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5236U -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5236U
CN219415236U CN202222377612.5U CN202222377612U CN219415236U CN 219415236 U CN219415236 U CN 219415236U CN 202222377612 U CN202222377612 U CN 202222377612U CN 219415236 U CN219415236 U CN 219415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ame
inner cavity
fuel burner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76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青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776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5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5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5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属于燃烧器火焰筒技术领域。通风筒包括炉膛板壁及垂直间隔设置于炉膛板壁内腔壁的引导径向槽,可以将外界冷风经过风机送进火焰桶,低温的冷风进入火焰桶后,以层流的形式,沿通火焰筒内腔壁做径向运动,此气流形成一道流动的气垫将火焰产生的高温空气与炉膛板壁之间隔离,既保护了整体装置的内腔壁又可以对火焰桶的高温热气流进行降温,随后在引风及轴向送风对流下进入后续的换热工序,层流气垫的应用,减少了火焰桶内夹层板、多层通道耐火砖等耐高温材料的使用,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火焰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层流空气冷却技术的火焰筒。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大多数逆流再生循环系统,均采用将经过除尘箱过滤之后引风机出口处的低温尾气引流至热风炉的降温措施,由于需要单独使用热风炉,而且其热风炉内使用复杂的结构来保护其炉壁(有的带有夹层、有的使用耐火砖等),导致热滞后性强、耐火材料对温度的吸热也带来热量的浪费,同时对燃烧器的选择更唯一,只能针对其热风炉做定制化的燃烧器。
专利号CN201920475487.7公开了配套热风炉逆流回收料加热系统,包括进料端、筒体、出料端、热风炉和再生烟气循环系统,所述进料端设置于筒体的一端,筒体中设置多个提升叶片以对从进料端进入的回收料进行提升翻炒形成料帘,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通过出料端连接至热风炉,所述热风炉连接至再生烟气循环系统从而产生的加热烟气与回收料相遇接触,所述再生烟气循环系统至少包含冷却风机、三通、排烟风机和烟道,所述三通的上端开口为新鲜空气入口,两侧开口分别连接至冷却风机的入口和烟道的一端,所述冷却风机的出口连接至热风炉,所述烟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排烟风机的入口,所述排烟风机的出口连接至新料滚筒。
此专利其结构采用热风炉内燃烧产生热气,然后通过热气逆流加热回收料,同时对筒体提升叶片结构合理设计来减少沥青老化,而且部分再生烟气循环到热风炉内再利用节约能源;但无法解决以下问题:
热滞后性强、耐火材料对温度的吸热也带来热量的浪费;
单独使用热风炉投资大;
热风炉内使用复杂的结构来保护其炉壁,不方便维护;
需使用定制化燃烧器;
对引风及除尘系统造成严重负担;
氧含量高;再生料容易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流空气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层流空气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包括火焰桶包括火焰桶出风口及卡接于火焰桶出风口上端面的通风筒,远离所述火焰桶出风口一侧的通风筒另一端中间贯穿开设有燃烧器安装孔;
分配室包括引风弯壳及设置与引风弯壳内腔的支撑竖条板,所述支撑竖条板的侧端面垂直排列设置有独立通道;
所述独立通道远离支撑竖条板的一侧设置有风量调节阀;最上方所述风量调节阀的一侧设置有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风量调节阀包括竖向筒及穿插于竖向筒内腔的带动轴杆,所述竖向筒的外端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带动轴杆的内腔贯穿连接旋转机构。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使用单台时通过分配室内各个独立的分配室,当限位挡板旋转至与引导片板互相垂直,能够对两组风量调节阀的间隔处进行封堵,使装置中的气体可通过单组通道输出,可以很好的控制火焰桶内各点的温度,让火焰桶内温度均匀性更好,这样热气流对石料的加热更均匀,当使用多台风机时,如有脏的废空气,也有低热值的燃料时,通过在不同位置的添加,可以让燃烧更充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旋转机构包括穿插杆及套接于穿插杆外表面的螺纹套,所述穿插杆的另一端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外端面两侧均设置有拉动杆。