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5360U - 嵌入式冰箱 - Google Patents

嵌入式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5360U
CN219415360U CN202320843213.5U CN202320843213U CN219415360U CN 219415360 U CN219415360 U CN 219415360U CN 202320843213 U CN202320843213 U CN 202320843213U CN 219415360 U CN219415360 U CN 219415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enser
machine room
air inlet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32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洋
杨伟
朵思麻
何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dea Huali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32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5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5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5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冰箱,包括箱体、冷凝器、风机和第一隔条,箱体设有机器室,箱体的底面与柜体之间形成排风风道,机器室设有与排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箱体设有后盖板,后盖板盖合于机器室的背面,后盖板设有进风口;第一隔条设于箱体的背部,以使得箱体和柜体之间形成连通进风口的进风通道。通过在箱体的背部设置第一隔条,使得箱体和柜体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机器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机器室的前后两侧,防止冷空气和热空气串风。冷凝器和风机均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即沿前后方向设置,减小占用左右方向的空间,且风机的吹出的风集中经过冷凝器,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嵌入式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嵌入式冰箱。
背景技术
嵌入式冰箱安装于橱柜内,其横向尺寸(即左右方向)固定且尺寸较小,造成机器室空间有限(机器室用于安装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相关技术的散热方案中,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沿着冰箱的横向并排设置,机器室的后盖板同时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进风一侧出风。由于嵌入式冰箱的机器室空间有限,不能直接应用上述散热方案,否则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占用横向尺寸空间较大,且吸风和出风的距离过近,容易导致冷空气和热空气发生串风,导致散热效率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散热方案,适应于机器室空间较小的嵌入式冰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嵌入式冰箱,能够解决冷空气和热空气发生串风、散热效果差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设于柜体内,所述嵌入式冰箱包括箱体、冷凝器、风机和第一隔条,所述箱体设有机器室,所述箱体的底面与柜体之间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机器室的前侧设有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箱体设有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盖合于所述机器室的背面,所述后盖板设有进风口;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机器室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机器室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隔条设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以使得所述箱体和所述柜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的背部设置第一隔条,将箱体与柜体间隔开,使得箱体和柜体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机器室内放置冷凝器、风机和压缩机,并且机器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机器室的前后两侧,防止冷空气和热空气串风。冷凝器和风机均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即沿前后方向设置,减小占用左右方向的空间,且风机的吹出的风集中经过冷凝器,散热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安装框,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机器室内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安装框沿着所述箱体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框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机分别设于所述导风通道的两端,从所述冷凝器到所述风机的方向,所述导风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框设有挡罩,所述挡罩围