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1349U - 组合导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导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1349U
CN219421349U CN202320533965.1U CN202320533965U CN219421349U CN 219421349 U CN219421349 U CN 219421349U CN 202320533965 U CN202320533965 U CN 202320533965U CN 219421349 U CN219421349 U CN 219421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navigation device
circuit board
wire harne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3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培彬
黄晓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3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1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1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1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导航装置,涉及导航技术领域。组合导航装置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的容纳腔内的电路板和功能器件。功能器件与电路板通过线路连接,盒体的内侧设置有线束卡扣,线路与线束卡扣配合,从而固定。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线束卡扣来固定线路,使线路不会晃动。在组装组合导航装置时,工人可以更加高效地对线路进行固定,相较于打胶固定,通过线束卡扣固定线路无需等待胶干。即便后续需要增加打胶工序,线束卡扣也能够起到对线路的预固定作用,无需手动保持线路位置,为工人作业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组合导航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组合导航装置是能够接收卫星信号、测量载体的运动姿态、角速度和加速度的导航装置,组合导航装置通常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的电路板以及功能器件(比如惯性测量单元),功能器件与电路板之间通过线束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目前现有技术中,功能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线束通过打胶固定于电路板,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方便性:打胶需要很长的时间凝固,浪费生产作业时间,并且打胶的时候线束没有预固定,不方便作业,需要人为去做预固定,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导航装置,其能够稳定、快捷地固定功能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线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导航装置,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形成容纳腔,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线束卡扣;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容纳腔内;
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容纳腔内,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路与所述线束卡扣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为惯性测量单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与所述线束卡扣配合的位置位于其长度方向的1/3~2/3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围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板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线束卡扣设置于所述底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具有朝向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和背离所述底板的第二侧,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避让口,所述线束卡扣穿过所述避让口并与位于所述电路板第二侧的线路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线路的局部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朝所述第二夹臂凸出,所述第二凸起朝所述第一夹臂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用于阻挡所述线路从所述夹持空间移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在相互间隔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功能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线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导航装置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盒体,并封堵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导航装置,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的容纳腔内的电路板和功能器件。功能器件与电路板通过线路连接,盒体的内侧设置有线束卡扣,线路与线束卡扣配合,从而固定。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线束卡扣来固定线路,使线路不会晃动。在组装组合导航装置时,工人可以更加高效地对线路进行固定,相较于打胶固定,通过线束卡扣固定线路无需等待胶干。即便后续需要增加打胶工序,线束卡扣也能够起到对线路的预固定作用,无需手动保持线路位置,为工人作业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组合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线束卡扣的示意图。
图标:010-组合导航装置;100-盒体;110-底板;120-围板;121-安装槽;130-线束卡扣;131-第一夹臂;132-第二夹臂;133-夹持空间;134-第一凸起;135-第二凸起;140-端口;150-连接部;151-连接孔;200-盒盖;300-电路板;310-避让口;320-第一连接器;400-惯性测量单元;410-线路;420-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组合导航装置通常包含一些功能器件,比如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 Unit,IMU)、卫星导航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等,这些功能器件可以通过线路与电路板连接,以实现数据交换。目前现有技术中,功能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线路往往通过打胶固定于电路板,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方便性:打胶需要很长的时间凝固,浪费生产作业时间,并且打胶的时候线束没有预固定,不方便作业,需要人为去做预固定,操作麻烦。
