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873U -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97873U CN219397873U CN202320161191.4U CN202320161191U CN219397873U CN 219397873 U CN219397873 U CN 219397873U CN 202320161191 U CN202320161191 U CN 202320161191U CN 219397873 U CN219397873 U CN 2193978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sheath
- tumor
- fixed
- intraorbi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主要解决了于患者眼眶内取出肿瘤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传动单元、抓取单元;在使用时将抓取单元伸出至患者眼眶内,再通过于患者体外控制第二手柄,使得传动单元以牵拉的方式控制抓取单元的开合,实现对患者眼眶内肿瘤组织的抓取以及取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眼睛旁边的手术入路,可以选择结膜囊入路,结膜眉下切口入路,或者开眶或者不开眶,预先看到肿瘤边缘位置,而后将肿瘤与旁边组织剥离,随后使用现有的手术器械逐渐将肿瘤掏出,直至将肿瘤完全撵出,由于肿瘤组织为红色桑葚状,其性质较脆,在取出过程中易破、易碎,造成肿瘤于患者眼眶内扩散。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手柄部分的配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二手柄能够相对与所述第一手柄进行运动;
导程管,所述导程管包括远端与近端,其中,所述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相连接,所述远端为进入人体一端,另外所述导程管与所述空腔相通;
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包括:以导程管轴线为圆心均匀设置的多个夹持件;
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将所述第二手柄与多个所述夹持件进行连接,其中当第二手柄向第一手柄方向运动时,多个所述夹持件呈现散开状态或聚拢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程管内设置多个限位件,并将导程管分为:至少一个活动区域以及多个固定区域,其中,位于导程管内的传动部分穿过多个固定区域后伸入至活动区域内;驱动部分位于活动区域内,并与传动部分相连接,使得驱动部分能够在第二手柄的带动下于活动区域内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限位件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其中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第四限位件;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的形状结构相同且间距相同,在此之间,第一限位件距导程管管的远端最近,而且不与远端相重合;更具体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传动部分由各个贯穿孔内穿过。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传动部分包括:至少一根牵引钢丝,护套;护套穿过多个贯穿孔,牵引钢丝穿入至护套内,其中,所述牵引钢丝于所述护套内可滑动。
进一步,牵引钢丝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护套包括: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固定端相对应,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固定端相对应,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均不位于护套内,另外,第一连接端与驱动部分相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位于所述活动区域内,并固定于第一限位件的一端面,所述第二固定端伸出至导程管外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
优选的,牵引钢丝的外径小于所述护套的内径,所述牵引钢丝的长度大于所述护套的长度,第一连接端的直径与第二连接端的直径均大于护套的内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与驱动件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一或第二连接端与第二手柄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二,或这两个位置同时单独设置复位组件一与复位组件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腔内设置辅助轴,其中辅助轴距导程管近端的距离大于固定轴距近端的距离,护套绕辅助轴翻折后固定于空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远端的端口位置设置有挡板,其中,挡板分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脚,多个所述连接脚以导程管的轴线为基点呈圆周阵列设置。
进一步,挡板的第一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通孔,其通孔的数量与连接脚的数量相同,且通孔不与连接脚重合,通孔距导程管轴线的距离小于连接脚距导程管轴线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分可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的一端配置为驱动端,驱动件的另一端配置为连接端,其中,驱动端设置有多个连接体,连接体于通孔内径向移动,而且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使得连接体不会脱离出通孔。
