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0873U -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0873U
CN219400873U CN202223117453.1U CN202223117453U CN219400873U CN 219400873 U CN219400873 U CN 219400873U CN 202223117453 U CN202223117453 U CN 202223117453U CN 219400873 U CN219400873 U CN 219400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uring
bowl
mechanism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74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辉
樊超
周晴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74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0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0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0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碗涂固化设备,包括固化机构、挂料机构和若干涂覆机构,挂料机构和若干所述涂覆机构分别位于固化机构的光照侧,若干涂覆机构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挂料机构位于若干涂覆机构的上方,涂覆机构上设置有若干碗涂件,若干涂覆机构中,其中一涂覆机构的碗涂件与其他涂覆机构的碗涂件一一对应,挂料机构和若干涂覆机构分别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本申请通过采用碗涂件代替原有储液槽或储液管,可根据涂覆需要在碗涂件内加入适量涂覆液,利于节省涂液;同时采用多组碗涂件,配合固化机构可实现对产品的多次涂覆固化;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换碗涂件,从而降低污染产品的风险,进而保证产品的涂覆和固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医疗耗材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于介入类医疗耗材来说,绝大多数表面都要带有亲水涂层。目前市面上的医疗耗材导丝,导管,微导管、肠镜管,胃管等有些表面会涂覆功能涂层。然而目前针对长导丝导管的涂层生产设备,大多采用的是浸入式涂覆方法,因此需要设置储液槽或储液管来盛放涂覆液,一定程度上会占用涂覆固化设备的空间,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同时,由于需要在储液槽或储液管中需要加入过多涂覆液,随着长时间的浸涂作业,可能会对储液槽或储液管内的涂覆液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产品的涂覆效果;且在更换涂覆液时也比较麻烦,还会造成涂覆液的浪费;另外,一般储液槽或储液管与外界接触的面积会比较大,所以往往在涂覆固化的过程中还会导致涂覆液挥发。而这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涂覆液比较昂贵的情形,现有的涂覆固化设备无法满足节省涂覆液的需要,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与控制生产成本。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碗涂固化设备,通过采用碗涂件代替原有的储液槽或储液管,可以根据涂覆需要在碗涂件内加入适量的涂覆液,有利于节省涂覆液;同时采用多组碗涂件,配合固化机构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多次涂覆和固化;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换碗涂件,从而降低污染产品的风险,进而保证产品的涂覆和固化效果。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碗涂固化设备,其包括固化机构、挂料机构和若干个涂覆机构,所述挂料机构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固化机构的光照侧,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挂料机构位于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的上方,所述涂覆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碗涂件,若干个涂覆机构中,其中一个涂覆机构上的碗涂件与其他涂覆机构上的碗涂件一一对应,所述挂料机构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分别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固化机构、挂料机构和若干个涂覆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化箱,若干个所述固化箱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化箱在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固化箱的内腔连通,若干个所述固化箱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挂料机构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固化箱的开口方向一侧,所述固化箱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光照部件,所述光照部件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箱的开口处设置有遮光门,所述遮光门能够被驱动的遮蔽所述固化箱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宽度方向一侧在对应所述固化机构处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位于所述固化箱开口方向一侧,所述操作口处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能够被驱动的遮蔽所述操作口。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侧遮光件,所述侧遮光件位于所述固化机构在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侧遮光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架设置有所述操作口的一侧,所述侧遮光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支撑部和碗涂安装部,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碗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所述碗涂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若干个所述缺口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碗涂件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碗涂件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材质,所述碗涂件为碗状结构,所述碗涂件的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碗涂件设置在所述涂覆机构上时,所述碗涂件通过其卡槽与对应的所述缺口卡接,所述碗涂件的碗口朝上。