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导航装置,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线束卡扣来固定功能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线路,从而使组合导航装置的组装作业更加高效,节约生产作业时间,也降低了工人组装时的作业难度。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组合导航装置0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组合导航装置010包括盒体100及设置于盒体100内的电路板300(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和功能器件。盒体100形成了容纳腔,电路板300和功能器件收容在容纳腔内,本实施例中,组合导航装置010还包括盒盖200,盒盖200可拆卸地连接于盒体100,并封堵容纳腔的开口,从而将盒体100内的组件进行良好地保护,减少其受到的外界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0包括底板110和设置于底板110边缘的围板120,底板110与围板120共同围成容纳腔。电路板300大致与底板110平行,电路板300具有朝向底板110的第一侧和背离底板110的第二侧。通常,电路板300不会紧贴于底板110表面,而是与底板110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可以避免与底板110之间产生过多的应力作用,从而保护电路板300。功能器件可以固定于电路板300的表面,也可以与盒体100内侧固定连接,比如固定连接于底板110。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0内设置了单层的电路板300,电路板300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盒体100的底板110。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3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电路板300可以层叠并保持间隙地设置,形成多层电路板300结构,来搭载更多的功能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与电路板300通过线路410连接的功能器件为惯性测量单元400。惯性测量单元400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其中,陀螺仪用于获取装置运动时的角速度数据,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获取交通设备运动时的加速度数据,可以理解,该惯性测量单元400可以根据角速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获得惯性导航数据,推算其搭载的物体(比如飞行器、交通设备等)的姿态。惯性测量单元4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由于电路板300可能因整体装置移动而抖动,当受抖动的影响时,惯性测量单元400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将惯性测量单元400直接设置于电路板300上,而是固定于盒体100,从而减小电路板300抖动对惯性测量单元400的影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40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盒体100的底板1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400也可以固定于围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400通过线路410与电路板300电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盒体100内侧设置有线束卡扣130,线路410与线束卡扣130配合,从而实现线路410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卡扣130设置于底板110,线路410位于电路板300背离底板110的第二侧,也即图中的上侧。电路板300上设置有避让口310,线束卡扣130穿过避让口310并与位于电路板300第二侧的线路410配合。通过设置避让口310,能够使线束卡扣130用于卡接线路410的部位伸到线路410板的第二侧,从而对第二侧的线路410进行固定;而且电路板300与线束卡扣13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口310为设置于从电路板300的边缘向内延伸的缺口;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避让口310也可以是设置于电路板300上的通孔。
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线束卡扣130也可以设置在围板120的内侧,同样可以对线路410进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300可以不设置避让口310。
可选的,线路410沿其长度的中部位置与线束卡扣130配合,这样能够更好地约束线路410,避免其晃动。具体的,线路410与线束卡扣130配合的位置可以位于其长度方向的1/3~2/3之间,尽量靠近线路410的中部能够提升定位效果。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线束卡扣13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线束卡扣130包括第一夹臂131和第二夹臂132,第一夹臂131与第二夹臂13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133,线束卡扣130整体呈U形,第一夹臂131与第二夹臂132的端部形成的开口用于供线路410卡入。当线路410与线束卡扣130配合时,线路410的局部位于夹持空间133内。
进一步的,第一夹臂13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34,第二夹臂132上设置有第二凸起135,第一凸起134朝第二夹臂132凸出,第二凸起135朝第一夹臂131凸出,第一凸起134和第二凸起135用于阻挡线路410从夹持空间133移出。可以理解,第一凸起134和第二凸起135能够使得线束卡扣130的开口进一步缩小,从而更好地限制线路410从夹持空间133移出,使得线路410的稳定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31和第二夹臂132在相互间隔的方向上具有弹性,第一凸起134与第二凸起135之间的间隔小于线路410的直径。第一凸起134和第二凸起135在线路410卡入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导向斜面,有利于线路410的卡入。当线路410从线束卡扣130的开口向夹持空间133内移动时,能够抵接导向斜面并相对导向斜面滑移,使得第一夹臂131和第二夹臂132相互远离,线路410进入到夹持空间133内后,第一夹臂131和第二夹臂132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此时第一凸起134和第二凸起135可以有效地将线路410限制在夹持空间133内。
线束卡扣130的材质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塑料,可以与盒体100一体成型。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31和第二夹臂132中可以只有一个具有弹性,也可以只有一个夹臂上设置有凸起,同样也能够对线路410起到限位作用。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盒体100内仅设置有一个线束卡扣130来固定惯性测量单元400与电路板300之间的线路410。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线路410也可以通过多个线束卡扣130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可选的,线路410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既采用线束卡扣130固定,同时也使用打胶固定,来进一步提高线路410的稳定性。当然,在打胶之前,线路410被线束卡扣130预固定,打胶作业时就无需人工手动保持线路410处于设定的位置,为打胶作用提供了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320,功能器件(本实施例中为惯性测量单元4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420,线路41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器32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器420。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惯性测量单元400以外,组合导航装置010还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其他功能的功能器件,比如数据采集模块(图中未示出)、卫星导航模块(图中未示出)等,这些功能器件在使用线路410与其他器件连接时,这些线路410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线束卡扣130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组合导航装置010还包括设置于盒体100的端口140,端口140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端口140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多个端口140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端口140,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输出。对应的,盒体100的围板12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端口140的安装槽121,当盒盖200扣合时,端口140被限定在安装槽121内。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盒体100与盒盖200通过螺钉连接。具体的,盒体100的四个角部设置有螺孔,盒盖200通过四个螺钉与盒体100角部的四个螺孔配合,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盒体100与盒盖200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其他方式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盒体10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150,连接部150上设置有连接孔151,使得盒体100可以通过连接孔151以及螺钉等紧固件与外部设备连接,从而将组合导航装置010暗转到外部设备。该外部设备可以是无人机、交通载具等。