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外周,且位于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侧,所述挡罩下侧设有缺口并且所述缺口朝向所述接水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式冰箱包括两个所述第一隔条,两个所述第一隔条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隔条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箱体高度的一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器室的前侧壁下端向前倾斜设置并朝向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条沿所述箱体的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第二隔条,所述第二隔条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以促使所述排风风道的气流向所述箱体的后侧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隔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分别位于所述机器室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省略箱体门)的后视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嵌入式冰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示出的嵌入式冰箱装入柜体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示出的嵌入式冰箱装入柜体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装入柜体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示出的嵌入式冰箱装入柜体后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5示出的嵌入式冰箱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冷凝器和安装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箱体;102、后盖板;103、进风口;104、第一隔条;
201、冷凝器;202、风机;203、机器室;204、垫块;205、出风口;206、前侧壁;207、安装框;208、导风通道;
301、柜体;
401、后侧板;402、进风通道;403、排风风道;404、底板;405、通风口;406、箱体门;407、储藏室;408、下端面;409、内侧面;410、柜体门;
501、压缩机;
601、第二隔条;
701、第一段;702、第二段;703、第三段;
801、进气口;802、挡罩;80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冰箱正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与欢迎,相较传统冰箱而言,嵌入式冰箱与橱柜一体化的设计更加节省空间,视觉效果更美观。但由于嵌入式冰箱两侧、背面与橱柜贴近,使得嵌入式冰箱的后壁、顶部以及底部的通风空间小,多面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动性弱,散热条件比传统冰箱更加苛刻,即嵌入式冰箱无法高效散热,如果散热效果差,会使得冰箱能耗增加,制冷性能降低。
机器室一般设置于冰箱的后下部,机器室用于安装冷凝器和压缩机等部件,而冷凝器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发热量,对应需要设置风机为机器室内的部件(压缩机和冷凝器等部件)进行散热。部分技术方案中,将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沿着冰箱的横向并排设置,使得气流沿着压缩机和冷凝器所在的路径流动,进而对压缩机和冷凝器散热。特别地,在一些嵌入式冰箱的环境中,橱柜的横向尺寸较小,机器室空间有限,不允许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沿着冰箱的横向并排设置,如何改善散热效果一直是性能改善的方向。
相关技术方案中,容易想到的是,将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中的一个分离到机器室之外。例如,采用背挂式冷凝器的方案,将冷凝器移出机器室之外并放置到嵌入式冰箱的背面,该方案的散热效果尚可,但占用了橱柜内有限的空间,导致嵌入式冰箱的有效容积不足。在另一种方案中,将冷凝器和压缩机设置于机器室内,将离心风机设于机器室的后盖板上,但经过冷凝器的气流不集中,散热效果不佳。
下面参照图1至图8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包括箱体101、冷凝器201、风机202和压缩机501,图1示出了箱体101的背面,图2示出了箱体101的侧面(剖视状态)。箱体101的后下部设有机器室203,冷凝器201、风机202和压缩机501均设置在机器室203内。机器室203的后侧具有开口,通过开口可以放置或者取出冷凝器201、风机202和压缩机501等部件,箱体101设有后盖板102,后盖板102盖合于机器室203的开口处,后盖板102设有进风口103,进风口103连通机器室203。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还包括第一隔条104,第一隔条104设于箱体101的背部,第一隔条104凸出于箱体101。参照图3和图4所示,当箱体101推入柜体301内时,第一隔条104能够抵接于柜体301的后侧板401,避免箱体101的背板贴合于柜体301,从而使得箱体101和柜体301之间保留空隙,以形成连通进风口103的进风通道402。第一隔条104可以粘接于箱体101,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于箱体101,或者通过卡扣结构与箱体101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隔条104沿箱体101的高度方向设置,即沿图中的上下方向设置,第一隔条104的高度可以与箱体101的高度相等,也可以是箱体101的高度的一半等尺寸。第一隔条104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一隔条104均位于进风口103的侧面,其中一条位于进风口103的左侧,另一条位于进风口103的右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隔条104位于进风口103的侧面,包括第一隔条104位于进风口103的侧边缘处,也包括第一隔条104位于箱体101的侧边缘处,此处只是限定方向,并没有限定具体位置。其中,第一隔条104位于箱体101的侧边缘处,且位于后盖板102之外,即后盖板102与第一隔条104不直接连接,防止后盖板102与第一隔条104干涉,从而方便后盖板102的安装与拆卸,进而对压缩机501和冷凝器201进行检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隔条104的长度大于等于箱体101的高度的一半,使得第一隔条104还可以阻隔排出的热空气,降低热空气从嵌入式冰箱的左右两侧流回到进风通道402中的可能性,防止影响散热。
