿啮合,发出撞击声和振动,使得双控开关的触发能够通过反馈齿盘与端盖的撞击进行及时的声感和触感反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俯视轴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仰视轴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A-A剖面轴测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B-B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控开关的B-B剖面轴测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柱与反馈齿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解决了旋转双控开关旋转把手时反馈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旋转把手、摆动开关、端盖和反馈齿盘;旋转把手与固定筒旋转连接;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开关摆杆;开关主体与旋转把手连接,开关摆杆与固定筒连接,旋转把手相对固定筒正、反旋,带动开关主体相对开关摆杆正、反旋,实现双控开关功能;固定筒与端盖连接,端盖的内盖设置有端面齿;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将反馈齿盘压向端盖,使得反馈齿盘与端面齿啮合;双控开关使用过程中,旋转把手正、反旋触发开关时,带动反馈齿盘旋转,由于端面齿的限制,反馈齿盘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端盖,压缩弹性件,直到摆动开关被触发,反馈齿盘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弹向端盖,重新与端面齿啮合,发出撞击声和振动,使得双控开关的触发能够通过反馈齿盘与端盖的撞击进行及时的声感和触感反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10、旋转把手20、摆动开关、端盖40和反馈齿盘50;
所述旋转把手20与固定筒10旋转连接;
所述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30和开关摆杆31;
所述开关主体30与旋转把手20连接,所述开关摆杆31与固定筒10连接,所述旋转把手20相对固定筒10正、反旋,带动开关主体30相对开关摆杆31正、反旋,实现双控开关功能;
所述固定筒10与端盖40连接,所述端盖40的内盖设置有端面齿41;
所述旋转把手20与反馈齿盘50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20与反馈齿盘5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1,弹性件51将反馈齿盘50压向端盖40,使得反馈齿盘50与端面齿41啮合。
所述双控开关使用过程中,旋转把手20正、反旋触发开关时,带动反馈齿盘50旋转,由于端面齿41的限制,反馈齿盘50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端盖40,压缩弹性件51,直到摆动开关被触发,反馈齿盘50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弹向端盖40,重新与端面齿41啮合,发出撞击声和振动,使得双控开关的触发能够通过反馈齿盘50与端盖40的撞击进行及时的声感和触感反馈。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固定筒10与旋转把手20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11,旋转把手20正、反旋后都会在复位扭簧11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双控旋转开关能够精确地发出离散信号。
如图1、图5、图8所示,所述反馈齿盘50开设有D型孔52,所述旋转把手20开设有与D型孔52对应的限位柱21,所述反馈齿盘50通过D型孔52套设在限位柱21上,所述限位柱21与D型孔52之间有旋转空程缺口22,使得双控开关触发时反馈齿盘50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并且旋转把手20复位过程中不带动反馈齿盘50旋转,这样复位过程无反馈,防止与触发反馈混淆。
如图1、图5、图7、图8所示,所述反馈齿盘50的外端开设有沉槽53,所述限位柱2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自然状态下限位板23容纳在沉槽53内,所述限位板23限制反馈齿盘50的弹向端盖40的行程,限位板23代替端盖40与反馈齿盘50撞击,防止端盖40损坏及反馈齿盘50脱落。
如图1、图3、图5、图7所示,固定筒10与端盖40螺纹连接,端盖40的外端面开设有六角孔42,便于使用六角扳手驱动端盖40旋紧或拆卸。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旋转把手、摆动开关、端盖和反馈齿盘;旋转把手与固定筒旋转连接;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开关摆杆;开关主体与旋转把手连接,开关摆杆与固定筒连接,旋转把手相对固定筒正、反旋,带动开关主体相对开关摆杆正、反旋,实现双控开关功能;固定筒与端盖连接,端盖的内盖设置有端面齿;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与反馈齿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将反馈齿盘压向端盖,使得反馈齿盘与端面齿啮合;双控开关使用过程中,旋转把手正、反旋触发开关时,带动反馈齿盘旋转,由于端面齿的限制,反馈齿盘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端盖,压缩弹性件,直到摆动开关被触发,反馈齿盘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弹向端盖,重新与端面齿啮合,发出撞击声和振动,使得双控开关的触发能够通过反馈齿盘与端盖的撞击进行及时的声感和触感反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带反馈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控开关包括:固定筒(10)、旋转把手(20)、摆动开关、端盖(40)和反馈齿盘(50);