进一步的,其包括第一涂覆机构和第二涂覆机构,所述第一涂覆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涂覆机构的下方;其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固化机构在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涂覆机构其第一支撑部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的光照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被配置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顶端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涂覆机构其第二支撑部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的光照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被配置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端沿远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方向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挂料机构包括载板和设置在所述载板上的若干个夹头,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若干个夹头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夹头能够被驱动的转动,所述载板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碗涂固化设备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碗涂固化设备,其设置有挂料机构,挂料机构上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夹头来承载产品,从而使得产品在固化时可以实现自转,进而可以保证产品固化的更加均匀,提高固化效率;碗涂件采用硅胶等软性材质,可以保证待固化产品能够顺利且轻松的穿透碗涂件的底部,并在产品穿过后,碗涂件与产品之间能够有一定的密封性,不会让碗涂件内的涂覆液流出;采用碗涂件相对产品移动的方式来对产品实现涂覆,可以根据涂覆需要在碗涂件内加入适量的涂覆液,有利于节省涂覆液;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换碗涂件,实现一次性涂覆作业,从而降低污染产品的风险,进而保证产品的涂覆和固化效果;采用多组碗涂件的方式,配合固化机构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多次涂覆和固化;固化机构采用多组固化箱,可以增加固化光源的均匀性,提高固化效果;设置有遮光门和开关门,两者之间开闭状态相反,可以保证操作人员在遮光门打开状态下无法轻易的打开开关门,而在固化完成后,遮光门还会遮蔽住光照部件发出的光照,进而防止固化光照外泄,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碗涂固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碗涂固化设备在去掉外壳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挂料机构和挂料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涂覆机构和其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碗涂件的剖视图。
其中,1-固化机构,11-固化箱,12-光照部件,13-遮光门,14-驱动电机,2-挂料机构,21-载板,22-夹头,23-夹头驱动电机,24-挂料驱动机构,25-固定件,3-涂覆机构,31-第一涂覆机构,311-第一支撑部,32-第二涂覆机构,321-第二支撑部,33-碗涂安装部,331-缺口,34-第一驱动装置,35-第二驱动装置,4-碗涂件,41-卡槽,5-机架,6-外壳,7-开关门,8-侧遮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碗涂固化设备,其包括机架5和外壳6。所述外壳6覆盖在所述机架5上,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5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固化机构1、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涂覆机构3,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的阐述技术方案,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坐标系,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所述机架5的宽度反向与y轴方向一致,所述机架5的高度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
所述固化机构1包括若干个固化箱11,若干个所述固化箱11沿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分布,即沿x轴方向分布。图2中适宜性展示了设置两个固化箱11的情形,且两个固化箱1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化箱11为箱体式结构,其在所述机架5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固化箱11的内腔连通。两个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方向一致,均比如与y轴负方向一致。在所述固化箱11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光照部件12,所述光照部件12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开口。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光照部件12沿z轴方向分布,如图3所示。所述光照部件12包括反光罩和固化光源,反光罩的罩口朝向所述开口,而固化光源设置在所述反光罩内。所述固化光源发出的光可以通过所述罩口和所述开口射出。为了使固化光源的光照更加的均匀,还可以在所述反光罩的罩口对应所述固化光源的中心处设置反光件,使固化光源中心射出的较强的光源反射至反光罩内进行在此反射,进而保证固化光源照射在产品上的光照均匀。
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处设置有遮光门13,所述遮光门13能够被驱动的遮蔽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如图2或图3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对开门式的遮光门13,比如在固化箱11的开口内两侧各设置一扇竖直设置的遮光板,且两个遮光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化箱11的上板和下板可转动连接。两遮光板的转轴均穿过所述上板与设置在所述上板上侧的对应驱动电机14实现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通过正反转即可实现所述遮光板的转动。当然,驱动方式不限如此,比如还可以将驱动电机14设置在底板下侧,又或,所述遮光板通过铰链等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固化箱11的内壁连接,之后通过采用对应的传动结构设计驱动其转动同样可以实现相同的对开门技术效果,由于这些传动结构都较为常见,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所述遮光门13也可以是平移式的,比如所述遮光板的顶端穿过所述固化箱11的上板,并在所述遮光板的顶端设置一个齿条结构。之后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化箱11上板上侧的驱动电机14利用齿轮与齿条之间的传动来驱动所述遮光板在x轴方向上移动等。需要说明的是,凡是能驱动所述遮光板平移或转动的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固化箱11设置有开口的方向侧即为光照侧,所述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分别位于所述固化机构1的光照侧,即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方向一侧。
