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3986U - 光固化修复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固化修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3986U
CN219413986U CN202223548400.5U CN202223548400U CN219413986U CN 219413986 U CN219413986 U CN 219413986U CN 202223548400 U CN202223548400 U CN 202223548400U CN 219413986 U CN219413986 U CN 219413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panel
opening
button
ligh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8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光乾
庞水文
谭旭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t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8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3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3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3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固化修复设备,光固化修复设备包括机体和集成面板;机体开设有开口;集成面板上间隔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器,集成面板活动连接于开口,以使集成面板移动并打开或者盖合开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集成面板可以活动打开或者盖合于开口,当集成面板打开于开口时,可以对于集成面板上的显控组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且集成面板拆装方便,便于显控组件的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显控组件集成于集成面板上也节约了对于机体的空间占用,提高了机体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光固化修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固化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紫外线UV固化修复(也可称为光固化管道修复)作为一项高品质、现代化的非开挖技术被广泛应用。光固化管道修复指的是在不改变待修复管道位置的条件下,采用拉入式安装方式,用卷扬机将充填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内衬管拉入既有管线,通过大流量风机将内衬管“吹”鼓,使软管与待修复管道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利用软管内树脂遇紫外线固化的特性,将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放入充气的软管内并控制紫外线灯在软管内以一定速度行走,使软管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步固化,紧贴待修复管道内壁,形成一层坚硬的“管中管”结构,从而使已发生破损或失去输送功能的地下管道在原位得到修复。
光固化修复设备中需要控制按钮和显示器对于内衬管进行控制,实现放线、收线等操作。现有的设备中控制按钮和显示器等显控部件均安装于机体的侧板上,侧板通过螺钉与机体进行螺纹连接,拆卸繁琐且不方便,并且多个显控部件分散安装至侧板上,存在有显控部件的维护和检修不方便,占用机体空间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固化修复设备,旨在实现显控部件集成于一便于拆卸面板的效果,提高拆装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开设有开口;
集成面板,所述集成面板上间隔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器,所述集成面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开口,以使所述集成面板移动并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集成面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集成面板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成面板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的边缘,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转动,以使所述集成面板转动并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成面板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一侧边缘,多个所述连接件于所述集成面板的一侧边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集成面板还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成面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相对所述集成面板的一侧边缘,所述绳体用于限制所述集成面板打开所述开口时的开启角度。
可选地,所述绳体为钢丝绳,所述机体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开口的一侧边缘,所述集成面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柱,所述绳体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柱。
可选地,所述集成面板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嵌设于所述集成面板的至少一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集成面板还包括收放线主控板,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收线按钮和放线按钮,所述收放线主控板设于所述集成面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所述收线按钮和所述放线按钮间隔设于所述集成面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并电连接所述收放线主控板,用于控制所述光固化修复设备收放管线。
可选地,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设于所述集成面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并设于所述收线按钮和所述放线按钮的一侧,所述急停按钮电连接所述收放线主控板。
可选地,所述集成面板还包括气压感应器、气压表和气嘴,所述气压表和所述气嘴设于所述集成面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所述气压感应器设于所述集成面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表面,所述气压感应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嘴,另一端连接所述气压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控制按钮和显示器等显控组件集成于集成面板上,将集成面板活动连接于机体的开口,进而集成面板可以活动打开或者盖合于开口,当集成面板打开于开口时,可以对于集成面板上的显控组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且集成面板拆装方便,便于显控组件的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显控组件集成于集成面板上也节约了对于机体的空间占用,提高了机体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固化修复设备一实施例中集成面板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固化修复设备一实施例中集成面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光固化修复设备集成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固化修复设备中集成面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固化修复设备中集成面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固化修复设备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光固化修复设备1包括机体10和集成面板30;机体10开设有开口11;集成面板30上间隔设有控制按钮31和显示器32,集成面板30活动连接于开口11,以使集成面板30移动并打开或者盖合开口11。
