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7624U - 一种盖帽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帽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7624U
CN219407624U CN202320789360.9U CN202320789360U CN219407624U CN 219407624 U CN219407624 U CN 219407624U CN 202320789360 U CN202320789360 U CN 202320789360U CN 219407624 U CN219407624 U CN 219407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inner plug
ring part
block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93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汀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ingle Component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ingle Component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ingle Component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ingle Component Precisio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93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7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7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7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盖帽转接头,包括盖帽、内塞,所述盖帽设有与双组分胶瓶外螺纹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设于盖帽内侧面且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盖帽中心有圆柱型贯通圆孔,所述内塞活动连接于盖帽圆柱型贯通圆孔处,所述内塞设有内塞底座,所述内塞底座顶面设有出料口一、出料口二,所述内塞底座的底面设有进料口一、进料口二,所述进料口一与出料口一通过第一通径贯通连接,所述进料口二与出料口二通过第二通径贯通连接,所述盖帽设有与内塞配合的支撑结构,使用时正向下压旋紧完成安装并提供的额外的下压力,反向旋转完成拆卸,使用十分方便,且旋钮拆装的方式相比起掰开转接头拆装的方式不容易损坏转接头或胶瓶出料口,还能避免打胶时溢胶。

Description

一种盖帽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组分胶瓶领域,具体为一种盖帽转接头。
背景技术
双组份胶通过双组份胶瓶与混胶管、双组份胶枪组合使用,进行打胶。混胶管又称为AB混胶管、双液混合管、混合管、螺旋混合管、静态混合管,是专门用于双组份胶水自动混合。双组份胶枪按动力来源划分为双组份气动胶枪,双组份电动胶枪,双组份手动胶枪。双组分胶又称为双组分胶粘剂、AB胶、两液混合硬化胶,一液是本胶,一液是硬化剂,两液相混才能硬化,是不靠温度来硬应熟成的,是常温硬化胶的一种。常见的双组胶中A组分是丙烯酸改性环氧或环氧树脂,或含有催化剂及其他助剂,B组分是改性胺或其他硬化剂,或含有催化剂及其他助剂。AB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控制固化时间及粘度、钢性、柔性、粘合性等性能,在工业生产线上开始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在现有技术中,双组分胶瓶与混胶管通过双组分胶瓶转接头连接,而常用的双组分胶瓶转接头是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双组分胶瓶固定,因为结构原因导致转接头只靠形变压力固定,使用时因密封压力不够常常出现溢胶的现象,并且拆卸或安装时只能徒手大力掰压,不仅拆装十分困难,还容易损坏转接头或胶瓶出料口,有打胶效果差、易损坏、拆装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盖帽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盖帽转接头,包括盖帽、内塞,盖帽为瓶盖型,形状是内部掏空的U型柱体,内塞安装在盖帽内部,连通胶瓶和混胶管;所述盖帽设有与双组分胶瓶外螺纹配合的螺纹结构,螺纹结构与市面上常见的汽水瓶盖内侧面螺纹相似,所述螺纹结构设于盖帽内侧面且中心对称分布,对称分布可在旋转时将胶瓶外螺纹与盖帽内螺纹外斜面的接触导向对称面的盖帽内螺纹内斜面,所述盖帽中心有圆柱型贯通圆孔,形成的圆孔空间用于放置内塞,所述内塞活动连接于盖帽圆柱型贯通圆孔处,内塞置于盖帽内时可沿圆心旋转活动,所述内塞设有内塞底座,内塞底座由塑料或其他工业常见材质制作,所述内塞底座顶面设有出料口一、出料口二,出料口一、出料口二与混胶管的两个进料口形状匹配并拔插连接,所述内塞底座底面设有进料口一、进料口二,进料口一、进料口二与胶瓶的两个出料口形状匹配并拔插连接,所述进料口一与出料口一通过第一通径贯通连接,所述进料口二与出料口二通过第二通径贯通连接,进料口与出料口的通径连通了胶瓶和混胶管,所述盖帽设有与内塞配合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有两种实现方式,通过盖帽形状及内塞形状的互相配合提供互相支撑对方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结构包括盖帽内螺纹外斜面、盖帽内螺纹内斜面、盖帽内螺纹支撑面、盖帽内螺纹挡板,盖帽内螺纹外斜面首先与胶瓶外螺纹接触并通过旋转过渡到盖帽内螺纹内斜面与胶瓶外螺纹接触,并由盖帽内螺纹支撑面与胶瓶外螺纹的抵触支撑盖帽,最后盖帽内螺纹挡板提供限位避免盖帽过度旋转导致错位,所述盖帽内螺纹外斜面、盖帽内螺纹内斜面、盖帽内螺纹支撑面与胶瓶外螺纹对应斜面形状匹配,实现顺滑的螺旋升降的螺纹松紧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由与盖帽一体成型的四个盖帽固定内扣组成,均匀中心对称分布在四个角上,所述盖帽固定内扣面向盖帽中心呈L型,L型底边向圆心伸展,所述盖帽固定内扣底面倾斜向上,装配时可通过斜面将内塞压入盖帽实现固定,所述四个盖帽固定内扣直钩中心距离略小于内塞底座,因为内塞底座直径大于盖帽固定内扣直钩中心距离,所以内塞底座被盖帽固定内扣的L型底边拖住无法掉下,所述盖帽