参照图2至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垫块204,从而使得箱体101的底面距离柜体301的底板404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可以在箱体101与柜体301之间形成排风风道403,排风风道403的高度低于机器室203,并且机器室203的前侧设有出风口205,出风口205与排风风道403连通。进风口103位于机器室203的后侧,出风口205位于机器室203的前侧,从而在机器室203内形成自后向前流动的气流通道。风机202和冷凝器201位于该气流通道中,即风机202和冷凝器201位于进风口103和出风口205之间,风机202工作,从进风口103处吸入空气,产生的气流经过冷凝器201、风机202,然后从出风口205处吹出,并沿着排风风道403流动。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501和冷凝器201沿冰箱的左右方向排列,参照图4所示,风机202和冷凝器201沿冰箱的前后方向排列,充分利用了机器室203的有效空间,提高了嵌入式冰箱的有效容积,且实施方便,成本较低。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嵌入式冰箱装入柜体301内,柜体301的底板404上设置有通风口405,通风口405贯穿底板404,并且通风口405位于柜体301的后部,临近柜体301的后侧板401,以使得通风口405连通进风通道402,柜体301之外的空气能够通过通风口405进入进风通道402,然后进入机器室203内与冷凝器201交换热量,避免了在柜体301内的空气循环,而引入外界更低温度的空气,提高了散热效率。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机器室203的前侧壁206配置为倾斜设置,以引导气流朝向排风风道403流动,前侧壁206的下端向前倾斜设置,前侧壁206的下端朝向出风口205,从而引导气流朝向下方的排风风道403流动,并且沿着排风风道403朝向前方流动。也就是说,与冷凝器201交换热量后形成的热空气沿着远离通风口405的方向流动,降低了热空气与冷空气混合的可能性,即减少了在进风通道402发生冷空气和热空气串风的现象,有利于冷凝器201的散热。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嵌入式冰箱还包括箱体门406,箱体101限定出多个储藏室407,箱体门406用于打开和关闭储藏室407。箱体101包括限定形成储藏室407的内胆、连接到内胆的外侧以形成冰箱的外观的外壳、设置于在内胆与外壳之间以使储藏室407绝热的隔热层。储藏室407的前端形成有取放口以放置食物至储藏室407内或由储藏室407内取出食物。箱体101上设置可旋转的箱体门406以打开或关闭储藏室407的取放口。箱体门406安装于柜体门410,柜体门410连接于箱体101和柜体301上,通过柜体门410的转动带动箱体门406打开或关闭储藏室407的取放口。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箱体门406也可以直接可转动地连接于箱体101。具体的,箱体门406由位于上部的铰链和位于下部的铰链可旋转地连接于箱体101上。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嵌入式冰箱收容于柜体301的腔体中,箱体门406关闭时,柜体门410位于腔体之外,并且柜体门410的下端面408低于柜体301的底板404的内侧面409。即柜体门410比箱体101更宽更高,通过设置柜体门410,可以使得整体外表面更平齐,外观更加统一。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的整体流向是:从柜体301底部的通风口405进入进风通道402,再经过冷凝器201,进行热量交换,形成的热空气通过风机202吹到柜体301的底板404,接着会向柜体301的左右两侧分散,并沿着箱体101与柜体301的间隙向柜体301顶部散风。期间,热空气的流动距离较长,散热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以下提供另一种实施例,通过改变气流方向,能够将热空气排出腔体之外,缩短热空气的流动距离。
参照图5至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例的嵌入式冰箱中,改变了第一隔条104的布置位置,并且增加了第二隔条601。具体地,嵌入式冰箱包括第一隔条104和第二隔条601,第一隔条104和第二隔条601的材质可以是橡胶、塑料、金属等。第一隔条104设于箱体101的后侧,沿箱体101的上下方向分隔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第二隔条601设于箱体101的底部,沿箱体101的前后方向引导出风方向。
具体地,第一隔条104设置在后盖板102上,并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位于进风口103的下方,实现从进风口103的上方吸风。箱体101的后侧和柜体301之间保留空隙,以形成连通进风口103的进风通道402。箱体101的底面距离柜体301的底板404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可以在箱体101与柜体301之间形成排风风道403,第一隔条104将进风通道402和排风风道403分隔开。第二隔条601设置在箱体101的底面,并位于箱体101与柜体301之间,且位于出风口205的前方,当从出风口205吹出的热空气遇到第二隔条601后,被阻挡无法继续向前流动,从而沿反向流动,即向后流动,以促使排风风道403的气流沿箱体101的后侧流动,进而进入柜体301的通风口405,排出腔体之外。