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多通道独立调节风量,因火焰桶内各点所需的风量不同,如不加以控制则会出现分布不均情况,加以独立控制之后可以使各点温度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穿插杆横向贯穿引风弯壳的一侧内腔壁,所述传动块与拉动杆处于引风弯壳的外端面,所述螺纹套处于引风弯壳的内腔。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工作人员可手持拉动杆,对其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当拉动杆在旋转的过程中,使传动块带动穿插杆进行同向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螺纹套的外表面与带动轴杆的中空内腔壁均设置为螺纹状结构,使螺纹套与带动轴杆之间进行螺纹配合。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利用螺纹套与带动轴杆之间进行的螺纹配合,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竖向筒进行同向旋转,从而使限位挡板进行逆时针旋转,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调整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包括导流板及设置与导流板一侧的引导片板,所述导流板的中间贯穿设置有中空孔,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面环绕中空孔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燃烧器喷火口,所述燃烧器喷火口的输入端与中空孔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气体能够通过开设的八组通气孔向上排出至导流板的上方,气体以引导片板为路径向一侧的风量调节阀流出,燃烧器喷火口能够对装置内腔的杂质进行吸附,避免杂质向外通过风量调节阀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引导片板的左侧与竖向筒的外表面之间抵触。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能够避免风从引导片板与竖向筒的间隔处外泄,从而使分配室内各个独立的分配室均能够对风进行单独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组所述风量调节阀之间的开设间距与限位挡板的长度一致,当限位挡板角度垂直于独立通道时,可实现完全关闭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分配室还包括通风腔,每组所述风量调节阀的间隔处均在支撑竖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通风腔,所述支撑竖条板的顶端接触引导片板的下端面,所述导流板的外端面与通风筒的内腔壁贴合,所述引导片板的外表面与引风弯壳的内腔壁两侧贴合。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合理的风速控制,使得每两组独立通道间隔处排出的风在火焰桶内以层流状态沿火焰桶内壁作径向运动,即更好的保护火焰桶壁的同时,又能减少湍流对火焰形状的破坏。
可以将外界冷风经过风机送进火焰桶,低温的冷风进入火焰桶后,以层流的形式,沿引导径向槽做径向运动,此气流形成一道流动的气垫将火焰产生的高温空气与炉膛板壁之间隔离,既保护了整体装置的内腔壁又可以对火焰桶的高温热气流进行降温,随后在引风及轴向送风对流下进入后续的换热工序。层流气垫的应用,减少了火焰桶内耐火砖等耐高温材料的使用,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对于冷却气体的选择,适应性强,可以是新鲜空气、低热值燃料、废气等。当使用新鲜空气来冷却时,由于空气在火焰桶内会有部分与火焰相接触,燃烧器的鼓风量可以适当减少,通过新鲜空气来补偿燃烧所需氧气。而当使用低热值燃料时,则仅需把主燃烧器的燃料相应减少即可,使用废空气时则无需调整燃烧器的空燃比。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可以将含有粉尘和沥青烟等脏的空气导入加热系统内,而无需进入布袋除尘箱进行处理,降低了布袋除尘箱与引风机的工作强度。
没有夹层的火焰桶更有利于清理,锥形的结构,减少了含沥青烟的粉尘在板壁上的黏附。
螺旋切入的冷却风给火焰桶壁板足够的冷却,钢板板材仅需耐温600℃即可。
层流气垫,火焰桶内壁无需使用耐火砖或耐高温材料做隔热层,对火焰形状的影响也小。
多种燃烧器的适应,可以直接使用客户现有的设备,减轻客户的生产成本。
多种冷却风供应方式,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而无需指定方式提供而节约成本,同时现场有低热值气源时,可以利用起来,更加节约客户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分配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风量调节阀与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火焰桶;11、火焰桶出风口;12、通风筒;13、燃烧器安装孔;2、分配室;21、引风弯壳;22、支撑竖条板;23、独立通道;24、风量调节阀;241、竖向筒;242、带动轴杆;243、限位挡板;244、旋转机构;2441、穿插杆;2442、螺纹套;2443、传动块;2444、拉动杆;25、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251、导流板;252、引导片板;253、中空孔;254、通气孔;255、燃烧器喷火口;26、通风腔。
