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3782U - 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33782U CN219433782U CN202320097297.2U CN202320097297U CN219433782U CN 219433782 U CN219433782 U CN 219433782U CN 202320097297 U CN202320097297 U CN 202320097297U CN 219433782 U CN219433782 U CN 219433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air
- pipe
- communicated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炉预热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包括水平设置的炉体,炉体的一端设置有火焰喷射器,炉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烟气收集罩,炉体上套设有水套,水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一换热部,烟气收集罩的排烟口上连通有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进气口上连通有鼓风机,第一换热部的出气口与第二换热部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换热部的出气口与火焰喷射器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换热部与火焰喷射器之间设置有冷气混合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改善燃烧情况,提高炉体的热效率,在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过程高质量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炉预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废旧沥青、旧砂等的再生过程中常用到再生炉对物料进行加热,现有的带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再生加热炉主要包括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和蓄热式再生加热炉两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的显著特征就是在加热炉上采用了一种在烟道内回收烟气余热的装置,即换热器,利用炉膛排出的废烟气预热助燃空气,蓄热式再生加热炉的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炉体两侧的蓄热室来实现。
蓄热式再生加热炉主要存在着炉压高且波动大,炉口和炉体冒火严重,炉况难于控制的问题,应用并不广泛;现有的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因换热设备在工业上应用较为成熟而使用相对广泛。但是,现有的换热式再生加热炉仍存在着加热炉不能以低热值的纯高炉煤气为燃料,不能充分回收烟气余热,加热炉的热效率不高等缺点。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改善燃烧情况,提高炉体的热效率,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改善燃烧情况,提高炉体的热效率,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包括水平设置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火焰喷射器,所述炉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烟气收集罩,所述炉体上套设有水套,所述水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一换热部,所述烟气收集罩的排烟口上连通有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的进气口上连通有鼓风机,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出气口与所述火焰喷射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火焰喷射器之间设置有冷气混合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部包括第一换热壳体,所述第一换热壳体内设置有流水组件和通气组件,所述流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壳体内的两组分隔壁,两组所述分隔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位于两组所述分隔壁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两侧且位于两组所述分隔壁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套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套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水管上连通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通气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热交换气管,若干所述第一热交换气管分别贯穿若干所述隔板和两组所述分隔壁,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通过若干所述第一热交换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冷气进气管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部包括第二换热壳体,所述第二换热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热交换气管,所述第二热交换气管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气管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火焰喷射器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热片,所述第二换热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烟气出口和烟气进口,所述烟气出口上连通有排烟管,所述烟气进口通过进烟管与所述烟气收集罩的排烟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气混合组件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上的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侧壁中间连通有第二冷气进气管,所述第二冷气进气管上连通有气阀。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废气循环管的一端,所述废气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废气循环管位于所述排烟管与所述文丘里管之间,所述排烟管通过所述废气循环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连通,所述废气循环管上连通有气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火焰喷射器的主要作用是向炉体内喷射火焰;烟气收集罩的主要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并通向第二换热部;水套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炉体辐射出的热量将水套内的水加热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水套加热的水的热量对通入的冷空气进行预热;第二换热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燃烧废气的热量进一步将预热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火焰喷射器的燃烧效率;鼓风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持续向火焰喷射器内通入空气;冷气混合组件的主要作用是空气在进入火焰喷射器前选择性的通入冷空气,改善火焰燃烧状态,确保炉体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整体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改善燃烧情况,提高炉体的热效率,在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过程高质量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炉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换热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换热部的剖视图;
