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1570U -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1570U
CN219401570U CN202320818159.9U CN202320818159U CN219401570U CN 219401570 U CN219401570 U CN 219401570U CN 202320818159 U CN202320818159 U CN 202320818159U CN 219401570 U CN219401570 U CN 21940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frame
photovoltaic power
belt pulle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81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云
周雷平
毛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elios Photoelectr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elios Photoelectr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elios Photoelectr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elios Photoelectr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81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包括两根导轨,沿光伏电站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分布在光伏电站上;行走框架,行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两根导轨之间左右移动的横向行走机构;移动框架,能前后移动设置在行走框架上,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光伏电站表面接触的清洗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行走框架和移动框架之间,用于驱动移动框架在行走框架上前后往复移动;气管,固定在移动框架的一侧,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朝向光伏电站的气嘴,移动框架还固定有至少一个与气管相连通的气泵;优点是能减轻人工负担,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热斑效应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电站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支架固定在屋顶上,在光伏电站运营中,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灰尘对光的散射是一个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其表面的干净程度决定了发电量收益的多少,因此需要经常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保证电站的最大收益。
目前对光伏电站进行清洗的方式主要有自然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式,自然清洗即通过自然降雨或降雪、风力等来清洁附着在光伏电池板表面的灰尘,但此方法只适用于雨季,具有较大局限性。人工清洗的方式是通过操作人员拿着喷淋水枪对太阳能电也板进行冲洗,但是这种清洗方式只适用于清洗粉尘或者落叶,对于硬化后的鸟粪或者泥土清理效果较差,若不能及时对上述污渍进行清理,不仅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发电,甚至会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损坏,此外如果水由于没有及时风干,可能会诱发电池板焊接短路,诱发电路系统短路等次生问题,同时在残留的水迹还完全干燥之前,又蒙上灰尘,会导致形成局部尘垢,产生热斑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能减轻人工负担,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热斑效应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包括
两根导轨,沿光伏电站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分布在光伏电站上;
行走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两根所述导轨之间左右移动的横向行走机构;
移动框架,能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上,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光伏电站表面接触的清洗机构;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和所述移动框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框架在所述行走框架上前后往复移动;
气管,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的一侧,所述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朝向光伏电站的气嘴,所述移动框架还固定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气管相连通的气泵。
所述横向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所述第一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且与前侧所述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后侧,且与后侧所述导轨相配合。
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行走组件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行走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行走单元包括第一行走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且第一行走轮的轮面与前侧所述导轨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内。
所述行走框架的后侧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行走组件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行走单元,每个所述第二行走单元包括第二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且第二行走轮的轮面与后侧所述导轨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行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
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竖向分布的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的轮面与前侧所述导轨的上表面接触,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竖向分布的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的轮面与后侧所述导轨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两个清洗辊,两个所述清洗辊前后间隔连接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每个所述清洗辊上设置有毛刷,所述移动框架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清洗辊同时转动的动力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第一皮带轮、三槽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同轴固定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三槽皮带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第二皮带轮与其中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所述第三皮带轮与其另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三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三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且与其中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所述第三皮带轮与所述三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且与另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和两个带轮,两个带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带轮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绕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之间,且所述传动带通过带夹与所述移动框架相固定。