所述挂料机构2包括载板21和设置在所述载板21上的若干个夹头22。所述载板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一致,若干个夹头22沿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夹头22能够被驱动的转动,且所述载板21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夹头22通过夹头驱动电机23配合齿轮传动来实现转动。如图2或图4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挂料机构2,即配合上述两个固化箱11的情形,在所述载板21上共设置了两组夹头22,且两组夹头22在所述载板21的中间位置间隔设置。所述夹头22安装在所述载板21的下端,且夹头22的上端穿过所述载板21。所述夹头22与所述载板21之间可转动设置,比如,在所述载板21上对应位置开设安装孔,夹头22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安装孔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夹头22的上端套设有齿轮件,且每组夹头22中各夹头22上的齿轮件之间传动配合连接,通过夹头驱动电机23驱动任意一个夹头22的齿轮件转动即可实现一组中所有的夹头22转动。如图4所示,图中优选的每一组夹头22各由一个夹头驱动电机23实现转动驱动,驱动方式可以是夹头驱动电机23的主轴直接带动任意一个齿轮件转动,也可以是通过在夹头驱动电机23的主轴上套设一个驱动齿轮,之后再与一个或多个夹头22上齿轮件之间实现齿轮传动。当然,所述夹头2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方式,比如链传动又或者传动带传动等等。
图4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优选的挂料机构2的驱动方式,通过在两个固化箱11之间的间隔位置设置一挂料驱动机构24,之后通过固定件25将所述载板21的中间位置与挂料驱动机构24的移动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挂料驱动机构24可以是竖直设置的滑台气缸,其滑台即为移动件。当然,所述固定件25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方式,比如采用丝杆转动驱动,又或者滑轨驱动等等,凡能够驱动所述固定件25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和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而所述挂料机构2位于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的上方。所述涂覆机构3上设置有若干个碗涂件4,且若干个涂覆机构3中,其中一个涂覆机构3上的碗涂件4与其他涂覆机构3上的碗涂件4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所述涂覆机构3包括支撑部和碗涂安装部33。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碗涂安装部3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优选为远离所述固化机构1一侧。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碗涂安装部33均优选采用板状结构,且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碗涂安装部33之间既可以是独立的两个部件,之后通过焊接或紧固件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单独部件。所述碗涂安装部33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331,若干个所述缺口331沿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碗涂件4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缺口331内。所述缺口331优选采用“几”字形的设计,即缺口331的两侧边内凹,而缺口331的边缘处采用平滑的扩口设计。所述碗涂件4为碗状结构,且优选采用比如硅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材质。使得待处理产品可以顺利且轻松的穿透碗涂件4的底部。在所述碗涂件4的外壁设置有卡槽41,如图6所示。当将所述碗涂件4安装在所述涂覆机构3上时,只需要将所述碗涂件4的卡槽41与对应的所述缺口331对准后朝所述固化机构1的方向按压即可。由于所述碗涂件4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材质,因此,在按压过程,所述碗涂件4受缺口331侧边的中间部位挤压变形,从而可以顺利的进入缺口331内,之后再回弹,进而稳定的卡接在对应的缺口331内。所述碗涂件4的碗口朝上,用于盛放涂覆液。
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分别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用于两次涂覆和固化的情形,设置有第一涂覆机构31和第二涂覆机构32,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位于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的下方。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的支撑部定义为第一支撑部311,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的支撑部定义为第二支撑部321。同时在所述固化机构1在所述机架5长度方向的两侧,即x轴方向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驱动装置,定义为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二驱动装置35。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其第一支撑部31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1的光照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被配置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31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其第二支撑部32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1的光照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被配置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部321上下移动。所述涂覆机构3的驱动方式优选采用丝杆转动驱动的方式,即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优选主要由丝杆和转动电机构成,丝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311或所述第二支撑部321分别与对应的丝杆通过轴套实现转动配合连接。转动电机的主轴与丝杆之间可以通过传动带、齿轮或者传动链等方式实现传动连接。转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杆正反向转动即可实现涂覆机构3的上下移动。当然,为了可以保证所述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涂覆机构3移动至设定位置,可以在对应位置处设置相应的位置传感器等识别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1的顶端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支撑部321的底端沿远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的方向向上倾斜,两者斜率优选一致。