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3312U -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3312U
CN219433312U CN202223524129.1U CN202223524129U CN219433312U CN 219433312 U CN219433312 U CN 219433312U CN 202223524129 U CN202223524129 U CN 202223524129U CN 219433312 U CN219433312 U CN 219433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heat energy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dus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41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本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41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3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3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3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包括排烟管道和旋风除尘器,还包括热能回收利用箱,热能回收利用箱内部设有热能交换水箱,热能交换水箱顶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排烟腔室,排烟腔室通过出烟管与旋风除尘器侧面的进烟口连通;热能交换水箱底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进烟腔室,进烟腔室通过进烟管与排烟管道连通;热能交换水箱内部间隔设有多个导烟管,导烟管连通进烟腔室与排烟腔室。采用本实用新型,其能够对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后产生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对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分离,降低烟气对空气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目前,火力发电厂燃料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主要通过排烟管道排走,由于燃料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使烟气中的热量得不到回收利用,而且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的烟气净化设备不能对排烟管道排出的烟气进行颗粒过滤处理,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能够对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后产生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对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分离,降低烟气对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包括排烟管道和旋风除尘器,还包括热能回收利用箱,热能回收利用箱内部设有热能交换水箱,热能交换水箱顶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排烟腔室,排烟腔室通过出烟管与旋风除尘器侧面的进烟口连通;
热能交换水箱底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进烟腔室,进烟腔室通过进烟管与排烟管道连通;热能交换水箱内部间隔设有多个导烟管,导烟管连通进烟腔室与排烟腔室。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旋风除尘器顶部的出烟口通过回烟管与排烟管道连通,回烟管位于进烟管上方。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旋风除尘器与回烟管之间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进风口与旋风除尘器的出烟口连通,鼓风机的出风口与回烟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热能交换水箱侧壁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上方。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烟管道内设有用于阻断排烟管道的挡板,挡板的一侧与排烟管道内侧壁转动连接,挡板的另一侧自由,挡板与排烟管道的连接处位于进烟管上方。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烟管道内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排烟管道内侧壁转动连接,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挡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为排渣口,旋风除尘器的底部设有落渣仓,落渣仓顶部设有与排渣口连通的落渣孔,落渣仓底部开口;落渣仓内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设有插钉;插钉穿过排渣口和落渣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插钉包括竖直穿过落渣孔的插杆以及设于插杆顶部的插头,插杆底部与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插头为锥形,插杆的直径小于落渣孔的直径,插杆为圆台形,插头设于插杆直径较大的一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插杆侧壁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带粉环,多个带粉环的外径相同且带粉环的外径小于落渣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插杆侧壁设有清粉环,清粉环位于最低处的带粉环下方,清粉环的外径大于带粉环的外径,清粉环的外侧壁能与落渣孔的孔壁抵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包括排烟管道和旋风除尘器,还包括热能回收利用箱,热能回收利用箱内部设有热能交换水箱,热能交换水箱顶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排烟腔室,排烟腔室通过出烟管与旋风除尘器侧面的进烟口连通;
