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9927U -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9927U
CN219409927U CN202320537954.0U CN202320537954U CN219409927U CN 219409927 U CN219409927 U CN 219409927U CN 202320537954 U CN202320537954 U CN 202320537954U CN 219409927 U CN219409927 U CN 219409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tank body
communicated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79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y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79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9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9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9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属一种制氢氧设备,包括水箱体,该水箱体通过第一管道与滤芯模块相连通,滤芯模块通过第二管道与水箱体相连通;水箱体还通过第三管道与电解槽相连通,电解槽位于水箱体的下方,且电解槽还接入氧气管道,所述氧气管道与上部壳体的氧气出口相连通;电解槽还通过氢气水管道接入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通过氢气水管道与上部壳体的氢气出口相连通,气水分离器还通过回水管道与水箱体相连通。通过将电解槽同时接入氧气管道以及与气水分离器连通的管道,使得电解槽正负极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均可被收集与使用,并且通过将电解槽设计在水箱体的下部,可增加下水落差,从而增大水循环加快,以降低电解槽工作温度。

Description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氢设备,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制氢机种类较多,其原理基本是利用直流电解槽将水分离为氢气与氧气,并对分离出的气体进行水气分离后作呼吸使用,但这类机器在使用中受到水质的影响容易产生杂质,影响氢气的质量,并且对电解产生的氧气也不能直接回收,并且在使用中电解槽内的水循环速度慢,容易导致出气量少,因而有必要针对这类呼吸用的制氢机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机器不能直接回收氧气,出气量波动大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包括水箱体,该水箱体通过第一管道与滤芯模块相连通,滤芯模块通过第二管道与水箱体相连通;水箱体还通过第三管道与电解槽相连通,电解槽用于接入直流电源,电解槽位于水箱体的下方,且电解槽还接入氧气管道,所述氧气管道与上部壳体的氧气出口相连通;电解槽还通过氢气水管道接入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通过氢气管道与上部壳体的氢气出口相连通,气水分离器还通过回水管道与水箱体相连通。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分别置于电解槽之上,体现水箱体与电解槽之间水位落差,可对电解槽工作时产生自然水循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箱体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上部为所述上部壳体。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箱体的侧面设有透明区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解槽与电源之间设有功率调节模块,所述功率调节模块的开关安装在所述上部壳体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解槽通过三通连接头分别与所述氧气水管道、氢气水管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箱体的下部有排水口,所述水箱体的上部设有注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电解槽同时接入氧气管道以及与气水分离器连通的管道,使得电解槽正负极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均可被收集与使用,并且通过将电解槽设计在水箱体的下部,可增加下水落差,从而增大水循环加快,以降低电解槽工作温度,更有利于改善出气量波动的问题,并且滤芯模块亦可取出水中杂质,更有利于提升氢氧气体的洁净度,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第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第二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水箱体、2为滤芯模块、3为电解槽、4为氧气出口、5为上部壳体、6为氢气出口、7为透明区域、8为开关、9为注水口、10为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包括水箱体1,前述水箱体1通过第一管道与滤芯模块2相连通,滤芯模块2通过第二管道与水箱体1相连通,使水箱体与滤芯模块2之间形成循环,并且为便于水箱体1内的水能流入滤芯模块2,亦可将滤芯模块2安装在前述水箱体的下部,前述滤芯模块2最好采用树脂滤芯;前述水箱体1还通过第三管道与电解槽3相连通,前述电解槽3在使用时需接入直流电源,前述电解槽3位于水箱体1的下方,使得,且电解槽3还接入氧气管道,并将该氧气管道与上部壳体5的氧气出口4相连通;前述电解槽3还需通过氢气水管道接入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的作用是将氢气从气液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前述气水分离器还通过氢气管道与上部壳体5的氢气出口6相连通,此外气水分离器还通过回水管道与水箱体1相连通,使得气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可直接回流至水箱体1中。正如图中所示出的,前述水箱体1的下部设有排水口10,同样的在水箱体1的上部设有注水口9,以便于水箱体1注水与排水。
优选的是,为便于上述滤芯模块2能持续的对水箱体内的水进行过滤,可选择在上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上安装一个电解槽,电解槽在工作中由于水落差可以自然内循环;并且为提升产品的整体性,可将上述水箱体1,以及过滤模块2与电解槽3均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该外壳体的上部即为上述的上部壳体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解槽3同时接入氧气管道以及与气水分离器连通的管道,使得电解槽3正负极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均可被收集与使用,并且通过将电解槽3设计在水箱体1的下部,可增加下水落差,从而增大水循环加快,以降低电解槽3工作温度,更有利于改善出气量波动的问题,并且滤芯模块2亦可取出水中杂质,更有利于提升电解槽工作使用寿命。