优选的,连接体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夹持件均包括有:夹爪、连接杆;夹爪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其中,第一连接孔铰接于连接脚,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孔,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接体;在当驱动件在导程管内向近端方向移动时,连接体带动连接杆使得第二连接孔绕第一连接孔的圆心做圆周运动,直至各个夹爪的前端接触以呈现各个夹爪之间的闭合状态,当驱动件在导程管内向近端方向移动时,连接体带动连接杆使得各个夹爪张开,当连接体的下缘边线与挡板重合时,各个夹爪张开至最大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程管以及设置于导程管远端的抓取单元,实现了抓取单元随导程管伸入患者眼眶内;通过设置第二手柄以及传动单元实现对抓取单元的控制,以此来对患者着眼眶内剥离后的肿瘤组织进行抓取,进而实现将肿瘤组织完整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柄驱动夹爪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柄驱动夹爪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剖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位组件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复位组件二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远端剖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远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夹爪与驱动件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杆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齿条段与扇齿啮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簧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手柄;11、空腔;12、握持部,13、固定轴;14、固定板;2、第二手柄;3、导程管;31、活动区域;32、第一限位件;33、近端;34、远端;341、挡板;342、通孔;343、连接脚;4、牵引钢丝;41、第一连接端;42、第二连接端;43、护套;44、第一固定端;45、第二固定端;5、第一弹簧;6、固定件;;61、第二弹簧;62、隔板;7、辅助轴;8、驱动件;81、连接体;9、夹爪;91、连接杆;101、杆件;102、齿条段;103、扇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4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技术内容,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眼眶深部肿瘤取出装置,其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1以及第二手柄2;所述第一手柄1内设置有空腔11,所述第二手柄2部分的配置于所述空腔11内,且所述第二手柄2能够相对与所述第一手柄1进行运动;
导程管3,所述导程管3包括远端34与近端33,其中,所述近端33与所述第一手柄1相连接,所述远端34为进入人体一端,另外所述导程管3与所述空腔11相通;
抓取单元,用于进入人体内抓取人体组织,其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远端34的多个夹持件;
传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手柄2与多个所述夹持件进行连接,其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程管3内并沿所述导程管3的中心轴线径向可移动的驱动部分,将第二手柄2与驱动部分连接的传动部分;其中,所述驱动部分与多个所述夹持件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手柄2运动时,使所述传动部分作用于所述驱动部分,使得多个所述夹持件呈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参考图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1具有握持部12,并于握持部12的一侧设置开口,其开口与空腔11相通,其中,空腔11内设置固定轴13,第二手柄2的一端由开口伸入至空腔11内,并与固定轴13可转动连接,第二手柄2设置有两个指部,用于放置食指与中指,在使用时,握持第一手柄1的握持部12,并将食指与中指搭于两个指部上,扳动第二手柄2使传动单元带动抓取单元对患者眼眶内肿瘤进行抓取。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沿开口边缘处设置滑槽,第二手柄2的一端设置滑动凸起,滑动凸起配置于滑槽内;其中,滑槽内设置有弹簧,在扳动第二手柄2向第一手柄1方向移动时,弹簧被压紧,同时第二手柄2运动时传动单元随第二手柄2运动,使抓取单元张开或者是闭合。
参考图2—7,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程管3内设置多个限位件,并将导程管3分为:至少一个活动区域31以及多个固定区域,其中,位于导程管3内的传动部分穿过多个固定区域后伸入至活动区域31内;驱动部分位于活动区域31内,并与传动部分相连接,使得驱动部分能够在第二手柄2的带动在于活动区域31内进行直线运动,由此控制抓取单元为抓取状态或闭合状态,以此来实现,在进入患者眼眶前,抓取单元配置为张开状态,而后进行至患者眼眶内,将肿瘤进行包裹抓取。