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部3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321随着远离各自驱动装置而逐渐变窄,进而使得其重心更偏向于各自的驱动装置,可以保证涂覆机构3运动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缩短两个涂覆机构3上碗涂件4之间的距离,进而缩小两种涂覆液之间涂覆的错位距离,降低材料浪费。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架5宽度方向一侧在对应所述固化机构1处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位于所述固化箱11开口方向一侧,所述操作口处设置有开关门7,所述开关门7能够被驱动的遮蔽所述操作口。比如,所述开关门7可以采用电磁吸附方式实现吸合,当设备系统检测到固化箱11的遮光门1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开关门7的电磁吸附处于工作状态,以保证所述开关门7无法被轻易的打开,从而有效防止固化箱11内的固化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出,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机构1在所述机架5长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侧遮光件8,所述侧遮光件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架5设置有所述操作口的一侧,所述侧遮光件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1。如图2所示,图中适应性展示了一种侧遮光件8,其由两块间隔设置的遮光板材构成,使得涂覆机构3的支撑部可以穿过所述侧遮光件8。所述固化机构1、两个侧遮光件8以及开关门7之间形成的腔室即本申请碗涂固化设备的固化腔。
碗涂固化设备的涂覆固化方法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碗涂固化设备进行多次涂覆和固化的工作过程,比如两次涂覆和固化,其主要步骤如下:
(一)上料阶段
人工打开开关门7,此时遮光门13是处于闭合状态,且挂料机构2、第一涂覆机构31和第二涂覆机构32分别处于初始位置,也即挂料位置;
人工将碗涂件4分别依次安装在第一涂覆机构31和第二涂覆机构32的缺口331内,并将待处理产品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上对应的碗涂件4和第二涂覆机构32上对应的碗涂件4,并与挂料机构2上对应的夹头22连接;
(二)第一次加液涂覆阶段
所述挂料机构2、第一涂覆机构31和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同步上升至加液位置,人工对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的碗涂件4内加入第一涂覆液;
人工关闭所述开关门7,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下降至设定位置,对产品进行第一次涂覆。
(三)第一次固化阶段
系统检测开关门7处于闭合状态,打开遮光门13,光照部件12对完成第一次涂覆的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四)第二次加液涂覆阶段
第一次固化完成后,遮光门13闭合,人工打开所述开关门7,对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的碗涂件4内加入第二涂覆液;
人工关闭所述开关门7,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下降至设定位置,对产品进行第二次涂覆。
(五)第二次固化阶段
系统检测开关门7处于闭合状态,打开遮光门13,光照部件12对完成第二次涂覆的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六)下料更换碗涂件阶段
第二次固化完成后,遮光门13闭合,人工打开所述开关门7并取出产品;
所述挂料机构2、第一涂覆机构31和第二涂覆机构32分别移动至初始位置,重复之前动作对下一批产品进行处理,直至完成对所有产品的涂覆和固化;
其中,在安装新一批待处理产品之前,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新的碗涂件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碗涂固化设备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碗涂固化设备及其涂覆固化方法,其设置有挂料机构2,挂料机构2上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夹头22来承载产品,从而使得产品在固化时可以实现自转,进而可以保证产品固化的更加均匀,提高固化效率;碗涂件4采用硅胶等软性材质,可以保证待固化产品能够顺利且轻松的穿透碗涂件4的底部,并在产品穿过后,碗涂件4与产品之间能够有一定的密封性,不会让碗涂件4内的涂覆液流出;采用碗涂件4相对产品移动的方式来对产品实现涂覆,可以根据涂覆需要在碗涂件4内加入适量的涂覆液,有利于节省涂覆液;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换碗涂件4,实现一次性涂覆作业,从而降低污染产品的风险,进而保证产品的涂覆和固化效果;采用多组碗涂件4的方式,配合固化机构1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多次涂覆和固化;固化机构1采用多组固化箱11,可以增加固化光源的均匀性,提高固化效果;设置有遮光门13和开关门7,两者之间开闭状态相反,可以保证操作人员在遮光门13打开状态下无法轻易的打开开关门7,而在固化完成后,遮光门13还会遮蔽住光照部件12发出的光照,进而防止固化光照外泄,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化机构(1)、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涂覆机构(3),所述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分别位于所述固化机构(1)的光照侧,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挂料机构(2)位于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的上方,所述涂覆机构(3)上设置有若干个碗涂件(4),若干个涂覆机构(3)中,其中一个涂覆机构(3)上的碗涂件(4)与其他涂覆机构(3)上的碗涂件(4)一一对应,所述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分别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机架(5),所述机架(5)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固化机构(1)、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涂覆机构(3)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机构(1)包括若干个固化箱(11),若干个所述固化箱(11)沿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化箱(11)在所述机架(5)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固化箱(11)的内腔连通,若干个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挂料机构(2)和若干个所述涂覆机构(3)分别位于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方向一侧,所述固化箱(11)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光照部件(12),所述光照部件(12)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