此外,盒体100或者盒盖200上还可以设置信号灯,用于提示组合导航装置010的相关状态,比如用于显示电源状态、惯性测量单元400的工作状态等。可选的,该信号灯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指示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导航装置010,包括盒体100以及设置于盒体100的容纳腔内的电路板300和功能器件。功能器件与电路板300通过线路410连接,盒体100的内侧设置有线束卡扣130,线路410与线束卡扣130配合,从而固定。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盒体100内设置线束卡扣130来固定线路410,使线路410不会晃动。在组装组合导航装置010时,工人可以更加高效地对线路410进行固定,相较于打胶固定,通过线束卡扣130固定线路410无需等待胶干。即便后续需要增加打胶工序,线束卡扣130也能够起到对线路410的预固定作用,无需手动保持线路410位置,为工人作业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形成容纳腔,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线束卡扣;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容纳腔内;
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容纳腔内,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路与所述线束卡扣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为惯性测量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与所述线束卡扣配合的位置位于其长度方向的1/3~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围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板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线束卡扣设置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朝向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和背离所述底板的第二侧,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避让口,所述线束卡扣穿过所述避让口并与位于所述电路板第二侧的线路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线路的局部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朝所述第二夹臂凸出,所述第二凸起朝所述第一夹臂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用于阻挡所述线路从所述夹持空间移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在相互间隔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功能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线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导航装置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盒体,并封堵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CN202320533965.1U 2023-03-17 2023-03-17 组合导航装置 Active CN219421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965.1U CN219421349U (zh) 2023-03-17 2023-03-17 组合导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965.1U CN219421349U (zh) 2023-03-17 2023-03-17 组合导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1349U true CN21942134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3965.1U Active CN219421349U (zh) 2023-03-17 2023-03-17 组合导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1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64652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用回路基板固定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170144751A1 (en) Supporting assembly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ing the same
EP3432111B1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O2014188692A1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保護ケース
KR20180000305A (ko) 전기 분배 센터
CN108116331A (zh) 成像装置
CN219421349U (zh) 组合导航装置
US6927984B2 (en) Expansion card retention apparatus
US5726859A (en) Circuit board component retainer and extractor
US7116553B2 (en) Circuit board enclosure
US10883863B2 (en) Interchangeable sensor mounting
JP2008024194A (ja) 車両搭載型ドライビングレコーダの取付具
JP4959002B2 (ja) 入出力ユニット
US9825385B1 (en) Card holding device
US20220191364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amera module
EP3362831B1 (en) Locking in-place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CN112964253A (zh) 惯性测量组件的减振机构、飞控惯性测量组件及飞行器
CN220602559U (zh) 一种组合导航安装装置及组合导航系统
CN109644581B (zh) 屏蔽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JP2017206186A (ja) バックル
CN112799342A (zh) 可编程控制器用的基座板和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US7575204B2 (en) Arrangement for connecting a device's front panel
CN219761533U (zh) 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US10946961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20230195227A1 (en) Electronic module for a wearable sensor system as well as wearable senso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