优选的,限位件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其中包括:第一限位件32、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第四限位件;第一限位件32、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第四限位件的形状结构相同且间距相同,在此之间,第一限位件32距导程管3管的远端34最近,而且不与远端34相重合;更具体的,第一限位件32、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第四限位件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传动部分由各个贯穿孔内穿过。
参考图3—7,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分采用柔性牵拉的方式来连接第二手柄2与驱动部分,因此传动部分可为:至少一根牵引钢丝4,护套43;护套43穿过多个贯穿孔,牵引钢丝4穿入至护套43内,其中,牵引钢丝4于护套43内可滑动;更具体的,牵引钢丝4包括:第一连接端41与第二连接端42,护套43包括:第一固定端44与第二固定端45,第一连接端41与第二连接端42均不位于护套43内,另外,第一连接端41与驱动部分相连接,第二连接端42与第二手柄2可活动连接,第一固定端44位于活动区域31内,并固定于第一限位件32的一端面,第二固定端45伸出至导程管3外并固定于空腔11内。
优选的,牵引钢丝4的外径小于护套43的内径,牵引钢丝4的长度大于护套43的长度,第一连接端41的直径与第二连接端42的直径均大于护套43的内径。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传动部分还可以包括:传动杆,连杆,传动杆可滑动的配置于导程管内,传动杆具有滑动段与传动段,滑动段与传动段为一体连接;其中,传动段位于空腔11内,并设置斜槽贯穿传动段;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具有弯折段以及滑动端部,滑动端部于空腔11内进行上下运动,其弯折段插入斜槽内,且弯折段能够随滑动端部上下移动在滑槽进行滑动,第二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手柄2,第二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杆的一端,在扳动第二手柄2时,第二杆推动滑动端部使得弯折段于滑槽内进行滑动,从而使传动杆整体向后移动,实现驱动部分向导程管3的近端33移动,使抓取单元呈闭合状态;另外,为实现抓取单元始终保持为张开状态,将第一弹簧5设置在传动杆的端部,将传动杆始终顶向近端33;在使用时,扳动第二手柄2,使传动杆远离导程管3的近端33,同时将第一弹簧5压紧,而后在传动杆的带动下使得抓取单元闭合,从而实现对患者眼眶内的肿瘤进行抓取。
另外,斜槽的中线与传动段的轴线在同一纵向平面内所存在夹角a,其a的范围在30°~90°内。
如图1—2及图10—12,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抓取单元被配置为始终保持闭合状态,其中对传动部分以及第二手柄2进行设置,其传动部分还可以包括:杆件101,杆件101为矩形体,优选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矩形体,其中,杆件101可滑动的配置于导程管3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上所设置的贯穿孔的形状与杆件101的横截面相同,用以防止在杆件101运动时发生偏转,杆件101的底部端面设置有齿条段102,杆件10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部分;杆件101的另一端位于空腔11内,且齿条段102也位于空腔11内;第二手柄2进入空腔11内的一端在其外壁设置扇齿103,且扇齿103与齿条段102相啮合,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5设置在导程管3的远端34与驱动部分之间,使得杆件101始终远离导程管3的远端34;进而使抓取单元保持闭合状态,在使用时,将第二手柄2向第一手柄1方向扳动,使扇齿103推动齿条段102向前移动,从而使杆件101向导程管3的远端34移动,使得抓取单元张开,同时,在杆件101移动过程中,第一弹簧5被压紧,放松对第二手柄2的握持力度,第一弹簧5张开,抓取单元逐渐复位至闭合状态,而后将患者眼眶内的肿瘤包裹夹持,并随术师操作将肿瘤组织取出患者眼眶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2与驱动件8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一,或第二固顶端与第二手柄2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二。
如图3—6,当在第一限位件32与驱动件8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一时,其中,复位组件一可为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绕牵引钢丝4设置,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驱动部分相接,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件32相接,使得驱动件8始终远离第一限位组件,从而将抓取单元配置为始终保持张开状态,在使用时,扳动第二手柄2,使得牵引钢丝4对驱动部分进行牵拉,使驱动部分向导程管3的近端33移动,同时,第一弹簧5被压紧,抓取单元呈闭合状态。
如图3—5,当在第二固定端与第二手柄2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二时,复位组件二包括:第二弹簧61、固定件6、隔板62,其中,隔板62固定设置于第二固顶端与第二手柄2之间,牵引钢丝4的第二连接端42穿过隔板62连接至第二手柄2,固定件6固定设置在牵引钢丝4上,固定件6随牵引钢丝4的牵动改变其所在位置,第二弹簧61设置在固定件6与隔板62之间,并将固定件6顶至与第二固定端45相接,在扳动第二手柄2时,牵引钢丝4受牵动,使得固定件6将第二弹簧61压紧,在导程管3的远端34,驱动部分向近端33移动,使得抓取单元闭合,进而对患者眼眶内的肿瘤进行抓取;在松开对第二手柄2的握持时,第二弹簧61张开,使得第二手柄2复位;另外,在对患者眼眶内的肿瘤进行抓取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使用者对抓取力度进行控制。