为便于用户观察水箱体1内的液位,还可在水箱体1的侧面设置纵向的透明区域7,通过该透明区域7即可观察水箱体1内的水量。为便于调节电解槽3的动态工作状态,还可在所述电解槽3与电源之间增设功率调节模块,该功率调节模块的开关8安装在上部壳体5上。从而可方便的调节电解槽3的运行过滤,电解槽运行功率的大小决定了氢氧气的出气量。为方便连通,还可在将述电解槽3通过三通连接头分别与上述氧气管道、氢气水管道相连通。
参考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将电解槽3接入直流电源,当水箱体1中的水流入电解槽后,即被电解制备为氧气与氢气,氧气通过隔离结构直接由水箱体1中的水自然分离,通过氧气管道传输至氧气出口4排出,电解产生的氢气水则首先由氢气水管道进入气水分离器进行气水分离后,由氢气管道传输至氢气出口6,气水分离器内分离后的水由回水管道回流至水箱体1中,如此循环,在氧气出口4与氢气出口6上插接软管后即可呼吸;在前述的过程中,水箱体1内的水不断的流入过滤模块2进行过滤,进而减少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水被电解产生的气体,即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一台机器氢氧同吸,进一步的增加了吸氢机这类产品的功能,由此拓宽了应用人群。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包括水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体(1)通过第一管道与滤芯模块(2)相连通,所述滤芯模块(2)通过第二管道与水箱体(1)相连通;所述水箱体(1)还通过第三管道与电解槽(3)相连通,所述电解槽(3)用于接入直流电源,所述电解槽(3)位于水箱体(1)的下方,且所述电解槽(3)还接入氧气管道,所述氧气管道与上部壳体(5)的氧气出口(4)相连通;所述电解槽(3)还通过氢气水管道接入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通过氢气管道与上部壳体(5)的氢气出口(6)相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还通过回水管道与水箱体(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分别置于电解槽(3)之上,用于体现水箱体(1)与电解槽(3)之间水位落差,在电解槽(3)工作时产生自然水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体(1)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上部为所述上部壳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体(1)的侧面设有透明区域(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3)与电源之间设有功率调节模块,所述功率调节模块的开关(8)安装在所述上部壳体(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3)通过三通连接头分别与所述氧气管道、氢气水管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体(1)的下部有排水口(10),所述水箱体(1)的上部设有注水口(9)。
CN202320537954.0U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Active CN219409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7954.0U CN21940992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7954.0U CN21940992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9927U true CN21940992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7954.0U Active CN21940992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9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2952U (zh) 电解制氢制氧一体机
CN215085877U (zh) 一种制氢系统中气液分离一体化装置
NZ516538A (en) Gas-liquid sepa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electrolytic cells
CN109487292A (zh) 一种使用膜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和装置
CN219409927U (zh) 用于呼吸的氢氧发生器
CN207158866U (zh) 一种含氢气饮料的集成式在线生产装置
CN212388120U (zh) 一种高效率制氢装置
CN217757687U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制氢设备
CN206180000U (zh) 氢燃料电池用的排放物回收循环制氢系统
CN218810657U (zh) 一种富氢水制造设备
CN219652781U (zh)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CN206721370U (zh) 一种电解法制氢气生产设备
CN2310770Y (zh) 多孔式氢氧发生器
CN206872951U (zh) 电解制氢机
CN220917737U (zh) 一种多功能富氢泡浴机
CN215780797U (zh) 智能氢氧混合气机
CN202054904U (zh) 一种对阴极水可回收利用的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CN2267237Y (zh) 电解水制氧机
CN2234446Y (zh) 制氧器
CN214361729U (zh) 水气分离器
CN206376013U (zh) 一种富氢水电解槽水路结构
CN205999487U (zh) 一种氢气生成装置
CN214937841U (zh) 一种水电解制氢设备的综合处理装置
CN2725312Y (zh) 常压水电解制氧器
CN205474031U (zh) 一种pset电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4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A2, Building 8,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rd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34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anyi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F, Building A2, Building 8,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rd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