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包括火焰桶1包括火焰桶出风口11及卡接于火焰桶出风口11上端面的通风筒12,远离所述火焰桶出风口11一侧的通风筒12另一端中间贯穿开设有燃烧器安装孔13;
分配室2包括引风弯壳21及设置与引风弯壳21内腔的支撑竖条板22,所述支撑竖条板22的侧端面垂直排列设置有独立通道23。
风量调节阀24包括竖向筒241及穿插于竖向筒241内腔的带动轴杆242,所述竖向筒241的外端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243,所述带动轴杆242的内腔贯穿连接旋转机构244,当使用单台时通过分配室内各个独立的分配室2,当限位挡板243旋转至与引导片板252互相垂直,能够对两组风量调节阀24的间隔处进行封堵,使装置中的气体可通过单组通道输出,可以很好的控制火焰桶内各点的温度,让火焰桶内温度均匀性更好,这样热气流对石料的加热更均匀,当使用多台风机时,如有脏的废空气,也有低热值的燃料时,通过在不同位置的添加,可以让燃烧更充分。
旋转机构244包括穿插杆2441及套接于穿插杆2441外表面的螺纹套2442,所述穿插杆2441的另一端与传动块244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2443的外端面两侧均设置有拉动杆2444。
多通道独立调节风量,因火焰桶内各点所需的风量不同,如不加以控制则会出现分布不均情况,加以独立控制之后可以使各点温度均匀。
实施例
穿插杆2441横向贯穿引风弯壳21的一侧内腔壁,所述传动块2443与拉动杆2444处于引风弯壳21的外端面,所述螺纹套2442处于引风弯壳21的内腔,螺纹套2442的外表面与带动轴杆242的中空内腔壁均设置为螺纹状结构,使螺纹套2442与带动轴杆242之间进行螺纹配合;每组所述风量调节阀24之间的开设间距与限位挡板243的长度一致。
工作人员可手持拉动杆2444,对其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当拉动杆2444在旋转的过程中,使传动块2443带动穿插杆2441进行同向旋转,利用螺纹套2442与带动轴杆242之间进行的螺纹配合,在244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竖向筒241进行同向旋转,从而使限位挡板243进行逆时针旋转,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调整配合,当限位挡板243旋转至垂直状态后,能够对两组独立通道23间隔处的风进行阻隔。
实施例
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25包括导流板251及设置与导流板251一侧的引导片板252,所述导流板251的中间贯穿设置有中空孔253,所述导流板251的上端面环绕中空孔253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通气孔254,所述导流板251的下端面安装有燃烧器喷火口255,所述燃烧器喷火口255的输入端与中空孔253连通,引导片板252的左侧与竖向筒241的外表面之间抵触。
气体能够通过开设的八组通气孔254向上排出至导流板251的上方,气体以引导片板252为路径向一侧的风量调节阀24流出,燃烧器喷火口255能够对装置内腔的杂质进行吸附,避免杂质向外通过风量调节阀24排出;能够避免风从引导片板252与竖向筒241的间隔处外泄,从而使分配室内各个独立的分配室2均能够对风进行单独处理。
实施例
分配室2还包括通风腔26,每组所述风量调节阀24的间隔处均在支撑竖条板22的上端面开设有通风腔26,所述支撑竖条板22的顶端接触引导片板252的下端面,所述导流板251的外端面与通风筒12的内腔壁贴合,所述引导片板252的外表面与引风弯壳21的内腔壁两侧贴合,合理的风速控制,使得每两组独立通道23间隔处排出的风在火焰桶内以层流状态沿火焰桶内壁作径向运动,即更好的保护火焰桶壁的同时,又能减少湍流对火焰形状的破坏。
实施例
可以将外界冷风经过风机送进火焰桶,低温的冷风进入火焰桶后,以层流的形式,沿通风筒12内腔壁做径向运动,此气流形成一道流动的气垫将火焰产生的高温空气与通风筒12之间隔离,既保护了整体装置的内腔壁又可以对火焰桶的高温热气流进行降温,随后在引风及轴向送风对流下进入后续的换热工序,层流气垫的应用,减少了火焰桶内耐火砖等耐高温材料的使用,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对于冷却气体的选择,适应性强,可以是新鲜空气、低热值燃料、废气等。当使用新鲜空气来冷却时,由于空气在火焰桶内会有部分与火焰相接触,燃烧器的鼓风量可以适当减少,通过新鲜空气来补偿燃烧所需氧气。而当使用低热值燃料时,则仅需把主燃烧器的燃料相应减少即可,使用废空气时则无需调整燃烧器的空燃比。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方案,最上方所述风量调节阀24的一侧设置有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25,所述独立通道23远离支撑竖条板22的一侧设置有风量调节阀24,引导片板252向外延伸至引风弯壳21的边缘处,使装置中的气流能够通过两组引导片板252的间隔处直接引出,对气流进行分流处理。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方案,导流板251的上端面取消开设通气孔254,气体贯穿通过燃烧器喷火口255的内腔后,通过中空孔253直接将气体通过两组引导片板252引出装置,且设置的通气孔254并不限制其孔径、数量及开设位置,不会影响气体的通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焰桶(1)包括火焰桶出风口(11)及卡接于火焰桶出风口(11)上端面的通风筒(12),远离所述火焰桶出风口(11)一侧的通风筒(12)另一端中间贯穿开设有燃烧器安装孔(13);
分配室(2)包括引风弯壳(21)及设置与引风弯壳(21)内腔的支撑竖条板(22),所述支撑竖条板(22)的侧端面垂直排列设置有独立通道(23);