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直径,因此下降时盖帽能给内塞提供下压力;并且当盖帽螺旋上降时盖帽固定内扣L型底边托起内塞,实现转接头内塞的拆卸,又因为盖帽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直径,当盖帽螺旋下降时内圈给内塞提供下压力,实现转接头内塞的安装,通过盖帽与内塞结构的配合将费力的徒手拔插操作转变为省力的旋扭松紧操作,并且因为螺纹啮合的特性,用力旋紧盖帽时还会为转接头内塞提供极大的下压力,避免了打胶时溢胶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帽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盖帽第一卡环部、盖帽第二卡环部,盖帽第一卡环部、盖帽第二卡环部用于固定混胶管,所述盖帽第一卡环部设有盖帽定位凹槽,盖帽定位凹槽用于提示混胶管安装方向,实现单向安装,有防呆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盖帽支撑骨位、配装缺口、内塞第一卡环部、内塞第二卡环部,所述盖帽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直径,因此下降时盖帽能给内塞提供下压力,所述盖帽支撑骨位位于盖帽顶面且呈对称分布,为内塞第一卡环部、内塞第二卡环部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所述对称盖帽支撑骨位边缘的中心距离小于内塞第一卡环部、内塞第二卡环部边缘的中心距离,较小的中心距离避免了内塞滑落,实现支撑效果,所述配装缺口位于盖帽顶面且呈对称分布,配装缺口为内塞安装到盖帽上提供了置入的通道,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内塞第二卡环部设在内塞底座顶面且与内塞底座一体成型呈L型,内塞第一卡环部、内塞第二卡环部的L型设计配合盖帽支撑骨位实现内塞与盖帽的活动连接,所述配装缺口大小与内塞第一卡环部、内塞第二卡环部形状吻合,吻合的大小既可以使内塞正常通过又不容易落下,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上设有内塞定位凹槽,内塞定位凹槽用于提示混胶管安装方向,实现单向安装,有防呆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帽内侧面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半圆柱形过缺定位凸起,该过缺定位凸起与盖帽一体成型呈半圆柱状,所述内塞底座侧面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过缺定位槽,过缺定位槽由两个半圆柱中心预留空位形成,所述过缺定位凸起与过缺定位槽位置匹配且形状相互配合固定内塞位置,过缺定位凸起与过缺定位槽高度叠加微微大于内塞底座到盖帽内圈的距离,实现过缺固定的功能,可在工厂出货运输途中将内塞固定在适合使用的位置,使用时又不影响盖帽相对内塞的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塞底座底面设有一体成型的内塞第一定位块、内塞第二定位块,内塞第一定位块、内塞第二定位块不仅能将内塞固定在胶瓶上,还避免了安装方向错误,实现单向安装,有防呆功能,所述内塞第一定位块与胶瓶第一固定卡槽形状匹配,防止内塞左右移动的同时限制了安装方向,所述内塞第二定位块与胶瓶第二固定卡槽形状匹配,防止内塞左右移动的同时限制了安装方向,所述胶瓶第一固定卡槽下方设有胶瓶定位凹槽,提示混胶管和转接头的安装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塞的进料口一与双组分胶瓶的胶瓶出料口一大小吻合且插拔连接,所述内塞的进料口二与双组分胶瓶的胶瓶出料口二大小吻合且插拔连接,实现内塞进料口与胶瓶出料口的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一与出料口二的直径比例为1:1、2:1、4:1、5:1、10:1,所述进料口一与进料口二的直径比例为1:1、2:1、4:1、5:1、10:1,不同的比例对应不同型号的双组分胶水或胶瓶,所述内塞底座顶面设有型号标志,型号标志方便用户及厂家了解型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帽外侧面设有一圈摩擦条纹,摩擦条纹能增加摩擦力,方便旋扭松紧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帽为圆柱对称横向刨切型,该形状占用空间较小,适合空间利用率要求高的打胶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帽为圆柱型,该形状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并且更牢固,适合使用频繁的打胶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帽将横向扭力转为向下的压力解决了常用的双组分胶瓶转接头密封压力不够出现溢胶现象的问题,并且拆卸或安装时只需要轻轻扭动就能完成,十分的方便,且旋钮拆装的方式相比起暴力掰开转接头拆装的方式,不容易损坏转接头或胶瓶出料口,具有打胶效果好、牢固、拆装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爆炸图。
图2为单胶瓶立体图一。
图3为单胶瓶立体图二。
图4为单胶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7为图6沿HH线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盖帽立体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盖帽立体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盖帽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盖帽俯视图。
图13为图12沿EE线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内塞立体图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内塞立体图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内塞俯视图。
图17为图16沿KK线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一。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二。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俯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仰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单盖帽立体图一。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单盖帽立体图二。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单盖帽仰视图。