所述移动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行走框架的上表面接触的滚轮。
所述气泵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两根导轨分布在光伏电站的前后两个方向,行走框架通过横向行走机构实现在两根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移动框架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得以实现在行走框架上的前后移动,从而位于移动框架上的清洗机构能够对光伏电站进行表面全面清洗,气管在气泵作用下,通过多个喷嘴向光伏电站表面提供气流,以冲刷太阳能光伏板上的灰尘,特比是硬化后的鸟粪或者泥土吗,具有较好的吹散效果,以利于清洗机构进行清洗,同时还能快速吹干表面残留的水渍,避免产生热斑效应;优点是能减轻人工负担,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热斑效应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将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行走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包括
两根导轨1,沿光伏电站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分布在光伏电站上;
行走框架2,行走框架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两根导轨1之间左右移动的横向行走机构3;
移动框架4,能前后移动设置在行走框架2上,移动框架4上设置有用于与光伏电站表面接触的清洗机构5;
驱动机构6,设置在行走框架2和移动框架4之间,用于驱动移动框架4在行走框架2上前后往复移动;
气管7,固定在移动框架4的一侧,气管7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朝向光伏电站的气嘴71,移动框架4还固定有至少一个与气管7相连通的气泵72。
在上述结构中,两根导轨1分布在光伏电站的前后两个方向,行走框架2通过横向行走机构3实现在两根导轨1上进行横向移动,移动框架4通过驱动机构6的设置得以实现在行走框架2上的前后移动,从而位于移动框架4上的清洗机构5能够对光伏电站进行表面全面清洗,气管7在气泵72作用下,通过多个喷嘴向光伏电站表面提供气流,以冲刷太阳能光伏板上的灰尘,特别是硬化后的鸟粪或者泥土吗,具有较好的吹散效果,以利于清洗机构5进行清洗,同时还能快速吹干表面残留的水渍,避免产生热斑效应。
本装置在工作前,将光伏电站的表面喷淋水分,然后将行走框架2架设在两根导轨1之间,并置于光伏电站的最左侧或者左右侧,随后启动驱动机构6、清洗机构5以及气泵72,气嘴71首先起到预清洗的作用,将光伏电站的表面杂质吹散,然后在移动框架4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清洗机构5清洗光伏电站的表面的污渍,待移动框架4移动至极限位置时,驱动机构6驱动移动框架4往回运动,这个过程中,清洗机构5再次进行清洗,而气嘴71此时主要起到吹干水分的作用,减少热斑效应的产生。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横向行走机构3包括第一行走组件31和第二行走组件32,第一行走组件31设置在行走框架2的前侧,且与前侧导轨1相配合,第二行走组件32设置在行走框架2的后侧,且与后侧导轨1相配合。
在上述结构中,横向行走机构3包括第一行走组件31和第二行走组件32,第一行走组件31在前侧导轨1上行进,第二行走组件32在后侧导轨1上行进,从而通过第一行走组件31和第二行走组件32的设置,实现行走框架2在两根导轨1之间的可靠横向移动。
行走框架2的前侧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块21,第一行走组件31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行走单元311,每个第一行走单元311包括第一行走电机312、第一锥齿轮313、第二锥齿轮314和第一行走轮315,第一行走电机312固定在第一安装块21的侧壁上,第一锥齿轮313同轴连接在第一行走电机312的输出轴上,第一行走轮315通过第一转轴316可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块21的底部,且第一行走轮315的轮面与前侧导轨1的侧壁接触,第二锥齿轮314同轴固定在第一转轴316上,且与第一锥齿轮313啮合,第一锥齿轮313和第二锥齿轮314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块21内。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行走组件31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行走单元311,其中每个第一行走单元311包括第一行走电机312、第一锥齿轮313、第二锥齿轮314和第一行走轮315,第一行走轮315与前侧导轨1的侧壁接触,当第一行走电机312工作时,带动第一锥齿轮313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313和第二锥齿轮314啮合配合,因此在第一锥齿轮313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锥齿轮314转动,最终通过第一转轴316实现第一行走轮315的转动,使得第一行走轮315能够在前侧导轨1上进行移动,如此设置,既优化了整体结构布局,又能实现平稳移动的目的。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行走框架2的后侧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安装块22,第二行走组件32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行走单元321,每个第二行走单元321包括第二行走电机322和第二行走轮323,第二行走轮323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块22的底部,且第二行走轮323的轮面与后侧导轨1的侧壁接触,第二转轴与第二行走电机32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
在上述结构中,当第二行走电机322驱动第二行走轮323转动时,使得第二行走轮323能够在后侧导轨1上进行移动,从而与第二行走组件32配合,实现了行走框架2的左右顺畅位移,以此使清洗机构5能够充分对光伏电站进行清洗。
每个第一安装块21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竖向分布的第一辅助轮23,第一辅助轮23的轮面与前侧导轨1的上表面接触,每个第二安装块22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竖向分布的第二辅助轮24,第二辅助轮24的轮面与后侧导轨1的上表面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辅助轮23与第二辅助轮24配合,起到辅助行走的作用,另外还兼顾导向的作用,使得行走框架2的移动较为平稳和顺畅。
清洗机构5包括两个清洗辊51,两个清洗辊51前后间隔连接在移动框架4上,每个清洗辊51上设置有毛刷52,移动框架4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清洗辊51同时转动的动力组件8。
在上述结构中,两个清洗辊51的设置能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毛刷52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尽可能减少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而动力组件8的设置则能驱动清洗辊51同时转动。
动力组件8包括动力电机81、第一皮带轮82、三槽皮带轮83、第二皮带轮84和第三皮带轮85,动力电机81固定在移动框架4上,第一皮带轮82同轴固定在动力电机81的输出轴上,三槽皮带轮83可转动连接在移动框架4上,第二皮带轮84与其中一个清洗辊51同轴固定,第三皮带轮85与其另一个清洗辊51同轴固定,第一皮带轮82与三槽皮带轮83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86连接,第二皮带轮84与三槽皮带轮83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87连接,且与其中一个清洗辊51同轴固定,第三皮带轮85与三槽皮带轮83之间通过第三同步带88连接,且与另一个清洗辊51同轴固定。
在上述结构中,当动力电机81工作时,驱动第一皮带轮82转动,由于第一皮带轮82通过第一同步带86与三槽皮带轮83连接,因此在第一皮带轮82转动时会使三槽皮带轮83同步转动,而三槽皮带轮83通过第二同步带87与第二皮带轮84连接,通过第三同步带88与第三皮带轮85连接,最终实现两个清洗辊51的同时转动,采用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两个清洗辊51的转动,制造成本得到降低。
实施例四: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1、传动带62和两个带轮63,两个带轮63可转动设置在行走框架2的前后两端,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带轮63同轴固定,传动带62绕设在两个带轮63之间,且传动带62通过带夹与移动框架4相固定。