参照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柜体301的底板404上设置有通风口405,通风口405贯穿底板404,并且通风口405位于柜体301的后部。嵌入式冰箱放置在底板404上,通风口405位于第一隔条104的下方。风机202启动后,从箱体101的顶部吸风,产生的气流经过冷凝器201、风机202,从箱体101的底部排出,并受到第二隔条601的阻挡,而流向通风口405,最后经由柜体301底部排出。并且,由于第一隔条104的分隔,排出的热空气无法向上进入进风口103,从而减少热空气与冷空气的串风现象,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隔条601包括第一段701、第二段702和第三段703,第一段701位于出风口205的前侧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段702位于机器室203的左侧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三段703位于机器室203的右侧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段701的左端连接第二段702,第一段701的右端连接第三段703。换而言之,第二隔条601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半封闭式结构,半封闭式结构围设于出风口205的周侧,以达到引导出风方向的作用。具体是,半封闭式结构的开口朝向通风口405,第一段701阻挡气流向前流动,第二段702阻挡气流向左流动,第三段703阻挡气流向右流动,从而使得气流集中流向通风口405,从而达到将热空气排出腔体之外的目的,并且缩短了热空气流动距离。本实施例的方案应用在箱体101与柜体301的左右两侧间隙小的产品中,散热效率高的优势更加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隔条601也可以仅仅包括第一段701,第一段701的两端抵接柜体301的两侧,也能够阻挡气流朝向箱体门406流动,从而促使气流向通风口405流动,以排出腔体之外。而第二隔条601包括第一段701、第二段702和第三段703的方案优势在于,第二隔条601可以只根据冰箱的尺寸设置,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柜体301,提高通用性。
参照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嵌入式冰箱还包括安装框207,冷凝器201和风机202安装于安装框207,安装框207安装于机器室203。安装框207上设置有进气口801和出气口,进气口801位于安装框207靠近进风口103的一端,出气口位于安装框207靠近出风口205的一端,风机202安装在出气口处。冷凝器201和风机202通过安装框207连接,组成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可以整体安装、更换和拆卸,易于安装、易于维护、散热效果好、噪音小。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501和安装框207沿着箱体101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即压缩机501和冷凝器201和风机202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沿着箱体101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充分利用了机器室203的有效空间,提高了嵌入式冰箱的有效容积,且实施方便,成本较低。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框207设有导风通道208,导风通道208用于引导从冷凝器201到风机202的气流流向,并且使得气流更加集中,减少从箱体101外进入的冷空气与机器室203内的热空气的混合,减少从箱体101外进入的冷空气的流失,从而提高冷凝器201的热交换效率和风机202的出风效率。具体地,冷凝器201和风机202分别设于导风通道208的两端,从冷凝器201到风机202的方向,导风通道208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由于冷凝器201的热交换面积较大,而风机202的进风面积较小,通过设置渐变的导风通道208,使得气流能够通过冷凝器201的面积更大,热交换的空气被风机202集中排出,进而能够吸入更多的冷空气,以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202可以选择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位于冷凝器201靠近出风口205的一侧,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出风口205。轴流风机可以保持气流的流动方向为箱体101的前后方向,从而减小风量损失,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框207设有挡罩802,挡罩802围设于冷凝器201的外周,且位于冷凝器201靠近进风口103的一侧,挡罩802围设形成进气口801。挡罩802贴合在后盖板102上,使得进气口801与进风口103对齐,气流进入进风口103后直接进入进气口801,减少中间的流失或减少与机器室203内的空气混合。
可以理解的是,嵌入式冰箱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位于冷凝器201的下侧,挡罩802下侧设有缺口803并且缺口803朝向接水盘。即挡罩802和接水盘配合,遮挡进风口103的四周,减少机器室203内的空气进入挡罩802内与从进风口103进入的气流混合。挡罩802下侧设置缺口803,能够减少材料,降低成本,并且方便安装冷凝器201连接的冷媒管。缺口803通过冷凝器201下方的接水盘遮挡,通过合理设置挡罩802的结构和设置接水盘和安装框207的位置,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实现挡风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挡罩802与后盖板102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条,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减少机器室203内的空气进入挡罩802内与从进风口103进入的气流混合。
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中,通过结合柜体301的结构特点和嵌入式冰箱与柜体301安装后的相对位置,通过合理布置进风区域、换热区域和出风区域,在箱体101的背部设置第一隔条104,将箱体101与柜体301间隔开,使得箱体101和柜体301之间形成进风通道402,机器室203内放置冷凝器201、风机202和压缩机501,并且机器室203的进风口103和出风口205分别位于机器室203的前后两侧,防止冷空气和热空气串风。冷凝器201和风机202均位于进风口103和出风口205之间,即沿前后方向设置,减小占用左右方向的空间,且风机202的吹出的风集中经过冷凝器201,散热效果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2)