如图2—7,在本实施例中,牵引钢丝4包括第一钢丝与第二钢丝;护套43包括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第一钢丝配置于第一套体内,第二钢丝配置于第二套体内,第一钢丝与第二钢丝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驱动组件的一端。
另外在空腔11内设置辅助轴7,其中辅助轴7距导程管3近端33的距离大于固定轴13距近端33的距离,护套43的第二固定端45绕辅助轴7翻折后固定于空腔11内。
参考图3—5,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固定板14于空腔11内,固定板14包括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护套43的第二固定端45由固定板14的第一端面穿过,在护套43绕辅助轴7翻折后,再由第二端面穿回至第一端面,且护套43的第二固定端45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4的第一端面。
可替换的,设置线卡于空腔11内,线卡包括:两个折弯段、一个直线段;其中,两个折弯段分别位于直线段的两端,两个折弯段与直线段之间为垂直关系,且在俯视状态下,两个折弯段相重合,另外,折弯段的长度小于直线段的长度,但折弯段的不会小于护套43的外壁直径,在使用时,两个折弯段插接/粘接/焊接于空腔11的内壁,护套43位于两个弯折段以及空腔11的内壁与直线段之间。
参考图5—9,在本实施例中,对驱动部分以及导程管3的远端34进行设置,远端34的端口位置设置有挡板341,其中,挡板341分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脚343,多个连接脚343以导程管3的轴线为基准呈圆周阵列设置,挡板341的第一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通孔342,其通孔342的数量与连接脚343的数量相同,且通孔342不与连接脚343重合,通孔342距导程管3轴线的距离小于连接脚343距导程管3轴线的距离。
驱动部分可包括:驱动件8,驱动件8的一端配置为驱动端,驱动件8的另一端配置为连接端,其中,驱动端设置有多个连接体81,连接体81于通孔342内径向移动,而且在第一弹簧5的推动下,使得连接体81不会脱离出通孔342;另外,连接体81的数量与通孔342的数量相同。
参考图6—9,在本实施例中,对抓取单元进行设置,夹持件可包括:多个夹爪9、多个连接杆91;其中,多个夹爪9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其中,第一连接孔与连接脚343铰接,连接杆91的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孔,连接杆91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接体81;在当驱动件8在导程管3内向近端33方向移动时,连接体81带动连接杆91使得第二连接孔绕第一连接孔的圆心做圆周运动,直至各个夹爪9的前端接触以呈现各个夹爪9之间的闭合状态,当驱动件8在导程管3内向近端33方向移动时,连接体81带动连接杆91使得各个夹爪9张开,当连接体81的下缘边线与挡板341重合时,各个夹爪9张开至最大程度;通过此设置使得抓取单元能够以张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进行患者眼眶内,而后使夹爪9对肿瘤进行包裹,将肿瘤取出。
另外,夹爪9还可以设置有外壁面以及内壁面,外壁面以及内壁面均为弧形面;其中,在夹爪9的内壁面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纹路,可设置为菱形纹、横纹、竖纹等,在其使用时能够更好的抓取肿瘤,降低了在取出肿瘤的过程中,肿瘤滑落的几率。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夹爪9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凸起,其中,在闭合状态下,各个夹爪9的弧形凸起相接,使得各个夹爪9组成半封闭空间,在抓取患者眼眶内肿瘤后,其肿瘤组织被置于此半封闭空间内,在取出过程中能够防止破碎的肿瘤组织散落于患者眼眶内,进而防止如少部分的血管瘤自行娩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时,抓取单元处于张开状态,通过扳动第二手柄能够控制抓取单元的张开直径;而后将导程管的远端由患者眼部旁边的手术通路伸进患者眼眶内,直至抓取单元能够将患者眼眶内的肿瘤组织包裹夹持,而后,再扳动第二手柄,使得抓取单元将患者眼眶内肿瘤组织进行抓取,实现将患者眼眶内的肿瘤组织撵出。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手柄部分的配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二手柄能够相对与所述第一手柄进行运动;
导程管,所述导程管包括远端与近端,其中,所述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相连接,所述远端为进入人体一端,另外所述导程管与所述空腔相通;
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包括:以导程管轴线为圆心均匀设置的多个夹持件;
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将所述第二手柄与多个所述夹持件进行连接,其中当第二手柄向第一手柄方向运动时,多个所述夹持件呈现散开状态或聚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部分与驱动部分,所述传动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相连接,所述传动部分的另一端由所述近端进入所述导程管内;所述驱动部分设置于所述导程管内,并与所述传动部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部分带动所述驱动部分沿所述导程管的中心轴线径向可移动,且所述驱动部分的部分能够伸出所述导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程管内设置多个限位件,并将所述导程管分为:至少一个活动区域以及多个固定区域,位于所述导程管内的所述传动部分穿过多个所述固定区域后伸入至所述活动区域内;所述驱动部分位于所述活动区域内,并可于所述活动区域内