其中,1、炉体;2、火焰喷射器;3、水套;4、烟气收集罩;5、第二换热壳体;6、排烟管;7、进烟管;8、第二出气管;9、鼓风机;10、第一出气管;11、第一冷气进气管;12、水泵;13、第一水管;14、第二水管;15、文丘里管;16、气阀;17、第二冷气进气管;18、第一换热壳体;19、分隔壁;20、隔板;21、第一热交换气管;22、第二热交换气管;23、导热片;24、气泵;25、废气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包括水平设置的炉体1,炉体1的一端设置有火焰喷射器2,炉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烟气收集罩4,炉体1上套设有水套3,水套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一换热部,烟气收集罩4的排烟口上连通有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进气口上连通有鼓风机9,第一换热部的出气口与第二换热部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换热部的出气口与火焰喷射器2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换热部与火焰喷射器2之间设置有冷气混合组件。
火焰喷射器2的主要作用是向炉体1内喷射火焰,从而加热炉体1内部进行材料的再生加工;烟气收集罩4的主要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并通向第二换热部;水套3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炉体1辐射出的热量将水套3内的水加热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水套3加热的水的热量对通入的冷空气进行预热,并将预热的空气通向第二换热部;第二换热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燃烧废气的热量进一步将预热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火焰喷射器2的燃烧效率;鼓风机9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持续向火焰喷射器2内通入空气,确保燃烧正常进行;冷气混合组件的主要作用是空气在进入火焰喷射器2前选择性的通入冷空气,改善火焰燃烧状态,确保炉体1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整体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改善燃烧情况,提高炉体的热效率,在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过程高质量进行。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换热部包括第一换热壳体18,第一换热壳体18内设置有流水组件和通气组件,流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换热壳体18内的两组分隔壁19,两组分隔壁19平行设置,第一换热壳体18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20,若干隔板20位于两组分隔壁19之间,第一换热壳体18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壳体18的两侧且位于两组分隔壁19之间,第一换热壳体18的进水口与水套3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一水管13连通,第一换热壳体18的出水口与水套3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水管14连通,第二水管14上连通有水泵12。
进一步优化方案,通气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热交换气管21,若干第一热交换气管21分别贯穿若干隔板20和两组分隔壁19,第一换热壳体18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通过若干第一热交换气管21连通,第一换热壳体18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冷气进气管11与鼓风机9连通,第一换热壳体18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10与第二换热部连通。
若干隔板20可以延长水套3中流入的水在第一换热壳体18内的流动路径,延长热交换时间。冷空气在鼓风机9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冷气进气管11进入第一换热壳体18内,由于分隔壁19的阻挡作用,冷空气会流入若干第一热交换气管21内,第一热交换气管21外的热水通过加热第一热交换气管21进而加热冷空气,冷空气被初步预热后流出第一热交换气管21并通过第一出气管10进入第二换热部。冷空气被预热的同时,会使第一换热壳体18内的水降温,降温后的水经水泵12的泵送下回到水套3内,能辅助维持炉体1的温度,防止因炉温过高出现生产质量问题。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换热部包括第二换热壳体5,第二换热壳体5内设置有第二热交换气管22,第二热交换气管22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10与第一换热壳体18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热交换气管22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出气管8与火焰喷射器2连通,第二热交换气管2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热片23,第二换热壳体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烟气出口和烟气进口,烟气出口上连通有排烟管6,烟气进口通过进烟管7与烟气收集罩4的排烟口连通。
第二热交换气管22呈盘旋状,可以增加空气在第二换热壳体5内停留的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燃烧产生的高温废烟气经过进烟管7进入到第二换热壳体5后,与第二热交换气管22的外壁和若干导热片23进行接触,并将热量传递给第二热交换气管22,使第二热交换气管22内呈高位状态。由于燃烧后的废气温度远高于100摄氏度,因此,当初步预热后的空气经第一出气管10进入第二热交换气管22后,空气会被进一步加热,并最终通过第二出气管8通向火焰喷射器。完成热交换的燃烧废气会通过排烟管6通向后续处理设备。
进一步优化方案,冷气混合组件包括连通在第二出气管8上的文丘里管15,文丘里管15的侧壁中间连通有第二冷气进气管17,第二冷气进气管17上连通有气阀16。
当空气被加热的温度过高时,会因密度下降过大降低燃烧效率。为确保燃烧的充分进行,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可通过适当开启气阀16,使冷空气在文丘里管15产生的压差作用下经过第二冷气进气管17进入文丘里管15内,混合后进入火焰喷射器2进行燃烧。
进一步优化方案,排烟管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废气循环管25的一端,废气循环管25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管8的侧壁固定连接,废气循环管25位于排烟管6与文丘里管15之间,排烟管6通过废气循环管25与第二出气管8连通,废气循环管25上连通有气泵24。