在上述结构中,当驱动电机61工作时,带动其中一个带轮63转动,在另一个带轮的配合下,传动带62得以循环工作,而传动带62通过带夹与移动框架4固定,最终实现了移动框架4在行走框架2的移动,使得清洗机构5能够对光伏电站表面(即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进行充分清洗,节省人力的同时清洗效率也得到提高。
移动框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行走框架2的上表面接触的滚轮41。该结构中,滚轮41的设置起到辅助移动框架4行走的目的,同时兼具导向以及支撑的作用,避免移动框架4错位。
气泵72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移动框架4的左右两侧。由此能够增强气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根导轨,沿光伏电站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分布在光伏电站上;
行走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两根所述导轨之间左右移动的横向行走机构;
移动框架,能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上,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光伏电站表面接触的清洗机构;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和所述移动框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框架在所述行走框架上前后往复移动;
气管,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的一侧,所述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朝向光伏电站的气嘴,所述移动框架还固定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气管相连通的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所述第一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且与前侧所述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后侧,且与后侧所述导轨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行走组件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一行走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行走单元包括第一行走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且第一行走轮的轮面与前侧所述导轨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后侧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行走组件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行走单元,每个所述第二行走单元包括第二行走电机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且第二行走轮的轮面与后侧所述导轨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行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竖向分布的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的轮面与前侧所述导轨的上表面接触,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可转动连接有一竖向分布的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的轮面与后侧所述导轨的上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两个清洗辊,两个所述清洗辊前后间隔连接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每个所述清洗辊上设置有毛刷,所述移动框架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清洗辊同时转动的动力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第一皮带轮、三槽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同轴固定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三槽皮带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第二皮带轮与其中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所述第三皮带轮与其另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三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三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且与其中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所述第三皮带轮与所述三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且与另一个所述清洗辊同轴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和两个带轮,两个带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带轮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绕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之间,且所述传动带通过带夹与所述移动框架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行走框架的上表面接触的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的左右两侧。
CN202320818159.9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Active CN21940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159.9U CN21940157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159.9U CN21940157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1570U true CN219401570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8159.9U Active CN21940157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6107U (zh) 一种自清洁光伏清扫系统
KR101176326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용 이물질 제거장치
CN103406292A (zh) 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
KR101123441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용 이물질 제거장치
CN204349898U (zh) 光伏阵列组件自动清洗除尘系统
CN214767227U (zh) 一种光伏电站阵列清洗设备
CN219287455U (zh) 太阳能电池板喷淋清洁装置
CN110918529A (zh) 清扫机器人
CN111327262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擦拭机构
CN111558574A (zh) 一种光伏电站光伏板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219401570U (zh) 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系统
KR102236692B1 (ko) 나노버블수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모듈 패널용 이동형 클리닝 장치
CN113289954A (zh) 一种高效光伏板清洁装置
CN108988771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板清洁设备
CN211802580U (zh) 清扫机器人
CN111014105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高效除尘设备
CN115999968B (zh) 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串清洁装置
CN111900924A (zh) 一种吸尘式无水太阳能光伏电板清洁装置
CN216397202U (zh) 一种具有多重清洁功能的光伏电站清洁机器人
CN215186629U (zh) 一种改进型光伏组件清洗设备
CN214851113U (zh) 一种光伏板清洁车
CN212875732U (zh) 一种吸尘式无水太阳能光伏电板清洁装置
KR102314192B1 (ko) 태양광 발전 패널 청소장치
CN210207919U (zh) 一种光伏板表面清洁装置
CN112484326A (zh) 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