机体10设置有开口11,集成面板30可以移动并打开或者盖合开口11,控制按钮31和显示器32等显控组件的连接线缆和安装壳体设置于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控制按钮31和显示屏幕则设置于集成面板30背离开口11的一侧表面。当集成面板30活动打开开口11时,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脱离开口11,进而集成面板30上的显控组件的连接线缆和安装壳体脱离于开口11外,用户可以对于集成面板30上的显控组件或者机体10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当集成面板30活动盖合于开口11时,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则收纳于开口11内,一方面可以盖合且密封开口11,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水汽或者杂物等通过开口11进入机体10内部,对于机体10和集成面板30的显控组件均具有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隐藏于开口11内,确保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显控组件的连接线缆和安装壳体能够被集成面板30保护,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集成面板30和机体10开口11的活动连接的活动方式可以为平移、转动、翻转等,在此不作限定。当活动方式为平移时,集成面板30可以通过连接杆、滚轮导轨的方式与开口11连接,通过推拉的方式将集成面板30脱离并远离开口11,或者靠近并关闭开口11,进而可以将集成面板30打开或者盖合开口11。当活动方式为转动时,集成面板30可以通过转轴、转轮的方式与开口11连接,转轴可以连接于集成面板30的中部,也可以连接于集成面板30的侧边,连接于集成面板30的中部时,也连接于开口11的两侧边缘的中部,通过转动转轴进而带动集成面板30转动,可以将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转动翻开,进而可以对于集成面板30和机体10内部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控制按钮31和显示器32等显控组件集成于集成面板30上,将集成面板30活动连接于机体10的开口11,进而集成面板30可以活动打开或者盖合于开口11,当集成面板30打开于开口11时,可以对于集成面板30上的显控组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且集成面板30拆装方便,便于显控组件的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显控组件集成于集成面板30上也节约了对于机体10的空间占用,提高了机体10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开口11,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于开口11。
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开口11,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转轴连接、合页/铰链连接、连杆连接等,即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可以相对于开口11的边缘转动。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对比其他的活动连接方式,对于集成面板30打开开口11时具有更大的开启空间,即集成面板30对于打开开口11的空间更大,可以便于对于机体10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护,另一方面转动打开集成面板30时其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可以翻转打开,进而可以增加集成面板30打开后显控组件的连接线缆和安装壳体朝向用户的空间,便于对集成面板30的显控组件进行维护,并且也减少了打开时对于连接线缆的弯折角度,提高了对于集成面板30的保护性。
集成面板30的另一侧板可拆卸连接于开口1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凸起凹槽卡合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提高集成面板30打开或者盖合开口11的效果,并且不容易对于集成面板30和开口11位置造成磨损,提高了集成面板3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集成面板30与开口1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具有连接简便、操作简单、连接紧固性好的特点,位于集成面板30的相对两侧边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9,开口11边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1,集成面板30通过紧固件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孔39和第二连接孔111以连接机体10,进而达到集成面板30的另一侧边连接于开口11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图6所示,集成面板30还包括连接件33,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于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开口11的边缘,连接件33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转动,以使集成面板30转动并打开或者盖合开口11。
连接件33可以为转轴、合页等,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3为合页,将合页的一端连接于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开口11的边缘,通过转动合页即可实现对于集成面板30的转动,进而打开或者盖合于开口11。并且,合页具有适应性好、耐用性高、安装简便的特点,可以实现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可以相对于开口11的边缘转动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所示,连接件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于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开口11的一侧边缘,多个连接件33于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间隔排布。
连接件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33的设置,多个连接件33于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间隔排布,进而可以增加集成面板30与开口11的边缘连接受力点,进而增加了集成面板30与开口11之间的连接紧固性,以及转动时多个连接件33之间同时连接的效果而实现的同步转动的效果,进而保证了集成面板30的不同位置同步转动的效果,保持了集成面板30打开和关闭时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集成面板30还包括绳体34,绳体34的一端连接于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另一端连接于开口11相对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缘,绳体34用于限制集成面板30打开开口11时的开启角度。
绳体34可以为软绳如棉制绳、麻制绳、棕制绳等,也可以为硬绳如钢丝绳、金属丝绞合绳等。绳体34的一端连接于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另一端连接于开口11相对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缘,当集成面板30打开于开口11时,并且开启的范围达到一定角度时,绳体34也被拉紧,进而绳体34位于集成面板30和开口11之间两端均被拉紧,限制了集成面板30进一步朝向背离开口11的方向转动打开,进而限制集成面板30打开开口11时的开启角度。如此设置,一方面对于集成面板30的开启角度具有限制效果,避免了集成面板30由于开启角度过大造成的连接线缆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损坏,另一方面当集成面板30的开启角度合适时,方便对于集成面板30上的显控组件或者机体10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所示,绳体34为钢丝绳,机体10还包括安装座13,安装座13设于开口11的一侧边缘,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柱35,绳体34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安装座1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柱35。
绳体34为钢丝绳,钢丝绳具有刚性好、耐用性好的特点。机体10还包括安装座13,安装座13设于开口11的一侧边缘,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柱35,绳体34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安装座1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柱35。钢丝绳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分别用于连接安装座13和连接柱35上开设的安装孔,通过安装座13连接钢丝绳和开口11,以及利用连接柱35连接钢丝绳和集成面板30,为钢丝绳沿连接孔移动提供连接紧固受力点以及连接位置,保证了钢丝绳跟随集成面板30转动,并且对于集成面板30的拉扯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集成面板30还包括提手36,提手36嵌设于集成面板30的至少一侧表面。
