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2781U -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2781U
CN219652781U CN202320734615.1U CN202320734615U CN219652781U CN 219652781 U CN219652781 U CN 219652781U CN 202320734615 U CN202320734615 U CN 202320734615U CN 219652781 U CN219652781 U CN 219652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ydrogen
pipe
assembl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46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怡珉
饶文涛
杨冬峰
吴亦伟
倪晖
董彪
马佩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wu Cle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wu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wu Cle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wu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46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2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2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2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属于富氢水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电解水以制备氢气的制氢组件,制氢组件的一端与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组件连接;制氢组件的另一端与用于制备富氢水的制水组件连接;制水组件包括混氢结构和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与制氢组件的氢气出口连接,混氢结构上安装有氢气回流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未与水混合的氢气通过混氢结构顶部的出口流入氢气回流结构,再通过氢气回流结构重新进入混氢结构的氢气进口,并通过混氢结构将氢气输送至水中并与水混合,从而实现了对氢气循环往复的与水进行混合,可有效提高氢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氢气的溶解度。

Description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富氢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有研究表明,富氢水对于人体健康有利,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非常适合便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服用。
目前,富氢水的制作一般通过电解方式制备氢气后导入水中来制备。为了提高氢气的溶解度,中国实用新型CN216764425U公开了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将电解水制取氢气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直接导热到混合罐上,保证了氢气溶解度的提高。
但是,其通过借助电解水制取氢气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上升来提高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效果较微弱,氢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依旧不够充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氢气的溶解度。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包括用于电解水以制备氢气的制氢组件,所述制氢组件的一端与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组件连接;
所述制氢组件的另一端与用于制备富氢水的制水组件连接;
所述制氢组件上安装有用于对供水组件、制水组件和制氢组件进行电路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制水组件包括混氢结构和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与制氢组件的氢气出口连接,混氢结构上安装有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的氢气进口通过氢气回流结构与混氢结构的内部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源输送组件、过滤存水组件和分水结构;水源输送组件通过过滤存水组件与分水结构连接,分水结构与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分别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源输送组件包括进水管、水泵、出水管和控制阀;水泵的进水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泵的出水端与出水管固定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存水组件连接,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存水组件包括若干组过滤器和若干组中间管;若干组过滤器之间通过中间管相互连接,最左侧过滤器的进水端与出水管固定连接,最右侧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分水结构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结构包括连接管和三通管;最右侧过滤器的出水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混氢结构包括制水罐、第一加水管、第一单向阀、注气管、第一电磁阀、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曝气罩;所述注气管的一端与制氢组件的氢气出口连接,注气管的另一端与制水罐固定连接且延伸至制水罐的内部,注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罩;制水罐的顶部通过第一加水管与三通管固定连接,第一加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注气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制水罐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
更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回流结构包括第二单向阀和回气管;回气管的一端与制水罐的顶部固定连接,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注气管固定连接且连通,回气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制氢组件包括氧气排出管、第二加水管、制氢罩、第二电磁阀、第三液位计、第四液位计、阴极电解板、离子隔膜和阳极电解板;制氢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阴极电解板、离子隔膜和阳极电解板,离子隔膜位于阴极电解板与阳极电解板之间,制氢罩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液位计和第四液位计;制氢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氧气排出管,氧气排出管位于阳极电解板的上方,制氢罩的顶部通过第二加水管与三通管固定连接,第二加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注气管的一端与制氢罩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注气管的一端位于阴极电解板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制氢罩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水泵、控制阀、第一单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二电磁阀、第三液位计、第四液位计、阴极电解板和阳极电解板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制氢组件电解水以制备氢气,同时制氢组件将制备的氢气通过其氢气出口输送至混氢结构,混氢结构将氢气输送至水中并与水混合,未与水混合的氢气通过混氢结构顶部的出口流入氢气回流结构,再通过氢气回流结构重新进入混氢结构的氢气进口,并通过混氢结构将氢气输送至水中并与水混合,从而实现了对氢气循环往复的与水进行混合,可有效提高氢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氢气的溶解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主体结构立体图三;