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分可为:至少一根牵引钢丝,护套;所述护套穿过多个贯穿孔,所述牵引钢丝穿入至所述护套内,其中,所述牵引钢丝于所述护套内可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钢丝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护套包括: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驱动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位于所述活动区域内,所述第二固定端伸出至所述导程管外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钢丝的外径小于所述护套的内径,所述牵引钢丝的长度大于所述护套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护套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与所述驱动部分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一,第二连接端与第二手柄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一可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绕牵引钢丝设置,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分相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二包括:第二弹簧、固定件、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顶端与所述第二手柄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端穿过所述隔板连接至所述第二手柄,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钢丝上,所述固定件随牵引钢丝的牵动改变其所在位置,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隔板之间,并将所述固定件顶至与所述第二固定端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61191.4U CN219397873U (zh) | 2023-02-09 | 2023-02-09 |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61191.4U CN219397873U (zh) | 2023-02-09 | 2023-02-09 |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97873U true CN219397873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42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61191.4U Active CN219397873U (zh) | 2023-02-09 | 2023-02-09 |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97873U (zh) |
-
2023
- 2023-02-09 CN CN202320161191.4U patent/CN2193978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696599B2 (en) | Endoscopic multiple sample bioptome with enhanced biting action | |
US4306560A (en) | Suture forming tool for securing an electrode to generally inaccessible body tissue | |
CA1135142A (en) | Suture forming tool | |
CN110974314B (zh) | 一种超细活组织取样钳 | |
JP2016531691A (ja) | リードを患者から抜去するエキストラクタ | |
JP2020508825A (ja) | 手術道具のためのジョー組立体及び生検試料収集部材 | |
CN106913365A (zh) | 一种头皮夹输出装置 | |
CN105266858A (zh) | 用于引导缝合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219397873U (zh) |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 |
CN110742659A (zh) | 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 | |
CN115778677B (zh) | 一种眼眶深部肿瘤取出装置 | |
CN209136692U (zh) | 一种内窥镜用取样钳 | |
CN209252952U (zh) | 一种肠胃内窥镜取样钳 | |
CN109303964B (zh)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用分离钳 | |
CN210811226U (zh) | 一种取物网钳 | |
CN208725851U (zh) | 子宫切除器 | |
CN217696734U (zh) | 一种淋巴结钳 | |
CN117414171B (zh) | 具有侧滑式可更换夹仓的施夹钳工作头 | |
CN211460393U (zh) | 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系统 | |
CN210044046U (zh) | 一种自然通道内壁组织活检钳 | |
CN213606551U (zh) | 活检钳 | |
CN215651492U (zh) | 一种防病灶遗失的电圈套器 | |
CN213641096U (zh) | 一种带引线功能的显微分离钳 | |
CN215228174U (zh) | 一刀式微创手术剪钳 | |
CN217488710U (zh) | 活检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