所述分配室(2)还包括风量调节阀(24)与供风通道(25),独立通道(23)远离支撑竖条板(22)的一侧设置有风量调节阀(24),最上方所述风量调节阀(24)的一侧设置有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阀(24)包括竖向筒(241)及穿插于竖向筒(241)内腔的带动轴杆(242),所述竖向筒(241)的外端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243),所述带动轴杆(242)的内腔贯穿连接旋转机构(2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44)包括穿插杆(2441)及套接于穿插杆(2441)外表面的螺纹套(2442),所述穿插杆(2441)的另一端与传动块(244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2443)的外端面两侧均设置有拉动杆(24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杆(2441)横向贯穿引风弯壳(21)的一侧内腔壁,所述传动块(2443)与拉动杆(2444)处于引风弯壳(21)的外端面,所述螺纹套(2442)处于引风弯壳(21)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2442)的外表面与带动轴杆(242)的中空内腔壁均设置为螺纹状结构,使螺纹套(2442)与带动轴杆(242)之间进行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桶径向供风通道(25)包括导流板(251)及设置与导流板(251)一侧的引导片板(252),所述导流板(251)的中间贯穿设置有中空孔(253),所述导流板(251)的上端面环绕中空孔(253)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通气孔(254),所述导流板(251)的下端面安装有燃烧器喷火口(255),所述燃烧器喷火口(255)的输入端与中空孔(25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片板(252)的左侧与竖向筒(241)的外表面之间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风量调节阀(24)之间的开设间距与限位挡板(243)的长度一致,当限位挡板(243)角度垂直于独立通道(23)时,可实现完全关闭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室(2)还包括通风腔(26),每组所述风量调节阀(24)的间隔处均在支撑竖条板(22)的上端面开设有通风腔(26),所述支撑竖条板(22)的顶端接触引导片板(252)的下端面,所述导流板(251)的外端面与通风筒(12)的内腔壁贴合,所述引导片板(252)的外表面与引风弯壳(21)的内腔壁两侧贴合。
CN202222377612.5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Active CN219415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7612.5U CN219415236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7612.5U CN219415236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5236U true CN219415236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4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7612.5U Active CN219415236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5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5161B2 (en) Regenerator burner
KR20130093502A (ko) 곡물 건조 설비
CN101684576B (zh) 一种预氧化炉
CN219415236U (zh)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JP2008231610A (ja) 耐炎化炉及び耐炎化処理方法
US20090145419A1 (en) Furnace heat exchanger
CN116105364A (zh) 一种层流冷却的多燃料燃烧器的火焰筒
KR100792346B1 (ko) 직화방식 선박도장 건조장치
CN206131726U (zh) 生产工业催化剂用焙烧炉
CN212511833U (zh) 一种具有高效率的热水器燃烧室的热交换器结构
CN201779981U (zh) 一种热风循环式白云石耐火砖焙烧回火炉
JPS5851932A (ja) ガス反応を実施するための管炉
JP3144345U (ja) 温風機における空気加熱のための構造
CN210085815U (zh) 一种节能循环定型机用烘箱
CN207600125U (zh) 一种耐火材料干燥炉
CN217997020U (zh) 玻璃制瓶机的加热装置及相应的玻璃制瓶机
CN215062371U (zh) 一种防风的燃气取暖器
CN101113829A (zh) 燃气燃烧热回收暖气空调
CN215001869U (zh) 一种可降低表面温度的燃气取暖器
CN211424693U (zh) 一种热风炉
CN217265419U (zh) 退火系统及其退火炉
CN102277177B (zh) 智能碳化炉
JP3153019B2 (ja) 燃焼式溶解炉
CN215982656U (zh) 助燃装置和富氧助燃系统
CN215001868U (zh) 一种三次进气的燃气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