图6为沿着图3的A-A方向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供水组件;11、进水管;12、水泵;13、出水管;14、控制阀;15、过滤器;16、连接管;17、三通管;18、中间管;2、制水组件;21、制水罐;22、第一加水管;23、第一单向阀;24、注气管;25、第一电磁阀;26、第二单向阀;27、回气管;28、第一液位计;29、第二液位计;210、曝气罩;3、制氢组件;31、氧气排出管;32、第二加水管;33、制氢罩;34、第二电磁阀;35、第三液位计;36、第四液位计;37、阴极电解板;38、离子隔膜;39、阳极电解板;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6,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包括用于电解水以制备氢气的制氢组件3,制氢组件3的一端与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组件1连接;
制氢组件3的另一端与用于制备富氢水的制水组件2连接;
制氢组件3上安装有用于对供水组件1、制水组件2和制氢组件3进行电路控制的控制器4;
制水组件2包括混氢结构和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与制氢组件3的氢气出口连接,混氢结构上安装有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的氢气进口通过氢气回流结构与混氢结构的内部连通;
通过制氢组件3电解水以制备氢气,同时制氢组件3将制备的氢气通过其氢气出口输送至混氢结构,混氢结构将氢气输送至水中并与水混合,未与水混合的氢气通过混氢结构顶部的出口流入氢气回流结构,再通过氢气回流结构重新进入混氢结构的氢气进口,并通过混氢结构将氢气输送至水中并与水混合,从而实现了对氢气循环往复的与水进行混合,可有效提高氢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氢气的溶解度;
供水组件1包括水源输送组件、过滤存水组件和分水结构;水源输送组件通过过滤存水组件与分水结构连接,分水结构与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3分别连接;
水源输送组件包括进水管11、水泵12、出水管13和控制阀14;水泵12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1固定连接,进水管11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泵12的出水端与出水管13固定连接,出水管13的另一端与过滤存水组件连接,出水管13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4;
过滤存水组件包括若干组过滤器15和若干组中间管18;若干组过滤器15之间通过中间管18相互连接,最左侧过滤器15的进水端与出水管13固定连接,最右侧过滤器15的出水端与分水结构连接;
分水结构包括连接管16和三通管17;最右侧过滤器15的出水端与连接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三通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三通管17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3连接;
通过开启控制阀14、水泵12,将外部的水源沿着进水管11、出水管13输送至过滤器15内,再通过中间管18依次输送至各过滤器15内,之后通过连接管16输送至三通管17,开启三通管17后即可输送至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3内,对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3进行补水;
混氢结构包括制水罐21、第一加水管22、第一单向阀23、注气管24、第一电磁阀25、第一液位计28、第二液位计29和曝气罩210;注气管24的一端与制氢组件3的氢气出口连接,注气管24的另一端与制水罐21固定连接且延伸至制水罐21的内部,注气管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罩210;制水罐21的顶部通过第一加水管22与三通管17固定连接,第一加水管2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5,注气管2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3,制水罐21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计28和第二液位计29;
通过开启第一电磁阀25,水经过三通管17、第一加水管22输送至制水罐21内部,通过第一液位计28和第二液位计29检测水位,当第一液位计28和第二液位计29均检测到水时,停止第一电磁阀25,当第一液位计28和第二液位计29均未检测到水时,开启第一电磁阀25,实现加水;开启第一单向阀23后,制氢组件3内的氢气通过注气管24进入曝气罩210,再进入水中与水混合;
氢气回流结构包括第二单向阀26和回气管27;回气管27的一端与制水罐21的顶部固定连接,回气管27的另一端与注气管24固定连接且连通,回气管2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6;
未与水混合的氢气通过制水罐21顶部的回气管27重新进入注气管24内,并通过注气管24、曝气罩210将氢气输送至水中并与水混合,从而实现了对氢气循环往复的与水进行混合,可有效提高氢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氢气的溶解度;
制氢组件3包括氧气排出管31、第二加水管32、制氢罩33、第二电磁阀34、第三液位计35、第四液位计36、阴极电解板37、离子隔膜38和阳极电解板39;制氢罩3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阴极电解板37、离子隔膜38和阳极电解板39,离子隔膜38位于阴极电解板37与阳极电解板39之间,制氢罩33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液位计35和第四液位计36;制氢罩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氧气排出管31,氧气排出管31位于阳极电解板39的上方,制氢罩33的顶部通过第二加水管32与三通管17固定连接,第二加水管3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4,注气管24的一端与制氢罩3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注气管24的一端位于阴极电解板37的上方;
通过阴极电解板37和阳极电解板39电解水实现氢气进入注气管24,氧气通过氧气排出管31排出,开启第二电磁阀34时,水通过第二加水管32进入制氢罩33内,通过第三液位计35和第四液位计36检测水位,当第三液位计35和第四液位计36均检测到水时,停止第二电磁阀34,当第三液位计35和第四液位计36均未检测到水时,开启第二电磁阀34,实现加水;
制氢罩3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水泵12、控制阀14、第一单向阀23、第一电磁阀25、第二单向阀26、第一液位计28、第二液位计29、第二电磁阀34、第三液位计35、第四液位计36、阴极电解板37和阳极电解板39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器4控制上述部件的运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包括用于电解水以制备氢气的制氢组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氢组件(3)的一端与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组件(1)连接;