处设置有遮光门(13),所述遮光门(13)能够被驱动的遮蔽所述固化箱(11)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宽度方向一侧在对应所述固化机构(1)处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位于所述固化箱(11)开口方向一侧,所述操作口处设置有开关门(7),所述开关门(7)能够被驱动的遮蔽所述操作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侧遮光件(8),所述侧遮光件(8)位于所述固化机构(1)在所述机架(5)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侧遮光件(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架(5)设置有所述操作口的一侧,所述侧遮光件(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机构(3)包括支撑部和碗涂安装部(33),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碗涂安装部(3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所述碗涂安装部(33)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331),若干个所述缺口(331)沿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碗涂件(4)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缺口(3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涂件(4)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材质,所述碗涂件(4)为碗状结构,所述碗涂件(4)的外壁设置有卡槽(41),所述碗涂件(4)设置在所述涂覆机构(3)上时,所述碗涂件(4)通过其卡槽(41)与对应的所述缺口(331)卡接,所述碗涂件(4)的碗口朝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涂覆机构(31)和第二涂覆机构(32),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位于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的下方;
其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4)和第二驱动装置(3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分别位于所述固化机构(1)在所述机架(5)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一涂覆机构(31)其第一支撑部(31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1)的光照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被配置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311)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撑部(311)的顶端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的方向向下倾斜;
所述第二涂覆机构(32)其第二支撑部(32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化机构(1)的光照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被配置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部(32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部(321)的底端沿远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5)的方向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碗涂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料机构(2)包括载板(21)和设置在所述载板(21)上的若干个夹头(22),所述载板(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一致,若干个夹头(22)沿所述机架(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夹头(22)能够被驱动的转动,所述载板(21)能够被驱动的上下移动。
CN202223117453.1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Active CN219400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7453.1U CN219400873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7453.1U CN219400873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0873U true CN21940087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7453.1U Active CN219400873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0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2777A (zh) 一种涂覆固化产线
CN211680419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脱皮及焊锡设备
CN219400873U (zh) 一种碗涂固化设备
EP3702052A1 (en) Component carrier for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11299085B (zh) 一种在线式浸涂固化装置
ES2374616T3 (es) Dispositivo motorizado de limpieza de al menos un crisol de una instalación de cobresoldadura.
CN216857242U (zh) 一种涂覆固化产线
CN212524744U (zh) 一种浸涂固化产线
CN110918373A (zh) 一种浸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工件处理设备
CN212120686U (zh) 一种光照固化装置
CN115770688A (zh) 涂覆模块、涂固装置及其涂固方法
CN114345641B (zh) 一种涂覆固化产线及其涂覆固化方法
CN111299067A (zh) 一种浸涂固化产线
KR20100015718A (ko) 렌즈의 코팅 장치
CN217411358U (zh) 一种光强可调对照固化装置
CN212120653U (zh) 一种带自转功能的载具
KR20030077547A (ko) 도포장치
JP2005246265A (ja) 光学レンズの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CN113731739A (zh) 一种手机电池点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918385A (zh) 一种涂覆固化设备
CN111420856A (zh) 一种在线式固化装置
CN112103216A (zh) 一种芯片保护层加工设备
CN111575670A (zh) 一种柔性公自转传送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镀膜机腔体
US20080149272A1 (en) Surface Microstructuring Device
CN217989861U (zh) 分腔式涂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