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9064U - 初沉池除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初沉池除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9064U
CN219399064U CN202320091786.7U CN202320091786U CN219399064U CN 219399064 U CN219399064 U CN 219399064U CN 202320091786 U CN202320091786 U CN 202320091786U CN 219399064 U CN219399064 U CN 219399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slag
slag inlet
tube
pow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17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勇
陈群
刘海山
吕忠
王媛媛
王煜成
李苗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huangyuan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huangyuan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huangyuan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huangyuan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17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9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9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9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初沉池出渣装置,包括有内管、外管、动力机构I;内管,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池壁上,内管上开设有进渣口A,进渣口A开口的下沿的高度小于等于水面的高度;外管,其可转动的套装在内管上,外管的长度小于等于内管的长度,且内、外管之间做防水处理,外管沿其长度方向阵列的开设有多个进渣口B;动力机构I为外管的转动提供动力,当外管的进渣口B转动到水面以上时关闭进渣口A。在原有技术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供了解决堆积泥渣的方案,通过布设可调整的外管和固定内管相配合,实现自流除渣的效果。同时还根据不同生物池的不同情况,增设推进组件来增加除渣效果。最后根据自身情况可增设升降组件提供更优的除渣效果。

Description

初沉池除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初沉池是指生物沉淀池,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案是将带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投入到生物池内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生物池出水端往往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泥渣层,而污泥本身较沉则位于水底,因此在在出水之前必须将泥渣层去除。现有的出渣方案是通过导渣管和刮板相配合实现的,导渣管半沉于水面,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开设进渣口,进渣口刚好略高于水面,刮板在往复运动机构的带动下不停的将泥渣朝向导渣管方向推进,使泥渣从进渣口进入到导渣管内,再通过导渣管将泥渣导出。
现有的出渣方案的问题在于,出水端水流行程也较长,为尽可能的将全部的泥渣层去除,刮板也需要有较长的运动行程,同时减少将水带入导渣管的情况发生,刮板距离导渣管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这就导致刮板与导渣管之间存在一层厚度不足以进入进渣口的泥渣层,这层泥渣层处于刮板行程的末端,只有当泥渣层堆积到一定厚度且厚度超过进渣口时,才有部分泥渣进入到进渣口,否则该泥渣层一直都会堆积在导渣管前。导渣管是生物池出水前最后一道泥渣拦截手段,若堆积时间过长则容易使泥渣从导渣管底部滑过,降低污水处理质量,因此导渣管前堆积的泥渣,必须定时派人工去除,但去除工作困难且较危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初沉池出渣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内管、外管、动力机构I;
内管,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池壁上,内管上开设有进渣口A,进渣口A开口的下沿的高度小于等于水面的高度;
外管,其可转动的套装在内管上,外管的长度小于等于内管的长度,且内、外管之间做防水处理,外管沿其长度方向阵列的开设有多个进渣口B;
动力机构I为外管的转动提供动力,当外管的进渣口B转动到水面以上时关闭进渣口A。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有推进组件,推进组件包括有推板、动力机构II,推板的数量为偶数个,分别铰接在刮板和外管之间两侧的池壁上,动力机构II为推板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推进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池壁可拆卸连接,推板铰接在固定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有升降组件,其包括有底板、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上还设置有轨道,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轨道滑动连接,动力机构II通过机架安装在固定板上,升降机构用以驱动固定板在滑槽上滑动。
有益效果:在原有技术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供了解决堆积泥渣的方案,通过布设可调整的外管和固定内管相配合,实现自流除渣的效果。同时还根据不同生物池的不同情况,增设推进组件来增加除渣效果。最后根据自身情况可增设升降组件提供更优的除渣效果。多管齐下,泥渣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管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进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进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固定板与推板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使用流程原理如下:
1.当刮板120与外管2之间的泥渣层130堆积到一定程度,并无法去除时,刮板120继续工作并加快运动频率,推动水流形成朝向外管2方向运动的波浪;
2.启动动力机构I,带动外管2转动,使外管2的进渣口B4转动到能够使水自然流进时,外管2停止转动;
3.水流携带泥渣从外管2进渣口B4穿过,从内管1的进渣口A3进入到内管1内,再通过与内管1连接的排泥通道或者排渣通道输出;
4.当堆积的泥渣层130清理完毕或者大部分已被清除时,再次启动动力机构I,带动外管2反向转动,使进渣口B4完全位于水面以上,关闭进渣口A3。
在本实施例中,将现有的导渣管110的原进渣口100的角度作出调整,原进渣口100的下沿高于水面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的将现有的导渣管110作为内管1,原进渣口100作为内管1的进渣口A3,且进渣口A3取消阵列布置的方式,改为全通长条状的单一进渣口A3。整进渣口A3的角度,将进渣口A3的下沿高度设定为与水面平齐或者略低与水面高度。新的内管1替换了现有的导渣管110存在,其与原先布置好的排泥通道或者排渣通道之间的连接方式没有变化。外管2上的进渣口B4与现有导渣管110的原进渣口100布设方式相同,均为阵列布置。
外管2转动可改变进渣口B4的方向或角度,由于内管1进渣口A3与水面平齐或者略低于水面,当有波浪时泥渣容易被水流裹带下直接从进渣口A3穿过,并进入内管1。因此控制外管2转动能够控制进渣口A3的启闭。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I用来驱动外管2转动,动力机构I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其与外管2之间的传动方式也不限,只要能够起到带动外管2自转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为解决刮板120推动的波浪太小或者刮板120与外管2之间的距离过远,导致泥渣层130仍难以顺畅进入内管1的问题,提供了推进组件。
推进组件的推板5在动力机构II驱动下能够进行摆动,推板5从两侧的池壁向池子中心方向摆动,推动泥渣层130向外管2的方向漂动。
每两个推板5为一对,每对推板5在左右两侧池壁上各设置一个,根据刮板120与外管2之间的距离,可设置多对推板5。
推进组件还可优选包括固定板6,推板5与固定板6铰接,固定板6与池壁可拆卸连接,可定期拆下推进组件进行除锈保养作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提供的逻辑是:当推板5摆动后,其与池壁之间夹角扩大,当推板5复位时容易带动未被推走的泥渣,朝向反方向运动,使泥渣距离外管2越来越远,由于可能存在这种缺陷,故而提供升降组件。
升降组件的升降机构8固定在底板7上,升降机构8位于水面以上,不与水面接触。底板7上开设轨道9,固定板6沿着轨道9滑动,轨道9深入到水面以下,动力机构II通过机架与固定板6连接在一起。
当推板5完成推动作业后,关闭动力机构II,启动升降机构8,带动固定板6沿着轨道9朝向水面深处滑动;
当固定板6完全沉入水面以下后,升降机构8停止;
启动动力机构II,带动推板5复位;
再启动升降机构8带动固定板6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由于动力机构II通过机架连接,因此动力机构II不仅可与固定板6一同滑动,还能够避免与水接触。

