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1509U -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1509U
CN219421509U CN202223489221.9U CN202223489221U CN219421509U CN 219421509 U CN219421509 U CN 219421509U CN 202223489221 U CN202223489221 U CN 202223489221U CN 219421509 U CN219421509 U CN 219421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light
color filter
lay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2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震元
孙阳
颜艳霜
曹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2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1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1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1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材层和位于所述基材层中的多个量子点块,多个所述量子点块间隔分布,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量子点块靠近所述入光面的表面具有凹孔。本公开能提升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量子点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显示领域,应用量子点技术的显示面板通常包括蓝光发光层和量子点彩色滤光片(Quantum Dots Color Filter,简称QDCF)。通过控制量子点的组成以及直径大小,能让量子点收到特定波长蓝光激发后,精确发出需要的光,实现全彩显示。
相关技术中,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量子点收到蓝光,将蓝光转换成绿光或红光的效率较低,即量子点的光激发率较低,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能提升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材层和位于所述基材层中的多个量子点块,多个所述量子点块间隔分布,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量子点块靠近所述入光面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孔。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块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凹孔为锥孔,且所述凹孔中靠近所述入光面的孔径大于所述凹孔中靠近所述出光面的孔径。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块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侧壁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50°。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块为棱台形,所述量子点块靠近所述入光面的表面为矩形。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量子点块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量子点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前文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阵列基板、发光层和封装结构,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发光层、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所述封装结构依次层叠,所述入光面靠近所述发光层。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发光层上的氮化硅层和玻璃盖板。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层为蓝光发光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通过在量子点块靠近入光面的表面具有凹孔,使得发光层发出的光除了能直接照射到量子点块的表面外,还能进入量子点块的凹孔中,让光照射到量子点块的凹孔的内壁,从而增大了量子点块吸收光的面积,提升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说明如下:
10、基材层;101、入光面;102、出光面;11、量子点块;12、凹孔;
21、阵列基板;22、发光层;221、阳极层;222、发光功能层;223、透明导电层;23、封装结构;231、氮化硅层;232、玻璃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底”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俯视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材层10和位于基材层10中的多个量子点块11,多个量子点块11间隔分布,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具有入光面101和出光面102,量子点块11靠近入光面101的表面具有凹孔1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通过在量子点块11靠近入光面101的表面具有凹孔12,使得发光层22发出的光除了能直接照射到量子点块11的表面外,还能进入量子点块11的凹孔12中,让光照射到量子点块11的凹孔12的内壁,从而增大了量子点块11吸收光的面积,提升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量子点块11可以是由石墨烯量子点制作的块状结构。具体可以先通过喷墨的方式形成的石墨烯量子点层,并通过纳米压印的形式将石墨烯量子点层压印形成多个块状结构。
示例性地,量子点块11的表面的凹孔12可以是位于量子点块11的表面的盲孔,多个盲孔间隔分布。
如图1所示,凹孔12的深度小于量子点块11的厚度。这样凹孔12没有贯通量子点块11,以防止光直接通过凹孔12穿过量子点块11,避免出现光线不经过量子点块11就直接出射的情况。
可选地,凹孔可以是锥孔,且凹孔中靠近入光面101的孔径大于凹孔中靠近出光面102的孔径。这样使光更容易照射凹孔的侧壁上,增大了量子点块11吸收光的面积,提升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可选地,量子点块11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入光面101倾斜,侧壁与入光面101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
由于显示面板中发光层22位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下方,通过让量子点块11的侧壁倾斜并朝向发光层22,能让量子点块11的侧壁更容易接收光的照射,增大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可选地,量子点块11在垂直于入光面101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这样量子点块11的至少两个侧壁与入光面101倾斜,让量子点块11的更多侧壁接收光的照射,增大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量子点块11为棱台,入光面101为矩形。这样量子点块11的所有侧壁均与入光面101倾斜,让量子点块11的所有侧壁都能接收光的照射,最大程度地增大量子点的光激发率,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
可选地,如图2所示,侧壁与入光面101之间的夹角α为100°至150°。示例性地,侧壁与入光面101之间的夹角为110°。
将侧壁与入光面101之间的夹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避免侧壁的倾斜程度过小而起不到增大侧壁接收光照射的面积的作用,还能避免侧壁的倾斜程度过大而削减入光面101的尺寸,减小量子点块11吸收光的面积,影响量子点的光激发率。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多个量子点块11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量子点块1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显示面板中发光层22是白光发光层22时,量子点块11可以包括红光量子点块11、绿光量子点块11和蓝光量子点块11。这样发光层22发出的白光可以分别经不同颜色的量子点块11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实现全彩显示。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层22是红光发光层22、绿光发光层22和蓝光发光层22中的一种时,量子点块11可以包括两种颜色的量子点块11。
例如,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层22是红光发光层22时,量子点块11可以包括绿光量子点块11和蓝光量子点块11。发光层22发出的红光可以经绿光量子点块11发出绿光,经蓝光量子点块11发出蓝光,以实现全彩显示。
例如,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层22是绿光发光层22时,量子点块11可以包括红光量子点块11和蓝光量子点块11。发光层22发出的绿光可以经红光量子点块11发出红光,经蓝光量子点块11发出蓝光,以实现全彩显示。
例如,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层22是蓝光发光层22时,量子点块11可以包括红光量子点块11和绿光量子点块11。发光层22发出的蓝光可以经红光量子点块11发出红光,经绿光量子点块11发出绿光,以实现全彩显示。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如前文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阵列基板21、发光层22和封装结构23,阵列基板21、发光层22、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封装结构23依次层叠,入光面101靠近发光层22。
可选地,发光层22为蓝光发光层22。相应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可以包括红光量子点块11和绿光量子点块11。发光层22发出的蓝光可以经红光量子点块11发出红光,经绿光量子点块11发出绿光,以实现全彩显示。
其中,相邻的两个量子点块11之间的间距为0.5μm至1μm。例如,相邻的两个量子点块11之间的间距0.8μm。
可选地,阵列基板21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阵列基板21上的每个驱动电路至少包括2个TFT,用于控制所连接的发光层22发光。
示例性地,驱动电路包括依次层叠在衬底基板上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介电层和源漏极层。发光层22与对应的驱动电路的源漏极层连接。