热能交换水箱底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进烟腔室,进烟腔室通过进烟管与排烟管道连通;热能交换水箱内部间隔设有多个导烟管,导烟管连通进烟腔室与排烟腔室。
其能够对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后产生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对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分离,降低烟气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烟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能回收利用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除尘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排烟管道;2-落渣仓;3-落渣孔;4-气缸;5-插杆;6-插头;7-旋风除尘器;8-进烟口;9-排渣口;10-带粉环;11-清粉环;12-出烟口;13-热能回收利用箱;14-热能交换水箱;15-排烟腔室;16-进烟腔室;17-出烟管;18-回烟管;19-进烟管;20-导烟管;21-进水管;22-出水管;23-鼓风机;24-挡板;25-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包括排烟管道1和旋风除尘器7,还包括热能回收利用箱13,热能回收利用箱13内部设有热能交换水箱14,热能交换水箱14顶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13之间形成排烟腔室15,排烟腔室15通过出烟管17与旋风除尘器7侧面的进烟口8连通;
热能交换水箱14底部与热能回收利用箱13之间形成进烟腔室16,进烟腔室16通过进烟管19与排烟管道1连通;热能交换水箱14内部间隔设有多个导烟管20,导烟管20连通进烟腔室16与排烟腔室15。
旋风除尘器7顶部的出烟口12通过回烟管18与排烟管道1连通,回烟管18位于进烟管19上方。热能交换水箱14侧壁连通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进水管21位于出水管22上方。
排烟管道1内设有用于阻断排烟管道1的挡板24,挡板24的一侧与排烟管道1内侧壁转动连接,其中可通过铰链实现转动连接,挡板24的另一侧自由,挡板24与排烟管道1的连接处位于进烟管19上方。排烟管道1内设有电动推杆25,电动推杆25的一端与排烟管道1内侧壁转动连接,电动推杆25的另一端与挡板24转动连接,电动推杆25安装时可通过铰链实现转动连接,
实际使用时,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后的烟气排入排烟管道1中,当需要回收利用烟气的余热时,如图1所示,可启动电动推杆25,电动推杆25缩短并拉动挡板24的自由端朝上转动并与排烟管道1左侧的内侧壁抵接,此时通过挡板24将排烟管道1阻断,烟气可以从排烟管道1中流入进烟管19中。
同时进水管21连接水管用于输送待加热的水进入热能交换水箱14内,待加热的水充满热能交换水箱14内部,此时各个导烟管20周侧均与待加热的水接触。在烟气流入进烟管19中后,烟气依次经过进烟腔室16并往上流经各个导烟管20,然后烟气流入排烟腔室15内。在烟气经过各个导烟管20的过程中,烟气将各个导烟管20加热,导烟管20可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比如铜管等,如此通过热传递,加热后的导烟管20可以对其四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从出水管22排出,如此将烟气中的余热用于加热水,便于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在排烟腔室15的烟气通过出烟管17进入旋风除尘器7中,通过旋风除尘器7对烟气进行除尘后,烟气中的颗粒杂质掉落到旋风除尘器7底部的排渣口9,除尘后的烟气从出烟口12排出旋风除尘器7,然后烟气通过回烟管18回流入排烟管道1中进行排走即可,如此可以对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分离,降低烟气对空气的污染。
当不需要回收利用烟气的余热时,可启动电动推杆25,电动推杆25伸长并推动挡板24的自由端朝下转动并与排烟管道1右侧的内侧壁贴合,此时通过挡板24将进烟管19的开口进行遮挡,烟气不会流入进烟管19中,可以通过排烟管道1排走。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旋风除尘器7与回烟管18之间设有鼓风机23,鼓风机23的进风口与旋风除尘器7的出烟口12连通,鼓风机23的出风口与回烟管18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鼓风机23,可启动鼓风机23加速烟气的流动,提高烟气流动速率。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旋风除尘器7的底部为排渣口9,旋风除尘器7的底部设有落渣仓2,落渣仓2顶部设有与排渣口9连通的落渣孔3,落渣仓2底部开口;落渣仓2内设有气缸4,气缸4的伸缩端设有插钉;插钉穿过排渣口9和落渣孔3。
插钉包括竖直穿过落渣孔3的插杆5以及设于插杆5顶部的插头6,插杆5底部与气缸4的伸缩端连接,插头6为锥形,插杆5的直径小于落渣孔3的直径,插杆5为圆台形,插头6设于插杆5直径较大的一端。由于圆柱形的插杆5插入颗粒杂质后会形成一个圆柱形的空洞,不利于旋风除尘器7内颗粒杂质的塌陷,因此将插头6设置成锥形,插杆5为圆台形,如此在插杆5插入颗粒杂质后会形成一个锥形的空洞,便于旋风除尘器7内颗粒杂质的塌陷。
插杆5侧壁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带粉环10,多个带粉环10的外径相同且带粉环10的外径小于落渣孔3的直径。插杆5侧壁设有清粉环11,清粉环11位于最低处的带粉环10下方,清粉环11的外径大于带粉环10的外径,清粉环11的外侧壁能与落渣孔3的孔壁抵接。
在除尘的过程中,可启动气缸4,气缸4往复伸长和缩短,此时通过气缸4带动插钉沿着落渣孔3上下往复移动,在插钉往上移动时,插钉的插头6和插杆5插入旋风除尘器7内的颗粒杂质中,此时插杆5侧壁的带粉环10嵌入颗粒杂质内;在插钉往下移动时,各个带粉环10依次穿过落渣孔3并移动到落渣孔3下方,各个带粉环10可以将一部分颗粒杂质带动并通过落渣孔3掉落下来进入落渣仓2内,由于插杆5为锥形,因此颗粒杂质不易附着在倾斜的插杆5侧壁,在颗粒杂质移动到落渣孔3下方后,颗粒杂质会从插杆5侧壁掉落,不会附着在插杆5侧壁。落渣仓2内的颗粒杂质从落渣仓2底部掉落出来,便于对颗粒杂质进行收集,防止了颗粒杂质在旋风除尘器7内堆积。
而且通过插钉上下抽插以破坏旋风除尘器7内堆积的颗粒杂质粉层,防止了旋风除尘器7内堆积的颗粒杂质形成空洞。
由于带粉环10的外径小于落渣孔3的直径,因此在带粉环10与落渣孔3的孔壁之间存在一个缝隙,在插杆5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插杆5带动清粉环11移动并嵌入落渣孔3内,在清粉环11嵌入落渣孔3内时,插杆5达到往上移动的行程最远处,气缸4停止伸长。由于清粉环11的外侧壁能与落渣孔3的孔壁抵接,如此在清粉环11移动并嵌入落渣孔3内时,清粉环11可以将落渣孔3的孔壁附着的颗粒杂质推入旋风除尘器7内,防止颗粒杂质继续附着在落渣孔3的孔壁。而且在停止使用时,清粉环11可以停留在落渣孔3中,如此可通过清粉环11对落渣孔3进行遮挡,防止了旋风除尘器7内的颗粒杂质从落渣孔3掉落下来。清粉环11可采用橡胶环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包括排烟管道和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能回收利用箱,所述热能回收利用箱内部设有热能交换水箱,所述热能交换水箱顶部与所述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排烟腔室,所述排烟腔室通过出烟管与所述旋风除尘器侧面的进烟口连通;