图25为图24沿SS线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盖帽立体图一。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盖帽立体图二。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盖帽俯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盖帽仰视图。
图30为图29沿AA线剖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内塞立体图一。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内塞立体图二。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单内塞俯视图。
图34为图33沿BB线剖视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立体图一。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立体图二。
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俯视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仰视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单盖帽立体图一。
图4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单盖帽立体图二。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单盖帽俯视图。
图42为图41沿WW线剖视图。
图中标号代表:胶瓶1、盖帽2、内塞3、胶瓶外螺纹11、胶瓶出料口一12、胶瓶出料口二13、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胶瓶第二固定卡槽15、胶瓶定位凹槽16、摩擦条纹20、过缺定位凸起21、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内螺纹挡板24、盖帽固定内扣251、盖帽第一卡环部252、盖帽第二卡环部253、盖帽定位凹槽254、盖帽支撑骨位261、配装缺口262、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内塞底座30、型号标志31、过缺定位槽32、内塞第一定位块33、内塞第二定位块34、进料口一351、第一通径352、出料口一353、进料口二361、第二通径362、出料口二363、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内塞定位凹槽3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9到图21:
一种盖帽转接头,包括盖帽2、内塞3,所述盖帽2设有与双组分胶瓶外螺纹11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设于盖帽2内侧面且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盖帽2中心有圆柱型贯通圆孔,所述内塞3活动连接于盖帽2圆柱型贯通圆孔处,所述内塞3设有内塞底座30,所述内塞底座30顶面设有出料口一353、出料口二363,所述内塞底座30底面设有进料口一351、进料口二361,所述进料口一351与出料口一353通过第一通径352贯通连接,所述进料口二361与出料口二363通过第二通径362贯通连接,所述盖帽2设有与内塞3配合的支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帽2为瓶盖型,形状是内部掏空的U型柱体,内塞3安装在盖帽2内部,连通胶瓶1和混胶管,盖帽2上双组分胶瓶外螺纹11配合的螺纹结构与市面上常见的汽水瓶盖内侧面螺纹相似,对称分布的螺纹结构设计可在旋转时将胶瓶外螺纹11与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的接触导向对称面的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盖帽2中心的圆柱型贯通圆孔形成的圆孔空间用于放置内塞3,内塞3与盖帽2是活动连接并且内塞3位于盖帽2圆柱型贯通圆孔处,内塞3相对盖帽2可沿圆心旋转活动,所述内塞3的内塞底座30由塑料或其他工业常见材质制作而成,内塞底座30顶面设有的出料口一353、出料口二363与混胶管的两个进料口形状匹配并拔插连接,内塞底座30底面设有的进料口一351、进料口二361与胶瓶1的两个出料口形状匹配并拔插连接,所述进料口一351与出料口一353通过第一通径352贯通连接,所述进料口二361与出料口二363通过第二通径362贯通连接,进料口与出料口的通径连通了胶瓶1和混胶管,实现转接功能,盖帽2设有与内塞3配合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主要由盖帽固定内扣251配合内塞底座30及盖帽2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的内圈实现相互支撑的功能,另一种由盖帽支撑骨位261配合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及盖帽2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的内圈实现相互支撑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螺纹结构包括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盖帽2内螺纹挡板24,所述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与胶瓶外螺纹11对应斜面形状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结构的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首先与胶瓶外螺纹11接触并通过旋转过渡到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与胶瓶外螺纹11接触,并由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与胶瓶外螺纹11的抵触支撑盖帽2,最后盖帽2内螺纹挡板24提供限位避免盖帽2过度旋转导致错位,所述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与胶瓶外螺纹11对应斜面形状匹配,实现顺滑的螺旋升降的螺纹松紧操作。