所述旋转把手(20)与固定筒(10)旋转连接;
所述摆动开关包括:开关主体(30)和开关摆杆(31);
所述开关主体(30)与旋转把手(20)连接,所述开关摆杆(31)与固定筒(10)连接,所述旋转把手(20)相对固定筒(10)正、反旋,带动开关主体(30)相对开关摆杆(31)正、反旋;
所述固定筒(10)与端盖(40)连接,所述端盖(40)的内盖设置有端面齿(41);
所述旋转把手(20)与反馈齿盘(50)旋转限位连接,旋转把手(20)与反馈齿盘(5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1),弹性件(51)将反馈齿盘(50)压向端盖(40),使得反馈齿盘(50)与端面齿(41)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馈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0)与旋转把手(20)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11),旋转把手(20)正、反旋后都会在复位扭簧(11)的作用下复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馈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齿盘(50)开设有D型孔(52),所述旋转把手(20)开设有与D型孔(52)对应的限位柱(21),所述反馈齿盘(50)通过D型孔(52)套设在限位柱(21)上,所述限位柱(21)与D型孔(52)之间有旋转空程缺口(22),使得双控开关触发时反馈齿盘(50)刚好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并且旋转把手(20)复位过程中不带动反馈齿盘(50)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反馈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齿盘(50)的外端开设有沉槽(53),所述限位柱(2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自然状态下限位板(23)容纳在沉槽(53)内,所述限位板(23)限制反馈齿盘(50)的弹向端盖(40)的行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馈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固定筒(10)与端盖(40)螺纹连接,端盖(40)的外端面开设有六角孔(42)。
CN202320260166.1U 2023-02-20 2023-02-20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Active CN219435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0166.1U CN219435743U (zh) 2023-02-20 2023-02-20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0166.1U CN219435743U (zh) 2023-02-20 2023-02-20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5743U true CN219435743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0166.1U Active CN219435743U (zh) 2023-02-20 2023-02-20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5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35743U (zh) 带反馈的双控开关
CN205033128U (zh) 棘轮扳手换向装置
CN219575435U (zh) 带反馈的自复位双控开关
JP3238515U (ja) 片手で回転方向の切り替えが可能な動力工具
CN207669161U (zh) 一种快速f夹
CN116313583A (zh) 带反馈的自复位双控开关
US20100192737A1 (en) Impact Driver
CN110481678B (zh) 一种闸把自行车铃
CN2339358Y (zh) 棘轮扳手换向装置
CN2196004Y (zh) 棘轮起子
CN214393976U (zh) 一种便于更换扳手头的扳手
WO2015183191A1 (en) Inertia moment screwdriver
CN202384187U (zh) 一种开关柜紧急分闸的触发机构
CN202640230U (zh) 一种单向快速棘轮扳手
CN201881355U (zh) 组合型榔头
CN213620048U (zh) 一种手动旋转式自行车转向尾灯
WO2018188396A1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的连接锁扣
CN205383934U (zh) 玩具转轮手枪
CN215393565U (zh) 一种琴锤柄压痕自动滚压装置
CN201446298U (zh) 带锯锯条防护机构的锁紧装置
CN202412140U (zh) 可旋转螺丝刀
CN212154409U (zh) 一种推拉门锁
CN214709845U (zh) 一种便携蜻蜓除螨仪的旋转结构
CN217382445U (zh) 一种车载伸缩杆
CN219466038U (zh) 一种具有快锁结构的电动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