所述热能交换水箱底部与所述热能回收利用箱之间形成进烟腔室,所述进烟腔室通过进烟管与所述排烟管道连通;所述热能交换水箱内部间隔设有多个导烟管,所述导烟管连通所述进烟腔室与所述排烟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顶部的出烟口通过回烟管与所述排烟管道连通,所述回烟管位于所述进烟管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与所述回烟管之间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烟口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回烟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交换水箱侧壁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内设有用于阻断所述排烟管道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排烟管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自由,所述挡板与所述排烟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进烟管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内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排烟管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为排渣口,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设有落渣仓,所述落渣仓顶部设有与所述排渣口连通的落渣孔,所述落渣仓底部开口;所述落渣仓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设有插钉;所述插钉穿过所述排渣口和所述落渣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钉包括竖直穿过所述落渣孔的插杆以及设于所述插杆顶部的插头,所述插杆底部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插头为锥形,所述插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落渣孔的直径,所述插杆为圆台形,所述插头设于所述插杆直径较大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侧壁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带粉环,多个所述带粉环的外径相同且所述带粉环的外径小于所述落渣孔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侧壁设有清粉环,所述清粉环位于最低处的所述带粉环下方,所述清粉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带粉环的外径,所述清粉环的外侧壁能与所述落渣孔的孔壁抵接。
CN202223524129.1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Active CN219433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4129.1U CN219433312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4129.1U CN219433312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3312U true CN219433312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4129.1U Active CN219433312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3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6730U (zh) 一种高效垃圾处理装置
CN102330311A (zh) 纺织印染定型机废气净化方法及其成套装置
CN109695880A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垃圾发电焚烧炉
CN107433093B (zh) 一种燃煤烟气环保除尘净化装置
CN219433312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排烟结构
CN202730089U (zh) 高温可燃烟气电除尘器
CN207422228U (zh) 一种环保型废物焚烧装置
CN207132350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垃圾焚烧炉
CN109708113B (zh) 一种秸秆回收利用系统
CN106943816A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的防堵塞尾气处理系统
CN210568451U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热解烟气节能处理装置
CN210268195U (zh) 一种节能环保锻造加热炉
CN212566279U (zh)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
CN110437883B (zh) 一种集成化下吸式生物质气化装置及方法
CN207042003U (zh) 化工业废弃物处理设备
CN201412857Y (zh) 水煤浆锅炉冷灰斗式除灰器
CN106180152B (zh) 分解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二噁英和臭气及重金属的装置和方法
CN212157179U (zh) 一种垃圾焚烧配套用在线清灰式换热器
CN218646076U (zh) 一种有机排燃烧塔
CN210861135U (zh) 一种甲醇、甲醛尾气处理装置
CN104964287B (zh) 垃圾压干焚烧装置
CN21548977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热量回收装置
CN219744337U (zh)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处理的冷却沉降装置
CN211876035U (zh) 一种垃圾环保焚烧装置
CN215665070U (zh) 一种铜灰收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