较佳地,所述支撑结构由与盖帽2一体成型的四个盖帽固定内扣251组成,所述盖帽固定内扣251面向盖帽2中心呈L型,所述盖帽固定内扣251底面倾斜向上,所述四个盖帽固定内扣251直钩中心距离略小于内塞底座30,所述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结构的与盖帽2一体成型的四个盖帽固定内扣251中心对称分布在四个角上,盖帽固定内扣251面向盖帽2中心呈L型,L型底边向圆心伸展且底边的底面倾斜向上,装配时可通过该斜面将内塞3压入盖帽2实现固定,所述四个盖帽固定内扣251直钩中心距离略小于内塞底座30,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因此下降时盖帽2能给内塞3提供下压力,因为内塞底座30直径大于盖帽固定内扣251直钩中心距离,所以内塞底座30会被盖帽固定内扣251的L型底边拖住无法掉下;拆卸时,当盖帽2螺旋上降时盖帽固定内扣251L型的底边能托起内塞3,通过盖帽2将横向的扭力变为抬升的力将转接头拆下,省力的同时又不易损坏转接头;安装时,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当盖帽2螺旋下降时内圈会给内塞3提供下压力,通过盖帽2将横向的扭力变为下降的压力实现转接头的安装,省力又稳固;本实用新型通过盖帽2与内塞3结构的配合将费力的徒手拔插操作转变为省力的旋扭松紧操作,并且因为螺纹啮合的特性,用力旋紧盖帽2时还会为转接头内塞3提供极大的下压力,相对于现有设计的通过材质本身的弹性提供扣紧压力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更大更稳定,避免了打胶时溢胶的现象。
较佳地,所述盖帽2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盖帽第一卡环部252、盖帽第二卡环部253,所述盖帽第一卡环部252设有盖帽定位凹槽25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帽2顶面一体成型的盖帽第一卡环部252、盖帽第二卡环部253用于固定混胶管,盖帽第一卡环部252设有的盖帽定位凹槽254用于提示混胶管安装方向,实现单向安装,有防呆功能。
较佳地,所述盖帽2内侧面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半圆柱形过缺定位凸起21,所述内塞底座30侧面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过缺定位槽32,所述过缺定位凸起21与过缺定位槽32位置匹配且形状相互配合固定内塞3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帽2内侧面的两个中心对称的过缺定位凸起21与盖帽2一体成型呈半圆柱状,内塞底座30侧面的两个中心对称的过缺定位槽32由两个半圆柱中心预留空位形成,所述过缺定位凸起21与过缺定位槽32位置匹配且形状相互配合实现内塞3安装后的固定,且由过缺定位凸起21与过缺定位槽32高度叠加微微大于内塞底座30到盖帽2内圈的距离实现的过缺固定效果,可在工厂出货运输途中将内塞3固定在适合使用的位置,使用时又不影响盖帽2相对内塞3的旋转。
较佳地,所述内塞底座30底面设有一体成型的内塞第一定位块33、内塞第二定位块34,所述内塞第一定位块33与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形状匹配,所述内塞第二定位块34与胶瓶第二固定卡槽15形状匹配,所述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下方设有胶瓶定位凹槽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塞底座30底面一体成型的内塞第一定位块33、内塞第二定位块34不仅能将内塞3固定在胶瓶1上,还避免了安装方向错误,实现单向安装,有防呆功能,内塞第一定位块33与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形状匹配,不仅避免内塞3左右移动实现限位,还固定了安装方向,所述内塞第二定位块34与胶瓶第二固定卡槽15形状匹配,不仅避免内塞3左右移动实现限位,还固定了安装方向,所述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下方的胶瓶定位凹槽16有提示混胶管和转接头的安装方向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内塞3的进料口一351与双组分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一12大小吻合且插拔连接,所述内塞3的进料口二361与双组分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二13大小吻合且插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塞3进料口一351与双组分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一12大小吻合实现的插拔连接能很好的连通胶瓶1与转接头,内塞3进料口二361与双组分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二13大小吻合实现的插拔连接能很好的连通胶瓶1与转接头,并实现内塞3进料口与胶瓶1出料口的活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出料口一353与出料口二363的直径比例为1:1、2:1、4:1、5:1、10:1,所述进料口一351与进料口二361的直径比例为1:1、2:1、4:1、5:1、10:1,所述内塞底座30顶面设有型号标志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一353与出料口二3631:1、2:1、4:1、5:1、10:1的直径比例及进料口一351与进料口二3611:1、2:1、4:1、5:1、10:1的直径比例对应了不同型号的转接头,实现将多种型号胶瓶1与多种型号混胶管的转接,内塞底座30顶面的型号标志31方便用户及厂家了解型号,方便了挑选使用。
较佳地,所述盖帽2外侧面设有一圈摩擦条纹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盖帽2外侧面的一圈摩擦条纹20能增加摩擦力,方便旋扭松紧的操作。
较佳地,所述盖帽2为圆柱对称横向刨切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帽2是圆柱对称横向刨切型,该形状占用空间较小,适合空间利用率要求高的打胶瓶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2到图25:
实施例二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所述盖帽2为圆柱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帽2是圆柱型,该形状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并且更牢固,适合使用频繁的打胶瓶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请参阅图26到图38: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支撑结构不相同,由盖帽支撑骨位261、配装缺口262、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组成。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盖帽支撑骨位261、配装缺口262、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所述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所述盖帽支撑骨位261位于盖帽2顶面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对称盖帽支撑骨位261边缘的中心距离小于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边缘的中心距离,所述配装缺口262位于盖帽2顶面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设在内塞底座30顶面且与内塞底座30一体成型呈L型,所述配装缺口262大小与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形状吻合,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37上设有内塞定位凹槽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结构中的盖帽支撑骨位261位于盖帽2顶面且呈对称分布,为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为内塞3提供向下的压力,所述对称盖帽支撑骨位261边缘的中心距离小于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边缘的中心距离,较小的中心距离避免了内塞3滑落,实现支撑效果,所述配装缺口262位于盖帽2顶面且呈对称分布,配装缺口262为内塞3安装到盖帽2上提供了置入的通道,所述设在内塞底座30顶面且与内塞底座30一体成型呈L型的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配合盖帽支撑骨位261实现内塞3与盖帽2的活动连接,所述与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形状吻合的配装缺口262可以使内塞3安装时正常通过又不容易落下,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37上的内塞定位凹槽39用于提示混胶管安装方向,实现单向安装,有防呆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请参阅图39到图42:
实施例四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但所述盖帽2为圆柱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帽2是圆柱型,该形状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并且更牢固,适合使用频繁的打胶瓶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请参阅图1到图8:
工作原理:盖帽2的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内螺纹挡板24、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与胶瓶外螺纹11配合实现盖帽2螺旋升降;内塞底座30与盖帽2的盖帽固定内扣251及盖帽2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的内圈配合,实现内塞3与盖帽2的活动连接;内塞底座30、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与盖帽支撑骨位261、配装缺口262、盖帽2内圈空洞配合,实现内塞3与盖帽2的活动连接;通过内塞3与盖帽2结构的配合,可以将盖帽2在胶瓶1上旋转时产生的上升或下降的力传导到内塞3,将内塞3的进料口一351、进料口二361与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一12、胶瓶出料口二13连接起来,实现方便的拆装,并且安装时可通过用力旋紧盖帽2,为内塞3提供极大的下压力,使转接头与胶瓶1连接稳固,避免了打胶时溢胶的现象。
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转接头根据定位凹槽的提示对齐放在胶瓶1上方,下压并旋紧盖帽2,完成安装;拆卸时,反向旋转盖帽2,完成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盖帽转接头,包括盖帽(2)、内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设有与双组分胶瓶外螺纹(11)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设于盖帽(2)内侧面且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盖帽(2)中心有圆柱型贯通圆孔,所述内塞(3)活动连接于盖帽(2)圆柱型贯通圆孔处,所述内塞(3)设有内塞底座(30),所述内塞底座(30)顶面设有出料口一(353)、出料口二(363),所述内塞底座(30)的底面设有进料口一(351)、进料口二(361),所述进料口一(351)与出料口一(353)通过第一通径(352)贯通连接,所述进料口二(361)与出料口二(363)通过第二通径(362)贯通连接,所述盖帽(2)设有与内塞(3)配合的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结构包括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盖帽(2)内螺纹挡板(24),所述盖帽内螺纹外斜面(22)、盖帽内螺纹内斜面(23)、盖帽内螺纹支撑面(27)与胶瓶外螺纹(11)对应斜面形状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由与盖帽(2)一体成型的四个盖帽固定内扣(251)组成,所述盖帽固定内扣(251)面向盖帽(2)中心呈L型,所述盖帽固定内扣(251)底面倾斜向上,所述四个盖帽固定内扣(251)直钩中心距离小于内塞底座(30),所述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盖帽第一卡环部(252)、盖