提手36的设置,一方面在集成面板30打开或者关闭开口11时可以提供施力点,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在集成面板30与机体10安装和拆卸时也可以提供发力点,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集成面板30还包括收放线主控板37,控制按钮31包括收线按钮311和放线按钮312,收放线主控板37设于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收线按钮311和放线按钮312间隔设于集成面板30背离开口11的一侧表面,并电连接收放线主控板37,用于控制光固化修复设备1收放管线。
收线按钮311和放线按钮312电连接收放线主控板37,收放线主控板37连接卷线盘,当需要收线时,按下收线按钮311,收线按钮311发送收放线主控板37指令,收放线主控板37控制卷线盘正向转动,实现收线操作。当需要放线时,按下放线按钮312,放线按钮312发送收放线主控板37指令,收放线主控板37控制卷线盘反向转动,实现放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控制按钮31还包括急停按钮313,急停按钮313设于集成面板30背离开口11的一侧表面,并设于收线按钮311和放线按钮312的一侧,急停按钮313电连接收放线主控板37。
急停按钮313电连接收放线主控板37,由于收线按钮311和放线按钮312发送收放线主控板37的指令为完整的指令,为卷线盘完整收线和完整放线的指令。当需要中途停止收线和放线时,按下急停按钮313,急停按钮313发送收放线主控板37指令,收放线主控板37控制卷线盘停止转动,实现停止收放线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集成面板30还包括气压控制组件38,气压控制组件38包括气压感应器381、气压表383和气嘴385,气压表383和气嘴385设于集成面板30背离开口11的一侧表面,气压感应器381设于集成面板30朝向开口11的一侧表面,气压感应器381的一端连接气嘴385,另一端连接气压表383。
通过位于集成面板30设置气压控制组件38,可以对于设备伸出的内衬管内部的气压进行控制,通过气嘴385与内衬管连接,气压感应器381连通气嘴385,进而可以感应位于内衬管内的气流气压压力,气压表383则与气压感应器381连接,并且设于集成面板30背离开口11的一侧表面,进而用于可以位于机体10外通过气压表383具体观察到气压的大小,便于对于气压进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开设有开口(11);
集成面板(30),所述集成面板(30)上间隔设有控制按钮(31)和显示器(32),所述集成面板(30)活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1),以使所述集成面板(30)移动并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开口(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1),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开口(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面板(30)还包括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11)的边缘,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转动,以使所述集成面板(30)转动并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开口(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11)的一侧边缘,多个所述连接件(33)于所述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面板(30)还包括绳体(34),所述绳体(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成面板(30)朝向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11)相对所述集成面板(30)的一侧边缘,所述绳体(34)用于限制所述集成面板(30)打开所述开口(11)时的开启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34)为钢丝绳,所述机体(10)还包括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设于所述开口(11)的一侧边缘,所述集成面板(30)朝向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设有连接柱(35),所述绳体(34)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柱(35)。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面板(30)还包括提手(36),所述提手(36)嵌设于所述集成面板(30)的至少一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面板(30)还包括收放线主控板(37),所述控制按钮(31)包括收线按钮(311)和放线按钮(312),所述收放线主控板(37)设于所述集成面板(30)朝向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所述收线按钮(311)和所述放线按钮(312)间隔设于所述集成面板(30)背离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并电连接所述收放线主控板(37),用于控制所述光固化修复设备收放管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31)还包括急停按钮(313),所述急停按钮(313)设于所述集成面板(30)背离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并设于所述收线按钮(311)和所述放线按钮(312)的一侧,所述急停按钮(313)电连接所述收放线主控板(37)。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固化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面板(30)还包括气压控制组件(38),所述气压控制组件(38)包括气压感应器(381)、气压表(383)和气嘴(385),所述气压表(383)和所述气嘴(385)设于所述集成面板(30)背离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所述气压感应器(381)设于所述集成面板(30)朝向所述开口(11)的一侧表面,所述气压感应器(381)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嘴(385),另一端连接所述气压表(383)。
CN202223548400.5U 2022-12-26 2022-12-26 光固化修复设备 Active CN219413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400.5U CN219413986U (zh) 2022-12-26 2022-12-26 光固化修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400.5U CN219413986U (zh) 2022-12-26 2022-12-26 光固化修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3986U true CN219413986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8400.5U Active CN219413986U (zh) 2022-12-26 2022-12-26 光固化修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3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1903B1 (en) Test pressurisation device for hose
CN103825227B (zh) 改进型全自动穿线器
CN219413986U (zh) 光固化修复设备
CN113328410B (zh) 线缆管路封堵装置
US6003842A (en) Installation for putting in electrical cable for indoor installations
CN112659939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效充电桩
KR101044263B1 (ko) 더블브레이디드 로프를 이용한 케이블 포설장치
KR101210483B1 (ko) 더블 브레이디드 로프를 이용한 지중 케이블 견인장치
CN218161991U (zh) 一种防护配件
KR20180024123A (ko) 지중선로 입선용 원형롤러
JPH1142292A (ja) 消火栓装置
CN114809198A (zh) 地埋式自动化室外消火栓
CN212918722U (zh) 一种气动式管道爬行作业机构
US6726140B2 (en) Take-up reel for flexible elongated members
KR20110022916A (ko) 산불진화용 차량의 소방호스보호커버
CA1266639A (en) Cable-pulling system
CN113846697A (zh) 井盖结构
CN203747314U (zh) 改进型全自动穿线器
CN219413985U (zh) 光固化修复设备
CN209675569U (zh) 一种汽车连接线用接插件保护套
CN209415718U (zh) 一种多功能的空调用万向出风口装置
JP2001009052A (ja) トンネル用消火栓装置
CN220139137U (zh) 一种电缆桥架连接结构
CN21684631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
CN21572624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