Claims (4)

1.初沉池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管、外管、动力机构I;
内管,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池壁上,内管上开设有进渣口A,进渣口A开口的下沿的高度小于等于水面的高度;
外管,其可转动的套装在内管上,外管的长度小于等于内管的长度,且内、外管之间做防水处理,外管沿其长度方向阵列的开设有多个进渣口B;
动力机构I为外管的转动提供动力,当外管的进渣口B转动到水面以上时关闭进渣口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沉池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推进组件,推进组件包括有推板、动力机构II,推板的数量为偶数个,分别铰接在刮板和外管之间两侧的池壁上,动力机构II为推板的转动提供动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初沉池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推进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池壁可拆卸连接,推板铰接在固定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初沉池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升降组件,其包括有底板、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上还设置有轨道,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轨道滑动连接,动力机构II通过机架安装在固定板上,升降机构用以驱动固定板在滑槽上滑动。
CN202320091786.7U 2023-01-31 2023-01-31 初沉池除渣装置 Active CN219399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1786.7U CN219399064U (zh) 2023-01-31 2023-01-31 初沉池除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1786.7U CN219399064U (zh) 2023-01-31 2023-01-31 初沉池除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9064U true CN219399064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6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1786.7U Active CN219399064U (zh) 2023-01-31 2023-01-31 初沉池除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9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40340U (zh) 用于沉淀池的刮泥装置
KR100787628B1 (ko) 스크레퍼형 스컴 제거장치
CN211863980U (zh) 矩形沉淀池刮泥及排渣设备
CN109499112B (zh) 一种水厂净水系统的沉淀池
CN219399064U (zh) 初沉池除渣装置
CN214488183U (zh) 一种废水沉降池清理装置
CN210382296U (zh) 一种快速排污鱼池
JPS5910278B2 (ja) 汚泥掻寄機
CN110917668A (zh) 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218011233U (zh) 一种刮泥板可翻转的自清洁刮泥机
CN110743209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13468737U (zh) 用于刮泥机的清理装置
CN214714576U (zh) 一种混凝土沉降池
CN115155155A (zh) 一种脱硫废液净化处理装置
CN211025309U (zh) 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JP4766415B2 (ja) 吸泥開口部が移動する揚泥装置。
CN210505663U (zh) 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气浮机
KR100368170B1 (ko) 슬러지 배출장치의 가동식 슬러지 비산방지장치
KR101582653B1 (ko) 슬러지 수집장치
CN220182922U (zh) 一种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
CN111035972B (zh) 一种液下排液方式的沉淀池
CN219261160U (zh) 一种浮动式清淤装置
KR101865861B1 (ko) 수처리용 투웨이 스컴 제거장치
KR100925702B1 (ko) 수처리장의 스컴 부유물제거장치
CN219992376U (zh) 一种自动化泵站用电动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