帽第二卡环部(253),所述盖帽第一卡环部(252)设有盖帽定位凹槽(25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盖帽支撑骨位(261)、配装缺口(262)、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所述盖帽(2)内圈直径小于内塞底座(30)直径,所述盖帽支撑骨位(261)位于盖帽(2)顶面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对称的盖帽支撑骨位(261)边缘的中心距离小于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边缘的中心距离,所述配装缺口(262)位于盖帽(2)顶面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设在内塞底座(30)顶面且与内塞底座(30)一体成型呈L型,所述配装缺口(262)大小与内塞第一卡环部(37)、内塞第二卡环部(38)形状吻合,所述内塞第一卡环部(37)上设有内塞定位凹槽(3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内侧面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半圆柱形过缺定位凸起(21),所述内塞底座(30)侧面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过缺定位槽(32),所述过缺定位凸起(21)与过缺定位槽(32)位置匹配且形状相互配合固定内塞(3)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底座(30)底面设有一体成型的内塞第一定位块(33)、内塞第二定位块(34),所述内塞第一定位块(33)与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形状匹配,所述内塞第二定位块(34)与胶瓶第二固定卡槽(15)形状匹配,所述胶瓶第一固定卡槽(14)下方设有胶瓶定位凹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3)的进料口一(351)与双组分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一(12)大小吻合且插拔连接,所述内塞(3)的进料口二(361)与双组分胶瓶(1)的胶瓶出料口二(13)大小吻合且插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一(353)与出料口二(363)的直径比例为1:1、2:1、4:1、5:1、10:1,所述进料口一(351)与进料口二(361)的直径比例为1:1、2:1、4:1、5:1、10:1,所述内塞底座(30)顶面设有型号标志(3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外侧面设有一圈摩擦条纹(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为圆柱对称横向刨切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盖帽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为圆柱型。
CN202320789360.9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盖帽转接头 Active CN219407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9360.9U CN21940762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盖帽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9360.9U CN21940762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盖帽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7624U true CN219407624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9360.9U Active CN21940762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盖帽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7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81313Y1 (ko) 수전 고정구조
US7997450B2 (en) Multicomponent cartridge
US7478739B2 (en) Snap down bayonet connector
WO2003006170A3 (en) Liquid supply assembly
US7677276B2 (en) Funnel with an elastic engaging opening
CA2554832A1 (en) Threaded spout
CN219407624U (zh) 一种盖帽转接头
CN116280673A (zh) 一种盖帽转接头
CN203507159U (zh) 奶嘴以及多段式硅胶奶瓶
US20110019499A1 (en) Beverage Mixing Device with Two Mixed Beverages
US9896248B2 (en) Bar bottle
CN201057332Y (zh) 水管接头
US20230127174A1 (en) Assembly structure and liquid storage bottle of hand wash liquid soap dispenser
KR20150003772U (ko) 도자기용 뚜껑
CN211232620U (zh) 一种新型的吸顶灯安装结构
CN210501202U (zh) 一种瓶盖模具
CN208032066U (zh) 一种防止滤芯脱落的净水机
CN217978365U (zh) 一种用于气瓶的密封装置
WO2020255120A1 (en) Container with cap structure
CN208103903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对中杯
CN109699178B (zh) 双腔包装软管
US8167220B2 (en) Headpiece for actuator
CN104909055A (zh)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平头吸管盖
CN219423309U (zh) 一种泵头可更换式药剂瓶
CN219129673U (zh) 一种摇动器适配器及其塞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