示例性地,衬底基板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玻璃、石英、塑料等;有源层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非晶硅、多晶硅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栅极绝缘层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等;栅极金属层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钼、铜、钛等单层金属薄膜,也可以是钼/铝/钼或钛/铝/钛等多层金属薄膜;层间介电层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等;源漏金属层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铝、钼、铜、钛等单层金属薄膜,也可以是钼/铝/钼或钛/铝/钛等多层金属薄膜。
示例性地,当驱动背板的各TFT的有源层的制作材料均为多晶硅时,该种驱动背板是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驱动背板。
示例性地,当驱动背板的各TFT的中,一部分TFT的有源层中的制作材料为多晶硅,另一部分TFT的有源层的制作材料为金属氧化物时,该种驱动背板是LTPO(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低温多晶氧化物)驱动背板。
需要说明的是,示例中仅举出了具有单层栅极金属层的TFT基板结构,TFT基板结构还可以是双层栅极金属层等多种结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发光层22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221、发光功能层222和透明导电层223。
示例性地,发光功能层222包括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简称HTL)、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简称HI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简称EIL)、空穴阻挡层(HoleBlock Layer,简称HBL)、电子阻挡层(Electron Blocking Layer,简称EBL)和发光材料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材料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电子阻挡层依次层叠。
其中,透明导电层223可以是InZnO层。通过InZnO层替代阴极层,InZnO层中锌和铟的组分配比可以是88比12,这样采用特殊比例的InZnO层替代阴极层能提高透光率,降低整体器件压降,以抵消量子点彩色滤光片中聚合物的影响以提升器件效率。
可选地,阳极层221可以是透明导电层223或金属层。示例性地,阳极层221可以是Ti层。
其中,Ti层的厚度可以是50nm至70nm,例如,Ti层的厚度为60nm。
可选地,封装结构23包括依次层叠于发光层22上的氮化硅层231和玻璃盖板232。
示例性地,氮化硅层231的厚度可以是1500nm至2500nm。例如,氮化硅层231的厚度可以是2000nm。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阵列基板21上利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沉积阳极层221。
示例性地,阵列基板21可以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电路的硅基板。
示例性地,阳极层221可以是Ti层。
第二步,利用干法刻蚀制备阳极像素点;
第三步,在蒸镀机台上,使用金属掩膜板,在阳极像素点上按照需要的结构蒸镀出蓝光发光层22以及代替阴极层的InZnO层。
第四步,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在InZnO层上涂覆上三基色的石墨烯量子点层。
第五步,通过纳米压印的形式在石墨烯量子点层上形成多个倒梯形的块状结构,得到量子点块11。
其中,量子点块11具有凹孔12,使得蓝光除了能直接照射到量子点块11的表面外,还能照射到凹孔12的内壁,从而增大了光吸收面,提升量子点激发率,提升发光效率。
第六步,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在量子点彩色滤光片上沉积氮化硅层231。
第七步,在氮化硅层231上贴附玻璃盖板232进行物理保护。
以上,并非对本公开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材层(10)和位于所述基材层(10)中的多个量子点块(11),多个所述量子点块(11)间隔分布,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具有入光面(101)和出光面(102),所述量子点块(11)靠近所述入光面(101)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块(11)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入光面(10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12)为锥孔,且所述凹孔(12)中靠近所述入光面(101)的孔径大于所述凹孔(12)中靠近所述出光面(102)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块(11)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101)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入光面(101)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块(11)为棱台形,所述量子点块(11)靠近所述入光面(101)的表面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量子点块(11)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量子点块(11)。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阵列基板(21)、发光层(22)和封装结构(23),所述阵列基板(21)、所述发光层(22)、所述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所述封装结构(23)依次层叠,所述入光面(101)靠近所述发光层(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23)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发光层(22)上的氮化硅层(231)和玻璃盖板(2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22)为蓝光发光层。
CN202223489221.9U 2022-12-22 2022-12-22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Active CN219421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221.9U CN219421509U (zh) 2022-12-22 2022-12-22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221.9U CN219421509U (zh) 2022-12-22 2022-12-22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1509U true CN21942150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221.9U Active CN219421509U (zh) 2022-12-22 2022-12-22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1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417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KR102093628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876628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luminescent layers having varying thicknesses to improve color reproducibility
EP3321985B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5326289B2 (ja) 有機el素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894675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4288918B2 (ja) 有機el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電気光学パネル並びに電子機器
KR20140123787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1423975A (zh)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CN10245670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080081255A (ko) 구조화된 발광 전환층
US934351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20042037A (ko) 유기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2132862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とその製造方法
US937382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50001495A1 (en) Donor substrate for transf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2014031947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368088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8525977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24877A (zh) Qd-led像素显示器件、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US20120268001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9123618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20922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33622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9421509U (zh)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和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