在沥青等的再生过程中,火焰温度过高会使物料烧结在炉体1内壁上,降低生产效率。当需要降低燃烧温度时,可适当开启气泵24,使部分废气通过第二出气管8进入火焰喷射器2内燃烧,达到降低燃烧温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物料放入炉体1内,开启火焰喷射器2进行加热。当炉体1的温度升高时,会加热水套3内的水,在水泵12的循环作用下使水对第一换热壳体18内的第一热交换气管21进行加热,燃烧产生的废气经过进烟管7进入第二换热壳体5内,对第二换热壳体5内的第二热交换气管22进行加热。冷空气在鼓风机9作用下一次经过第一热交换气管21、第一出气管10和第二热交换气管22后被充分预热,并最终经过第二出气管8进入火焰喷射器2进行燃烧。当需要降低进入火焰喷射器2的空气温度时,可适当开启气阀16进行降温;当需要降低火焰的温度时,可适当开启气泵24,使部分废气通入到火焰喷射器2内进行改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炉体(1),所述炉体(1)的一端设置有火焰喷射器(2),所述炉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烟气收集罩(4),所述炉体(1)上套设有水套(3),所述水套(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一换热部,所述烟气收集罩(4)的排烟口上连通有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的进气口上连通有鼓风机(9),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出气口与所述火焰喷射器(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火焰喷射器(2)之间设置有冷气混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包括第一换热壳体(18),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内设置有流水组件和通气组件,所述流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内的两组分隔壁(19),两组所述分隔壁(19)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20),若干所述隔板(20)位于两组所述分隔壁(19)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两侧且位于两组所述分隔壁(19)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套(3)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一水管(13)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套(3)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水管(14)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4)上连通有水泵(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热交换气管(21),若干所述第一热交换气管(21)分别贯穿若干所述隔板(20)和两组所述分隔壁(19),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通过若干所述第一热交换气管(2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冷气进气管(11)与所述鼓风机(9)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10)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包括第二换热壳体(5),所述第二换热壳体(5)内设置有第二热交换气管(22),所述第二热交换气管(22)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10)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18)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气管(22)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出气管(8)与所述火焰喷射器(2)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气管(2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热片(23),所述第二换热壳体(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烟气出口和烟气进口,所述烟气出口上连通有排烟管(6),所述烟气进口通过进烟管(7)与所述烟气收集罩(4)的排烟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混合组件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二出气管(8)上的文丘里管(15),所述文丘里管(15)的侧壁中间连通有第二冷气进气管(17),所述第二冷气进气管(17)上连通有气阀(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废气循环管(25)的一端,所述废气循环管(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管(8)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废气循环管(25)位于所述排烟管(6)与所述文丘里管(15)之间,所述排烟管(6)通过所述废气循环管(25)与所述第二出气管(8)连通,所述废气循环管(25)上连通有气泵(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97297.2U CN219433782U (zh) | 2023-02-01 | 2023-02-01 | 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97297.2U CN219433782U (zh) | 2023-02-01 | 2023-02-01 | 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33782U true CN219433782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36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97297.2U Active CN219433782U (zh) | 2023-02-01 | 2023-02-01 | 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337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47106A (zh) * | 2023-10-30 | 2024-03-05 | 马鞍山中科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易使用的节能式炼钢加热炉 |
-
2023
- 2023-02-01 CN CN202320097297.2U patent/CN2194337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47106A (zh) * | 2023-10-30 | 2024-03-05 | 马鞍山中科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易使用的节能式炼钢加热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433782U (zh) | 一种换热式再生加热炉 | |
CN204786636U (zh) | 一种炉灶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7831665U (zh) | 一种节能燃气热风炉 | |
CN212320078U (zh) | 一种热风炉多级换热系统 | |
CN105115155A (zh) | 一种生物燃料热风炉 | |
CN216716969U (zh) | 一种烧结点火炉 | |
CN206847375U (zh) | 一种熔化炉管道吸附循环装置 | |
CN206131440U (zh) | 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 | |
CN201377817Y (zh) | 采暖炉 | |
CN101021358B (zh) | 节能环保无压采暖炉 | |
CN207702506U (zh) | 小型热风炉用清灰装置 | |
CN209893464U (zh) | 一种提高热量吸收效率的生物质燃料取暖炉及其采暖设备 | |
CN108224761A (zh) | 一种无烟热水锅炉 | |
CN216282079U (zh) | 一种燃气壁挂炉的烟气回收装置 | |
CN206320731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多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燃烧系统 | |
CN206724466U (zh) | 一种保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 |
CN221505292U (zh) | 一种燃气热水炉用燃烧器 | |
CN104848201A (zh) |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 |
CN206755571U (zh) | 一种自动控制反烧热水炉 | |
CN215411956U (zh) |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助燃空气预热装置 | |
CN214469353U (zh) | 进气预热及多重冷凝的燃气模块炉 | |
CN214949208U (zh) | 一种热风采暖炉 | |
CN204648207U (zh) |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 |
CN216281657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燃煤取暖炉 | |
CN221570792U (zh) | 一种高效燃气热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