1.嵌入式冰箱,设于柜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冰箱包括:
箱体,设有机器室,所述箱体的底面与柜体之间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机器室的前侧设有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箱体设有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盖合于所述机器室的背面,所述后盖板设有进风口;
冷凝器,位于所述机器室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风机,位于所述机器室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第一隔条,设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以使得所述箱体和所述柜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安装框,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机器室内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安装框沿着所述箱体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机分别设于所述导风通道的两端,从所述冷凝器到所述风机的方向,所述导风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设有挡罩,所述挡罩围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外周,且位于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侧,所述挡罩下侧设有缺口并且所述缺口朝向所述接水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冰箱包括两个所述第一隔条,两个所述第一隔条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隔条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箱体高度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室的前侧壁下端向前倾斜设置并朝向所述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条沿所述箱体的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冰箱还包括第二隔条,所述第二隔条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以促使所述排风风道的气流向所述箱体的后侧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嵌入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分别位于所述机器室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连接。
CN202320843213.5U 2023-04-14 2023-04-14 嵌入式冰箱 Active CN219415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3213.5U CN219415360U (zh) 2023-04-14 2023-04-14 嵌入式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3213.5U CN219415360U (zh) 2023-04-14 2023-04-14 嵌入式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5360U true CN219415360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3213.5U Active CN219415360U (zh) 2023-04-14 2023-04-14 嵌入式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5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5059B1 (en) Built-in refrigerator
EP3929509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 divider within the machinery room
CN109539656B (zh) 冰箱
CN209978465U (zh) 风冷式制冷设备
KR101635647B1 (ko) 냉장고
EP3929510B1 (en) Refrigerator
CN219415360U (zh) 嵌入式冰箱
KR100423973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H05253028A (ja) 加熱調理器組み込み式家具
KR101726223B1 (ko) 냉장고
CN115930506B (zh) 卧式风冷柜
WO2020173355A1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下游的冰箱
KR101519136B1 (ko) 냉장고
CN212057867U (zh) 风冷式内胆组件及风冷式商用立柜
CN212006396U (zh) 制冷组件及冰箱
CN219222966U (zh) 嵌入式的制冷设备
CN211084547U (zh) 风冷式商用立柜
CN218846622U (zh) 用于冷柜的内胆组件及冷柜
CN219063862U (zh) 制冷设备
CN220489501U (zh) 嵌入式冷柜换气系统
WO2021042943A1 (zh) 商用风冷冷柜
CN212006346U (zh) 商用立式冷柜
US20210239383A1 (en) Refrigerator
KR100549079B1 (ko) 냉장고
CN112460884A (zh) 风冷式内胆组件及风冷式商用立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