所述制氢组件(3)的另一端与用于制备富氢水的制水组件(2)连接;
所述制氢组件(3)上安装有用于对供水组件(1)、制水组件(2)和制氢组件(3)进行电路控制的控制器(4);
所述制水组件(2)包括混氢结构和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与制氢组件(3)的氢气出口连接,混氢结构上安装有氢气回流结构,混氢结构的氢气进口通过氢气回流结构与混氢结构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1)包括水源输送组件、过滤存水组件和分水结构;水源输送组件通过过滤存水组件与分水结构连接,分水结构与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3)分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输送组件包括进水管(11)、水泵(12)、出水管(13)和控制阀(14);水泵(12)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1)固定连接,进水管(11)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泵(12)的出水端与出水管(13)固定连接,出水管(13)的另一端与过滤存水组件连接,出水管(13)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存水组件包括若干组过滤器(15)和若干组中间管(18);若干组过滤器(15)之间通过中间管(18)相互连接,最左侧过滤器(15)的进水端与出水管(13)固定连接,最右侧过滤器(15)的出水端与分水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结构包括连接管(16)和三通管(17);最右侧过滤器(15)的出水端与连接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三通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三通管(17)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混氢结构和制氢组件(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氢结构包括制水罐(21)、第一加水管(22)、第一单向阀(23)、注气管(24)、第一电磁阀(25)、第一液位计(28)、第二液位计(29)和曝气罩(210);所述注气管(24)的一端与制氢组件(3)的氢气出口连接,注气管(24)的另一端与制水罐(21)固定连接且延伸至制水罐(21)的内部,注气管(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罩(210);制水罐(21)的顶部通过第一加水管(22)与三通管(17)固定连接,第一加水管(2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5),注气管(2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3),制水罐(21)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计(28)和第二液位计(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回流结构包括第二单向阀(26)和回气管(27);回气管(27)的一端与制水罐(21)的顶部固定连接,回气管(27)的另一端与注气管(24)固定连接且连通,回气管(2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组件(3)包括氧气排出管(31)、第二加水管(32)、制氢罩(33)、第二电磁阀(34)、第三液位计(35)、第四液位计(36)、阴极电解板(37)、离子隔膜(38)和阳极电解板(39);制氢罩(3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阴极电解板(37)、离子隔膜(38)和阳极电解板(39),离子隔膜(38)位于阴极电解板(37)与阳极电解板(39)之间,制氢罩(33)的内壁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液位计(35)和第四液位计(36);制氢罩(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氧气排出管(31),氧气排出管(31)位于阳极电解板(39)的上方,制氢罩(33)的顶部通过第二加水管(32)与三通管(17)固定连接,第二加水管(3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4),所述注气管(24)的一端与制氢罩(3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注气管(24)的一端位于阴极电解板(37)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罩(3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水泵(12)、控制阀(14)、第一单向阀(23)、第一电磁阀(25)、第二单向阀(26)、第一液位计(28)、第二液位计(29)、第二电磁阀(34)、第三液位计(35)、第四液位计(36)、阴极电解板和阳极电解板(39)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
CN202320734615.1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Active CN219652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4615.1U CN219652781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4615.1U CN219652781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2781U true CN219652781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6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4615.1U Active CN219652781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2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2952U (zh) 电解制氢制氧一体机
CN110055547A (zh) 一种水电解制氢装置
CN108060430A (zh) 一种吸氢机用的利用膜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4072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富氢水产生装置
CN209602169U (zh) 富氢水机
CN109487292A (zh) 一种使用膜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和装置
CN219652781U (zh)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
CN207158866U (zh) 一种含氢气饮料的集成式在线生产装置
KR101504259B1 (ko) 수소수의 제조장치
CN215828877U (zh) 一种pem纯水电解槽及富氢水生产装置
CN115650501A (zh) 富氢水制备灌装系统及方法
CN212050693U (zh) 一种富氢净水饮水装置
CN108128943A (zh) 一种富氢富氧水制造机
CN214803945U (zh) 水电隔离式富氢水杯
CN218810657U (zh) 一种富氢水制造设备
CN211326741U (zh) 一种富氢泡浴机
CN219217707U (zh) 一种立式富氢水机结构
CN218393134U (zh) 一种循环式富氢水制取系统
CN219217706U (zh) 一种集成式富氢水生产设备
CN206985812U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富氢水产生装置
CN219907866U (zh) 一种节能的次氯酸发生器
CN111229067A (zh) 一种负压状态下富氢水的连续制取装置及方法
CN2518840Y (zh) 一种复极式电解臭氧发生装置
CN218262194U (zh) 一种赋氢水机
RU220982U1 (ru) Электроли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газообразной смеси водорода и кислород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